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博士生而言,不要想著用大塊時間專門看書,邊看邊寫才是王道!

2020-12-10 Ms六先生

來源:女教授跟生活的死磕 作者:吉大秋果

時刻把寫作放在心上,不要迴避這個問題!

昨天遇到一個博士生,鑑於他已經升至博三,我問她論文寫得怎麼樣?她跟我說,沒寫,還在看書。我的天啊,我著急地說,不能光看不寫,得趕緊動筆。該生跟我說,老師我沒準備好之前,不想寫。我總覺得我沒準備好。

這個問題其實並不罕見,很多學生都不願意動筆,都想博覽群書之後,胸有成竹再動筆。其實這種想法無非出自以下心態:

1.逃避寫作型。因為寫作是一件很挑戰的事情,幾乎是學習階段能遇到的難度最大的工作,所以很多人心理是很打怵這個問題,總想逃避。那麼逃避的藉口也得替自己想好啊,要不然怎麼能心安理得地逃避呢?所以,這些人說:我還沒有準備好,我沒有看完書,我不能動筆寫!

2.沒有自信型。這類學生其實跟上一類也差不多,但是區別在於他們偶爾也會把寫作這回事從內心的深處拿出來「讓自己鬧心一下」。他們內心沒有自信,總覺得自己寫不好,期待自己多看看書就能有自信。

3.認識錯誤型。這類學生認為,寫作必須是在良好的閱讀基礎上,而這種閱讀必須是集中火力,大塊時間,博覽群書,然後才能動筆。這類學生認為寫作很重要,也不逃避,只是認為需要大塊時間先把書看起來。

不管哪種類型學生,只要光看書不寫作就是錯誤的。我給到學生的建議是,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一定要邊閱讀邊寫作,要把閱讀這件事情結合在寫作之中。主要理由如下:

1.博士學習就那麼幾年,沒有時間讓你用大塊時間專門閱讀。有些學生把博士生活想得過於寬鬆,總覺得花一兩年時間專門看書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但實際上由於(小論文也就是資格論文)投稿周期變長以及博士論文需要提前半年提交,還有就是博士論文寫作本身還需要耗費將近一年時間。其實博士生如果想要在三、四年裡畢業,其實每一天都在戰鬥中,而不是你們想像得,先拿出一兩年看書,然後集中寫作。這個節奏,請參見爬樹魚寫的帖子《正確讀博第一勢:掌握時間節奏》

2.以寫作指引下的閱讀會變得更有針對性,不容易散。很多研究生打著讀書的旗號遲遲不動筆,想讓自己博覽群書。但實際上不在特定寫作目的指引下的閱讀容易越讀越散,容易跑偏,不能為最終的寫作服務,當你開始寫作的時候,你發現這些閱讀可能也用不上。這部分請參見我寫的帖子《不以寫作為目的的閱讀都是扯犢子》。

3.真正寫作過的人都知道,寫作的過程不可能一氣呵成,寫作和閱讀其實一直是交替進行的。在動筆之前已經對要寫作的問題有了思路,但是在寫作過程中發現某個點還不清晰,這時候還需要停下來閱讀和思考,閱讀和寫作是交替上升,互相循環共同形成了一篇成型的文章。

4.那些想要準備好了才動筆寫作的人,什麼時候才算準備好了呢?其實閱讀是無止境的,學習也是無止盡的,很多大學者在成名之後看到自己早年寫的文章也覺得幼稚,不成熟,那難道就不寫了嗎?要記住,通往成熟的路上灑滿了幼稚,不可能一直不動筆,一動筆就寫成一個成熟無比的作品。再說,寫作是需要練習的,你總得是邊寫邊練的,這個練筆的過程你是逃不過的,跟你看了多少書並不直接掛鈎。

說了這麼多,不是說看書不對,也不是批判大塊時間看書。是想說在博士研究生這個有限的學習階段,同時還有嚴苛的考察標準的大背景下,希望博士生不要像在沒有目標感的本科階段那樣看書,要有針對性的看書,要時刻把看書和寫作,把輸入和輸出緊密結合起來。否則,就會導致節奏不對,拖沓,最後讓自己陷入被動。

相關焦點

  • 邊看書邊闖關拿了年度第一,考試也滿分,他的秘訣是……
    :2018年9月27日學習時長:360小時課程進度:第三級課程1邊闖關邊看書,闖關看書兩不誤,對於善用時間的型錕來說,這是一種常態,但他的「一心兩用」並沒有影響他在成績排行榜名列前茅的地位,闖關對他來說,是如此輕鬆高效!
  • 孩子邊聽音樂邊寫作業,真的有好處嗎?
    現在有許多家長都支持孩子邊聽音樂邊寫作業,也不知道從哪裡聽來的,總認為孩子聽音樂會有助於孩子的大腦活躍,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聽音樂,不僅不會犯困,而且還能提高解題的速度和學習的效率。孩子邊聽音樂邊寫作業,雖然是讓孩子的大腦保持在一個活躍的狀態,但是活躍的地方基本都在音樂上,根本無法認認真真的去學習,去解決作業上的某個問題哦!壞處二:思路不清晰學習為什麼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
  • 北京的這家圖書館,邊看書邊喝茶,猜猜老闆是哪個明星的老公?
    北京的這家圖書館,邊看書邊喝茶,猜猜老闆是哪個明星的老公?如今電子書的品類多到想看什麼書都有,一部手機或者一部電子閱讀器在手,就能輕盈的隨時隨地想看就看,確實給愛看書的人帶來了更多的便利。淺色木門關著,只在一角用黑底白字的小框框寫著圖書館的名字:春風習習。北京的冬天是蕭瑟而寒冷的,門前的小河冰還未化,樹上一片沒有葉子的灰色枝丫。這家圖書館就仿佛世外桃源一般,帶著春日的暖意,讓人想馬上推門進去。雖然叫圖書館,但是這家店的面積真的小到不如一個小書店,大概只有40平左右。屋中的一切一目了然。
  • 浙江大學高大上的無人超市來了,感覺以後可以邊吃零食邊看書
    在外面咋眼一看,既有快消品、還有衣服,在生活館一側,還有一排桌椅,供給學生們看書學習,或者自助用餐。再走進去一看,才發現這是一個無人超市,每一個貨架上都貼著微信二維碼,掃碼後登陸小程序,通過掃描二維碼就可以加入購車購買,方便得不要不要的。
  • 窮遊早就過時了,邊旅行邊掙錢才是王道!
    不過,想邊旅行邊掙錢,還得因人而異,以下幾種能邊旅行邊掙錢的職業,總有一種適合你。如果你是一個購物狂魔,努力成為一個專業的國際買手,對你來說將是一個最好的選擇。旅遊之餘,只需抽中一部分時間去選購當地特色產品,或者帶著購物清單去掃貨就行,做自己最喜歡的做的事情,一定會讓你樂此不疲。
  • 邊逛邊吃才更有味道
    在成都人眼裡:別人怎麼看不重要抓緊時間吃才是王道!如果你是一名初來乍到的外地人,走在大街上看見打扮精緻的成都美女,手裡拿著籤籤,不顧形象邊走邊吃的時候,你千萬不要用質疑的眼神看向她,不然成都美女可能會翻你一個大大的白眼!
  • 基隆港邊咖啡廳看書下午茶
    基隆正濱漁港咖啡廳邊看書邊看船。
  • 衡水十三中學生食堂邊打飯邊看書,畢業生:是我們自願的,本能反應
    近日,衡水十三中學生在食堂邊看書邊打飯的視頻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和討論。據悉,該校的學生們每天5點半就要起來早讀,而且在去食堂吃飯時,大家不是一窩蜂地跑向食堂,而是整齊有序地排好隊,第一排的同學打飯時,後面的所有的同學都是拿著書邊排隊邊背,這還不是平時在網上看到的只是一部分,而是幾乎是全部同學都是如此。
  • 重慶這家火鍋店裡有近萬冊圖書 邊燙毛肚邊看書
    這裡可以邊燙毛肚邊看書  它其實是沙坪垻區圖書館虎溪分館
  • 原創文章:生活的路上,邊寫邊說
    #情感故事#《邊寫邊說更會為寫好一篇文,相互切磋、點評,找尋提升的辦法。我眼中看到的都是後浪們積極努力的一面,我為結交這樣的年輕孩子深感榮幸。也是在他們的推薦下,才涉足百家號,他們說我的情詩、文章不只適合大學生們,應該與更多成年人,寫詩的詩友們共同欣賞,共同探討。告訴我百家號可以交到很多好朋友,比公眾號更加熱鬧,文學氣息更濃,還可以涉及更多的寫作內容。
  • 導遊提醒:日本旅遊時,買了零食,切記不要在路上邊走邊吃!
    導遊提醒:日本旅遊時,買了零食,切記不要在路上邊走邊吃!日本這個國家是一個非常注重禮節的國家與我國有著鮮明的特色文化差異,對於日本的理解不僅僅是穿著和服,作揖,就算在平常生活當中,為人處事方方面面也都是十分注重的日本人素質素養比較高,而且十分注重衛生,日本這個國家的環境衛生可以說是在世界位列前茅,地上沒有垃圾,而且也不能隨地吐痰,在平時坐車的時候或者是坐電梯都是要排隊的,在大街或者是車上的時候更不能大聲喧譁,搶佔座位,我們都知道日本的小吃是非常多的,但是導遊提醒在日本旅遊時,買了零食,也切記不要在路上邊走邊吃
  • 「低頭族」有了專用通道,可以在上面邊玩手機邊走路,你怎麼看
    「低頭族」有了專用通道,可以在上面邊玩手機邊走路,你怎麼看近日,西安街頭出現了一條為"低頭族"設計的專用通道,該通道寬約一米,寫著"低頭族專用通道",這條專門的通道為紅藍綠三色,塑膠材質,踩起來挺舒服,像是塑膠操場的感覺。
  • 邊走邊看,邊看邊畫—耳朵人的另類「法國藝術行」
    ▲耳朵人的固定課程「藝術啟蒙」,歷年來介紹了無數位古今中外東西方的藝術家,給孩子們打好了紮實的藝術基礎「但看現場的那種視覺的衝擊,跟你看書裡的印刷品是完全不一樣的,不僅是細節,還有感覺。怎麼說呢,就好像你電視上看偶像,跟你看到真人肯定是不一樣的,真的是很激動的那種朝聖一樣的心情。」有家長形容。
  • 杭州一書店開進醫院:兒童邊打「點滴」邊翻閱漫畫書
    杭州一書店開進醫院:兒童邊打「點滴」邊翻閱漫畫書 澎湃新聞記者 葛熔金 2016-03-08 21:29 來源:澎湃新聞
  • 國學交流營 邊走邊寫,名師移動課堂新體驗
    原標題:邊走邊寫,名師移動課堂新體驗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遊學已成為不少學生的重要活動,但真正讓學生做到在遊中學的旅行並不多。今年,《羊城晚報》在攜手臺灣《聯合報》舉辦2015年海峽兩岸「少年中國·華文大賽」之後,再次共同打造臺灣國學交流營活動。本次交流營也是第四屆羊城晚報學生記者俱樂部冬令營。
  • 日本淺草寺商家呼籲遊客不要「邊走邊吃」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廣網」9月7日報導,日本東京知名的觀光景點金龍山淺草寺,6日開始大力推廣「民眾請勿邊走邊吃」的通知,希望遊客們都能遵守。  金龍山淺草寺的標誌就是門前一個寫有「雷門」兩字的大燈籠。而淺草寺廟門口前的商店街「仲見世通」兩旁則有許多小吃攤。不少遊客在買了小吃後,就邊走邊吃還邊丟垃圾,讓仲見世通看起來頗為髒亂。
  • 請不要邊看演出邊吃自助餐,會長胖!在越南巴拿山頂用餐的體會
    許多人到峴港旅遊,都會選擇到巴拿山去看一看。享受邊吃美食,邊看演出的樂趣。然後,我們又回到座位,邊吃邊看演出要用多少天的努力鍛鍊,才能把吃下去的脂肪轉換成肌肉呀!看來,邊看演出邊用餐,的確不可取!難怪中國有句古話說,吃不言,睡不語。講的就是吃飯時和睡覺時要專心,不然,很容易吃多,或者睡不著。老祖宗的話還是要聽的。
  • 打開簇新的行囊看新兵:博客BLOG邊走邊寫(圖)
    博客BLOG:邊走邊寫邊走邊寫,邊走邊看,成了一種新的讀寫時尚。」   林日代告訴筆者:「新兵下連後我打算在團隊區域網上開通全團第一個軍旅博客,到時候歡迎你們訪問!」小林充滿雄心的遠期規劃,引來大家極大的興趣。   籃球、髮帶、明星籤字:我運動我快樂   接觸新兵尹志航是在團隊北風凌厲的籃球場上,新兵二連和新兵五連的一場籃球友誼賽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
  • 在日本,最好不要「邊走邊吃」
    現如今,生活節奏快,為了趕時間「邊走邊吃」在中國十分常見。但在日本,即使是東京這樣節奏快壓力大的地方,也很難看到「邊走邊吃」的人。首先是衛生和健康的原因。但拋開這些,更重要的是,日本人認為「邊走邊吃」是素質不高的表現。日本人認為在人流多的地方邊走路邊吃東西會讓其他人感到不適。所以在電車地鐵上,你不會看到吃東西的人,甚至連喝水的人都少之又少。如果是那種不提供座位的攤位怎麼辦呢?大家會站在攤位附近把東西吃完,再把垃圾扔到攤位準備的垃圾桶裡。便利店也是同理,在便利店門前吃,畢竟離開這裡也很難再找到下個垃圾桶。
  • 邊打工邊旅遊
    □ 本報記者 韓 嵐    平凡的人有時也有不平凡的想法,以前許多人總想著能有週遊世界的機會,以便看盡天下美景,但迫於手中錢太少,而讓願望成為遺憾。但如今的90後們找到了實現願望的辦法——旅遊+工作。「我是名大學生,暑假想去北京住段時間,想在那裡,不過現在一點頭緒都沒有。找什麼樣的工作?住在什麼地方?大家能不能給點意見?謝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