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草」、「百虛剋星」、「百藥之王」……沒有一種中藥像冬蟲夏草有這麼多的美譽。加之冬蟲夏草只生長在以青藏高原海拔3500~5000米高寒溼潤的高山灌叢和高山草甸上,這一切都註定了冬蟲夏草身價不菲。消費 者對其知道多少,目前冬蟲夏草在市場現狀如何呢?
如何選購冬蟲夏草?
1.最好購買密封包裝的冬蟲夏草,注意識別相關產品標識,以便遇到質量問題進行追訴。
2.請選擇配備有顯微鏡或放大鏡的正規商店購買,以便進行初步觀測。
3.購買時可請專業人士協助鑑別。4.選擇冬蟲夏草,首先要看「草形」,蟲長草短。二要看「草色」,質堅色黃、斷面黃白。三要聞「草味」,氣香味鮮者為佳。
編輯提示:冬蟲夏草是否乾淨,僅憑肉眼難以看清楚。消費者在顯微鏡下可以看得很清楚,或著在8~10倍的放大鏡下也可看到。
近七成人不能辨真假
冬蟲夏草價格可謂貴比黃金,因此以假亂真或以次充好的情況就在所難免了。而且,蟲草類真菌有400多種,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這又給消費者辨別真假增加了難度。
在調查中,68%的人不能辨別冬蟲夏草真假。只有32%的人能辨別真假。
過去,有人用玉米面粉拿模子製作假冬蟲夏草,或用亞香棒蟲草、新疆蟲草、涼山蟲草、蛹蟲草等冒充正品的冬蟲夏草。有些斷草還會被商販用小鐵絲連接起來,不但以次充好,還增加了重量。
對於摻假增重的問題,58%的被調查對象同樣也不能辨別,30%的被調查對象只能識別部分,只有12%的人基本都能識別。
冬蟲夏草假冒、摻假增重的手段越來越多,消費者很難分辨。如果不藉助專業儀器設備,連專業人士都難以鑑別。
存在造假或以劣充好的行為除了利益使然,市場不規範、沒有產品標準、包裝不密封等也給這種行為增加了機會。
水分泥沙佔蟲草重量1/3
如果說以假冒真,以劣充好是顯而易見的故意行為,那麼冬蟲夏草中所含的水和附著的泥沙等則是商家的放縱和投機行為。
在調查中,48%的被調查對象從來沒有注意過冬蟲夏草含水的情況,26%的被調查對象僅僅是注意過,而真正能非常注意的明白人僅為26%,他們認為,買了含水的冬蟲夏草等於花高價買了水。
目前市場上的冬蟲夏草水分含量多在15%~20%左右。對於消費者來說,這顯然不公平,畢竟水分增加了冬蟲夏草的重量。
冬蟲夏草不潔淨也能增加重量。但是近一半的人並沒有注意,他們認為,市場上的冬蟲夏草看起來都差不多。42%的人會注意。9%的人還認為表面黏附泥沙雜質屬於正常現象。
冬蟲夏草「蟲」和「草」的連接處和「蟲」粗糙表皮上最容易藏留泥沙、細菌、黴菌、寄生蟲等,這些僅憑肉眼難以分辨。這些泥沙估計也能佔到其總重的15%左右。
泥沙的存在不但是增重,而且清洗起來也很難。在調查中,有36%的人不知道怎麼清洗,15%的人認為燉湯時就能高溫消毒。41%的人認為洗乾淨即可。
高溫的確能消毒,但還會破壞一些營養元素。泥沙、細菌、黴菌、寄生蟲等與冬蟲夏草體表黏性極強的菌膜緊緊附著,清水衝洗難以達到衛生標準。因此必須採取專業手段,對此,僅有8%的人知道。
其實,如果採取先進的乾燥技術、清潔和滅菌處理,然後再進行密封包裝,不但能使水分的含量合理地控制到10%以下,而且獨立的密封包裝還能避免摻假、吸潮和汙染。
常溫生服是最佳食用方法
蟲草價格這麼高,如果物盡其用當然最好了,不但消費者錢花得值,而且就資源有限的冬蟲夏草來說,也是一種變相節省。
在調查中,喜歡煲湯者佔到31%,自己打磨成粉或裝進膠囊裡面直接服用者佔23%,泡酒者佔到20%,泡茶者佔15%。
在冬蟲夏草所含的營養中,有水溶性的,有脂溶性的,還有活性成分需要靠酶來分解。從這角度來說,煲湯或泡茶的話,水溶性的營養成分可以釋放出來,泡酒能把醇溶性的營養成分浸泡出來。
但是當溫度超過60℃,冬蟲夏草中的精華成分比如大分子多糖、揮發性物質等將被破壞,造成冬蟲夏草精華成分的組成比例改變、無法協同作用而明顯降低其功效。當溫度在80℃以下加熱15分鐘時,冬蟲夏草中含有的具有抗腫瘤的酸性非限制性DNA內切酶將徹底失活。
6%的人選擇直接生吃。但是營養元素往往是被細胞膜和細胞壁緊緊地包裹著,有些成分在胃酸和酶的作用下,可以釋放出來,但是有些卻不能。
因此,常溫生服(建議<60℃)是最佳食用方法,不過最好在服用之前,首先要經過清潔和滅菌處理,使冬蟲夏草達到安全食用的程度,其次能夠通過技術手段進行破膜和破壁,達到人體最佳吸收的顆粒直徑,才能最大程度地吸收冬蟲夏草的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