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開放萊豬後,民眾聽到進口豬就害怕,引發餐飲店漲價風波

2021-01-09 網易

2021-01-03 13:21:10 來源: 海峽導報社

舉報

  臺灣開放萊豬(含瘦肉精豬肉)後,新北市板橋福記便當昨天開出漲價第一槍,店內公告使用臺灣豬,「為反映成本,三寶飯調漲五元(新臺幣,下同),豬肉類便當調漲十元」,引發質疑惡意漲價。新北主任消保官王治宇昨天到場調查後說,沒有和競爭同業合意漲價事證,尚不構成足以扭曲市場機制的聯合行為。

  

  「政府」:臺灣豬大盤價未上漲

  萊豬進口衝擊市場,消費者擔心豬價「漲」聲響起,臺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明天將視察進口豬肉查驗作業。行政機構秘書長李孟諺昨天說,已調出臺灣豬資料,大盤價沒有上漲,所以業者不能以臺灣豬漲價的說法提高便當價格。「政府」也會對比進口、臺灣豬肉的價差問題,持續了解業者漲價狀況,究竟是因為薪水、店租,還是改用臺灣豬造成的價差。

  業者:臺豬比進口豬貴50元

  福記便當老闆李偉英表示,便當價格原維持八十元左右,近三至四年都沒波動,肉品來源原本是加拿大檢驗合格的豬肉,也是「政府」合格進口,因民眾有疑慮,「不要說美豬不美豬,聽到進口豬心裡就會有疙瘩。」

  李偉英說,以五花肉為例,臺灣A級的比進口豬貴上五十至六十元,差距很大;即便成本有差距,仍堅持改用臺灣豬,至於香腸、臘腸等加工製品便當就停賣。

  消保官:無聯合漲價行為

  新北主任消保官王治宇指出,店家提供資料,原本用加拿大豬肉每公斤約一百二十五元,改用臺灣豬肉漲至一百七、八十元。連鎖店或小型便當店漲價,消費者還是可以自由選擇是否要購買,不會影響交易秩序,除非有獨佔地位或很多店家串聯、扭曲市場功能,就會介入處罰。

  新北市長侯友宜昨視察泰山公有市場時表示,不管豬肉品價格、消費市場,一定要穩定市價,如果有乘機哄抬,絕對不予寬待。

  若原用臺灣豬 漲價就不合理

  臺灣「禽肉行銷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春來則說,「根本不會有萊豬」,美國豬肉不管有無含萊劑,價格相仿,民眾若有疑慮,業者又何必自找麻煩?自從政策宣布後,其實就沒有業者再下美豬的訂單了。

  臺灣「家畜肉類公會聯合會」秘書長袁仁琦說,若店家本來用進口豬肉,現在改用臺灣豬,漲價就是反映成本,但假設一直都是用臺灣豬,這一波漲價就不合理。

  「消基會」:「政府」思考不周才擾民

  針對有便當店調漲,臺灣「消基會」昨天表示,這是「政府」思考不周的結果,「現在才會這麼擾民」。「消基會」認為,重點是萊劑,不是產地,若「中央」不願標萊劑豬,建議地方政府可以自辦無萊劑豬肉販售證明。

  「消基會」董事長黃怡騰指出,漲價是反映成本,不能給店家扣上「哄抬價格」帽子,就看消費者能不能接受。該事件顯示,「政府」標示制度無法顧及民眾需要。

  臺灣自元旦開放萊豬進口,美國白宮國家安全會議一日推文稱,臺灣移除對美牛豬進口限制,對美國農民來說是受歡迎的舉動,還稱期待在2021年進一步強化美臺經濟關係。不過,負責臺美經貿談判的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至今尚未發表看法。

  海峽導報綜合報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美國「萊豬」一入臺,「臺灣豬」就瘋狂漲價
    作者:滕飛審稿:淺夢這幾天,本應該是民眾迎來新希望新開始的時候,但島內同胞卻因臺灣地區正式開放美國「萊豬」而倍感憂傷。此前,民進黨當局剛宣布要開放美國「萊豬」進口,就引發島內民眾的強烈反對。可即便是有近7成臺灣民眾反對和國民黨的阻攔,民進黨當局卻依舊要對美國「萊豬」敞開大門。民進黨「立委」甚至在表決時上演了「霸王硬上弓」的戲碼,憑藉著人數優勢強行打開美國「萊豬」入臺大門。現如今,「萊豬」入臺已成定局,這也使得島內陷入一片混亂,本地豬肉價格瘋狂上漲,「臺灣豬」標識也五花八門。
  • 美豬「萊」襲,臺灣消費者食難安
    「雖然寫的是臺灣豬,但以後我們家會減少食用豬肉。」林女士說,為了家人健康,避免誤食「萊豬」,全家人決定減少購買豬肉。  去年8月底,臺當局無預警宣布開放使用萊克多巴胺(俗稱瘦肉精)的美國豬肉與30月齡以上牛肉自2021年1月1日進口臺灣。這種豬肉被臺灣民眾稱為「萊豬」,儘管各界對之強烈反對,但開放決定仍於今年1月正式生效。
  • 民進黨當局計劃開放全球「萊豬」進口 置民眾安危於何地?
    「萊豬」進口的強硬態度卻仍不變。「萊豬」進口,然而,臺北市及國民黨施政的臺中市、彰化市、雲林縣和嘉義市等5縣市的自治條例明確規定,萊劑必須零檢出,對此,臺衛生福利部門的立場是毫不退讓,一紙公文下令這些縣市政府應配合修正條例,此舉引發輿論譁然。
  • 蔡英文「謙卑」請民眾體諒開放萊豬,前「綠委」:是承認開放萊豬是...
    【環球網報導】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1月1日發表新年談話,宣稱「以最謙卑的心情」,請民眾體諒萊豬(含萊克多巴胺的豬肉)進口。對此,前民進黨籍「立委」林濁水今日(2日)在臉書發文感嘆,蔡英文求體諒,「是承認開放萊(豬)是錯的,只是被美國所逼而不得已?」
  • 「萊豬」進口,蔡英文發聲求「體諒」,那誰來體諒臺灣民眾?
    但出於政治私心,臺灣執政黨民進黨還是決定進口美國的「萊豬」。並且,臺灣地區在2021年的第一天就正式開放「萊豬」進口。這讓不少臺灣民眾開始憂心忡忡起來,擔心吃到「萊豬」。 美國的「萊豬」,含有大量的萊克多巴胺,即瘦肉精,人食用過多後,會對人的身體造成一定的傷害。因此之前剛曝出此事時,很多國家和地區都紛紛停止了進口美國「萊豬」。 臺灣地區曾經也是進口美國「萊豬」的一個地區,此事剛曝出來時,由於島內群眾的反對,臺灣也是暫停進口了一段時間。
  • 萊豬正式入臺,本地豬肉應聲漲價,「臺灣豬」的標章卻「亂」得很...
    新年伊始,吵鬧了許久的進口美國萊豬(含瘦肉精的美豬)議題終於成真。島內為此一片混亂,本地豬價格上漲,「臺灣豬」標識五花八門。最可憐的當然是臺灣民眾,永遠都要擔驚受怕,是否會不小心吃到萊豬。福記便當老闆李偉英稱,便當價格近三至四年都沒變動,肉品來源原本是加拿大檢驗合格的豬肉,但因民眾有疑慮改用臺產豬,「不要說美豬不美豬,聽到進口豬心裡就會有疙瘩」。以五花肉為例,臺灣A級豬肉每斤比進口豬貴上五六十元,差距很大。新北市主任消保官王治宇稱,店家提供資料,原本用加拿大豬肉每公斤約125元,改用臺灣豬肉漲到170-180元。
  • 漲價潮、標章亂……萊豬正式入臺,怎一個「亂」字了得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天行】新年伊始,吵鬧了許久的進口美國萊豬(含瘦肉精的美豬)議題終於成真。島內為此一片混亂,本地豬價格上漲,「臺灣豬」標識五花八門。最可憐的當然是臺灣民眾,永遠都要擔驚受怕,是否會不小心吃到萊豬。
  • 萊豬要來,本土豬肉價格也起飛,臺灣民眾如何招架得住?!
    據臺媒報導,今年元旦起萊豬正式開放進口,不過去年12月24日立法部門才表決通過萊豬「行政」命令,依運輸時程推估,萊豬最快也要3、4個月後才會抵臺。國民黨「立委」葉毓蘭實際到市場考察,豬肉卻已從原本1斤130元新臺幣漲到160元新臺幣,甚至連雞鴨魚菜也都跟著漲了。
  • 島內即將開放萊豬進口 民眾黨公布民進黨當局不敢說的真相
    島內元旦起開放萊豬進口。(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島內將於後天起(1月1日)開放含有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進口,臺灣民眾黨今整理懶人包,提出多項民進黨當局不敢向民眾說的真相,例如民進黨當局稱開放萊豬進口是為了國際貿易,但至今什麼都沒換到,「『臺美關係』史上最好」僅是民進黨當局的大內宣。
  • 國民黨公布民調:97%的民眾反對「萊豬」進口
    島內各界反「萊豬」進口。(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中國臺灣網11月2日訊 民進黨當局宣布開放含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美豬進口,爭議不斷。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國民黨在中秋節發起「反萊豬、顧食安」大調查,歷時一個月收集到近3萬份問卷。國民黨主席江啟臣1日公布調查結果,表示有97%的民眾反對萊豬進口,更有96%的民眾對於民進黨當局強制標示的政策沒信心。
  • 萊豬進口倒數 蔡正元:臺灣民眾地位低於美豬
    民進黨當局預定明年一月份開放進口萊豬,距今倒數1個多月,昨(22)日「秋鬥」遊行中,不少民眾高舉旗幟、喊口號反萊豬,痛批蔡當局無視民眾健康。前「藍委」蔡正元表示,蔡當局讓美豬享有特權,不必標示來源、瘦肉精用量,證明臺灣民眾地位低於美國豬。
  • 美豬開放後臺灣豬肉價格不降反漲
    中國臺灣網1月4日訊 綜合臺媒報導,島內元旦開放「萊豬」進口,全臺毛豬交易價已經上揚5%。島內網紅「宅神」朱學恆直指,大家對進口豬肉不信任,加上相關部門說明只要貼了「臺灣豬」標章,若不是臺灣產,被查到將依標示不實開罰,所以臺灣豬需求增加,價格當然會上漲。又有燒臘業者因改用臺灣豬而漲價,國民黨前民代孫大千指出,此次的漲價風波反映出民進黨從來不敢說出來的現實世界。
  • 開放「萊豬」進口臺灣 嘴上說謙卑手段卻蠻橫
    針對萬夫所指的開放「萊豬」(含瘦肉精美豬),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元旦談話中說,我要用最謙卑的心情,請所有同胞體諒;對照前一天台行政機構宣示所有縣市政府自治條例對「萊劑」零檢出的規定無效,甚至提出「移送懲戒」形同恫嚇基層公務員的說法,民眾只見識到蔡「政府」「口說謙卑、但手段蠻橫」。
  • 開放美豬進口,馬英九嗆聲蔡英文:難道臺灣人不如豬?
    開放美豬進口,馬英九嗆聲蔡英文:難道臺灣人不如豬?此前臺灣民進黨憑藉人多的優勢,在立法院12月24日有關「萊豬」的議題上勝出。這也就意味從2021年1月1日開始,臺灣地區的豬農禁止生產出售含有瘦肉精的豬,但如果是從國外進口的豬,即使含有瘦肉精也沒有任何的限制。
  • 萊豬進口終闖關,民進黨當局的連連失分,已讓臺灣民眾開始覺醒
    萊豬議題在近兩個月來不斷延燒,一方面是在野的國民黨終於找到了合理、可全面攻擊民進黨的議題;另一方面,是民進黨怎麼講也講不清楚「為什麼開放萊豬是為了大家好」,各種配套與說法前後失據,加上泛綠支持者火上澆油,在網絡上痛罵有疑慮的一般民眾,更使得萊豬政策民心觀感盡失。萊豬政策重點,其實不在那些科學上的依據,關鍵是民進黨當局,到底是怎麼讓這一議題「剪不斷理還亂」的。
  • 吃完萊豬換核食 臺灣民眾都是「食驗品」?
    近期開放「萊豬」(含瘦肉精美豬)進口等政策,讓民進黨飽受批評,臺灣輿論沸騰、民怨四起。然而,就在這個「萊豬」風暴還未過去之時,一則消息卻又掀起狂風巨浪。臺「駐日代表」謝長廷4日晚間在其個人臉書列出此次返臺的工作事項,其中就包含「日本東北食品解禁與否」,此言一出,引發島內各界擔憂。
  • 臺灣元旦開放萊豬已成定局,馬英九:要讓「萊豬立委」付出代價
    臺灣「立法院」24日決戰萊豬進口議題,民進黨靠人數優勢讓攸關萊豬進口的9道行政命令全部準予備查。這9道行政命令包括「動物用藥殘留標準」「美國及加拿大牛肉及其產品之進口規定」和「包裝食品支出肉及豬可食部位原料之原產地標示規定」等。
  • 島內開放萊豬進口在即 豬肉攤販嘆生意減少1/3
    中國臺灣網12月3日訊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臺灣明年1月1日起將開放含有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進口,引發民眾恐慌,紛紛擔心會吃到萊豬,豬肉攤商的生意也受到影響。臺北市成功市場有不少豬肉攤商,其中鄧姓豬肉販表示,自從民進黨當局公布要進口萊豬後,生意就少了1/3,客人會問豬肉有沒有毒,要如何分辨?一名正在購買豬肉的顧客表示,自己會擔心吃到萊豬,未來購買豬肉會特別查看標示,質疑「別人不吃的東西為什麼我們要吃?」認為民進黨當局不該開放萊豬進口。
  • 漲價潮、標章亂……萊豬正式入臺,怎一個「亂」字了得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天行】新年伊始,吵鬧了許久的進口美國萊豬(含瘦肉精的美豬)議題終於成真。島內為此一片混亂,本地豬價格上漲,「臺灣豬」標識五花八門。最可憐的當然是臺灣民眾,永遠都要擔驚受怕,是否會不小心吃到萊豬。
  • 拒絕「萊豬」!臺灣多縣市想出一招
    導讀:2020年底,臺灣立法機構表決通過了開放「萊豬」進口的議題,從今年元旦起正式開放。這一議題受到臺灣「在野黨」,養殖戶,民眾的堅決反對,但臺當局堅持不顧反對,執意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