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下午,由河南省美術館、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共同主辦的「『華藝 • 文青』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及研究生作品交流展」集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37位教授及研究生的百餘幅作品亮相於河南省美術館,為鄭州、臺北兩地文化藝術交流掀開新篇章。
河南省教育廳美術書法教研室主任馬飲川,河南省美術館副館長於會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前院長、臺灣水彩畫協會理事長、教授黃進龍及我省部分高校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等嘉賓出席活動。
臺灣師範大學特聘教授黃進龍表示,此次參展作品雖是小尺幅作品,但都是能代表臺灣師範大學現階段師生整體美術水平的精品力作。參展的教授平時專於研究與教學,創作組老師時常作畫,而理論組老師雖少有時間作畫,但宏觀的理論基礎,信手拈來也有佳作。而研究生們進入藝術專業領域都有一段時間,且正值青春年少,總充滿活力,「年輕人的天空是廣大無邊的,胸中的抱負也浩瀚無垠」;所以年輕的藝術家他們的想像力所觸及的範疇,似「遊心太玄」,如「遊於江海」!想像力的廣闊,輔以細緻的微觀,的確可以期待!本次參展的碩博士生:蔡宛錦、尤瑋毅、王令、呂維浩、林正哲、羅宇成、林佳瑩、李蘭琴、高瑾、汪昀萱、林穎聰、謝孟謙...等37位的百餘幅作品參展,參展研究生作品各具自我的創作理念及特色,如:蔡宛錦的創作形塑出變異的變形人體,作品圍繞著「人」與「生命」等相關議題;年輕教師侯忠穎及碩士生林鑠聰,都是以「手」做為視覺符號,表現當代哲思或幻境,有超現實的靈動;王令的作品以直線或橫條配置平面化的圖象,有圖案化的摩登風味;張立欣熱愛不起眼的角落景象,微觀又細緻的刻畫,彰顯自然生命的運轉力量。
油畫、水墨、水彩、綜合材料……一幅幅既蘊含傳統又有時代創新的臺灣學院派精品力作,用藝術的手法向中原人民訴說著臺灣地區的時代風貌及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的藝術面貌。
徜徉其間如沐春風。無論從藝術手法、表現形式還是材料運用、裝裱形式上都彰顯著新意,如一股清風,拂面吹過。觀者置身其間或被眼前作品的悠遠意境帶入著,神遊畫裡;或新奇於其作品獨特的材料運用或裝裱形式而相互探討著;更多的是兩地藝術家的相互交流及觀者們現場取經求教的畫面。
「此次展覽是臺灣師範大學師生作品首次在河南省美術館展出,將為河南美術界、河南教育界注入新活力,也為河南省美術館與臺灣美術界深度學術交流提供新契機。」河南省美術館副館長於會見說:「作為一位曾經從事多年教育的工作者,從此次展覽中看到了他們教育教學成果的多元化,從材料的實驗性和形式的創新性,可以看出師生很有創造力,更體現著院校的師承傳統」。
展覽開幕,孫翼華教授還向河南省美術館捐贈了美術作品,河南省美術館副館長於會見接受捐贈並向孫翼華頒發收藏證書。據悉,這也是河南省美術館館藏的首件臺灣藝術家作品。
作為臺灣地區歷史悠久、影響深遠的美術專業學府——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近年來與中央美院、中國美院、廈門大學、北京大學、山海大學等大陸多所知名院校及藝術機構頻繁開展著學術交流活動,不斷增進著海峽兩岸的藝術文化的交流與學習。去年河南省美術館在臺北舉辦了「『銘石・物道』 漢代畫像石拓片展暨兩岸藝術交流展」,得到臺灣藝術界的高度好評。此次活動便系去年活動的延續,也為臺北和鄭州開啟文化藝術交流的新篇章。
開幕式後,「傳承與創新——臺灣當代藝術特色及發展潮流研討會」在河南省美術館同期舉行。河南、臺灣兩地藝術家進行深度學術交流,也標識著河南省美術館與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進入常態化學術交流模式。
據悉,此次展覽將展出至4月25日,展覽期間向公眾開放,市民們憑有效身份證件均可免費參觀。
作品欣賞
劉國松
鄭善禧
廖修平
莊連東
黃進龍
蔡芷芬
孫翼華
李君毅
莊明中
蔡宛錦
新浪-藝術中原網址
http://collection.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