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食藥監總局公布10起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典型案例

2020-12-12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3月15日電(李楠)3月14日,國家食藥監總局公布10起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典型案例。據了解,2017年7月,國務院食品安全辦、國家食藥監總局等9部門部署在全國開展為期一年的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行動。圍繞未經許可生產經營、虛假標識聲稱、非法添加藥物、違法營銷宣傳、欺詐銷售等違法行為,依法查處了一批大案要案,搗毀了制假售假窩點,對不法分子形成強有力的震懾。

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17年底,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共檢查食品保健食品生產經營單位87萬家,查處違法案件1.2萬餘件,已經並將陸續向社會公布。現選取10個典型案例,公布如下:

案例一、湖南衡陽周某等人生產銷售非法添加藥品的食品案

2017年9月,湖南省衡陽市食品藥品監管局聯合公安機關搗毀非法銷售窩點3處,查獲犯罪嫌疑人周某、李某及下線阮某、謝某、黃某利用網際網路銷售添加西布曲明、酚酞等國家禁止添加藥物的食品,涉案貨值2億元。周某等犯罪嫌疑人已被移送公安機關處置。

案例二、浙江湖州胡某等人生產銷售非法添加藥品的食品案

2017年5月,浙江省安吉縣市場監管局接到舉報,反映市售「億好酒」和「益草康」等涼茶宣稱疾病治療功能,立即組織查處。經湖州市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檢驗,在6個批次「億好酒」中檢出地塞米松、吲哚美辛,在4個批次「益草康」中檢出雙氯芬酸鈉,涉案貨值1000多萬元。犯罪嫌疑人胡某等人已被移送公安機關處置。

案例三、重慶餘某等人生產經營非法添加藥品的食品案

2017年9月,重慶市食品藥品監管局會同公安機關搗毀餘某等人在重慶市九龍坡區設立的3處無證生產、銷售非法添加西布曲明的食品(歐雷頓Z7咖啡)窩點,涉案貨值1000萬元。犯罪嫌疑人已被移送公安機關處置。

案例四、北京延慶北京奶鮮生食品有限公司未經許可從事食品生產活動和標註虛假生產日期案

2017年9月,北京市延慶區食品藥品監管局查實北京奶鮮生食品有限公司存在未經許可從事食品生產活動和標註虛假生產日期行為,涉案貨值20餘萬元。該局依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二條第一款等有關規定,對當事人給予行政處罰:1.沒收違法生產的食品、用於違法生產的原料、工具、設備等物品,折合人民幣4.0萬元;2.沒收違法所得19.8萬元;3.並處罰款342.8萬元。

案例五、廣東廣州恆元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未經許可銷售食品保健食品案

2017年9月,廣東省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管局查實廣州市恆元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存在利用會議營銷形式,未經許可非法從事食品保健食品銷售行為,涉案產品貨值金額為10萬元。該局依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二條第一款等規定,對當事人給予行政處罰:1.沒收違法經營的食品;2.沒收違法所得1.3萬元;3.罰款160.2萬元。

案例六、遼寧鞍山康壽家園保健品店生產銷售非法添加藥品的食品案

2017年9月,遼寧省鞍山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破獲鞍山市鐵東區康壽家園保健品店銷售非法添加苯乙雙胍藥品的食品案。搗毀製售黑窩點1個,及時將犯罪嫌疑人黃某某移送公安機關處置。該局依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三十五條第二款規定,對黃某某處以終生不得從事食品生產經營管理工作、不得擔任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食品安全管理人員的行政處罰。

案例七、山西晉城司志強羊蠍子火鍋鳳西店未經許可經營食品案

2017年7月,山西省晉城市食品藥品監管局查實司志強羊蠍子火鍋鳳西店存在無證經營行為,違法貨值金額10餘萬元。該局依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二條第一款等有關規定,給予當事人行政處罰:1.沒收用於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2.沒收違法所得;3.並處罰款102.3萬元。

案例八、湖北大悟縣龍某某未經許可銷售保健食品案

2017年7月,湖北省大悟縣食品藥品監管局聯合公安機關成功破獲了龍某某無證銷售保健食品案,關停會議營銷場所1個。該局依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二條第一款的有關規定,給予當事人行政處罰:1.沒收違法經營的「蜂膠軟膠囊」等6類保健食品5941瓶(箱);2.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罰款,合計4.9萬元。

案例九、重慶雲陽縣韓妹餐飲店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案

2017年7月,重慶市雲陽縣食品藥品監管分局接到舉報反映韓妹餐飲店加工的羊雜麵含有嗎啡等違禁物質。經重慶市萬州食品藥品檢驗所檢驗,檢測結果顯示從該店抽樣的羊雜麵含有罌粟鹼、嗎啡和那可丁成分。該局依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三條第一款等有關規定,吊銷當事人食品經營許可證。

案例十、甘肅莊浪縣小魚糧油超市經營標註虛假生產日期食品案

2017年7月,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食品藥品監管局查獲莊浪縣小魚糧油超市經營標註虛假生產日期案。該局依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一款等有關規定,對當事人做出行政處罰:1.沒收標註虛假生產日期的食品20千克,沒收手動打碼機1臺;2.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罰款,合計10萬元。

對此,國家食藥監總局表示,全國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將持續保持高壓態勢,嚴厲打擊食品保健食品違法違規行為,堅持「處罰到人」,及時公開案件查處信息,堅決遏制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違法勢頭,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相關焦點

  • 2017全國食品虛假宣傳十大典型案例公布 湖州涼茶案被點名
    2018-03-14 22:33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吳佳蔚3月14日,國家食藥監總局公布了2017年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十大典型案例。記者自案例名單上獲悉,湖州市場監管部門破獲的「治病涼茶」案件也入選了。
  • 三部門公布8起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重大案件
    三部門公布8起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重大案件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2月22日 10:34 A-A+ ,2017年7月以來,國務院食安辦牽頭9部門開展了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工作。
  • 食藥監總局向4500億保健品動刀 業內:這次是動真格
    近來,一份涵蓋40家保健品企業的名單在國內保健品行業圈內廣為傳播,內容來自本月由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的《2016年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重點抽檢食品生產企業名單的通告》。 時代周報記者調查發現,該通告涵蓋40家保健食品企業,其中有7家企業此前曾因種種問題,受到監管部門曝光批評。此外,這份40家企業名單中,共計有10家上市公司及其關聯企業。
  •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曝光9起藥品、保健品虛假廣告
    新華社北京11月22日電(記者 王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21日曝光9起藥品、保健品虛假廣告宣傳。食藥監總局指出,曝光的7起藥品和兩起保健品虛假廣告內容存在不科學的功效斷言、擴大宣傳治癒率或有效率、利用患者名義或形象做功效證明等問題,欺騙和誤導消費者,嚴重危害公眾飲食用藥安全。
  • 北京各區食藥監局查處違法保健食品企業 密雲區罰款總額46萬餘元
    新京報快訊(記者趙朋樂)今天(3月21日)下午,國家食藥監總局召開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工作專項督查研討會,記者從會上獲悉,北京市各區針對保健品市場欺詐虛假宣傳等情況,已對多家違法企業進行查處。國家食藥監總局整治辦相關負責人表示,要將專項工作常態化,加強監管力度。
  • 【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全國在行動】
    【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全國在行動】餅乾挑戰減肥?假的!發布時間: 2018-04-11 12:25:10   |  來源: 中國醫藥報   |  責任編輯: 許晴晴日前,在食品、保健品虛假廣告整治中,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市場監管局查獲了一起
  • 餐廳、糧油店、保健品店...銀川公布9起食品安全問題典型案例!
    餐廳、糧油店、保健品店...銀川公布9起食品安全問題典型案例!11月13日銀川市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工作組向社會公布其中典型案例新東方公司生產銷售不合格胡麻油根據舉報線索抽樣檢測,寧夏新東方食用油有限公司生產的「西夏香八裡一級大豆油」不同批次共4個規格的樣品脂肪酸組成不達標或淨含量不合格。
  • 十大食品、保健食品違法廣告典型案例公布
    本次公告公布了十大2019年食品、保健食品違法廣告典型案例。其中,廣東芒果醫藥有限公司於2018年2月28日起,在其開設的芒果大藥房天貓旗艦網店(https://mangguodyf.tmall.com)銷售食品、醫療器械等商品過程中,先後發布了「瑪卡瑪咖片性保健持久品勃起男性大硬粗成人口服粒一粒挺男重返20 一夜7次」等不能證明其內容的真實性的廣告。
  • 浙江公布2019年普通食品、保健食品違法廣告典型案例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據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消息,2019以來,全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認真貫徹市場監管總局等13部門開展的聯合整治「保健」市場專項行動要求,持續強化食品領域廣告宣傳監管力度,重拳出擊,依法嚴肅查處了一批普通食品宣傳保健、治療功能和食品、保健食品違法廣告案件。
  • 上海市場監管提醒您:謹防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套路
    2020年7月以來本市持續推進實施保健食品行業專項清理整治行動形成「專業監管+綜合執法+基層治理」的上海治理模式整治行動開展以來,全市市場監管部門共出動執法人員36109人次,檢查本市保健食品生產經營主體21329家次。
  • 市場監管總局公布30起「百日行動」執法案例 多涉虛假宣傳
    中國網財經4月16日訊 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消息,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30個保健市場"百日行動"典型案例,發布的案例中有13個涉及虛假宣傳,6個涉及違法廣告,4個涉及傳銷,2個涉及銷售不合格食品,另有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未經許可從事食品經營案,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各1例。
  • 食品欺詐問題突出:虛標綠色有機、調配飲料變鮮榨
    創意攝影/新京報記者 王遠徵  國家食藥監總局上月發布《食品安全欺詐行為查處辦法(徵求意見稿)》,對食品生產經營行為欺詐、標籤說明書欺詐、食品宣傳欺詐等違規行為進行規定。  值得注意的是,《辦法》提出,使用「純綠色」、「無汙染」等誇大宣傳用語,以及虛假標註有機食品、綠色食品、「鮮榨」、「固態發酵」等字樣,均屬於欺詐行為。這種具備普遍性特徵,容易出現消費者權益被侵害的典型食品欺詐行為,首次被重點列明。
  • 國家食藥監總局通報9家網站發布虛假信息
    國家食藥監總局通報9家網站發布虛假信息 2015-11-06 17:53:29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孫靜波   中新網11月6日電 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消息
  • 國家食藥監總局:薰衣草不宜作為普通食品原料使用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1月4日,國家食藥監總局官網公布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辦公廳關於薰衣草管理方式的復函,稱按照《國家衛生計生委政務公開辦關於薰衣草、大豆異黃酮不宜作為普通食品原料問題的說明》(2015年3月9日發布)的要求,薰衣草不宜作為普通食品原料使用。如需開發薰衣草作為普通食品原料,應當按照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審查程序進行申報。
  • 市場總局發布虛假違法食品廣告典型案件
    圖片來源: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封面新聞記者 滕瑾「洪湖清水小龍蝦具有防止膽固醇在體內蓄積的作用」、「瑪卡瑪咖片成人口服一粒重返20」、「報考中醫(專長)醫師資格培訓班,沒學歷也拿證……12月12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15起2019年虛假違法食品、保健食品廣告典型案件,上述虛假宣傳語被「點名批評」。
  • 食藥監總局通告9批次食品不合格 含葡萄乾鈣片等
    中新網8月16日電  據食藥監總局網站消息,近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織抽檢水果及其製品、保健食品等2類食品174批次樣品,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165批次,不合格樣品9批次。  對上述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生產企業所在地北京、黑龍江、江蘇、福建、河南、廣東等省(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已責令企業查清產品流向,召回不合格產品,並分析原因進行整改;經營單位所在地北京、江蘇、安徽、河南、湖南、重慶等省(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已要求有關單位立即採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風險,並依法予以查處。查處情況於2016年10月31日前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並向社會公布。
  • 成都食藥監局公布多起冷凍肉類典型案例
    四川在線消息(四川日報記者 李丹)7月8日,成都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公布了今年4月開展冷凍肉類製品專項整治以來,食藥監管部門查獲的4起典型案例(均尚未結案),其中,包括查處29餘噸假冒牛展、無中文標識雞中翅,過期半年的「活凍南美白蝦」等多起典型案例。
  • 遼寧省公布醫藥等領域10起違法廣告典型案例
    中國消費者報瀋陽訊(記者王文鬱)11月26日,遼寧省市場監管局公布2020年第二批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中國消費者報》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遼寧省市場監管部門聚焦醫療、藥品、保健食品、房地產、教育培訓、新冠疫情防護等關係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熱點問題,深入開展網際網路及重點領域虛假違法廣告專項整治,依法依規查處了一批虛假違法廣告。
  • 食藥監總局:不法分子借「霧霾」銷售可攜式氧氣呼吸器等
    新京報快訊(記者李丹丹)今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消費提示稱,一些不法商販在網絡上借「霧霾天氣」非法銷售制氧機
  • 國家食藥監總局:進口保健食品取消註冊改為備案
    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25日訊 中國經濟網記者獲悉,今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關於保健食品備案管理有關事項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  《通告》指出,一、自2017年5月1日起,對使用列入《保健食品原料目錄(一)》的原料生產和進口保健食品的,國內生產企業和境外生產廠商應當按照《保健食品註冊與備案管理辦法》及相關規定進行備案。國內生產企業在所在地省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備案;境外生產廠商在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