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真州府」和「儀徵大碼頭」首席攝影師周曉明2020年5月15日摘編微信公眾號《瑞映馬集》平臺發布的信息:目前正值春耕時節為有效打擊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違法行為,實現禁種鏟毒「零種植」,馬集鎮開展禁種鏟毒專項行動! 立足「早安排、早部署、早防範」,鎮綜治辦協同派出所逐一向村支部書記宣傳禁種鏟毒工作,籤訂禁種鏟毒責任書。
目前正值春耕時節
為有效打擊
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違法行為
實現禁種鏟毒「零種植」
馬集鎮開展禁種鏟毒專項行動!
立足「早安排、早部署、早防範」,鎮綜治辦協同派出所逐一向村支部書記宣傳禁種鏟毒工作,籤訂禁種鏟毒責任書。
採取立體宣傳模式,集中宣傳禁種鏟毒的法律法規和毒品的危害性,確保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針對毒品原植物開花時節目標顯著、利於排查的特點,組織力量進行「拉網式」排查,動員村民群眾積極提供線索,不斷擴大宣傳輻射區。
罌粟作為我國嚴禁種植的植物之一
在群眾中已經成為共識
然而還有一些群眾法律意識淡薄
認為種植罌粟可以用來食用、治病和觀賞
卻不知種植罌粟屬於違法行為!
相關知識
罌粟是提取毒品海洛因的主要毒品原植物,長期食用容易成癮,慢性中毒,嚴重危害身體,成為民間常說的「鴉片」。嚴重的還會因呼吸困難而送命。它和大麻,古柯並稱為三大毒品植物。所以,我國對罌粟種植嚴加控制,除藥用科研外,一律禁植。 食用罌粟的危害:由於罌粟苗和罌粟殼中也含有嗎啡等生物鹼,長期食用此類食品,人會出現和吸毒類似的症狀。如發冷、出虛汗、渾身乏力、面黃肌瘦等,嚴重者人體中樞神經也遭受傷害。不同人的體質不同,對於敏感體質的人群來說,食用含有罌粟的食品,確實會上癮。食用罌粟幼苗能預防和治療感冒純屬誤解,對身體危害很大。
大麻的主要有效化學成份為四氫大麻酚(簡稱THC),這種THC在吸食或口服後有精神和生理的活性作用。使用初有欣快感,劑量增加會引起懶散、意識混亂、無方向感、時空扭曲、動作協調差、記憶、思考、注意力、判斷力下降,稱為"動機缺乏症"。
在生理上會造成頻脈、發汗、眼結膜紅腫、步履不穩、眼球震顫等影響,常有幻覺及精神病反應,如果本身患有精神分裂症再行吸食大麻則會使精神病症狀加劇。
發現毒品違法犯罪行為,一定要向公安機關舉報!
小編在此提醒各位
種植毒品原植物為非法行為
千萬要不得!
要清醒意識到毒品的嚴重危害性
自覺遠離、拒絕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