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隨筆|問心天一閣

2020-08-28 楓林向晚

選擇在舊曆新年來到寧波,不僅是因為嚮往海邊城市,更是因為想給心靈放個假。

也許是這幾年自己折騰的心累了,也許是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裡自己迷失了,曾經的那個自己早已找不到了,也沒有了曾經的那個心境,因此自己便給自己放了個假,去遠方尋找曾經的自己,曾經的心境。

在來寧波之前,我便制定好了旅遊目的地,天一閣是我必去之地。

天一閣,作為中國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也是亞洲現有最古老的圖書館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圖書館之一。建於明朝中期,由當時退隱的明朝兵部右侍郎範欽主持建造,佔地面積2.6萬平方米,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藏書文化的代表之作。而不僅是因為這些,最主要是想在天一閣,在曾經最古老的圖書館,在中國最早的私家藏書樓裡找尋曾經的心境,找回迷失的自我。

走進天一閣,按照遊覽線路開始參觀。天一閣環境幽雅,園林精美,建築古樸,富有濃鬱的地方特色。在寶書樓,觀賞藏書樓的壯觀,了解古代藏書工藝;在範氏故居,了解範氏宗族生活起居的日常;在東明草堂,了解天一閣的前身;在司馬第府,了解範欽公的事跡,感受範欽公的思想境界;在明州碑林,欣賞碑上刻下的名人墨客詩文,觸摸歷史的痕跡;在東園,欣賞園林美景,池塘亭臺;在秦氏支祠,觀望古代戲臺的雄偉,欣賞天下第一花轎,了解天下第一花轎古老傳說與精緻工藝,感受古代的工匠精神。

走進天一閣,不僅是用眼睛去參觀,更是要用心去體會,體會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文化意境,感受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崇高精神。

而今的我們,總是一味的追求物質生活,忘了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能夠真正坐下來認認真真閱讀一本書的時間變得越來越少了,越來越迷失自我了。我們需要讓自己適當的停下來,認真的閱讀一本書,認真的寫一寫生活心得;也需要讓自己適當的慢下來,認真的思考一下人生,認真的問一問自己的內心,我們究竟在追求什麼,怎樣的人生才是最有價值的?

問心天一閣,找尋迷失的自我,找回曾經的那個自己。

2019年2月5日於寧波天一閣

相關焦點

  • 「大臉貓旅遊」隨筆漫記《國內》〖516〗201810浙江(33) (寧波--天一閣2)
    「大臉貓旅遊」隨筆漫記《國內》〖(33)(寧波--天一閣201810浙江--寧波--天一閣,天一閣是一個以藏書文化為核心,集藏書的研究、保護、管理、陳列、社會教育、旅遊觀光於一體的專題性博物館。
  • 「大臉貓旅遊」隨筆漫記《國內》〖515〗201810浙江(32) (寧波--天一閣1)
    「大臉貓旅遊」隨筆漫記《國內》〖(32)(寧波--天一閣201810浙江--寧波--天一閣1,天一閣,建於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1561年—1566 天一閣及其周圍園林具有江南庭院式園林特色。
  • 浙江書展主論壇天一閣論壇舉行
    本報訊(記者崔小明 通訊員尤文軍)昨晚,第六屆浙江書展主論壇天一閣論壇在南苑飯店舉行。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茅盾文學院院長何建明,浙江省作家協會主席艾偉,著名作家馬伯庸圍繞「閱讀與城市」作了主旨演講。天一閣包容了天下之書為我所有、為我所用,這種包容性是寧波的特性,也是寧波發展的澎湃動力。艾偉是中國「60後」代表作家之一,他演講的主題是「在天上,在人間——閱讀與生活」。艾偉說寧波人溫和、安靜,有生意頭腦,有冒險精神,寧波城市優雅,具有包容性。艾偉說,閱讀從本質上講是物質的對立面,但溫暖的文字是溝通世界、抵禦孤單、撫慰心靈的良藥。
  • 天一閣遊記
    天一閣的戲臺天一閣的戲臺
  • D22--偶遇天一閣
    一路走來,都是遊覽山水、島嶼、古鎮、寺廟等,來到寧波不妨換個思路,去參觀天一閣。 讀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其中有一篇《風雨天一閣》的文章,這是我第一次聽說天一閣,東海之濱寧波有一座歷經幾百年風雨滄桑的藏書樓。
  • 心靈隨筆|我在寧波等你
    新年伊始,在北方白雪紛飛的時候,我帶上心靈繼續我的旅程,繼續我的尋愛之旅,繼續尋覓心中那個最美的你。尋愛之旅的首站,我選擇了寧波,這座嚮往已久的海邊城市。站在鼓樓之上,眺望這座城市,一邊是歷史,一邊是現代;一邊是文化,一邊是文明,讓我感受著不一樣的寧波,感受著寧波濃厚的歷史,感受著寧波蓬勃發展的時代脈搏。而我更願感受你的氣息,希望遇上心中那個最美的你。
  • 天一閣•月湖略記
    從酒店步行到天一閣,幾分鐘而已。「天一閣•月湖」景區,滿是依照明清遺存修舊如舊、擴建改造的景致。沿古街尋去,便到天一閣西門。此刻才清晨七時,尚未開館,既先睹為快,又肅然生敬。門楣正中的牌匾與兩側的對聯,已彰顯出此地的久遠和其中寶藏的博淵。
  • 《武嶺蔣氏宗譜》續藏寧波天一閣:兩岸蔣氏一脈相承
    《武嶺蔣氏宗譜》續藏寧波天一閣:兩岸蔣氏一脈相承 2017-03-圖為《武嶺蔣氏宗譜》續藏天一閣捐贈儀式現場 李佳贇 攝  浙江奉化溪口武嶺蔣氏一族曾出過蔣介石、蔣經國等名人。3月30日,該族後人將新修訂的《武嶺蔣氏宗譜》續藏於中國現存最古老的私家藏書樓——寧波天一閣,與同藏館中的1948年版《武嶺蔣氏宗譜》一起,「續寫」家族文脈。  《武嶺蔣氏宗譜》收藏於寧波市天一閣博物館,緣起上世紀四十年代。
  • 心靈隨筆|武大賞櫻
    也許是未曾就讀過大學的緣故,而我每到一座城市,都要懷著對大學嚮往的虔誠之心,必去這座城市最出名的大學朝聖。而走進武大不僅是朝聖,感受書香氣息;更是為了圓夢,來一場與武大櫻花的浪漫邂逅。
  • 國際博物館日丨天一閣「乾隆三寶」首次亮相
    2018-05-18 12:24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俞吉吉 通訊員 烏瑩君 王伊婧展覽現場 天一閣供圖今天是518國際博物館日,由天一閣博物館特別策劃的《乾隆三寶——天一閣藏御賜珍品特展》在天一閣開幕。
  • 心靈隨筆|我在武漢等你
    我在武漢等你,想要和你一起站在武大校門前合影,並肩坐在珞珈山上觀日出,漫步在櫻花大道賞櫻,感受百年學府的書香文蘊,讓我們的心在浪漫櫻花雨中一起飛揚!
  • 淨化心靈之旅隨筆
    偶爾清醒時,喝一碗正能量滿滿的心靈雞湯。於是心靈和行動便開始了睡前幾小時的鬥爭。由於懶惰深入骨髓,雞湯藥效一過,我還如同往日,依舊渾渾噩噩消耗著大把的時間,期間也會有些異響的聲音來撞擊你沉睡的靈魂。有尖銳刺耳的,有嘲笑諷刺的 有鄙視嫌棄的 。 運氣好了 偶爾會有振奮鼓舞的。可能也會有像我一樣的,醒的莫名其妙。
  • 寧波天一閣送藏書文化進校園
    近日,寧波天一閣博物館推出針對青少年的巡迴特展「了不起的藏書樓——天一閣」,首站走進海曙區古林鎮中心小學,用卡通漫畫、趣味版面、實物觀察等孩子們喜歡的方式,深入淺出地解讀天一閣的歷史文化知識。該巡迴特展面向全市中小學生,以「了不起的藏書樓」為主題,從天一閣的歷史地位、名稱含義、建築特點、藏書特色、收藏管理和保護等方面入手,通過啟發式提問,讓孩子們追根溯源,引發自主思考,在獲取相關知識的同時,提升文化自信,並引導他們形成讀書、護書、愛書的良好習慣。
  • 潘永修【修竹齋隨筆】:《天外飛來一對野鴛鴦》後續報導之三:
    昨日傍晚,又到鐵路公園遛彎,正好遇見兩個老頭兒在那兒閒聊。我插言問:「這怎麼可能呢?天天有人在這兒戲耍遛彎,也沒見有這麼沒出息的人呀?」「嗨,您不知道,這偷魚的賊可刁著呢,專揀凌晨四五點鐘的時候,他自帶網兜兒,輕輕一撈,就得手了!真丫的不是玩藝兒!」他說。我問:「那對野鴛鴦呢?」他啐了一口,說:「你不提鴛鴦還好,說起來,我就一肚子氣!
  • 來寧波看中國最古老的藏書樓-天一閣,在鼓樓尋找當地特色美食!
    由此,不如就直接出發去我們此次七月之旅的第一站——天一閣。天一閣位於 浙江 省 寧波 市海曙區,建於明朝中期,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是 中國 藏書文化的代表之作,也是 中國 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 亞洲 現有最古老的圖書館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圖書館之一。一個家族的使命、一段藏書的歷史。
  • 夜讀丨梁曉聲:心靈花園
    心,不過是人的一個重要臟器,而內心世界則是一種特殊的景觀,它是由外部世界不斷作用於內心而漸漸形成的。我常「侍弄」心靈的苗圃。身已不健,心尤荒蕪,又豈能活得好呢?職業的緣故,使我慣對自己和他人的心靈深入研究。結論是:心靈,與人的身體健康同樣重要。我的兒子梁爽,小學五年級。這正是一個人的內心世界開始形成的年齡。我也常教他學會如何「侍弄」那小小心靈的苗圃。
  • 天一閣展出滬上書法家回鄉作品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展覽由寧波市天一閣博物院主辦,集中展出李天彪、馬增第書法精品力作60餘幅,作品立足傳統,各體兼備,別具風貌。開幕式上,兩位藝術家還向天一閣博物院贈送了4幅書法作品。    李天彪,1938年生於寧波慈城,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是海派書法家群體中的重要一員。早年學唐碑和北魏體,受業於著名書法家任政和胡問遂,篆隸書則深受來楚生等先生影響。
  • 失傳名賦現身浙江鎮海 天一閣身世之謎真相大白
    該書卷二收有清代朱紹烈寫的《天一閣藏書賦》,這是繼黃宗羲《天一閣藏書記》之後又一篇讚美天一閣的重要篇章。  該書為小32開,線裝木刻本,扉頁上印有「道光己亥(1840年)冬鐫」、「雙桂堂藏板」、「續刻嗣出」等字樣。  朱紹烈,字小汀。
  • 千年古城攬勝詩錦書法展在天一閣開幕
    人們在天一閣雲在樓參觀「千年古城攬勝詩錦書法展」。為紀念即將到來的寧波建城1200周年,由天一閣博物館和政協寧波詩社主辦的「千年古城攬勝詩錦書法展」昨日在天一閣開幕,展出海曙區70餘位書法家精品力作,以高雅的詩文和書法的藝術形式回顧寧波建城的歷史成就,展望寧波城市未來的圖景。    這是一場詩句與書法完美融合的展覽。唐穆宗長慶元年,明州刺史韓察將明州州治從鄞江遷至三江口,並築內城,標誌著明州(今寧波)建城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