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三十年奮鬥,龍燦輝已實現財務自由。但他生於斯長於斯,「飲水不忘掘井人」,他一直不忘家鄉人民對他的關懷和期望,他常說,民營企業的擁有,來源於社會的給予和民眾的支持,因此他要儘自己所能,為老百姓多做一點貢獻。多年來,輝華公司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示範作用,以「服務三農、造福鄉鄰」為己任,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助力脫貧攻堅,帶動當地群眾脫貧致富。 早在1988年,龍燦輝就與安化縣石煤綜合廠(安化縣東坪鎮社辦企業)負責人協商,籤訂50年(1988一2038)的合作合同,由輝華牧業租用破產改制的石煤綜合廠閒置廠房及周圍荒坪荒山約8000平方米,用來建豬舍、辦飼料加工廠、修飼養員宿舍及辦公房。多年合作,輝華牧業給石煤綜合廠治理了一個近100畝的鈾礦渣汙染源,生豬養殖每年分紅40多萬元,解決了50多名鈾礦工人的後顧之憂。 與此同時,龍燦輝在用工方面優先吸納周邊鄉鎮附近村莊農戶就業,實施「就業扶貧」。多年來,公司先後吸納80多人在公司就近就業,其中直接安置貧困戶4戶,涉貧困人口17人。他們分別是安化縣東坪鎮柳坪村義和組劉萬山一家6口、安化縣東坪鎮吳合新村向家村民組閔保軍一家4口、安化縣龍塘鄉龍門村3組黃新華一家4口及羊角塘鎮仙洞嶺村東頭組夏小文一家3口。以上四戶2019年度年工資收入分別為92960元、131377元、101347元、50135元,實現了脫貧摘帽。 在「培訓扶貧」方面,龍燦輝發揮「養豬能人」的特長和經驗,積極「傳幫帶」。他經常與其他養殖戶座談,參與縣裡組織的扶貧培訓講座,交流傳授經驗,並把自己所掌握的養豬本領手把手地教給養豬戶,幫助他們選購育種、制訂飼料配方、規範疫病防治技術、準確把握市場行情。2017年6月,龍燦輝在縣發改局舉辦的煙溪鎮雙龍村產業幫扶政策宣講和養殖技術培訓班上,介紹了土豬熟食養殖技術。2014年至2017年,輝華公司舉辦大型健康養殖培訓班二期,培訓學員260餘人,使其掌握了生豬養殖技術,在當地養殖行業中發揮較好的影響和輻射作用。 龍燦輝不僅幫助鄉親致富,還熱心公益事業。他多次為村老人活動中心、教育基金、村道維修等捐資。2012年,他通過縣城鄉社保所對新農保「個人資助」政策的介紹,主動對與輝華牧業有合作協議關係的農戶實施新農保補助。所有與輝華牧業有合作協議關係的農戶,憑安化縣所在鄉鎮的參保繳費證明,可獲得新農保資助,補助資金將存入其參保個人的集體補助帳戶。據統計,龍燦輝共對60多戶農戶資助新農保參保費4萬餘元。近年來,他累計捐贈各種社會公益事業資金達80多萬元。所有這些,龍燦輝都默默去做,不聲不張。當有媒體記者欲採訪,他婉言相拒。「助人不望其報,行好不得張揚」是龍燦輝的做人原則之一。樸素之極走向高雅,絢爛之極歸於平靜,龍燦輝以淡定平常的心態鍛造了自己淳樸高尚的人格魅力。 如今,龍燦輝依然遊刃有餘地指揮著他的養殖王國。談及未來,他躊躇滿志:「下一階段,我們將以科學規劃、種養循環、分步實施、以園養園、增加效益的理念,著力建設龍晟養殖園,力爭成為最具代表性的種養循環經濟示範場。」在龍燦輝的理想藍圖中,龍晟養殖園採用最新的循環體系,自動清汙,通風溫控,排洩物自動分流,經發酵處理後的糞便用作有機肥,尿液用於沼氣發電,實現能源的全方位利用。「以後龍晟牧業要變成一個生態公園,變成旅遊風景點,到那時,村民們又將成為其中的受益者。」龍燦輝說。
【來源:益陽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