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表妹進城做生意,1天賣出500條魚,人送外號「賣魚西施」

2020-12-13 靜聽花兒開

品鑑美食,享受生活請點擊↑↑↑添加關注!

現在很多年輕人為了賺錢都選擇背井離鄉外出打工!我老家的一個遠房表妹也是如此,高中畢業的她,靠著一手做魚的絕活兒在上海打拼了5年,現在已經在大上海買上房子了!

她19歲就到上海打工,起初的時候去餐館裡幫人端盤子,後來一想,何不自己開個小店呢?多方籌措之下,表妹的餐館開起來了,因為沒有受過專業訓練,所以她只會做一些家常菜,其中,紅燒魚是她最拿手的,因為她做的紅燒魚好吃,所以人送外號「賣魚西施」。那麼她的紅燒魚究竟是怎麼做的呢?跟著小編去看看吧!

一步:鱸魚以去鱗刀刮除表面的鱗片,然後洗乾淨,瀝乾水分,臉面各輕劃三刀。

第二步:放入盤中抹上鹽和米酒各一大匙,澱粉3大匙;冬筍去皮切片,香菇去蒂,洗淨,切塊;配料全部洗淨,蔥切段,姜,大蒜,紅辣椒均切片。

第三步:鍋中倒入4大匙油燒熱,放入鱸魚以小火煎熟,待鱸魚兩面煎至金黃色,撈起,瀝乾油分。

第四步:鍋中倒入1大匙油燒熱,爆香配料,放入香菇,冬筍炒熟;加入鱸魚,米酒1大匙,醬油3大匙,水2杯,用大火煮開,在用小火慢煮10分鐘,一盤新鮮的紅燒魚就完成了!

特別提醒:為了防止魚粘鍋,煎魚時要將魚身的水分擦乾,均勻沾上麵粉,油熱之後再下鍋。

表妹按照這樣的方法做紅燒魚,基本上每天都能賣出五六百條魚,怪不得現在她都在上海買房子了!如果您也喜歡做菜,喜歡美食,請關注留言點個讚!接著往下看,更多美食經典不斷!

相關焦點

  • 農村阿龍,在城裡賣魚,生意正火,卻選擇回鄉
    阿龍是我隔壁村的一個村民,也我的好朋友,早就聽說阿龍兩夫妻在浙江義烏做魚生意,而且生意做的很紅火,掙錢。今天我到義烏,想起他,便打了個電話給他。下午 見到阿龍時,他正在一家大型超市裡賣魚,夫妻兩一個負責殺魚,一個收錢抓魚,忙的不可開交。等到晚上六點多,他們才停下手來,歇業打烊。
  • 農民集市上賣魚,感嘆生意不好做,無奈表示賣完之後轉行去打工
    生意不好做,尤其是農村更是難,農村集市上有老農在吆喝著賣魚,自家池塘養的,十分的健康,可依舊無人問津。年前生意很好,那時候在外打工的農村人都回家,家家戶戶都會買幾條大魚,代表著年年有餘。可是這一過完年,鄉裡鄉親都出門打工了,各個村莊剩下的都是老人孩子,老人一向節省,捨不得吃穿,買一條大魚都能吃幾天,這吃的慢,魚也就難賣出去了。這魚有大有小,老農說,這小魚再養些時日就能長成大魚,可是生意不好做,賺不到什麼錢,家裡孩子還在外讀書,需要用錢,掙錢的速度趕不上花錢的。
  • 農村大伯承包一魚塘,釣不到魚就送土雞,一天收入幾千元
    農村大伯承包一魚塘,釣不到魚就送土雞,一天收入幾千元。現在,農村裡留下的多數是些老年人和小孩子了,大家都覺得農村沒有什麼發展前景,紛紛外出打工。但是,下面要給大家說的這個農村大伯就不這樣認為,他覺得現在農村有很多創業機會,比如種植無公害蔬菜、發展綠色養殖等等,大伯現在的養雞規模已經達到了上千隻,人家搶著要。下面我們一起去看看他是怎麼做的。大伯是地地道道的農村人,起初只是小搞養殖,每年養10多頭豬,不料正趕上豬價暴漲的時候。那年,他的這10多頭豬賣了近10萬元。
  • 大爺路邊賣「百年魚」,連骨頭都能吃,生意好到煩惱:做不出來
    大爺路邊賣「千年魚」,連魚刺都能吃,生意好到煩惱:做不出來魚是我們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種食材,小時候記得每年到了過節的時候,家裡面的餐桌上總會出現一條魚,寓意著年年有餘,尤其是除夕夜的時候,魚更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菜,因為地理環境的原因,每個地方魚的品種有所不同
  • 我的範文:《鄉土.野馬渡》——《阿黑賣魚》
    阿旺見阿黑生意好,想借他的牌子,將人工養殖魚當成野生魚價格賣出去,到時,利潤五五開。這樣的賣魚方式,阿黑還是頭一回聽說。阿黑是個謹慎的人,搖搖頭,頭也不回地走了。突然,天氣轉冷了。連續三天,阿黑穿著皮衣,在冰冷的河水裡凍得雙手通紅,也沒捉到幾斤魚,只能換個柴米錢。那天賣完魚,阿旺又來了,慫恿道:「大哥,這兩天沒掙幾個錢吧?」阿旺低頭不語。
  • 臘月二十五的農村集市,充滿過年的氣氛,賣魚的生意很火
    過年少不了買魚,魚肉好吃,可以清蒸,可以紅燒,可以炸著吃,可以熬湯,不僅營養豐富,魚肉也是鮮美。小時候過年很少買魚,因為那時我家住在一個水庫的旁邊,冬天大家經常鑿開冰窟窿捉魚,鯉魚居多,鯽魚 也不少,吃不了的放在外面凍著。今天在集市上賣魚的攤位生意很紅火的,老闆都忙不過來了。吃魚的寓意是年年有餘,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裡魚躍龍門、大吉大利。
  • 香港聲音| 龍躉大王吳伯恩:客人在買魚,街頭在放催淚彈
    吳伯恩外號香港「龍躉(dǔn)大王」。他從1990年代末開始在香港做龍躉魚批發、零售生意,也曾開過海鮮酒樓,在業內頗有名氣。 龍躉,是一種大型石斑魚,肉質美味,營養豐富,價格也高,幾百元到千元/斤不等,是高端餐飲的常見菜式,也是香港經濟的晴雨表。
  • 沿海農村鄉鎮最接地氣,賣得最火的50種地攤生意
    沿海農村鄉鎮賣得最火的50種地攤生意,比如擺攤做魚販地攤生意、擺攤賣蔬菜地攤生意、擺攤賣服裝生意、水果地攤生意、二手書地攤生意、生活日用品地攤生意、小吃地攤生意等,在沿海的鄉鎮或農村,這些地攤生意是非火爆的。
  • 煙臺紅富士收穫的季節,農村炸面魚的生意也格外的好
    同樣的道理,對於農村炸面魚的生意也適用。在萊州、招遠、龍口、蓬萊等地,羊湯和面魚通常是搭配在一起的。但在萊陽、棲霞、海陽等地,炸面魚的人一般是單獨支攤。平時,他們多活躍在鎮駐地的集市上。而到了紅富士收穫的時候,攤主就會收拾東西,來到下面的山村裡。前幾天在棲霞唐家泊鎮牙山後身的一些村莊,筆者就看到了好幾個炸面魚的攤位。
  • 小城賣魚30年,輸給了2個月的社區團購
    圖源:朋友圈截圖架不住「擊穿底價」的宣傳,我也在平臺上買過1分錢1斤的臍橙、18塊一斤的豬蹄和5塊1條的魚,到手才發現,臍橙就像白開水,勉強解個渴;魚是冰凍的,就算用蔥姜蒜料酒醃過,吃起來還是又綿又腥。「便宜就行咯,隨隨便便解決一頓,又不用出去買,方便一點。」家人都這麼寬慰自己。但我是對「吃」很看重的人,沒過幾天,我又來到了謝阿姨的魚攤上。
  • 世界上最貴的觀賞魚:500萬一條創下金氏世界紀錄!
    而另一條最貴的魚是金錢鰵,一條160斤的金錢鰵最終以300萬的價格賣給魚販。還有一條七八斤的紅龍魚售價也達268萬,本文就給大家講述這三條世界上最貴的魚及背後的故事。一、世界上最貴的觀賞魚,血紅龍(500萬)其實吧,世界上最貴的魚應該是那些以及滅絕的魚,因為你有錢也買不到,堪稱是無價。
  • 一農村小夥擺攤賣酸菜魚,1份30元,4個半小時賣完150份!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美食就是這道酸菜魚了,酸菜魚大家都吃過,很多火鍋店裡和小吃店,路邊攤,裡都有賣的。味道酸辣開胃而深受吃貨們的歡迎。一些火鍋店全靠一個酸菜魚來吸引人,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酸菜魚是一個路邊小吃,一份30元,是一位農村小夥在路邊擺攤的賣,因為現在天熱,所以每天限量150份,從9點賣到13:30,限量150份全賣光,曾有土豪千裡迢迢拖家帶口前來品嘗。一起來看看這道酸菜魚你會喜歡吃嗎?
  • 小城賣魚30年,輸給了2個月的社區團購丨看客
    架不住「擊穿底價」的宣傳,我也在平臺上買過1分錢1斤的臍橙、18塊一斤的豬蹄和5塊1條的魚,到手才發現,臍橙就像白開水,勉強解個渴;魚是冰凍的,就算用蔥姜蒜料酒醃過,吃起來還是又綿又腥。「便宜就行咯,隨隨便便解決一頓,又不用出去買,方便一點。」家人都這麼寬慰自己。但我是對「吃」很看重的人,沒過幾天,我又來到了謝阿姨的魚攤上。
  • 一天淨利潤500元,現在市場上做什麼小生意可以實現?這幾個
    目前社會上很多人都說錢難掙,其實質是他自己難掙錢,而不是錢難掙。不論社會經濟發展到什麼時期,總是有很多掙錢的途徑,只不過有一些人不去實踐嘗試而已。回答這個粉絲的問題,現在市場上做什麼小生意可以一天淨利潤500元?據我了解,以下這幾個小生意都可以。
  • [煙臺]近海無魚船老闆改行販魚 海鮮價格上漲引吐槽(圖)
    儘管有不少人買鮁魚做魚乾,但記者了解到,吃鮮海鮮的老百姓仍然比較多,「大多數顧客都是買一兩條鮁魚,批量購買鮁魚的顧客並不多。」一位攤主向記者透露。此外,隨著外地人返鄉序幕拉開,捎帶海鮮特產回鄉的顧客增多,許多海鮮攤主備有泡沫保溫箱,海鮮銷量日漸增加。  生意難做,船老闆改做海鮮商販  「今年生意不好做。」
  • 冬天來了,農村又多了一門賺錢的生意,老漢賣木炭一天淨賺500塊
    對於生活在農村的人們來說,寒冬臘月是一年當中最難度過的一段日子,農村的冬天總是異常寒冷,大多數朋友忙完了農活之後,也選擇待在家裡而不願出去,更別說有什麼其它的收入來源了,不過令人意外的是,在這個特殊的時段,有人卻在農村發現走了一門商機。
  • 養殖戶餵草魚吃蠶豆 一條魚賣上百元
    也是因為一個錯誤,他開始將吃蠶豆的草魚賣出了海鮮的價。  廣東省中山市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當地人用蠶豆餵養草魚,人們將這種草魚叫做脆肉鯇。一直以來,中山的養殖戶都是只在冬季賣魚,車志強通過四季都能銷售脆肉鯇,一躍成為行業業老大。可是由於大量魚款無法收回,車志強幾個月時間就虧掉了100萬。  市場突變,讓車志強遭遇重創,可是他的草魚生意還得繼續。
  • 昆明小板橋最奇葩的飯店,停車場在樓頂上,一天賣半噸魚
    昆明小板橋每個星期天都異常的熱鬧,周邊村子的人,甚至有從市中心坐公交、開車的都會來這裡趕街,市場上的東西不僅種類齊全,而且都很實惠。離這不遠的地方有一家非常奇葩的飯店,停車場設在樓頂,生意好到一年320天在排隊,據說每天要賣半噸魚。
  • 山東大姐抖音賣魚生意很好。沒想到有一天被下600單魚後,全差評
    山東一位大姐,在抖音上賣魚,生意很好。沒想到有一天,被下了600單魚後,全部差評。原來,這位山東的大姐,賣的魚全部不掛冰。深受消費者喜愛,生意也越做越好。然而,魚掛冰賣,已是市場不成文的規則。她家不掛冰的魚好賣了,同行的生意可就大受影響。她因此得罪了隔壁沿海城市的同行。幾個同行大佬給她家下了600單魚後,全部給差評。連售後電話都拉黑。純樸的大姐不知如何是好,已泣不成聲。有人支持大姐,魚不掛冰,是良心賣家,對消費者來說是好事。是我,也會買她家。
  • 連江漁民捕獲147斤野生黃瓜魚,賣了500多萬?這魚為什麼這麼值錢呢?
    近日,一則網傳連江漁民捕獲147斤野生黃瓜魚,賣了500多萬的消息成為連江人啃瓜子時談論的話題,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