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半島藍色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這個地處日照、青島、濰坊三市四縣交界樞紐的小鎮——兩城鎮區位優勢凸顯,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兩城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天然的自然美景被日照市政府列為《日照市北部濱海地區發展規劃》重點發展城鎮。兩城已經成為對接青島的橋頭堡和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的樞紐之城 。新都花園,在兩城的核心區域,打造花園之城,註定將成為日照北大門一顆熠熠明珠。
北大門迅速崛起
隨著半島藍色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兩城鎮迎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如今,兩城鎮作為日照市的北大門,正迅速崛起。市政府《日照市北部濱海地區發展規劃》中為發展兩城的文化旅遊度假區,市政府已著手打造鎮駐地龍山文化遊,將傳統意義的政策性保護轉變為資源的綜合利用。
2011年7月,北海路通車和35路公交的開通,將兩城和市區緊密聯繫起來,迅速融入市區發展,成為城市會客廳的前沿。2011年下半年,膠州灣大橋通車,膠州灣隧道開通,橋隧時代的到來,兩城距青島市區僅一個小時的路程,同城時代已經成為現實。隨著青日同城時代的到來,兩城鎮距離董家口的疏港大道僅10分鐘的路程。向南15公裡,是日照港;向北15公裡,青島董家口港,青日連鹽客貨高速鐵路、日照至濰坊高速公路開工在即。兩城,日益成為臨港產業聚集的「生金長銀」之地。
如今,優越的區位優勢更讓兩城在發展上如虎添翼。「站在日照看兩城,兩城地處城市邊緣,站在青島、日照、濰坊半島藍色經濟區三組團看兩城,兩城就是核心!」鎮黨委書記陳為冰說。
五家開發商齊聚兩城
據悉,今年兩城鎮吸引了五家開發商齊聚兩城開工建設,同時,大集商居項目、老糧所改造、龍山一路東延、金銀河畔商住區、鎮駐地青島路段兩側改造等10餘個城鎮開發項目紛紛開工,鎮駐地建設重心向南位移、向西擴展,預計年內20餘個重點項目將開工建設,佔地面積20餘萬平方米,資金注入強度高、發展轉型速度快、城鎮建設力度強,迅速崛起新兩城。
與此同時,鎮裡將中心小學和中心幼兒園同步遷建,啟動兩城三村、東河南舊村改造工程,開工安家嶺安置居民樓建設,開展低碳社區示範建設,建設低碳城鎮。
兩城河的整治,清淤、襯砌、綠化,水源地融景觀、保護、旅遊於一體,把諸多的旅遊資源聯繫起來,放大資源的效應。兩城的發展機遇千載難逢,著力打造「一區一帶三基
地」產業新格局,發展布局上與市區北上的開發趨勢相呼應,發展速度上與市北經濟開發區相比肩,發展方向上與董家口港區建設相配套。
新都花園,品質之城
新都花園位於青島路與204國道黃金交會處。採用了新都市主義建築風格,以55平米~125平米戶型為主的稀缺多層、地標高層住宅,打造30萬平米品質生活之城。日照城市大發展,兩城增值潛力無限,新都花園位於兩城新城核心,見證日照北區新城蝶變。
新都花園打造花園之城。樹、喬、花、灌、草五重植物景觀,精緻錯落,為了景觀的完美性,大手筆打造極致園林景觀。小區整體建築採用現代新都市主義建築風格,打造花園式中心居住典範社區。新都花園的社區配套設施十分完善。健身廣場、文化中心、衛生中心等完備社區配套,提前考慮周全,不出社區,就能滿足一切生活所需,封閉式社區,智能化管理,24小時安保服務 ,貼心照顧你生活的點滴細節。多層住宅已屬罕見,新都花園規劃建設32棟多層 、4棟小高層,稀缺建築形態,以居住舒適度滿足業主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新都花園以公攤面積小、宜居舒適,其超寬的樓間距,賞景瞰海,拉伸生活享受,每一扇窗戶都收納一幅美景。 文/圖 本報記者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劉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