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孫 圓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內衣類產品的消費需求也更加多樣,而與此同時,內衣的概念也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它不僅僅是保暖的貼身衣服,還具有了調整人體體型、起到某些裝飾和保健的作用。
種類多了,藉此炒作的名頭也就多了。比如近年來非常流行的發熱內衣、抗菌內衣,還有各種神乎其神的暖宮調理內衣,它們真的具備如商家宣傳的那些神奇功能嗎?
發熱內衣真的能發熱嗎?
深圳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紡織與輕工產品檢測所所長、高級工程師張海煊指出,發熱內衣是近兩年新出現的產品,據稱一般是將少量的發熱纖維搭配其他纖維製造,能達到主動升溫2攝氏度至4攝氏度的保溫效果。但目前國家對「發熱內衣」相關的認證、檢驗標準目前還沒出臺,所以產品的性能未能得到檢驗部門的驗證。需要提醒的是,即使是真的發熱內衣,所提升的溫度也有限,不能拿它代替棉衣。
同時應注意,由於市場上存在不良商家把普通的保暖內衣當成發熱內衣賣的情況,消費者在購買發熱內衣要謹防假冒,避免為商家炒作的新概念買單。
遠紅外保暖內衣不是人人都能穿
國家紡織服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浙江)副院長、高級工程師樓才英介紹說,遠紅外內衣是通過特殊的技術,將產生紅外線能力較強的某種物質加入紡織材料中製成的。據測試,多數遠紅外保暖內衣的遠紅外線發生率並不比一般羊毛內衣和普通化纖面料高。更為重要的是,穿這種內衣並不能取代醫院的遠紅外物理療法。而且醫學專家告誡患有腫瘤者、心血管功能不全者,有出血的病人,新瘢痕者應慎用紅外線治療,所以應慎穿紅外線保暖內衣,上述人群可已在保暖內衣選購時買其他面料的保暖內衣。
張海煊認為,目前國內有《遠紅外紡織品》標準對產品的遠紅外的性能進行了規定。若滿足標準要求,則可判定其有相應的功能。鑑於目前內衣類產品有藉機炒作高科技概念的趨勢,樓才英建議消費者,如要選購此類具有特殊功能的產品時,應向商家索要相關功能的檢測報告,如果商家不具備,則只是一種營銷手段,只是概念性產品。
抗菌內衣真的能抗菌?
目前市場上部分針織品打出高科技「抗菌」牌,有竹炭抗菌、生態抗菌、康綸纖維抗菌、納米抗菌等。有的說採用高效光譜抗菌劑,具有抑制有害細菌、真菌的功能;有的說採用現代高科技抗菌技術,具有抗菌防臭的獨特功效;還有的聲稱能正常洗滌,永久抗菌。同時,一些抗菌面料對抗菌的有效性給出了不同的解釋,有的稱能殺滅99%的細菌,有的稱能抑制細菌發展,有的說能防臭吸汗。
目前國內有《抗菌針織品》標準對產品的抗菌性進行了規定。若滿足標準要求,則可判定其有相應的功能。但是在樓才英看來,抗菌功能只不過是材質返潮率比較低,不容易滋生細菌而已。在她實際工作和抽查過程中,具備抗菌這樣功能的纖維材質還比較少用。她建議消費者在購買具有抗菌衣物時,可以請商家出示抗菌性能檢測報告。
調整型內衣真的不能調理減脂
現在,不少商家將調整型內衣的功能一再擴大。聲稱她們的內衣產品不但可以排除身體毒素,治療宮寒,改善乳腺增生等一系列婦科疾病,還可以豐胸塑型。果真如此嗎?
專家認為,調整型內衣是對人體特定部位起到牽引或約束作用從而保持或調整人體特定部位形態的內衣。關於調整型內衣宣稱的推動脂肪的能力,頂多是把該在乳房上(但因為之前的內衣不當穿著擠得略微偏離原位)的脂肪推回到原先的位置,或是將乳房及附近的脂肪組織向前推得更集中一些。
有的商家所謂的具有暖宮調理功能的內衣,只不過是在腹部增加了具有一定發熱功能的物件或使用了相關材質。只能發揮短時作用,不能從根本上治療某些疾病。
選購建議
1.面料方面,內衣最好選擇天然纖維製品。其中以棉製品較為合適。它的吸溼性和保暖性良好、價格也適中。合成纖維的製品如錦綸內衣等吸溼性差,不利於人體汗液的吸收和散發,難以調節皮膚和內衣之間的微氣候環境,因此貼身穿著往往有悶熱感覺。
2.顏色方面,選擇內衣最好是本色或淺色的,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染色工序帶來的不安全因素。
3.質量方面:檢查內衣襯裡的質料是否舒柔,縫製的針腳是否平滑,搭扣是否整齊、牢固,避免一些不太注意的小地方傷害皮膚。
4.內衣的款式不同,其實際功用也不同。所以挑選內衣不能只考慮外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內衣款式。
(責任編輯:羅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