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當局稱,兩岸海關原本有交流平臺,討論項目主要是稅則與原產地證明爭議等,標示問題並非焦點,而且近年來兩岸關係出現變化,去年起交流平臺幾乎停止運作。
為反制大陸,民進黨當局接連打出「悲情牌」。綠媒27日炒作「大陸連MIT(臺灣造)都不放過」,除非標示為「中國臺灣」才能恢復上架。
親綠的臺灣《自由時報》27日稱,下半年起陸續接到島內業者陳情,標示MIT出口到大陸的商品遭大陸海關要求標示成「中國臺灣」或「中國臺灣區」才能通關,否則將被擋住或直接退運,食品、美妝及生技業者都有類似遭遇。
臺灣《自由時報》報導截圖
報導援引一名生技業董事長的話稱,一兩個星期前大陸通路商接到官方行文,要求產地僅註明「臺灣」的產品必須全部下架,除非改為標示「中國臺灣區」;而被下架的產品只能暫時堆放在倉庫。一些商家為此標示了「中國臺灣」,或者以「一明一暗」雙標籤出口、再到當地改標。有知情官員稱,實際上被退關或銷毀的數目並不多。
對此,臺「關務署」官員27日稱,兩岸海關原本有交流平臺,討論項目主要是稅則與原產地證明爭議等,標示問題並非焦點,而且近年來兩岸關係出現變化,去年起交流平臺幾乎停止運作,因此即便業者向海關反映此事,但出口商品標示的主管機關為「經濟部」,海關也無法代業者協商。
臺「中央社」稱,臺貿易局規定「臺灣制產品應標示『中華民國製造』『中華民國臺灣製造』或『臺灣製造』」,違者將依法處理。多數業者採用「臺灣製造」,但由於大陸關區多、習慣略有不同,為因地制宜,有部分業者會以「一明一暗雙標籤」應對,或改為大陸海關可以接受的標籤。文章說,臺灣一般出口貨物有九成左右屬於「免審免驗」通關,另有一部分屬於「應審免驗」,加上兩岸經貿往來頻繁,為加速通關,實際抽驗比例很低,被查獲產地標示不符合規定的案件其實很少。
來源:環球時報
滴滴司機的聊天記錄有多噁心?令人髮指!
蒼井空戴紅領巾參加「公益活動」,全國少工委嚴正譴責!
外媒:「兩中國公民」菲律賓街頭被槍殺!
給蔡英文送大禮包,把中國列「國際」,85度C:堅定支持「九二共識」
還記得「生死時速」的美國大豆船嗎?一個月了,它還在海上繞圈圈呢……
長按關注,您就是環環的衣食父母覺得不錯,請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