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公安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對"氫氣球繩斷裂母子墜亡"一事作出官方通報。
據10月3日官方通報顯示,事發於煙臺開發區馬家溝景區,由於可乘坐遊客的氣球固定鋼纜脫落,氣球失控在空中破裂,2名遊客墜亡。警方在現場控制了5名涉事人員,經調查,氣球經營主涉嫌重大責任事故罪,目前已被採取強制措施。
前不久一則"農民打松子飄上天空"的新聞引起了網友的討論,2名吉林的農民乘坐著自製的氫氣球打松子,沒想到卻因為一時的疏忽大意,氫氣球飄走了,面對此情景地面圍觀市民連忙拿出手機拍照。
慶幸的是,這2位農民懂得操作技巧,也知道氫氣球的潛在危害,最終靠操作,2人成功返回地面。然而,此次馬家溝景區的氫氣球飄走後,2位乘客卻沒能幸運歸來。
從地面遊客拍攝的視頻可以看到,涉事氣球並非常見的觀光熱氣球,而是只能依靠鋼纜固定的氫氣球,一旦鋼纜斷裂,氣球只能飄走。
當時氣球越飄越高,最終成了天空中的一個白點,圍觀群眾還在盼望氣球上有保險措施,盼望氣球能自己落下來,可是意外發生了,氫氣球在高空破裂,然後墜向了地面。
乘客是一對母子,最終不幸身亡。
據煙臺區文旅局官網顯示,馬家溝景區是3A級景區。此前在馬家溝遊樂場通票中還顯示"贈送載人氫氣球門票",不過目前再點擊進入某旅遊網站,馬家溝景區已顯示"暫停營業"字樣。
如前文所提,我們平日裡見過的、乘坐的觀光氣球多為熱氣球,這種氣球可人為控制上升高度,最終會載著乘客安全返回地面。
然而,氫氣球只能靠鋼纜固定,鋼纜結實,那麼它就安全,一旦鋼纜斷裂,那麼氣球只能飛向高空。此外氫氣易燃,在與其他物品發生靜電摩擦,或遇見明火時會爆炸。
如果乘客遊玩前接受了安全教育、背上了降落傘,那麼在緊急情況發生時還會有一線生機,否則後果極其危險。
不過,相比較來說熱氣球只是相對安全,並非絕對安全。2014年、2017年土耳其卡帕多奇亞景區兩次發生熱氣球墜落事故,2014年事故造成中國遊客1死4傷,2017年事故造成中國遊客15人受傷。
如今正值國慶黃金周,不少家長都想帶孩子出門遊玩,但出門前一定要做好準備,我們要做的應是事前預防,而非事後悔恨。
首先,做好景點攻略。除了尋找美食、美景之外,還要了解景區遊玩設施。
其次,儘量選擇知名、有保障的景區。這些景區手續更齊全、設備更安全。
最後,對潛在風險說不。如果身體素質不適合部分遊玩設施,如果發現景區設施老舊,如果沒看見相應的營業手續,那麼一定要堅決拒絕,不要帶著僥倖心理乘坐。
如今馬家溝景區已暫停營業,涉事人員已被控制,相關部門已成立事故調查組,具體細節應等待警方進一步調查。
綜合:封面新聞 海報新聞 生活報 煙臺公安局經開區分局
編輯:關憶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