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山水大文章 蹚出扶貧新路徑——山西省太嶽山國有林管理局脫貧...

2020-12-26 湘湘帶你看社會

2015年,一場精準脫貧攻堅戰在太嶽山這片神奇而美麗的土地上緊鑼密鼓地打響……

2020年,脫貧攻堅進入決戰決勝階段,已經到了啃「硬骨頭」的關鍵時刻。

山西省太嶽山國有林管理局經營範圍跨涉長治、臨汾、晉中3市11縣,總面積228.2萬畝,局機關內設13個科室。林局下設18個林場、2個省級自然保護區、1個國家級溼地公園、1個林木良種繁育基地等22個有林單位,以及林業調查設計隊、林草防火專業隊、有害生物防治檢疫站、資產管理中心4個業務保障單位。轄區內主要有沁縣、古縣、平順縣3個貧困縣。

多年來,太嶽林局按照省委、省政府「一個戰場打贏生態治理與脫貧攻堅兩場攻堅戰」的決策部署,把助力脫貧作為重要的政治任務,堅持生態建設與助力脫貧「雙輪驅動」,充分發揮資源、人才、技術優勢,因地制宜,因人施策,聯動實施生態建設、林業資產性收益扶貧、對口幫扶、包村幫扶四大舉措,多渠道、多項目、多舉措不斷擴大貧困戶的就業和增收空間,實現了「生態興、百姓富」同向發力、協同發展。

迸發綠色力量託起增收希望

5年來,太嶽林局認真貫徹省林草局「三化同步、四力齊發」的國土綠化總要求,以實現「生態美、百姓富」為目標,堅持造林造景兼顧、增綠增收統籌,實施人工造林和灌木林改造39.36萬畝、森林撫育50.34萬畝,建設保障性苗圃1900餘畝,共有2000餘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員通過參與人工造林、森林撫育、苗圃建設等項目,實現人均年增收6000元以上,營造了「專業合作社成員齊參與,優先保證貧困戶齊上陣」氛圍。

在造林設計中,太嶽林局大力推廣連翹、山桃、山杏等經濟樹種,持續加大混交比例,實現了區域國土綠化由「增綠量」向「增顏值」的轉變。

在生態管護中,太嶽林局優先聘用20餘名當地建檔立卡貧困人員擔任防火信息員、新造林地管護員,人均年增收6500元。

創新扶貧理念引領奔康致富

太嶽林局本著「精準扶貧不漏一戶、脫貧致富不落一人」的原則,鼓勵林場採取村務公開欄、信息、微信等宣傳林業資產收益扶貧政策,逐戶核查、造冊登記等措施,精準吸納17戶54名貧困人員。

林場出資3.2萬元租用村集體80畝苗圃地,為村集體注入第一筆運轉資金。圍繞「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扶貧理念,出資6萬元作為自願加入合作社的17戶54人貧困戶參與運營股金,形成合作社運行資金,幫助成立了「雙灣種植專業合作社」。建設合作社苗圃15畝,2019年出圃苗木收入16.8萬元,年底股民分紅8000元,每年貧困戶租地分8500元,實現了由「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

聚焦對口幫扶激發群眾熱情

太嶽林局積極承擔平順縣杏城鎮蘆溝村和背泉村的對口幫扶工作。2015年以來累計投資87.16萬元,實施了蘆溝村村內綠化樹木項目,移栽壺瓶棗80棵,培育大棚菊花2萬缽、一串紅3萬缽,栽植2+3油松苗12萬株,解決了蘆溝村飲水問題,維修改造了蘆溝新村後圍牆,完善配備了村級醫療室醫療用品和設備,新修長溝口至蘆溝嶺1.8公裡水泥路,建設了產業扶貧項目苗圃、糧食加工廠和愛心扶貧勵志超市項目,實施了背泉村水湘溝自然莊的村容整治街巷硬化工程、背泉村旅遊停車場硬化工程和背泉村村莊道路路燈安裝亮化工程。

通過造林專業合作社勞務輸出方式組織背泉村貧困戶參與森林撫育工程,帶動12戶貧困戶增收24萬元。2015年以來,太嶽林局700餘名幹部職工扶貧捐款累計28.08萬元,為背泉村愛心扶貧勵志超市捐款5000元,為杏城鎮鎮政府捐贈視頻監控器6套、語音提示器35臺,助力林草防火工作。東寺頭林場2016年成立平順縣康健林業扶貧服務中心以來,精心為省林草局駐平順縣扶貧工作隊提供後勤服務,承擔一系列會議培訓,每年幫助銷售土豆4萬餘斤、小雜糧3萬餘斤,有效激發了貧困戶的參與熱情。

匯聚決勝之力,助推鄉村振興

太嶽林局堅持因村施策、精準配對、人崗相宜,先後選派15名有較強工作能力、敢於擔當的幹部到呂梁市臨縣、興縣,臨汾市永和縣,忻州市五臺縣、神池縣、偏關縣,長治市平順縣從事脫貧攻堅工作。其中3名同志擔任貧困縣掛職副縣長,2名同志擔任鄉鎮政府掛職扶貧幹部,9名同志擔任「農村第一書記」,1名同志擔任幫扶工作隊隊員。

駐縣(隊、村)以來,他們發揚林業精神,在脫貧攻堅摘帽中聚焦總目標,認真履行「頭雁」職責,當指揮員、宣傳員、幫扶員、戰鬥員,抓黨建、促穩定、促脫貧、促鄉村振興,用實際行動把使命和擔當寫在維護穩定的第一線、脫貧攻堅的主戰場、服務群眾的最前沿,贏得了當地老百姓的讚譽,先後榮獲省級榮譽4次、縣級榮譽17次、鄉鎮榮譽4次。

巧手織錦繡,眾志創奇蹟。打贏脫貧攻堅戰不是一句口號,它是一份努力、一片真心,一個個數字、一樁樁成績見證著太嶽林局幹部職工勠力同心戰貧困結出的累累碩果。太嶽務林人將以時不我待、開拓進取的精神,讓貧困群眾笑得更燦爛、過得更安康,奮力描繪出一幅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美麗畫卷。

【來源:山西省林業和草原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山西省管涔山國有林管理局與寧武縣政府籤訂局縣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忻州網訊(通訊員;吳光宇)11月28日,山西省管涔山國有林管理局與寧武縣人民政府籤訂局縣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寧武縣長王卓,管涔山國有林管理局局長常志勇,副縣長張國偉、王洪亮,政府辦公室主任李文斌等相關人員出席籤約儀式。
  • 山西省黑茶山國有林管理局
    ,首次亮相的山西省黑茶山國有林管理局引起代表們的關注。小林局以大作為樹立森林資源資產化改革典範,創新造林模式標杆,從省直9大林局中脫穎而出,成為首個被省政府命名為「山西省造林綠化先進市(局)」的國有林管理局。內涵豐富、外延拓展迅速的購買式造林,以激發現代林業發展活力,投資直達造林主體,營造「不能腐」的「政治生態」的巨大影響力,引起國家林業局的高度重視。
  • 開在太嶽山下的「黃金牡丹」
    在太嶽山東麓,一大片雪白色的牡丹花開遍山野。 胡健 攝  宋炯介紹說,油牡丹具有經濟價值、生態價值和觀賞價值,是當地新興的生態扶貧項目。不僅如此,當地還發展形成了以草莓、中藥材、食用菌、花卉、小雜糧、蔬菜、油牡丹及牛羊養殖為主的8個農業扶貧產業,帶動了上百人脫貧致富。  在農業人口佔到八成的沁源縣,以農業為切入點的扶貧項目成為當地的脫貧利器。
  • 無畏險峰為築綠——克州奧依塔克國有林管理局天然林資源保護紀實
    ,奧依塔克國有林管理局雖然有100多萬畝的林子,但是林區還是存在大片的土地還需要綠化,而高原造林和在平原造林確實很多不一樣,第一個方面就是用工量大,如果在平原地區栽樹,一天一個人可以種50棵樹,在高原地區一天也就是20——30棵樹。
  • 漫遊太嶽林海,探尋大自然的冬季「禮物」
    進入冬季,太嶽山林區低溫來襲,晶瑩剔透的冰霜為這片落葉松人工林披上一層神秘白紗,置身其中宛如仙境。位於山西中南部的山西省太嶽山國有林管理局(簡稱「太嶽山林區」),縱橫跨越長治、臨汾、晉中三市。當成片落葉松與雪白冰晶「邂逅」,冬季太嶽山林區為人們帶來一場冰雪視覺盛宴。冰霜為太嶽山林區落葉松人工林披上一層神秘的白紗。新華網發(潘志喹攝)俯瞰太嶽林海。
  • 五臺山國有林管理局:管護森林資源 立局之本興局之要
    無論目的為何,五臺山的山山水水總會盡收眼底,一草一木都會牽動人心。  自成立至今,五臺山國有林管理局始終將森林資源保護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植綠愛綠護綠、維護五臺山森林安全在林局每一個職工心中都有著特殊重要的地位。  「管護好森林資源是我們的立局之本、發展之要,絲毫不能放鬆,時刻不能懈怠。
  • 山西4個國有林場被評為首批中國森林康養林場
    10月17日,從省林草局傳來消息,我省晉中市榆次區國有烏金山林場等4個國有林場獲評首批康養林場稱號。  據了解,由中國林場協會評選的首批「中國森林康養林場」共54家單位,其中,我省有4家,分別為:晉中市榆次區國有烏金山林場、山西省太嶽山國有林管理局七裡峪林場、山西省太行山國有林管理局禪堂寺林場、山西省古縣國有林場。
  • 山西省:做好文物保護大文章
    6月13日,我們迎來了全國第四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連日來,全省各地舉辦了豐富多彩的線上線下活動,展現了山西作為文物大省,為做好文物保護大文章所做的一系列努力和探索。做好文物保護大文章,離不開政策的保障和全民的參與。眾所周知,山西省有著厚實的文物家底,目前,山西省文物保護的資金投入可謂空前,由之前的每年1000萬元增加到了1.7億元。
  • 致富喜悅滿林區——五岔溝國有林管理局發展特色產業巡禮
    雪白的羊群、翠綠的雲杉樹、肥碩的猴頭菇、黑亮亮的木耳……7月24日,興安日報社六山六水看興安採訪組記者走進興安盟五岔溝國有林管理局,各種特色產業裝點著林區,扮靚了林業職工的小庭院。在綠色食品、農林生產等領域,五岔溝國有林管理局推出「一場一品」,對傳統產業進行升級,特色種植業和養殖業如火如荼,職工群眾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笑容,忙著收穫綠水青山結下的金色碩果。
  • 市黃龍山國有林管理局瓦子街國有生態實驗林場
    市黃龍山國有林管理局瓦子街國有生態實驗林場 吹響山水林田湖修復工程的「衝鋒號」 發布時間:2020-04
  • 林口重點國有林管理局:發展特色產業 叫響「驢」經濟
    東北網4月13日訊(李虎生 劉夕營 記者許諾)面對新時期、新形勢和新時代的發展要求,龍江森工林口重點國有林管理局利用林區結合地區資源優勢,畜牧業發達等廣泛等優勢,將黑毛驢養殖作為調整優化種養結構、脫貧攻堅、助推職工就業、增加職工收入的特色產業,填補了黑龍江省集中養殖黑毛驢項目的空白
  • 河南經協:做好「山水」文章,打好生態扶貧攻堅戰
    生態扶貧是在一個戰場進行的生態建設與扶貧攻堅兩場戰役,是「雙贏」之策,要在山水上做文章,加大貧困地區生態保護修復力度。河南經協根據我省生態扶貧工作要點指示,認真落實我省1931萬畝國家級公益林和480萬畝省級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
  • 太嶽山九大景區十餘年開發的得失與啟示(上)(圖)_深度報導_山西...
    採訪中七裡峪林場場長常健談道,2004年,太嶽山國有林管理局與霍州市籤署合作協議;2010年,霍州煤電集團接手,對景區進行開發,「集團態度很明確,對景區的原生態絕對不能進行破壞,就是要靠風景的原始性吸引遊客。」 5月17日,在沁源縣靈空山景區,記者看到,遠近聞名的聖壽寺正在全面維修中。靈空山是太嶽山國家森林公園中,少有的幾處國有林管理局和地方共同開發的景區。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做好山水大文章 走穩生態小康路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做好山水大文章 走穩生態小康路金羊網  作者:趙映光、王漫琪、張送稔  2020-07-23 揭西縣是如何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 為脫貧「造血」 讓致富「生根」——山西發展藥茶產業助力脫貧攻堅...
    近年來山西在加快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過程中,瞄準道地藥材資源,把山西藥茶作為重要突破口,大力發展中藥材精深加工產業,助力農民增收,為破解深度貧困和農業轉型發展探索新路徑。據第四次中藥資源普查初步統計,山西省現有1788種中藥材,是全國中藥材資源大省。2019年7月,在山西省攻堅深度貧困推進鄉村振興現場會上,山西省委負責人提出,山西農業的出路在於「特」和「優」,可以把山西藥茶作為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為中藥材加工開闢新路徑,為農業轉型發展積蓄新動能。
  • 和興鎮恆興村:「真扶貧 真脫貧」奮力書寫扶貧「大文章」
    駐馬店網訊(記者 周濤 通訊員 燕楊)新冠疫情在年初來勢洶洶,給建檔立卡貧困戶生產、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同時也給扶貧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壓力。遂平縣和興鎮恆興村脫貧攻堅責任組不等不靠、迎難而上,奮力書寫扶貧「大文章」。確保就業扶貧落實到位。
  • 阿爾山市法院普法培訓走進國有林管理局
    阿爾山市法院普法培訓走進國有林管理局 2020-07-22 10: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市勞山國有林管理局開展「我為勞山種棵樹建設綠色新家園」義務...
    市勞山國有林管理局開展「我為勞山種棵樹建設綠色新家園」義務植樹活動 發布時間:2020-03-13 11: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