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挑選特色手工藝品。 本報全媒體記者 陳豔 攝
金風送爽迎盛事,丹桂飄香會賓朋。10月20日上午,「穿漢服、觀美景、品美食、聽大戲——2018中國徐州第12屆漢文化旅遊節之萬人遊徐州」活動,在徐州漢文化景區啟動。來自省內兄弟城市、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及本地的遊客、媒體記者500餘人,共同見證參與了這一豐富多彩又底蘊深厚的文化旅遊活動。
漢文化旅遊節作為展示徐州城市形象,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國際性旅遊節,已連續舉辦了12屆,已成為一張閃亮的城市名片。本屆漢文化旅遊節注重參與性、推廣性、普及性,在萬人遊徐州活動中更多地設計了遊客參與體驗的環節,花車巡遊、漢服推廣、古代遊藝、美食與文化集市,來賓都可參與其中,令「吃、住、行、購、遊、娛 」旅遊六要素在活動中得到了充分釋放。
金秋十月的漢文化景區,風光秀美、景色怡人,為迎接漢文化旅遊節的到來,園內插滿了「楚」「漢」的旗幟。園內四處可見身著漢服、佩帶漢飾的遊客,包括老人和孩子,古風古韻的漢服色彩絢麗、飄逸絕倫。漢代投壺和漢代射藝表演吸引了不少遊客駐足觀看,漢代馬車巡遊更是博得了眾多來賓的關注,兩匹披著紅花的棕色駿馬載著漢代貴族的座騎——馬車,在兩排漢代服飾裝扮的車夫的帶領下款款而來,車上端坐著兩位身著華麗漢服的青年,眼前的場景令人宛如穿越時光隧道,重回了幾千年前的漢代。
江蘇師範大學歷史與旅遊文化學院的大二學生沈芙平時就是一位漢服愛好者,搜集了近10套顏色款式各異的漢服,此次她與同學們一起身著漢服來參與萬人遊徐州活動,還特別將自己收藏的漢服也貢獻了出來。越來越多漢服愛好者的湧現,讓人可以深深感受到漢文化魅力經久不衰。
劉邦雕塑的西側,主辦方精心組織的「美食集市」和「文化集市」,更是成為當日活動的亮點,吸引了眾多吃貨與文化愛好者體驗、購買。徐州近年來湧現出的最具地方特色、最受民眾歡迎的近20家特色美食擺設了展臺:大張烙饃村的烙饃卷饊子小菜、豐縣中陽裡的燒餅卷狗肉、鳳岐把子肉、新生米線、陳一道辣椒炒肉、張氏黃河牛肉……很多特色美食都在現場製作,遊客們紛紛購買。
「文化集市」也令來賓不虛此行,不僅有編織、剪紙、布藝、古玩,還有不多見的民俗「毛猴製作」「微型風箏」等,吸引了不少藝術愛好者。來自武漢大學的饒耿先生,對徐州的古玩與藝術品非常有興趣,他告訴記者:「徐州這個城市歷史文化底蘊非常深厚,這通過很多特色民俗就能體現出來。」饒耿興致勃勃地參與了漢文化旅遊節活動,並在微信朋友圈曬出了圖片,留下了「走遍五洲 難忘徐州」的感慨。
在各縣(市)、區也同時舉行了漢服走秀、茶道表演、拓片製作、民俗曲藝表演、古硯製作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精彩的文化大餐,為金秋的徐州增添了喜慶與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