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中國大同旅遊發展指數2018年度運行報告及2019展望》在山西省大同市發布。報告由中國經濟信息社新華指數編制,與《中國國家旅遊》雜誌聯合發布。報告顯示,與2017年相比,2018年大同旅遊熱呈高漲態勢,預計2019年大同旅遊熱度將持續提升。
大同旅遊發展指數從客流量熱度、消費熱度和關注潛力熱度三個維度,監測、預測及預警大同市旅遊業發展情況。2018年該指數平均值為1217.86點,較2017年上漲24.28%,旅遊熱度顯著上升。
新華指數文旅工作組研究員隗思龍介紹,大同旅遊發展指數在運營過程中,拓展了大同藍指數、大同旅遊舒適度指數、美食指數和古都燈會大數據系列研究,目標就是讓管理機構看指數知旅遊、看指數管旅遊;同時,能讓遊客看指數識大同、看指數來大同。「讓指數發揮文旅數字營銷橋梁與工具價值作用。」
圖為:新華指數文旅工作組研究員隗思龍發布《中國大同旅遊發展指數2018年度運行報告及2019展望》
《中國大同旅遊發展指數報告》認為,重大節慶活動是大同旅遊熱度持續高漲的主要因素。2018年春節期間舉辦的大同古都燈會帶動效應明顯,2018年2月19日(正月初四)當天,指數提升至年度最高值2200.31點。此外,2018年舉辦的雲岡文化旅遊季、成龍電影周、2018中國(大同)國際汽車文化嘉年華等系列活動持續引爆大同旅遊熱度。
數據顯示,2018年,大同市接待入境遊客8.23萬人次,同比增長11.56%;接待國內遊客6903.92萬人次,同比增長28.24%。旅遊外匯收入4907.9萬美元,同比增長14.54%;國內旅遊收入614.45億元,同比增長27.93%。
報告分析,赴大同旅遊的「80後」「90後」遊客持續增多。從客源來源地看,省外客源主要來自冀、蒙、京等地居多。其中,來自北京遊客佔比實現季度環比上升,反映了大同為吸引北京高消費人群所做努力的積極效果。讓北京人周末到大同,成為習慣、成為時尚得到較好落地實現。
當天,依託新華指數文旅大數據及海鰻雲旅遊大數據,新華指數編制的《中國大同古都燈會大數據報告》也同時發布,報告從線上傳播效應、旅遊帶動效應、品牌綜合效應、遊客滿意度等四個維度對已舉辦五屆的大同古都燈會進行影響力分析。
圖為:新華指數古都年味大數據課題組研究員韓煦代表課題組發布《中國大同古都燈會大數據報告》
《中國大同古都燈會大數據報告》顯示,作為大同市打造經典文化品牌的重要舉措,古都燈會的品牌傳播影響力正日趨擴大。2018年春節前後,品牌傳播力指數達154.92,是2016年的3.4倍。
報告認為,燈會帶動了當地旅遊業的發展,經濟效益顯著。2018年燈會期間,大同市共接待國內外遊客596.42萬人,較上一年增長35.67%;旅遊收入達到32.38億元,同比增長36.22%。
綜合季節性等各類因素,報告預測1月31日啟幕的2019年古都燈會將再次綻放獨特文化魅力,遊客預計將達800萬人,同比增長四成。
中國大同旅遊發展指數是國內首支城市級古都旅遊大數據指數,通過監測遊客遊前、遊中和遊後行為數據,科學反映城市旅遊景氣情況,為旅遊資源優化配置提供分析工具。作為「中國古都年味 IP 指數」系列專題首期推出的《中國大同古都燈會大數據報告》,將對燈會的全網數據進行全面詳實的分析解讀,為相關部門提供決策依據。(亓芳芳 武海珠 白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