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臺灣第四座「國家公園」,園內有臺灣第一條東西橫貫公路通過,它的的特色為峽谷和斷崖。主要的自然景觀有錐麓斷崖、流芳橋、大禹嶺、布洛灣、砂卡礑步道、綠水合流步道、清水斷崖步道、白楊步道、豁然亭步道、蓮花池步道、黃金峽谷。
慢慢隆起的中央山脈表層巖層受到風化侵蝕作用而剝離,大理巖因而露出地表。這些大理巖受到立霧溪長期侵蝕下切作用與地殼不斷隆起上升,形成幾乎垂直的U型峽谷。
這裡是中橫公路的東端起點。穿過牌樓,踏上公路,人們立即會被沿途壯美的景色所吸引。這裡有斷崖深谷,臨空飛瀑,清澈溪流,處處蔚為奇觀。景色之雄奇,可以說是鬼斧神工,參天地造化之最,被列為「臺灣八景」之一,名「魯閣幽谷」。
公園內巨峰林立,從清水到南湖大山頂,落差達幾千公尺,造就了層次複雜的植物林相,並提供野生動物棲息活動的空間。再進地勢愈高,而崖峽愈險愈奇。
太魯閣國家公園以高山和峽谷為主要地形特色,其中中橫公路太魯閣到天祥的立霧溪河谷,兩岸皆由大理石巖層構成,所以有大理石峽谷的稱謂。有鬼斧神工的蘇花公路清水斷崖、景色清新的娃娃谷,都是著名風景據點、旅遊聖地。
中橫路翻山越嶺,所經橋梁無數,橋下河床盡為大理石的巖壁,慈母橋深受中外遊客們的欣賞。附近澗碧崖綠,雲樹迷茫,其間徑道選題蟠曲,幽深寧謐,此景曰「太魯合流」,是全峽別具一格的一段。
太魯閣峽是立霧溪中上遊峽谷的總稱。從太魯閣到天樣這一段,稱內太魯閣峽,全是斷崖幽谷,為中橫路上風景區的精華。而稱為外太魯閣峽。這一帶沿線景觀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內太魯閣峽那種斷崖幽谷等險峻地形已很少見到,
這裡其主要的建築有長春祠、燕子口、靳珩公園、九曲洞、慈母橋、天祥;長春祠是入峽後的第一景。溪流在長春祠前分流人立霧溪,古典的祠堂建築,一幅山水庭園的圖畫便活生生地呈現眼前,位於青山綠水間的長春祠,是為了紀念修築中橫公路的殉難者而建的
紫雨軒書院是一個集文、詩、書、畫、影為一體的原創平臺,擁有多名國內外實力派多元知名藝朮家、詩詞名家及最受歡迎的遊記達人等,作品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陶冶情操,雅俗共享,敬請大家關注!
每天更新,感謝您的關注!
長按二維碼關注紫雨軒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