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窗丨「薩德入韓」陰影中的韓國旅遊:中國團減少 轉向東南亞

2021-02-25 狐狸罐頭

文|林鵬 鄭可書

編輯|王曉

邁出韓國首爾五大宮之首——景福宮的宮門時,沈惠燕覺得論風光和建築,「真沒國內好」。但進了旁邊的民俗博物館,她有點震驚了:二十多個幼兒園學生,手拉手排隊進館,無聲無息,「一聲沒有,這在國內還不得嘰嘰喳喳?」

沈惠燕來自安徽。9月9日,她的公司組織了40名員工到韓國旅遊,從清洲到首爾,5天4晚。

這是韓國期待已久的中國「大團」。

2017年3月,為抗議韓國部署「薩德」(末段高空區域防禦系統,是美國飛彈防禦局和美國陸軍隸下的陸基戰區反導系統),以及韓國樂天集團為「薩德」提供部署地的行為,國內各旅行社、在線旅遊企業宣布暫停赴韓遊業務。隨後國家旅遊局發布提示,提醒中國公民「清醒認識出境旅行風險,慎重選擇旅遊目的地」。

從2016年的806萬到2017年的416萬,中國赴韓遊客人數近乎「腰斬」。中國人熱衷的樂天免稅店「斷貨的商品都有貨了,空曠的可以打滾」。免稅店裁員、導遊失業轉行,有人不得不遠赴日本、越南、中國臺灣謀生。

一年半過去,兩國關係開始回暖,中國遊客赴韓旅遊的結構也已悄然改變。

以往人群熙攘的北村韓屋,如今難見中國旅遊團的身影。攝/林鵬

盼望已久的旅行團

在韓國導遊樸慧英的印象裡,景福宮是中國人的天下,五顏六色的導遊旗下環繞著中國遊客的聲音。現在,站在這座朝鮮半島歷史上最後一個統一王朝的正宮裡,想要找到一個來自中國大陸的旅遊團並不容易。

9月10日早上,10個旅行團從她身邊經過,只有4個中文團,其中1個來自香港,2個來自臺灣,只有1個來自山東。

「大團還沒進來」,這是同行們的共識。

以往人滿為患的購物街明洞,也罕見中國人的身影。明洞地區的旅遊志願者介紹,以前中國旅行團都是小旗招展地逛店,現在找她諮詢的都是三兩同行的遊客。但她表示,現在的遊客,較「薩德」後,「有了顯著回升,又能聽到中國話了」。

在首爾最大的樂天免稅店,YSL等品牌門前又排起了長隊,偶爾能聽到講中文的導購和中國遊客交談的聲音。樂天免稅店門口賣炒年糕的老闆感觸深刻:「中國遊客在回升,但跟以前沒法比。」她拒絕透露以往的經營業績,一邊招攬著來自東南亞的遊客,一邊搖了搖頭。

中青旅北京的一名銷售人員告訴《後窗》,受「薩德入韓」影響,韓國團中間停了一段時間。大形勢緩解後,公司逐漸開始試著重新推韓國產品,「總體量還是不行,差太多了,諮詢的太少了」。還有銷售人員會推薦其他路線的產品,「新加坡、泰國或者越南感興趣嗎?」上述銷售人員稱,一年多來,日本、泰國線的產品逐漸稀釋、替代了韓國,「還有很多客戶自由行了。」

《後窗》檢索發現,國內很多旅遊網站,例如攜程、同程、途牛等網站,在查詢韓國相關的出境遊產品時,顯示的結果是「非常抱歉!沒有找到符合條件的產品」。

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赴東南亞各國旅客人數總量攀升,半年突破千萬人次。有業內網站分析認為,這是因為部分赴韓需求轉移至東南亞各國。

這一結論得到了神舟國旅銷售人員的印證。

「7月底就有,但有時候不成團。8月以來多了,不過都不大,一個團現在也就十幾二十個人。」他稱,「薩德入韓」之後很多旅行社都停了韓國業務,遊輪都不在韓國靠岸,直接到日本去了,還有的去了東南亞。「要想恢復到以前的程度,還要一段時間,很多人都在觀望。」

「薩德入韓」

「薩德入韓」後,中國赴韓人數銳減,當年3月至6月比去年同期減少60%,從去年同期的274.8萬人次降至今年的109.7萬人次。

據韓聯社報導,退稅店人員表示,退稅店曾每天接待80到100班大巴的中國團隊遊客,但「薩德入韓」風波後,不再有旅遊大巴送客,店員人數也裁減一半。

這些動輒「腰斬」的數字,在韓國導遊樸慧英看來是被打亂的生活和徹底改變的人生。

之前,在中國生活過十幾年的她供職於兩家旅行社,分別做中國遊客的團體旅遊和自由行。「薩德入韓」後,做團體的旅行社倒閉了,即使做自由行的旅行社,40多個導遊,最後只剩了幾個。

這是以往不可能出現的情況。以往旅遊團火爆,無證的導遊都在擠破腦袋考證,「全國導遊證考試從一次,增加至兩次」,旅遊考試院非常火爆。中國人的離開,改變了行情。「還有很多人參店關門,沒有人知道什麼時候能變好。」樸慧英說。

「原來一個月每天都排滿,」樸慧英說,最高時一個月能掙1.8萬元人民幣,但那時,不僅旅遊團沒有了,中國來韓自由行的遊客也一下子消失了。最少的一個月她只工作6天,拿了不到6000元。

即使是以前的老顧客都不來了,偶爾來了一個,發了條在韓國的朋友圈,被中國的朋友斥責:「這時候去韓國,有沒有良心,小心韓國人打你!」即使連赴韓整容的「剛需」一族也不敢來了,「原本定好的行程,都改在國內做了」。

那兩個月,她終於可以在家照顧孩子了,但又滿心焦慮——同行有的轉行了,有的轉去學越南語,接待越南遊客,還有的遠赴日本繼續給中國人做導遊。她只能每天刷新聞,「看看兩國關係怎麼走,想給自己一個去留的了斷」。

9月9日和10日,一個在樂天免稅店代購的前導遊介紹,他在「薩德入韓」前帶很多團,但是之後就「帶不動」了,開始轉行做代購。他懷念帶團的日子,「那時候顧客給面子,滑雪、韓屋都體驗,買東西也豪爽」。相比之下,代購不好幹,「誰都能自由行過來,自己直接買,賺不到多少錢。」

中國遊客回歸,樂天免稅店人頭攢動。攝/林鵬

試圖破冰

去年年底,韓國總統文在寅訪華被旅遊業視作回暖的契機。《韓國先驅報》報導稱,文在寅4天的國事訪問具有很強的經濟色彩。文在寅不僅由史上最大規模的韓國商人代表團陪同,而且在中國的大部分時間都安排了與商業有關的活動。

在此前後,有媒體傳出「限韓令』鬆綁』僅限北京和山東兩地」的信息。2017年12月,有旅行社組織了當年3月以來首個赴韓旅遊團。為了迎接自3月以來首批訪問韓國的團體遊客,據韓聯社報導,韓方旅行社和退稅店員工身穿韓服贈送鮮花歡迎旅遊團入境,中方旅行社帶來寫有「『破冰韓國』首發團」字樣的橫幅合影留念。航班到達2-3個小時前就有40多名記者在入境大廳蹲點。

但是此舉並未引來中國遊客好感。「破冰」首發團引來網友痛罵,此後,涉事旅行社下架了韓國產品。

據韓聯社報導,2017年以來,北京、山東、湖北、重慶、上海等地重啟了赴韓團隊遊,並堅持「不郵輪、不包機、不去樂天集團旗下公司(如酒店和免稅店)」的原則。但這一消息並未得到中國官方確認。

不過,中青旅、神舟國旅等多個旅行社都陸續上線了韓國線產品。「肯定是國家允許,我們才能做。」某旅行社的一位銷售人員解釋。

中青旅北京的一位銷售人員介紹,最近兩三個月,隨著客戶諮詢人數增加,公司上線了兩個韓國產品。一個是首爾5天遊,「走團籤,但是除了包機票酒店、要進三家免稅店外,全程自由行動,沒有導遊,跟自由行差不多。」另一個產品是十一期間的日韓連線團,「10個人成團,但目前沒有人報名」。

為了吸引自由行中國旅客入境旅遊,韓國曾推出多項措施。

9月10日,走在首爾的商業街上,中國人熟悉的支付寶出現在首爾不少店鋪的櫃檯上。韓國釜山市政府今年6月與支付寶籤署諒解備忘錄,推進市內主要商圈、旅遊景點和交通工具等全面接入支付寶。在平昌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前後,韓國還對在韓國無犯罪記錄並滿足一定條件的中國公民實施15天免籤入境政策。

但在首爾諮詢中國旅遊團的相關事宜仍略顯尷尬。《後窗》遇到的幾乎所有帶團導遊都拒絕就旅遊現狀發表看法,「太敏感了,不說了。」

除了想盡辦法招攬中國遊客,韓國國內還在試圖改變過度依賴中國市場的局面。

據韓國媒體報導,韓國旅遊觀光業建議:鑑於「禁韓令」前車之鑑,不能過於依賴中國,對中國市場不能持有過分的幻想,應該提高韓國觀光品質和品位,針對中國以外的東南亞、日本、中東等第三國家,擴大國家範圍,優先開發赴韓旅遊高級商品。除此之外,他們提議,應面向中國20~30歲年輕一代自由行遊客,開發量身配套型旅遊商品,拓寬中國遊客的戰略範圍。

「薩德入韓」後,多家媒體報導韓國方面希望與開通東南亞航線的航空公司進行戰略合作,以吸引馬來西亞、泰國和菲律賓等地的遊客。

導遊樸慧英的同行建議她學越南語,街上多起來的東南亞人讓他們看到希望。另一些韓國導遊則直接去了越南、泰國,「去那邊接待韓國的遊客。」韓國導遊樸珠延說。

中國遊客回歸,樂天免稅店人頭攢動。攝/林鵬

轉向自由行

9月10日晚,即將登機返回山東的劉燕蕾想起在韓國的幾天,「印象不錯」。腳上的小白鞋在韓國走了5天,沒髒,服務員熱情客氣,腰一彎就是90度。她看看腳邊買到的化妝品、衣服、紫菜,覺得不虛此行。除了第一天逛店時,被地接導遊要求購物,其他行程看上去都比較完美。她和同行的14個人,報團費每人1900多元人民幣,「性價比不錯」。

旅遊團雖然沒有頻繁在韓國街頭現身,但劉燕蕾覺得同胞並不少,「走在路上總能遇到」。

一個波浪式的數據直觀展示了中國遊客的回歸:據公開報導,2016年7月中國赴韓旅遊人數91萬,2017年7月跌至28萬,到2018年7月,人數回升至41萬。

散客赴韓升溫成為韓國旅遊從業者為數不多的希望。

劉燕蕾覺得,相較歐美國家免稅店,韓國作為短線旅行目的地,中國消費者購買當地免稅產品較為方便,而且韓國免稅產品性價高,「我們團裡大部分都是來買買買的」。

數據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她的觀點。據媒體報導,上半年韓國免稅店總銷售額約9.2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51億元,同比增加38%。

樸珠延曾帶過中國的旅行團,但因為不認同低價遊的形式,後來轉向針對中國自由行遊客的定製遊。

「你們提旅遊需求,我來幫忙規劃路線,但是遊客要支付比較導遊費,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導遊要通過購物拿錢。」樸珠延介紹,她和不少同行都不認同「低價遊」的模式——中國旅行社靠低價招攬遊客,韓國旅行社接到遊客後再依靠購物抽成獲得收入。他們認為低價競爭破壞了市場秩序,「導遊銷售的壓力大,遊客也玩不好。」

樸珠延說,「薩德入韓」後,導遊們也在討論,首爾50多個導遊成立了一個協會,「面對激增的自由行人群,定製旅遊產品,希望能趁此作出改變」。

9月10日,一個韓國本地化妝品公司找到她希望合作。「以往,這些化妝品公司都是直接找帶團體的旅行社,現在,他們開始轉向自由行了。」樸珠延說。

(文中沈惠燕、樸慧英、劉燕蕾為化名)

相關焦點

  • 薩德入韓只是小事,韓國幹的這一事情才令人憤怒
    (上圖為韓國KAMD反導系統和「殺傷鏈」系統示意圖)但隨2015年炮擊事件和2016年1月朝鮮進行了第四次核試驗,朝鮮核武器技術和彈道飛彈技術的日趨成熟,韓國認為目前部署在韓國本土的60套「愛國者2/3」末端反導系統已經不能有效防禦北韓的飛彈了。韓國在美國的唆使和北韓的壓力下,最終在2016年8月,韓國總統樸槿惠在國務會議公開表示接受薩德入韓。
  • 俠客島:薩德入韓 中國不排除與韓國「準斷交」
    連雲港被關閉的一家樂天瑪特韓聯社引用韓國官方數據稱,去年中國對韓國投資約20.5億美元,達到5年前的3倍多,其中投資製造業8.7億,5年翻了近兩番。如果中國反對薩德可能自食其果。但是韓聯社也承認,韓國對於中國的投資更大,去年韓國對華投資40億美元,四年來保持穩定。中韓自貿協定2015年生效後,中韓自貿渤海(威海)產業園2016上半年就吸引1.8億韓商投資。韓聯社稱,韓國的專家們普遍認為中國反對薩德和限韓令將會激起韓國的民族情緒,直接損害包括旅遊行業在內的一系列中國企業的利益。
  • 韓國旅遊的中國客真少了 免稅店業首當其衝
    「這兩天中國顧客確實少了,」她說。記者問她對這種情形是否擔憂,她苦笑了一下,點了點頭。訪韓中國遊客大幅減少2月28日,韓國國防部不顧中方強烈反對,與樂天集團籤署「薩德」部署地換地協議。韓國軍方和政府人士還稱,將加速「薩德」系統在韓部署。這一嚴重損害包括中國在內的本地區有關國家戰略安全利益的行為,也傷害了中國民眾的情感。
  • 「薩德入韓」到底是誰的錯?
    中國兩會的固定會制如同準時的大姨媽一樣讓對手極易摸清規律,要搞事等兩會,每逢兩會必添亂。全球媒體聚焦北京,面對薩德入韓也唯有寵辱不驚的點到即止,只有辣條和樂天的綜藝式撕逼為網絡締造無數罵戰和段子。36萬中國志願軍拿命換來的半島話事權從薩德入韓這一刻開始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美國人都想不到薩德可以如此順利的落地東北亞,日本也開始叫囂要部署薩德。
  • 3400名中國遊客在韓國濟州島拒絕下郵輪…韓媒驚呆了!
    當時碼頭上已經有80餘臺觀光大巴在等候,濟州免稅店等購物場所和數十名導遊也做好了接待準備,當得知中國遊客聚集下船的消息,都感到白忙一場。據韓媒報導,此次乘船的遊客全部來自中國一家企業的獎勵觀光團,有分析認為,這或許與「薩德」有關。「薩德報復成為現實」,韓國紐西斯通訊社12日的報導這樣評價中國遊客集體拒絕下船事件。
  • 韓總理:說中國或因薩德對韓經濟報復是杞人憂天
    據韓聯社7月19日報導,韓國總理黃教安19日表示中韓關係已高度發展,大可不必憂慮中國或許會因韓美部署「薩德」而對韓國進行經濟報復。韓國總理黃教安19日在接受國會緊急案件質詢時表示:「中韓關係已高度發展。雙方不是處於輕易進行經濟報復的結構關係中。」
  • 端午遊避韓報團可退款 韓國遊遇冷火了海島遊
    韓國遊遇冷 火了海島遊   芒果網副總裁邱佳告訴記者:「去年端午節,韓國遊非常火爆,但今年由於受到MERS疫情的影響,出行量減少,不少遊客選擇改訂其他產品。」   為了保障遊客安全,不少旅行社已經調整產品策略,首先加強對旅韓遊客的防疫教育和提醒,建議他們少去疫情暴發的地區觀光旅遊,開發了更多的海島遊產品作為韓國遊的暫時替代品。
  • 韓旅遊收支逆差高 盤點韓國跟團遊種種亂象
    同期,韓國出境旅遊人次同比增長17.7%,約為1739.55萬人次。受其影響,韓國旅遊收支逆差不斷擴大。數據顯示,1-5月,韓國旅遊收支逆差同比猛增239.3%,達50.67億美元,創歷史同期最高紀錄。  韓聯社分析認為,在中韓關係因「薩德」入韓陷入僵局的情況下,赴韓中國遊客銳減可能是赴韓外國人減少的主要原因。1-8月,赴韓中國遊客約為287.35萬人次,同比大減48.8%。
  • 日本富山縣中國人居民減少 勞動力需求轉向東南亞
    日本富山縣中國人居民減少 勞動力需求轉向東南亞
  • 韓國旅遊重啟迎來中國首團 但大部分業者還在觀望
    上述中國大陸旅行團於11月30日取得韓國團體旅遊籤證,被稱為今年3月以來「團體籤證1號」。由於中國旅遊業對韓國「薩德」事件的抵制,過去八個月來中國遊客的減少使韓國旅遊業受到巨大影響。媒體報導,當32名中國遊客抵達仁川機場,他們立刻被20多家當地媒體包圍。
  • 鄭繼永:韓「本末倒置」說實乃捨本逐末
    而韓國青瓦臺宣傳首席秘書金星宇日前指責中國媒體「本末倒置」一說,更是將這種爭論引向了高潮。究竟薩德入韓的「本末」何在,與中國又有何干係,確要正本清源。什麼是「本」?首先,薩德入韓成為中韓外交的一個心結。從國內政治的邏輯來看,安全問題是一個國家的頭等大事,也是一國內政,別國無權置喙。而如果使用了遠遠超出需要並威脅到鄰國的手段與方法,那就是外交問題,不能用內政來搪塞和迴避應負的國際責任。
  • 這家進口超市下架了所有韓國「樂天」旗下產品.
    樂天集團是韓國五大集團之一,世界五百強跨國企業。目前以全球化戰略在全球近二十個國家蓬勃發展零售、食品、旅遊、石化地產及金融等領域事業。  據公開資料顯示,樂天自1994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在食品、零售、旅遊、石化、建設、製造、金融、服務等眾多領域都保持著韓國最高水平和卓越的全球競爭力。
  • 韓國旅遊業遇低谷 四成中文導遊處於失業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據朝鮮日報3月22日報導,近期,韓國旅遊觀光業遭遇毀滅性打擊,韓國觀光翻譯嚮導協會推算,目前處於找不到工作『臨時失業』狀態的中文導遊人數約達到三千人。在總計八千名的中文導遊中,近四成處於失業狀態。 韓媒報導稱,部分導遊為了維持生計開始打小時工。
  • 此人是薩德入韓的最大幕後推手 現在終於得報
    我們知道,正式因為薩德系統不顧中國的強烈關注而進入朝鮮半島,最終導致中國與韓國關係降到冰點,並引發了國人持續抵制包括樂天在內的韓國產品。雖然韓國在引進薩德系統的時候,一直向中國表示,這款系統不是針對中國的,但是這種口頭承諾是無論如何都難以讓中國信服的。除了中國和俄羅斯反對在韓國部署之外,韓國人自己也堅決反對在韓國部署薩德系統。韓國人因為反對部署薩德系統而舉行的遊行示威此起彼伏,但是這卻沒有阻擋韓國政府和軍方部署薩德系統的據信和行動。
  • 韓媒哭了:「中國政府再次封鎖赴韓團體旅遊」
    渴望中國遊客再次爆滿濟洲島也成了奢望。韓國《中央日報》20日刊文稱,中國政府再次封鎖赴韓團體旅遊。文章稱,韓國多家專門負責承接中國遊客的旅行社負責人12月19日表示,「今天(12月19日)下午從北京、山東省當地的合作方處得知稱,他們接到通知說明天起將不再辦理赴韓團體旅遊籤證」。
  • 赴韓旅遊的中國客真少了!樂天店員:韓國政府瘋了
    韓國軍方和政府人士還稱,將加速「薩德」系統在韓部署。這一嚴重損害包括中國在內的本地區有關國家戰略安全利益的行為,也傷害了中國民眾的情感。數據顯示,去年全年入韓中國遊客有826.8多萬名,佔韓國全部入境外國人的47.5%。但今年春節期間跟團來韓旅遊的中國遊客人數大幅減少,這讓韓國入境遊旅行社、酒店業憂心忡忡。
  • 韓國還在嘴硬,不拿中國遊客當回事,這樣的後果你承受的起嗎
    根據韓國國內有關部門統計,今年四月份韓國旅遊業的總收益是九億多美元,而三月份是十一億美元,短短一個月的時間減少了十一個百分點。旅遊業的收益通常是由國外遊客帶來的,他們在韓國進行消費,可能是因為旅遊,也有可能是出差。
  • 韓國平昌冬奧會前景慘澹:門票滯銷,贊助拉不到
    海外網10月11日電 平昌冬奧會將於2018年2月9日開幕,給韓國籌備的時間僅剩下四個多月。然而受前總統樸槿惠親信幹政門、薩德入韓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影響,平昌冬奧會面臨著賽事門票滯銷,拉不到企業贊助等一系列嚴峻問題。
  • 如果中國人不去韓國旅遊,韓國損失到底有多大?
    另一方面,韓國執政的保守勢力鼓搗薩德入韓,引起中國的強烈不滿和抗議。兩國間的明爭暗鬥迅速升級。無論是中國老百姓自發抵制樂天,還是隱隱約約的「限韓令」,來自13億人口大國的憤怒,讓5000萬人口的韓國有點吃不消。
  • 媒體:一旦中美有事 中國將優先打擊韓國薩德基地
    中國外交部的反應很強烈,但還不夠。2016年新年伊始,美國借朝鮮核試驗、發射衛星之機力推薩德入韓,鳳凰軍事當時曾發文,《一旦中美有事,韓國薩德基地將被優先打擊》。人們說,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在薩德入韓的這個關鍵節點上,我們不妨再看看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