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聽著看,動態看,猛戳關注【每日經濟新聞視頻號】
據海外網援引根據德國媒體報導,當地時間9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呼籲德國人在聖誕節期間減少非必要接觸。在演講過程中,默克爾眼含熱淚地說,科學家們實際上是在懇求民眾堅持科學的防疫規定。
默克爾在演講過程中,眼含淚光,並做雙手合十狀。她說道:「我很抱歉,我發自內心地感到抱歉,但如果我們付出的代價是每天590人死亡,那麼在我看來這是不可接受的。」她還提醒稱,「如果我們現在在聖誕節前夕有太多接觸,而最後卻成了我們和祖父母度過的最後一個聖誕節,那麼我們一定做錯了什麼,不應該讓這種事情發生。」
圖片來源:海客新聞視頻截圖
據報導,由於目前封鎖未能將感染率降至可控水平之下,德國正在考慮採取更嚴格的防控措施。德國衛生專家建議延長學校假期、關閉非必要商店等。
德國新增確診病例大幅增加是從10月開始的,此前該國的防疫工作是歐洲各國中做得最好的。據環球時報今年7月報導,德國在歐洲創造了新冠病毒感染人數比例最低、感染者死亡率最低、疫情封鎖措施時間最短、對經濟負面影響最小等多項紀錄。
德國疫情趨勢圖(圖片來源:Wind)
默克爾:第二波疫情比今年年初暴發的嚴重
據新華社10日報導,德國9日報告新增死亡病例590例,創疫情暴發以來新高。羅伯特·科赫研究所發布的數據顯示,德國9日新增確診病例20815例。
德國人口大約8300萬,迄今累計確診病例接近122萬例,累計病亡19932人。
11月27日,在德國首都柏林,人們戴口罩出行(圖片來源:新華社記者單宇琦攝)
默克爾贊同關閉商鋪直至明年1月10日的建議。默克爾9日在聯邦議院的講話中說,第二波疫情比今年年初暴發的疫情嚴重,太多德國人感染新冠病毒,但仍有一些民眾沒有明顯減少與他人的接觸。
德新社報導,對比德國2日新增確診病例17270例,可以發現德國11月2日起施行的部分「封城」舉措未能有效控制第二波疫情。
德國公共衛生政策專家、社會民主黨議員卡爾·勞特巴赫9日說:「我們必須儘快嚴格『封城』。」一些科學家前一天建議,德國12月24日至明年1月10日在全國範圍「嚴格封城」,施行延長學校假期一周、關閉所有非必要商鋪等措施。
她說,重症病例和死亡人數激增「非常恐怖」,「我們處在抗擊疫情的關鍵階段,或許是決定性階段,疫情數據已經處於過高水平」。
年輕人因不遵守防疫規定與警方發生衝突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據央視新聞,德國的醫療系統目前處於超負荷運轉的狀態,護理人員嚴重不足。據德國《世界報》援引重症監護醫學學會發言人馬科斯的話稱,平均而言,每家醫院目前只有3張可用的重症病床,這是從來沒有發生過的情況。而護理人員的嚴重不足使得情況雪上加霜。據德國跨學科重症和急診醫學協會的統計,德國在第二撥疫情的重症護理人員缺口多達3500至4000人,不少醫院護理人員受到感染不得不停工,醫院運轉受到很大影響。
在此背景下,一些德國年輕人還是不遵守防疫規定,甚至與當地警方發生衝突。據央視新聞此前報導,根據德國西部城市杜塞道夫警方當地時間6日發布的消息,有近120名年輕人此前一晚在杜塞道夫市中心聚集,嚴重違反了防疫限制規定,因此遭到市政府公共秩序辦公室的執法人員的制止。但聚眾人員不僅拒絕配合,甚至還有一人對執法人員發起了攻擊。當地警方在接警後趕至現場,對該名襲擊公務員的年輕男子進行了逮捕,卻不料引發周圍數十名鬧事者的強烈反彈。他們大聲要求警方釋放被捕人員,還推翻了警車。一直到有更多警力抵達後,這些年輕人才四散逃開。
據杜塞爾警方透露,當晚最終出動了20輛警車,逮捕了數名16至20歲的鬧事者後才穩定住了局勢。眼下,有關當局已經對發動暴力襲擊的年輕男子發起刑事訴訟,並審查是否要以危害公共安全的罪名指控其他被拘人員。另外,他們還將因違反防疫規定被處以罰款。
據悉,杜塞道夫所在的北萊茵-威斯伐倫州是德國疫情較為嚴重的聯邦州。
德國15%的企業因疫情面臨「生存危機」
在第二季度,德國經濟因疫情導致創紀錄的環比下跌9.8%後,復甦勢頭強勁。德國聯邦統計局當地時間24日公布的最終數據顯示,經價格、季節和工作日調整,受私人消費、商業投資以及出口增加影響,德國今年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環比增長8.5%,創下歷史最高漲幅,且超過此前預期的8.2%的增幅。不過,與疫情暴發前2019年第四季度的水平相比,依舊下降了4%。
但這種反彈勢頭很難維持。由於德國從11月2日開始實施新一輪封鎖措施,並且暫時決定延長至12月20日,不少經濟界人士認為德國經濟的復甦速度在第四季度將放緩,國民生產總值有可能會停滯不前。
據央視新聞,德國智庫伊弗經濟研究所當地時間12月1日發布的調研報告顯示,15%的德國企業表示新冠疫情令其面臨「生存危機」。與6月的調研結果相比,這一比例有所下降。當時,認為在疫情危機中自身難保的受訪德國企業佔比為21%。
調查顯示,旅行社、酒店和飯館最擔憂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會危及其存亡,所佔比例分別為86%、76%和62%。相反,僅有3%的律師及會計師事務所和5%的信息技術公司有此顧慮。其他行業中,27%的廣告公司和近14%的物流企業認為自己處境危險;而貿易和服務企業的這一比例則均較6月出現了下降,為14%和19%;在工業領域,雖然整體上陷入困境的企業佔比有所減少,但不同分支之間的差異巨大:面臨「生存危機」的金屬製造和加工商、印刷廠、飲料製造商、紡織與服裝企業佔比要明顯高於化工和製藥企業;建築行業的這一比例雖然較6月翻了近一倍,但依舊處於低位、僅為4%。
另外,根據伊弗經濟研究所此前一天發布的針對約7000家企業的調查結果,德國11月採用短時工的企業比例繼此前數月的下降之後再度回升,從10月的24.8%升至28%。其中,漲幅最大的依舊是旅行社、酒店和飯館,佔比分別為91.1%、71.1%和91%。這些行業受到當前德國全境實施的「輕度版」封鎖令限制最多。
數據顯示,服務、貿易、建築等幾乎所有經濟領域都有更多企業採用短時工作制。只有工業領域的少數分支除外,如汽車企業、出版社、電氣設備與數據處理設備製造商和印刷廠。
值得一提的是,德國政府8月末曾宣布,將原本於今年年底到期的短時工補貼再次延長一年、至2021年年底,以便更好地應對疫情危機。根據這一政策,當僱員因疫情縮減50%以上的工作時,從第四個月起,其短時工補貼將從此前的員工淨工資性收入減少額的60%(有未成年子女的員工為67%)提高至70%(有未成年子女的員工為77%);從第七個月起,補貼將提高至員工淨工資性收入減少額的80%(有未成年子女的員工為87%)。
編輯|李淨翰 杜恆峰
校對|夏志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