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之腎與大自然精靈的故事|周道生態文明(第37講)
id=1668091763836693558推 薦 閱 讀周晉峰:綠色工程,亟需從根本上破解綠色思維缺失 | 周道生態文明(第36講)新娛樂平臺怎樣推動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周道生態文明(第35講)節約=生態!"生態工程"需請生態志願者參與籌劃 | 周道生態文明(第34講)為地攤歡呼,希望它行穩致遠 | 周道生態文明(第33講)為什麼我們要建立生物多樣性工作標準?
-
道路交通生態文明還能做些什麼?周道生態文明(第70講)
道路交通生態文明還能做些什麼?周道生態文明(第70講) 2020-09-04 19: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莫讓國家標準成為攔路虎|周道生態...
周道生態文明(第50講)為什麼要做羅布泊生物多樣性十年調查與監測?、保護生物多樣性 | 周道生態文明(第46講)已建成的無環評紅崖山水庫橋,該不該拆?周道生態文明(第35講)節約=生態!"生態工程"需請生態志願者參與籌劃 | 周道生態文明(第34講)為地攤歡呼,希望它行穩致遠 | 周道生態文明(第33講)為什麼我們要建立生物多樣性工作標準?
-
道路交通生態文明建設的 「三不政策」 | 周道生態文明(第75講)
道路交通生態文明建設的 「三不政策」 | 周道生態文明(第75講) 2020-10-17 21: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每一個「中國綠髮會保護地」都蘊含著一批中國生態環保故事 | 周道...
每一個「中國綠髮會保護地」都蘊含著一批中國生態環保故事 | 周道生態文明(第74講) 2020-10-04 2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月餅的美味不能靠過度包裝 | 周道生態文明(第72講)
月餅的美味不能靠過度包裝 | 周道生態文明(第72講) 2020-09-27 21: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擾動因素有二 | 生態文明周道(第79講)
擾動因素有二 | 生態文明周道(第79講) 2020-12-08 21: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溼地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多樣性
2020年被譽為「生物多樣性超級年」,幾項重大的全球活動將舉辦,其中包括今年10月在我國雲南省昆明市舉辦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締約方大會(COP15)。
-
遵循與自然相處之道|周道生態文明(第十五講)
一些攝影愛好者和媒體追求畫面美、壯觀,希望作品能引起公眾的關注、對環境的熱愛,這種用意是良好的,但在生態旅遊和觀鳥之旅時,我們應恪守與大自然相處的倫理,文明觀鳥。我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六條有明確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有保護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的義務。(南匯東灘的野鳥。
-
保護北京珍稀原野、恢復生物多樣性|綠會秘書長參加南苑森林溼地...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2020年6月10日,中國綠髮會一行前往南苑公園參加了由北京市豐臺區園林綠化局主持召開的南苑森林溼地公園先行啟動區A地塊生物多樣性恢復研討會。按照會議議程,由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在討論會上首先介紹了規劃方案,包括南苑歷史研究、大泡子歷史變遷、南苑森林溼地公園先行啟動區A地塊——大泡子的現狀、生物多樣性調查等內容。並由北京師範大學張正旺教授、北京林業大學張志翔教授、國家環志中心主任陸軍研究員、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研究館員張勁碩博士等專家為方案給出意見或建議。
-
國家公園省 生態文明窗
三幅震撼人心的作品讓全世界領略了青海高原自然世界的原真性,這三幅作品也是青海在建設國家生態安全屏障、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環境方面所取得成就的一個縮影,類似這樣的消息不斷地刷新公眾對國家公園的認識。青海地處青藏高原和世界第三極,是三江之源、「中華水塔」,是歐亞大陸孕育大江大河最多的區域,是世界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是極為重要的生態功能區和國家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地理位置重要,生態區位特殊,生態系統豐富,在維護國家生態安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戰略地位。
-
王予波在省生態環境廳調研時強調:堅定扛好扛牢爭當全國生態文明...
雲南網訊(記者 張寅 陳曉波)11月27日,省委副書記、代省長王予波在省生態環境廳調研並主持召開座談會時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堅定扛好扛牢爭當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政治責任,為建設美麗中國作出雲南貢獻。
-
發揮林業作用 建設生態文明
這一認識上的重大飛躍、理論上的重大創新,樹立了人類建設生態文明的裡程碑,開闢了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新徵程,賦予了我國林業建設前所未有的歷史使命。一、充分發揮林業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在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的徵程中,我們必須進一步認識森林在人類生存與發展中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充分發揮林業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
野趣生境踐行生態文明教育
野趣生境對校內的雨水花園和小微溼地進行了駁岸軟化和植被群落重構等改造,在原有基礎上增強了景觀性和生態性。同時在操場西北角閒置綠地新建昆蟲角,並配套有相關解說設施,為校園生態文明教育提供實踐場所。 野趣生境以昆蟲為植入主題,營建了倒木、步道、汀步、旱溪及多種形式的昆蟲生境,豐富了校內的生物多樣性,營造了富有生態內涵的生命景觀場景。
-
國家公園建設助力生態文明發展
它不僅讓世界領略了神奇的自然世界,也展示了中國政府和民眾在自然保護地建設和生物多樣性保護中所付出的努力。 完成生物多樣性革命性改變 青海省地處青藏高原和世界第三極,是我國最早開展國家公園試點的省份。
-
2021「COP15」將在昆明舉辦 生態文明成為大會主題
截至2019年召開的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中國共有14處自然遺產,其中就有6處具有「生物多樣性」特徵。自2016年起連續4年間,中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湖北神農架、青海可可西裡、梵淨山、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4項自然遺產,其「突出普遍價值」均符合「生物多樣性」標準。中國是生物多樣性大國。
-
文山麻慄坡生態文明建設成效初顯
近年來,文山州麻慄坡縣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以蓄水、治土、造林為核心,大力實施石漠化治理、水土汙染防治、封山育林、植樹造林等工程項目保護生態環境,從「勤、重、巧」三個層面發力,有效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一幅自然寧靜、和諧美麗,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邊城生態畫卷正徐徐展開。
-
怒江州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成效
全州4個縣(市)完成3個省級生態文明縣創建,創建率75%;29個鄉鎮完成28個省級生態文明鄉鎮創建,創建率96.6%;255個行政村完成218個省、州級生態文明村創建,創建率86%。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被命名為國家第三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怒江州被命名為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州,全州生態文明示範創建工作取得顯著成效。良好的生態環境已成為怒江人民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
中國生態文明會議在檀香山舉行
來自中國國家林業局、環保部、外交部、住建部的政府官員,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等機構負責人,以及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世界自然基金會、大自然保護協會等國際組織代表,專家學者和媒體代表等近百人與會。
-
溼地與城市生物多樣性: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新視角
與會嘉賓圍繞生態文明建設的主旋律,討論如何將空間規劃、城鄉建設與溼地生態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推動城鄉綠色高質量發展。清華同衡規劃院院長袁昕為論壇致辭。袁昕院長首先對各位領導和嘉賓的到來表示衷心的歡迎和感謝!他表示,在生態文明建設的時代背景下,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要求統籌山水林田湖草,實現生態環境保護與城市可持續發展相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