埃及神廟的故事,你所不知道的布局,隱藏的景觀
埃及最大的神廟阿蒙神廟區第一至第六塔門及其建築物都是在東西一條中軸線上,而在第三和第四塔門之間的中央庭院南面的一組建築物被努稱為南部建築物,從中央庭院開始向南延伸,又形成了一條南北的軸線,共有另外四道塔門。從第七塔門到第十塔門中間的各個庭院看不到什麼建築物,幾乎是一片廢墟。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就要從這裡開始說起。
(1)第七至第十塔門及其建築物
從中央庭院起步,進入南部建築物的第一庭院,在庭院牆面上也有在前面提到的拉美西斯二世與西臺王之間籤訂的條約原文。這座庭院是中王國時期的神廟遺址,並且以「卡納克的秘藏所」而著名。20世紀初,在這裡發現了數以萬計的雕像,其中有751座石像、石碑與一萬七千多座青銅雕像。這些雕像是在鋪面路下發現的,可能是早在託勒密時期埋藏的,現在,其大部分雕像收藏於開羅博物館。
緊接這座庭院的是第七塔門(寬63.17米),它是在圖特摩斯三世時建築的。在塔門的西塔樓牆面上表現了國王戰勝其敵人的主題。塔門南面有他的兩座巨像的殘餘部分,以及第十七王朝的柱子和第十八王朝的圖特摩斯三世的禮拜堂。
第八塔門(寬4743米)為哈特舍普蘇特女王所建,它是這座建築物的最古老的部分。在塔門後邊有一排王家人物雕像,保存最好的是石灰石的阿蒙霍特普一世和紅花崗巖的圖特摩斯三世兩尊雕像。
第九塔門和第十塔門是郝列姆赫布時代的建築物,當人們修復時發現了第九塔門和第十塔門一樣,用了一些取自埃赫那吞等諸王建築物的塊料所充實。在第九塔門庭院的東側圍牆內外,還有一座阿蒙霍特普二世寺廟。第十塔門緊鄰阿蒙大神廟圍牆的南側,與斯芬克斯大道相連接。
(2)聖湖
在阿蒙神廟圍牆內,除了上述的塔門、方尖碑和建築物之外還有一座宗教活動的重要聖湖。聖湖位於第七第八塔門之東,第六塔門的庭院之南,東西長120米,南北寬77米。聖湖又稱聖池,象徵著努恩神之永恆的海洋,也是神聖的原初之水,由那裡產生了創造者努恩神,而他被稱為「諸神之父」。實際上那是僧侶們祭配前潔身的池子。在聖湖西北角的不遠處,有一座阿蒙霍特普三向太陽神表示敬意的四個聖甲蟲之一的雕像。
(3)孔蘇神廟
在阿蒙大神廟圈地西南角,還有一座規模較小的孔蘇神廟它是獻給阿蒙之子月神的典型例子。建築物最初的聖所和建造的牆是拉美西斯三世時代的,但是在他的繼承者拉美西斯四世才完成,並且還增建了小多柱廳。塔門牆壁上裝飾以浮雕,表現了個帶翅膀的太陽圓盤。塔門外是斯芬克斯大道而與其南面的盧克索神廟相連接,相距25公裡。塔門的中間入口裝飾以亞歷山大二世的浮雕。
向北方是庭院,接著是多柱廳和聖所。浮雕表現了拉美西斯四世、十二世及諸神的圖像。緊靠孔蘇神廟西側的是河馬女神奧皮特與冥府之神奧西裡斯的神廟,主要是託勒密七世建築的。裝飾是後來的幾位統治者完成的,包括羅馬的奧古斯都。這座神廟包括一個長方形帶有柱子的大廳和一個小廳,還有兩個屋子和一個聖所。在神廟背面聖所的下面有一處象徵性的「奧西裡斯的地下教堂」。
在神廟塔門的南面是一條羊頭獅身像大道,通向盧克索神廟;到了穆特神廟南部地段,羊頭獅身改成人頭的獅身像。好了,以上就是我們今天說的全部內容了,如果您喜歡小編的文章記得關注小編,小編會繼續為您帶來更多資訊,感謝您的閱讀,我們下個故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