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風箏的孩子 魯迅

2021-03-02 經典短篇閱讀小組

原題:風箏

北京的冬季,地上還有積雪,灰黑色的禿樹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在我是一種驚異和悲哀。

故鄉的風箏時節,是春二月,倘聽到沙沙的風輪聲,仰頭便能看見一個淡墨色的蟹風箏或嫩藍色的蜈蚣風箏。還有寂寞的瓦片風箏,沒有風輪,又放得很低,伶仃地顯出憔悴可憐的模樣。但此時地上的楊柳已經發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們的天上的點綴相照應,打成一片春日的溫和。我現在在哪裡呢?四面都還是嚴冬的肅殺,而久經訣別的故鄉的久經逝去的春天,卻就在這天空中蕩漾了。

但我是向來不愛放風箏的,不但不愛,並且嫌惡它,因為我以為這是沒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藝。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時大概十歲內外罷,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歡風箏,自己買不起,我又不許放,他只得張著小嘴,呆看著空中出神,有時竟至於小半日。遠處的蟹風箏突然落下來了,他驚呼;兩個瓦片風箏的纏繞解開了,他高興得跳躍。他的這些,在我看來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見他了,但記得曾見他在後園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間堆積雜物的小屋去,推開門,果然就在塵封的什物堆中發現了他。他向著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驚惶地站了起來,失了色瑟縮著。大方凳旁靠著一個蝴蝶風箏的竹骨,還沒有糊上紙,凳上是一對做眼睛用的小風輪,正用紅紙條裝飾著,將要完工了。我在破獲秘密的滿足中,又很憤怒他的瞞了我的眼睛,這樣苦心孤詣地來偷做沒出息孩子的玩藝。我即刻伸手摺斷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將風輪擲在地下,踏扁了。論長幼,論力氣,他是都敵不過我的,我當然得到完全的勝利,於是傲然走出,留他絕望地站在小屋裡。後來他怎樣,我不知道,也沒有留心。

然而我的懲罰終於輪到了,在我們離別得很久之後,我已經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到了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才知道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於是二十年來毫不憶及的幼小時候對於精神的虐殺的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開,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時變了鉛塊,很重很重地墜下去了。

但心又不竟墜下去而至於斷絕,它只是很重很重地墜著,墜著。

我也知道補過的方法的:送他風箏,贊成他放,勸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們嚷著,跑著,笑著——然而他其時已經和我一樣,早已有了鬍子了。

我也知道還有一個補過的方法的:去討他的寬恕,等他說,「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那麼,我的心一定就輕鬆了,這確是一個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們會面的時候,是臉上都已添刻了許多「生」的辛苦的條紋,而我的心很沉重。我們漸漸談起兒時的舊事來,我便敘述到這一節,自說少年時代的糊塗。「我可是毫不怪你呵。」我想,他要說了,我即刻便受了寬恕,我的心從此也寬鬆了罷。

「有過這樣的事麼?」他驚異地笑著說,就象旁聽著別人的故事一樣。他什麼也記不得了。

全然忘卻,毫無怨恨,又有什麼寬恕可言呢?無怨的恕,說謊罷了。

我還能希求什麼呢?我的心只得沉重著。

現在,故鄉的春天又在這異地的空中了,既給我久經逝去的兒時的回憶,而一併也帶著無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罷,——但是,四面又明明是嚴冬,正給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氣。

一九二五年一月二十四日

點擊下方文字閱讀更多精選美文:

相關焦點

  • 尋找放風箏的孩子
    放風箏的孩子,哪兒去了?  哪兒去了,你放風箏的孩子  大沙燕,黑鍋底,小屁簾……  飛舞著一代人的童年的天空  沒有老,還是那麼藍,那麼藍  許多年過去了,天又是那麼藍  藍得曠遠,藍得勾魂,藍得像海  在狂暴的風濤過後等待著  呼喚著一片片船帆等待著  呼喚漸飄漸遠的風箏天沒有老
  • 魯迅散文《風箏》離開語文課本 不宜過度解讀
    魯迅的文章《風箏》,消失於今年新使用的人教版七年級語文教材中,專家的一些話成了批判的靶子,比如「過早接觸魯迅,不如讓孩子接觸宮崎駿、自然科學以及課外活動」。  專家的話有問題,給人的感覺是,魯迅不如宮崎駿,這是哪跟哪啊。
  • 徐州一媽媽放風箏卻放丟了孩子,別只顧著玩而忘了身邊「追風箏的人...
    3月17日上午十點不到,新城分局在大龍湖巡邏的警力接到一位孩子媽媽的求助說自己孩子丟了。民警詳細了解了孩子的體貌特徵後,用對講機呼叫增員,警察蜀黍們經過20多分鐘的尋找,終於在一片草地上找到了走丟的男孩。
  • 魯迅《風箏》裡「弟弟」是誰?
    風箏》是被撤出教材的魯迅散文。老實說,如果不是因為這篇文章被撤出教材引起爭論,我還沒大注意。魯迅是中國知識分子批判精神的代表,《風箏》是很能體現魯迅的批判精神的,他的批判最注重的是文化反思和人性解剖,不但解剖社會、也解剖自己。比如這篇散文,人們往往只注重魯迅對虐殺兒童「天性」的悲哀,其實,魯迅對弟弟持強凌弱的「天良」的反省,在文章中份量更重。
  • 魯迅散文《風箏》推出繪本版
    魯迅散文《風箏》推出繪本版 本報訊(秦 沛)11月14日,蒲蒲蘭攜最新繪本《風箏》在尤倫斯藝術中心與讀者交流。《風箏》是魯迅在1925年寫成的著名散文,表達了「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的主題。該書由連環畫出版社出版,將魯迅經典散文《風箏》輔以美麗的畫面,用繪本的形式,再現文學的藝術魅力。相較於《風箏》問世的1925年,現在孩子們的圖書、玩具不知豐富了多少倍,但孩子們的快樂指數是否增加了呢?
  • 大家小文 | 魯迅:風箏
    風 箏◈ | 魯迅故鄉的風箏時節,是春二月,倘聽到沙沙的風輪聲,仰頭便能看見一個淡墨色的蟹風箏或嫩藍色的蜈蚣風箏。還有寂寞的瓦片風箏,沒有風輪,又放得很低,伶仃地顯出憔悴可憐模樣。但此時地上的楊柳已經發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們的天上的點綴照應,打成一片春日的溫和。我現在在哪裡呢?四面都還是嚴冬的肅殺,而久經訣別的故鄉的久經逝去的春天,卻就在這天空中蕩漾了。
  • 清明節放風箏:又到了該放風箏的時候了,風箏的來源、歷史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放風箏的時候了,買了風箏,趁著清明放假帶著孩子去找個大空地去放放風箏,看著孩子放著風箏,宛如放飛夢想,享受那闊別已久的天倫之樂,遠離了手機,呼吸下新鮮的空氣,觀賞下周圍綠油油的小草,心情莫名的愉快。
  • 魯迅風箏:童年的傷痕,一生都無法彌補
    弟弟喜歡放風箏,魯迅不但不喜歡,還嫌惡,這還罷了,他竟然要把自己的嫌惡,強加給弟弟,對於弟弟的喜悅,「他的這些,在我看來都是笑柄,可鄙的」,他同樣嫌惡。 因此,他能夠做出走進弟弟房間、親手把弟弟好不容易做的蝴蝶風箏的翅骨拋在地上,然後踩斷踩扁這一連串無情、虐待、欺辱的動作,面對弟弟的「多病,瘦得不堪」,他這哥哥不僅不多加愛護,反而橫加暴虐。
  • 無怨的恕,說謊罷了,試以其為突破口分析魯迅散文《風箏》的主題
    他先是想到了故鄉放風箏的春二月時節,那是與乾冷蒼白的北京冬季完全不一樣的生機勃發的春日盛景,「地上的楊柳已經發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花蕾,和孩子們天上的點綴相照應」。那時孩子們天上的點綴就是風箏,那應該是那個時代孩子最喜歡的遊戲了,而魯迅的弟弟也毫不例外,但是因為「自己買不起,我又不許放」,弟弟便只得「張著小嘴,呆看著天空出神,有時至於小半日」,後來等到弟弟自己偷偷做風箏被「我」發現時,因為我「向來不愛放風箏的,不但不愛,並且嫌惡他」,因此便將弟弟偷偷做的風箏給親手毀了
  • 孩子放風箏,夫妻一個動作導致雙雙截肢
    前不久,吉林的一個四口之家,就被一隻掛在高壓線上的風箏給毀了。4月2日傍晚,吉林省德惠市的一對夫妻帶著兩個孩子在外面放風箏,但是不小心將風箏掛在了高壓線上。家屬表示:「孩子哭鬧著非要風箏,因為天晚了,他們是農村的也沒地方去買,就拿杆子去夠那個風箏,之後就被電流擊傷了。」家人發現後立刻撥打120,將夫妻二人送到醫院。二人雖恢復意識,但因為高壓電擊傷勢過重,仍在重症監護室。
  • 東莞有個很大的風箏廣場,快帶孩子去放風箏吧!
    周末帶孩子去哪兒玩?又讓你犯愁了吧?特別是目前學校還未開學,又因為「疫情」孩子在家呆得太久了,得找個地方讓孩子放鬆一下呀。「哦,對了,去放風箏呀!」「放風箏?放風箏孩子當然喜歡啦,可是去哪兒放呢?」「放風箏當然去風箏廣場呀。」
  • 陪孩子放風箏,父母的這一個動作,導致雙雙截肢
    詩人高鼎在《村居》一詩中曾這樣描繪兒童放風箏的情景:「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可見,從古至今,放風箏都是人們喜愛的戶外活動 。春暖花開是春遊踏青放風箏的好時節。
  • 帶孩子去放風箏,是一件很開心的事,孩子一句話讓父親尷尬了
    帶孩子去放風箏,是一件很開心的事,孩子一句話讓父親尷尬了 2020-11-18 00
  • 魯迅《風箏》給我們的啟發,現代電競遊戲應該抵制嗎?魯迅有話說
    《風箏》給我們的啟發,現代電競遊戲應該抵制嗎?魯迅有話說風箏小編對魯迅先生一篇名氣不大的回憶雜文記憶深刻,那是魯迅先生在1925年創作的《風箏》這篇散文的主要內容就是魯迅先生小時候因為受到中國傳統觀念的影響,認為孩子愛玩遊戲是一種墮落的行為,所以身為兄長的他剝奪了自己弟弟愛玩風箏的權力,但是長大以後看到國外的科學著作,才意識到愛玩是孩子的天性,遊戲是人性的追求,因此感到十分後悔。
  • 初一上學期語文課本調整 魯迅《風箏》退出
    隨著成都中小學開學,幾位拿到人教版語文課本的初一語文老師都發現了其中的變化很大:初一上學期語文課本有9篇課文被調換,其中包括教材使用多年的魯迅的散文詩《風箏》。對此,出版社的編輯說,《風箏》對於初一學生理解起來稍微偏難。魯迅的長孫說,這是教育界的考量,家屬們一般不會參與。
  • 魯迅的《風箏》丨 莫要殘忍的傷害孩子的童年
    正如魯迅先生《風箏》中的小兄弟,體弱多病卻充滿童年的渴望。但面對所愛,他卻沒有權利去選擇、去爭取。因為他害怕他的哥哥——魯迅先生。在作者的勢力籠罩下,小兄弟只能選擇忍受、退讓。多年以後的魯迅終於在一本外國講論兒童的書中明白,那時是自己親手毀了小兄弟當成天使的玩具,正是自己的無情剝奪了小兄弟的自由,造成了小兄弟精神上的傷害。可對於那時自己的殘忍,又有什麼用呢?縱然想到很多種補過的方法,但童年已逝,童心已泯,時間總不會倒流,拿什麼來彌補曾經犯下的過錯?
  • 夢見放風箏什麼意思 夢見放風箏是家破人亡的意思麼
    夢見放風箏什麼意思 夢見放風箏是家破人亡的意思麼男性夢見放風箏,表明會破財。女性夢見放風箏,暗示自己喜愛的人老是花心。夢見放風箏,暗示預訂的計劃會落空,生意受大虧。夢見放風箏,表示預訂的計劃會落空,生意受大虧。
  • 放風箏的好處及注意事項
    春天如期而至,因為疫情,大家在家裡也憋壞了,現在終於可以出門溜娃了,親近自然的機會來了,帶上風箏,來到田野間,盡情的奔跑吧!放風箏的好處很多,史書《續博物志》裡有說:「放風箏,張口仰視,可以洩熱。」還可以舒展筋骨,促進新陳代謝。
  • 風箏:忙趁東風放紙鳶
    以前不會放,讀魯迅先生的《風箏》,同情他那個"瘦得不堪"的弟弟,更同情他,因為他愧疚一輩子,再也沒機會向小弟道歉,因為對於他殘暴的行為,對於那隻被毀壞的風箏,小弟一點兒也不記得了。所以作者的悲傷更深。並且直到如今,儘管歲月變遷,生活方式已經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可這些人還是在老城區生老病死,自得其樂,放著他們的風箏,養著他們的鳥,打著他們的麻將,這就夠了。風箏在漢代就已經有了,北方叫"鳶",南方叫"鷂"。南北朝梁武帝被圍城時,簡文曾作紙鳶,"飛空告急於外,結果被射落而敗,臺城淪陷"。
  • 孩子放風箏時夫妻倆一個動作,一個家毀了
    作為春日裡最受歡迎的活動「放風箏」是很多家庭親子活動的不二選擇4月2日,吉林省德惠市一對夫妻帶兩個孩子放風箏,不小心將風箏掛在高壓線上。孩子哭鬧著非要風箏,夫妻倆便拿杆子去夠,結果被電流擊傷。目前二人雖恢復意識,但仍在重症監護室。醫生表示,男的截了四肢,女的留了一隻腳,但是根據這幾天的觀察,後期也是留不住的。二人的治療費用,保守估計每人還要20萬元左右。最近,吉林省德惠市的一對夫妻帶著兩個孩子在外面放風箏,但是不小心將風箏掛在了高壓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