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畫片裡的民國潮女 民國時期的審美觀

2020-12-25 騰訊網

在沒有電視,報紙版面極小,雜誌種類又少的時代,商業的廣告意識從來不缺。上海,作為中國最大最開放的城市,大批歐美資本大量輸入。外國資本家很快借鑑和運用了中國傳統的民間年畫中配有月曆節氣的「歷畫」樣式,融入商品廣告。這就是月份牌的由來。畫面除了商品宣傳外,表現的大都是中國傳統題材的形象,或中國傳統山水,或仕女人物、或戲曲故事場面等。後來則發展為畫面以表現時裝美女為主要形象。後來則發展為畫面以表現時裝美女為主要形象。

當時中外廠商投巨資採用「月份牌」做商品宣傳,湧現了一大批以月份牌為生的畫家,比如周柏生、徐詠青、杭穉英等等。可以說,上海的「月份牌」畫是整個民國時期(1912年至1949年)一個時代生活側面的記錄。通過時代女性的社會生活,如女大學生的校園活動,女性駕駛摩託車、遊泳、騎馬、賽馬、划船比賽,以及參加社會救助的慈善義舉,從側面反映社會的進步,女性地位的提高。我們從當時這些老月份牌的繪畫上,可以看出當時人的審美。

相關焦點

  • 民國香菸畫片展今日開展
    本報訊(記者彭杭)由大連現代博物館與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合作舉辦的「大千世界方寸間——民國香菸畫片展
  • 民國時期人們喜歡吃什麼?上海的糕點在民國時期有哪些種類?
    歡迎來戚記聊古今文化,有人問,民國時期人們喜歡吃什麼?今天小編來給大家揭秘一下。民國時期人們的主食和現在類似,就是米飯、麵食和糕點。和現在一樣,民國時期南方人的主食是米飯,北方人的主食是麵食。民國時期上海人的主食除了一日三餐之外,還有各式各樣的糕點,上海的糕點最初只有小圓子、小餛飩和米松糕等,後來隨著民國時期很多外地人到了上海,各式各樣不同風味的糕點開始在上海流行。其中蘇州糕團最先到了上海,蘇州糕團的最初經營者是南京東路的五芳齋糕團店,這家店的工作人員都來自蘇州。
  • 民國時期女生校服
    (原標題:民國時期女生校服)
  • 民國時期的天主教徽章裡的歷史故事
    每一個民國天主教徽章,都有一個故事。中國有這樣一些民國時期天主教會的徽章散布民間,國內國外以及各個時期的都有,因為有寶貴的歷史紀念意義,它們成為一些收藏家追逐的目標。二,清或民國時期耶穌和十二位門徒教會徽章清或民國時期精美老十字架 耶穌和十二位門徒,天主教民國教會徽章為什麼主耶穌不選十個人而要選十二個呢?原來「十二」這個數目有一連串的意義。
  • 真是沒想到,民國時期的上海都這麼發達了!
    提起民國時期的上海,大家會想到什麼?留聲機裡的老唱片,飄著《夜上海》悠揚的曲調;還是——旗袍,熱乎乎的糖炒慄子,黃包車,弄堂雨巷,石庫門,亦或是十裡洋場、車水馬龍……提到民國的上海灘,就要先講1843年上海經歷開埠才有的日後的輝煌。民國時期的上海灘是混雜的,是幫派林立的地方。
  • 在南京民國往事餐廳穿越民國
    而餐廳內外的布局,店鋪招牌、名星畫片、裝修整舊風格,充滿了上世紀二三四十年代的情調,就連跑堂的店小二都著粗布藍衫,而我們所在的包廂,也如同進到一間民國時期的店鋪。此情此景,頗有種穿越回民國時代的感覺。略感不足的是,餐廳內沒有背景音樂。如果再配上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一些歌曲音樂,會讓人更有懷舊感和穿越感。
  • 民國時期當紅女明星寫真集
    來源=影像國際網圖/趙俊毅現在全世界的當紅明星都會出寫真集,而距今將近80年前,民國時期就已經開始為電影明星出照相集了。1934年,良友圖書公司策劃出版一套電影女明星的照相集為了充分展示民國影壇女明星的最佳陣容,公司選定胡蝶、阮玲玉、王人美、徐來、袁美雲、陳燕燕、葉秋心、黎明暉八位當紅女明星為拍攝對象,給每位明星拍22張生活照片,彙編成一本畫冊,八本畫冊合成一套《中國電影女明星照相集》。
  • 民國時期整容成時尚
    [摘要]早在民國時期,整容就已經相當流行了,當年影視圈的紅星白楊,小生白雲都公開承認整過容。就連女神林徽因也被人影射割過雙眼皮。 隨著西方文化在上海的普及,爵士樂、好萊塢電影、咖啡館、舞廳、夜總會等西方式娛樂在上海灘如雨後春筍。上海小姐們開始穿高跟鞋、遊泳衣、玻璃絲襪和晚禮服,她們急不可待地除下自己的東方面具,紛紛以西方審美觀的標準來重塑自己的美貌。請整容師為自己重塑一個頗具西方美標準的雙眼皮和高鼻梁,成為最能表達自我品位的一種方式。
  • 民國前後的上海服裝,走向奢華
    追求新潮20世紀初,上海社會已經有了根本性的發展,在逐漸走出封建社會的過程中,人們的思想隨著發生巨大的變化,有了新的思想與觀念,在生活(包括服裝)方面也產生新的追求,帶有十分明顯的轉型特徵。在此時期,首先明顯的變化是破除舊的服飾禮儀。
  • 民國時期粵菜酒家老菜單上的名菜復原
    民國時期粵菜酒家老菜單上的名菜復原金羊網  作者:宙輝 梁喻 廣博宣  2020-10-23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廣博宣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梁喻(署名除外)故宮有「故宮月餅」,敦煌有「
  • 在上海影視樂園,遇見燈紅酒綠、風情萬種的老上海,感受民國風情
    不知道大家對上海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在筆者未抵達上海之時,筆者一直認為,上海是一座繁華,高貴,紙醉金迷的城市;當筆者真正登上上海的土地時,筆者才真正意識到,關於上海這座城市,也保留了許多關於老上海的記憶和味道,比如仍在街道旁隨時可用的公用電話,還有南京路未被拆掉的老弄堂和民國建築,還有弄堂口的生煎和蔥油麵
  • 唐瑛:民國時期上海十大名媛之一,與陸小曼並稱「南唐北陸」
    就有一個女子,被稱為民國十大名媛之一,出身名門,是民國時期的時尚icon,與陸小曼並稱「南唐北陸」她就是舊上海灘著名的交際花唐瑛。 回國後在北洋艦隊做醫生,後來又在上海開了私人診所,只給高官富人看病。母親徐亦蓁是金陵女子大學的首屆畢業生。她的母親徐亦蓁是女子大學的首屆畢業生,與著名教育家吳貽芳女士是同學,唐瑛就是這樣出生在優越的家庭裡。
  • 民國時期上海的牛奶消費
    王書吟 民國時期上海的牛奶消費,與西人進入有極大的關聯。開埠之初,上海的牛奶及奶製品都是為滿足外僑的飲食習慣而生產銷售的。借用自由農場總經理尤懷皋之言,此舉可方便「機關裡的公務人員,不必出門,就可進用茶點」。此外,華商幾大乳場聯合開設「MILK BAR」,中譯名為「銀河奶府」,類似於今天的牛奶專賣店,聯合經營牛奶冰、鮮牛奶、奶酪、奶茶等各類牛乳產品。華商與洋商之爭至1941年日佔時期,上海各大工廠企業均被日本接收。
  • 藏友展示民國時期老商標 講述揚州醬菜老字號的繁榮
    何公盛商標市民展示民國時期醬菜商標保存完好紅色和綠色相映襯的復古畫,碩大的繁體字印著的商標昨天,宗玉祥給記者展示了4張民國時期揚州老醬菜商標。「分別是1張民國時期揚州榮祥豐醬園的原版『榮』字老商標、2張何公盛醬園商標和1張三和醬園的商標,都是當時揚州醬園鼎盛時期的最佳見證。」記者注意到,這幾張商標基本呈長方形,復古的畫風和商標上的信息,都透著濃鬱的民國風。在榮祥豐醬園商標上,綠色的底,正中間是一幅畫,畫上拉黃包車的人將穿著旗袍的女子送到「榮祥豐號」的建築門口。
  • 重生民國小說!《美食在民國》《帶著空間回民國》《民國女配日常
    《美食在民國》小說作者:月照溪小說大小:699.4 KB皇后廚房裡的廚娘死在一杯毒酒下,等她再睜開眼,卻成為了民國時期陸家的嬌小姐——陸妍。陸妍有個未婚夫,讀過洋書,不屑於她這個包辦婚姻。《民國女配日常》小說作者:兀兀小說大小:1.35 MB風系異能者艾陽穿進一本民國虐戀文裡
  • 難怪民國出大師,民國老課本美到心醉 現在的孩子都該看看
    這也是我們多次說到民國老課本的原因。他們還極為注重寓教於樂:又好記,又好互動識字、畫畫兩不誤這樣的國語課本,兒童得到的不僅僅是母語能力的提高,還有對中國書法、繪畫的欣賞能力,進而潛移默化地影響其審美觀屬於中國人的審美觀。
  • 民國時期的吉林四平老照片
    民國時期的吉林四平,圖為公主嶺附近的農事試驗場,一群綿羊正在吃草。當時的滿鐵集團為了開發東北的農業、畜牧業,利用鐵道旁的遼闊土地養殖綿羊。民國時期的吉林四平,位於滿鐵公主嶺農事試驗場內的綿羊,在斜陽下悠然地吃著青草。
  • 民國時期報人群像略影
    對民國時期的報人群體進行研究通過查閱史料,以一部分民國報人為樣本,分析他們的生平和辦報歷程,進而探討這一群體產生的大背景、社會地位、生存狀態、文化年齡層次、性別情況等一系列總體特徵,以及這群報人的角色分類、辦報理念和對中國新聞事業乃至社會的意義和作用。 關鍵詞:民國;報人;群像;類別;理念 民國,一個風雲變幻、色彩斑斕、五味雜陳的時代。
  • 老照片再現民國時期的上海,不愧是遠東第一大城市
    上海是一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擁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蘊和眾多歷史古蹟。1843年後上海成為對外開放的商埠並迅速發展成為遠東第一大城市。本組老照片拍攝於民國時期1942年到1946年的上海。圖為民國時期的上海街景。圖為民國時期的上海,西裝革履的男人攜著情人走過停滿黃包車的街頭。
  • 罕見老照片:民國時期的舊上海
    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民國時期舊上海的美麗風光吧! 當時曖昧的女性,特別喜歡去往照相館拍照,記錄下美好的時光。正因為如此,在街道兩旁,倒是開了不少照相館店鋪。當時洋汽車不少,是富貴人家出行的方式。若是普遍平民的話,除去蹬自行車,這有軌電車則是最佳的出行工具。從照片中可以看出,兩側並沒有窗戶,也沒有車門,上下車都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