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士MOVENPICK實習過半年,回國後在廣州文華東方酒店EBONY西餐廳工作半年,現任心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在校期間曾任學院司儀隊隊員、校羽毛球協會會長,曾獲高校羽毛球聯賽第一名。
2018年6月29日,廣州大學旅遊學院校友訪談團隊第四訪談小組成員劉招俊、張楠、伍月鳳、王彥澄有幸對蔡璇校友進行了訪談。
初見面,蔡璇校友親切熱情,饒有興致地問起我們有關專業、學校學院的發展情況,之前擬寫訪問提綱時的惴惴不安在蔡璇校友的風趣幽默面前漸漸消散。蔡璇校友和我們分享了許多學習和工作的感想,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蔡璇校友於2007年進入旅遊學院就讀中法項目賓餐專業方向,談起校園經歷,蔡璇校友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滿滿的法語課程,但儘管如此她仍堅持參加較多的社團活動和社會實踐。而面對學習和社團關係問題,蔡璇校友認為平衡兩者的方法和態度是問自己的本心,即心之所向——「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無法兼顧太多的事情,必須要做出取捨。」蔡璇校友認為,同學們尤其在作出「窮遊」、考研、創業等選擇之前要問清楚自己的本心:自己的遠方該如何到達;此外還需要有自己的判斷,因為我們許多時候會容易因為走得太遠,而忘了自己當初為什麼出發。
大學畢業後,蔡璇校友毅然選擇到酒店餐飲專業教育方面較為出色的瑞士留學,這註定是一段充滿挑戰的求學旅程。「在瑞士真的只能靠自己,因為在那裡並沒有親戚朋友可以依靠。」蔡璇校友如是說道。在陌生的國度,需要面對自己認清方向、弄懂全英教學的課堂內容、學會與外國人打交道等等問題。「當所有的事情都只能靠自己的時候,你就一定會變得不一樣。很多事情並不是一定要有人帶著你去做你才懂得如何處理的。」蔡璇校友頗有感觸地跟我們分享道。
蔡璇校友在多年的工作經歷中發現了一個趨勢,許多畢業生投入工作時,在問題還沒有經過自己的努力去解決的時候就會輕易判斷這個問題無法解決,抑或直接請教他人。蔡璇校友因此也殷切地建議學弟學妹們,平日裡處理事情要形成一個思維習慣——試著先自己想辦法解決,敢於自己觀察摸索。這或許也是蔡璇校友當初敢於嘗試進入物流行業的原因,助力公司發展跨境電商業務,給自己一個機會摸索出另一片天地、創造出不一樣的自己。
歸國後,蔡璇校友先是在文華東方酒店工作。從領班做起,每天基本工作十三個小時。「做酒店一定是辛苦的,但是當客人認同你的服務時,那種滿足感是無可替代的。」這樣踏實肯幹的她,自然是會有更多的機會向她招手的!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蔡璇校友進入了心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她先是在基層倉庫裡工作了三個多月,後來一步步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和工作積累成為了現在的董事長助理。「我覺得一個人的態度至關重要。面試應聘者的時候,我並不覺得畢業院校及學歷是最重要的。」蔡璇校友感慨道。的確,「我們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決定了事業的長度,「我們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決定了事業的高度。
當問及對「現今某些大學生認為學習課程對以後的工作幫助不大」這一現象的看法時,蔡璇校友表示「校園學習培養的是人的基本素質,身處校園的我們還是要多看書多學習,因為你不知道這些知識什麼時候會派上用場。」蔡璇校友還笑著拿自己的經歷舉例:「如果當初沒有學西方經濟學、會計學、財務管理這些課程,那麼現在我連財務報表、項目盈虧都未必看得懂。學得越多你會發現面對問題的時候你手中的工具就越多。」
在工作中不得不提到較為重要的能力之一是外語交流能力。「與外國業務往來,外語就成為了必需語言。公司註冊資料、合同談判等都有可能用到外語。」學好外語就意味著更多的機會和發展空間,工作時也不會捉襟見肘」。
幽默風趣的訪談中,我們都聽得很投入,不知不覺兩個小時已過去了。縱有許多不舍,我們最後還是揮手道別了這位親切又熱情的蔡璇校友,感謝蔡璇校友就人生閱歷與我們毫無保留的分享,我們受益匪淺。
我們何嘗不是在時時刻刻做出判斷,並非每個人都對自己的未來發展方向特別清晰,世界每天都在發生變化,我們的成長從來沒有彩排。或許現在的我們走得迷茫無目標,但只要牢記本心,無論在嘗試著怎樣的道路、無論走到哪裡,回首依舊燈火闌珊,因為還是曾經最美好的模樣。
指導 | 學生黨總支書記、學工辦主任 陳志明老師
供稿 | 2018校友訪談成員 第四組
編輯 | 新聞中心 王彥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