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廣州灣大道(中澳友誼段)完工,記者沿途體驗——賞海灣美景 親碧水藍天

2021-03-01 湛江晚報

廣州灣大道(中澳友誼段)全長約1公裡。

2014年9月,廣州灣大道北段(中澳友誼段)正式動工,市民翹首期盼的觀海大道「呼之欲出」。昨天,記者從市城市綜合管理局獲悉,廣州灣大道北段(中澳友誼段)已完工,記者迫不及待前往體驗,感受這段美妙而浪漫的「觀海旅程」……

【感受】

入目皆是美景

上午10點半,記者從中澳友誼花園北側停車場出入口(即規劃中的市政道路龍汐路)沿著海灣漫步而行,曾經不平整的幽幽小徑「變成」一條黝黑平坦的瀝青路,寬敞的車道與整潔的環境映入眼帘,兩旁綻放的鮮花讓人眼前一亮。筆直矗立的路燈採用了中國傳統建築的鬥拱造型,一高一低,錯落有致,簡約大方;路邊與觀景平臺上設置的景觀燈宛如蓮花綻放,花瓣層疊,每個燈柱上還雕刻著名言警句,提升了道路的文化內涵。除了路燈別具特色,擺放在道路兩旁的仿木質花箱大氣得讓人驚豔,蒲葵、紅黃花朵朵相交,市民紛紛駐足拍照。

劉伯是河北人,來湛江一年多,就居住在中澳友誼花園附近。劉伯說自己見證了廣州灣大道(中澳友誼段)從最初的打樁到全面完工,「這裡特別漂亮,散步方便,景色宜人,也是帶小孩親海玩水的好去處!」劉伯邊拍照邊豎起大拇指說。

晚上7點,夜色降臨,沒有正式向市民開放的廣州灣大道(中澳友誼段)上,已有許多市民迫不及待提前來體驗,白浪拍岸,椰影搖曳,陣陣海風,好不愜意。走到種滿本土植物的觀景平臺上,層層階梯,人與海的距離瞬間被拉近,橫臥兩岸的海灣大橋仿佛近在咫尺,對岸的奧體中心霓虹閃爍,海東新區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燈火通明,不遠處的軍港在夜色中隱約可見。


觀景平臺上可近距離看海灣大橋。

【亮點】

人性化細節多

廣州灣大道始於金沙灣軍民大道,貫穿東西北的景觀路及主幹道,終於霞山區海濱公園,全長10.67公裡,分期分段實施建設。其中赤坎金沙灣段與霞山觀海長廊段已建成通車;中澳友誼花園至海洋路段,規劃線路全長約4.6公裡,分近期和遠期兩段實施建設。目前,北段(中澳友誼段)約1公裡已完工。

市城市綜合管理局市政科小黃告訴記者,短短一公裡長的道路其實蘊藏了不少「新亮點」:其一,下沉U槽與人行橋的完美結合,營造出橋上走人,橋下行車的人車分流,通過人行橋連接公園與海岸,市民無需橫穿道路,可以直接從公園走向海邊,實現了「還海於民、無縫觀海」的美好願望。同時,為避免形成路堤阻擋觀海視線,破壞景觀,全線道路豎向設計標高嚴格按照規劃高程控制,與沿線公園地坪、附近碼頭海岸線相接,保證市民觀海視線的開闊。其二,新理念「海綿城市」得到踐行,所有綠化帶被設計成了「凹」型結構,低於路面,便於蓄水;在人行橋旁邊有一間被綠色植物完全覆蓋的泵站,遠遠看去就像一面綠牆,既美觀又能收集水。其三,人性化細節多,如休息座椅設置在樹下並與樹木「平行」,達到更好遮蔭效果;設置在觀景平臺上的風雨走廊可供市民避雨防曬等。

遠眺廣州灣大道。

【設計】

彰顯濱海特色

廣州灣大道北段(中澳友誼段)的建設工程包括道路、U槽、橋梁、排水、路燈、綠化、交通設施和觀景平臺等多項內容,由於施工工藝複雜,精度要求高,施工難度大,涉及專業多,大大增加了項目質量控制風險,為建設施工增添了困難。

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粵西分院副總工、高級工程師梁工把一幅幅廣州灣大道的設計展板豎立起來,從最初到調整後的設計,從整體到局部,「普通的工程項目展板不超過10幅,而廣州灣大道展板多達70多幅,觀景平臺的設計也是不斷調整優化,從最開始的『三角形狀』到現在的『如意狀』,都是一邊施工一邊優化,反覆論證,最後選定的方案必須凸顯人性化、本土化,能夠充分彰顯湛江濱海城市與南國熱帶的特色。如今,若站在高處或者從海灣大橋往下看,能夠清晰看到觀景平臺呈如意輪廓,十分漂亮。」梁工在展板上比劃道,在設計與建設中,始終堅持不佔用海岸線資源與不佔用海域的原則,從道路設計到橋梁設計,特別是下沉U槽設計施工,既確保海灣大橋結構安全,又要保證U槽結構安全。此外,因為在海邊,設計充分考慮抗風能力與海水漲潮等自然天氣的影響。廣州灣大道北段(中澳友誼段)的完工為市民提供了親海觀海的好地方,也為觀海大道的最後貫通打下了重要基礎。

【呼籲】

愛護環境設施

沿海漫步,處處是景色,人行道與騎行綠道平坦舒適,連行人過馬路的斑馬線都別具一格。白綠相間的斑馬線中穿插著兩顆紅紅的愛心,裡面印著「I LOVE YOU」的字樣,海濱城市獨特的浪漫就在這裡「上演」。

住在附近的龍阿姨1981年來到湛江,站在雷州青石鋪就的人行道上,龍阿姨一個勁說好:「以前這裡是一片荒山野嶺,這兩年的變化確實是太大了,馬路越來越寬敞,環境越來越好,日子也越過越幸福。如果能把沙灘清理整理好,綠化儘量挑選遮蔭植物,那這裡就會成為市民日常休閒納涼的好去處。」帶著孩子來玩耍的張先生長期在外地經商,他期盼能在短期內把霞山赤坎貫通,能有一條充分展示湛江魅力的沿海觀光走廊。

市城市綜合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呼籲,廣州灣大道北段(中澳友誼段)觀景平臺正式開放後,廣大市民來觀海親水、休閒散步時能夠愛護公共設施,包括休息座椅、花箱、垃圾桶等,不要亂扔垃圾,特別是不要向海裡扔垃圾,大家共同愛護我們美麗的家。


道路兩旁有花壇。

小朋友在玩輪滑。

來源:湛江晚報 作者文/謝婷婷 圖/歐陽澤


相關焦點

  • 【遇見東城】觀東城美景,賞碧水藍天
    【遇見東城】觀東城美景,賞碧水藍天 東城的每一寸風景, 都被藍天白雲襯託的淋漓盡致, 快跟小編一起感受一下, 東城到底有多美!
  • 舟山市民 濱海大道新城段沿途變身靚麗海岸線
    5月31日,記者從舟山城投集團了解到,百裡濱海大道新城段將於9月底完工,屆時全線沿途將打造為景觀帶,為市民提供又一休閒好去處。5月31日晚,臨長路西側,濱海大道南側一處紅飄帶雕塑建築旁,美麗異常又熱鬧非凡。遠有新城大橋與對岸長峙島樓宇閃爍的燈光,近有海岸休閒地帶,來此休閒夜遊的市民絡繹不絕。這一段的海岸線,近日來已成為新城的新晉「網紅」夜遊地。
  • 這裡有一座見證中澳兩國友誼的花園,已是百花盛放,處處爭豔
    園林工人辛勤勞動在廣東湛江,有一座見證中國與澳洲兩國友誼的花園——中澳友誼花園,是湛江市與澳大利亞的凱恩斯兩市締結友好城市的友誼象徵。自2007年9月落成開放以來,它陪伴湛江人民走過了12個年頭,她用綠色譜寫兩市人民情誼。
  • 碧波藍天紅船行!記者體驗京杭大運河通州區城市段遊船
    (北京時間記者 楊凱博 攝影 翟鑫洋 報導)碧水環繞副中心,微風輕拂坐船去。10月14日,來自中央及地方的十餘家新聞媒體記者坐上遊船,暢遊京杭大運河通州城市段。這也是京杭大運河通州區城市段遊船正式通航後首都媒體記者的首次體驗之行。
  • 中澳友誼花園兒童戲水池國慶假期免費試開放
    10月3日,位於經開區中澳友誼花園的兒童戲水池,吸引了眾多家長帶著孩子前來戲水。中澳友誼花園相關負責人說,戲水池從今年3月起開始動工修復,9月完工,國慶假期向市民免費試開放。
  • 追逐澳門(一):中澳友誼大橋
    帶著這一連串的問題,中國網的記者來到了美麗的澳門,初次踏上這片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你會覺得他的質樸撲面而來,仿佛一位久未謀面的老友,親切而自然。好吧,帶上你的眼睛,與我一起感受文化澳門、時尚澳門的獨特魅力吧。
  • 「中澳友誼樹」種植儀式在澳大利亞首都舉行
    新華社坎培拉11月18日電(記者白旭嶽東興)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成競業與澳中友好協會首都地區分會主席卡羅爾·凱爾,18日在坎培拉市中心伯利·格裡芬湖畔的北京花園共同種下「中澳友誼樹」。成競業在種植儀式上表示,此次澳中友協提議種植友誼樹,表達了對維護和促進中澳民間友好的良好意願。澳中友協此次選海棠為友誼樹樹種,是因為這種樹生命力強,觀賞和實用價值都很高。「這些美好的寓意很符合我們對中澳關係的期許。」凱爾表示,這棵樹象徵著澳中兩國人民之間長期的友誼,「在現在這個時候,這是非常有意義的」。
  • 廣州灣懷舊之旅
    門前鐵質的柵欄,木質的百葉窗,外牆上繁複的雕刻花紋,瀰漫著濃濃異國風情。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二層樓頂有鍾亭,設置自鳴鐘報時,風格別致,是赤坎最早的現代堂皇建築。 喜歡歷史的朋友千萬不可錯過廣州商會會館中展出的很多廣州灣時期的文物,比如提馬燈,等釐稱,木盆,台鐘,袋錶,紙幣,彩罐,大多鏽跡斑斑,展品非常豐富。
  • 「隱秘」廣州灣
    1899年11月16日,法國迫使清政府籤訂不平等條約,強行租借廣州灣,即遂溪、吳川兩縣屬部分陸地、島嶼以及兩縣間麻斜海(今湛江港),面積約1800平方公裡,包括海島、陸地、海灣、洋面等所組成的大片區域,幾乎涵蓋了今天湛江市區所轄的絕大部分地區,租期為99年。  「在近代殖民史上,廣州灣比較特殊,體現在其租借地身份。
  • 京臺高速福建段全線通車 記者體驗沿途秀美風景
    京臺高速福建段全線通車 記者體驗沿途秀美風景  【解說】京臺高速公路福建建甌至閩侯段12月18日中午12點起正式通車運營。至此,京臺高速福建段全線通車。從福州出發驅車前往建甌僅需要1.5小時,去建陽等閩北各地也將縮短1小時。
  • 藍天碧水,秋月春風—普者黑
    普者黑名稱來源於當地少數民族語言,意思為「魚蝦滿塘的地方」雲煙飄渺,山嶺巍峨,荷花蕩漾,碧水清靈 候鳥天堂這裡常年生活著140餘種候鳥,是候鳥的天堂黑翅鳶、領角鴞、大白鷺等等將普者黑點綴得生機勃勃每一片湖面賞、
  • 廣州灣地名考辨——明清方志輿圖中的廣州灣
    其中在論及廣東西路海防時,指出了廣州灣的重要海防地位:高州東連肇廣、南憑溟渤,神電所轄一帶海澳,若蓮頭港、汾州山、兩家灘、廣州灣為本府之南翰;兵符重寄,不當託之匪人,以貽保障之羞也。這段話被以後的各種海防書籍、史地方志不斷轉引、轉述,儼然成為權威之論。
  • 徒步換新顏的南山母親河,看生態與經濟齊飛,賞碧水共藍天一色
    大沙河,深圳南山區的母親河,現在每天上下班都需跨越的河流,它起源於羊臺山,流經長嶺陂水庫、大學城、高新技術園等,一路穿過南坪快速、北環大道、深南大道和濱海大道,最後匯入深圳灣,連通深圳灣濱海休閒帶和後海中心片區,全長13.7公裡,貫穿南山全境。
  • 青山碧水古剎花海 漳州高新區南山文化生態園將於國慶前完工
    ­  漳州的小夥伴們­  接下來咱們散步休閒又有新去處了­  「碧水環青山,花海擁古剎」,這樣的美景已在漳州高新區南山文化生態園呈現出來,昨日下午,海都記者從漳州高新區了解到,南山文化生態園一期項目目前已完成總工程量的95%,將於國慶前全部完工。
  • 武漢友誼大道—中山路快速化改造開始 預計2021年全面完工
    為了緩解武昌的交通壓力,近日友誼大道—中山路快速化工程終於開工,建成後主車道將取消紅綠燈控制,大家開車可以從武昌車管所直達徐東大街。根據武漢現行城市總體規劃,武漢主城區共規劃「三環十三射+一快速通道」共300公裡快速路,目前已實現「三環十二射+一快速通道」,快速路系統已實現281公裡,規劃實現率達到94%,現在也就剩下「友誼大道-中山路工程」這一條放射線的改造工程。
  • 聞名全球的麥理浩徑,沿途景色多變,明星、政要都以徒步登頂為榮
    沿途有路標指示牌,每段都有報到處和休息處。 麥理浩徑橫跨 香港8個郊野公園,沿途翻越二十多座山。每段難度各異,路徑由山徑、石級、古道,水泥徑及馬路等連接。沿途攀高山、賞海灣、遊水塘、踏古道,景色多變豐美,指示清晰充足。
  • 香港最值得去的地方,藍天白雲碧水美如畫,不是尖沙咀不是淺水灣
    香港最值得去的地方,藍天白雲碧水美如畫,不是尖沙咀不是淺水灣旅遊對現在人來說,已經成了人們生活、娛樂、休閒必不可少的體驗自然神奇,增長見識的一項運動。我國旅遊資源非常的豐富,除了大陸上的一些美景之外,香港也是一個非常值得旅遊的城市,香港這個地方,小的時候就特別的憧憬,因為這是一座充滿誘惑感的城市,也是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平最高的地區之一,並且還有著「亞洲四小龍之一」的稱號。關於香港,相信每個國人心裡都有一種獨特的情愫,或因那東方之珠的魅力,或因TVB裡的經典場景。
  • 碧水藍天不是風景是背景
    很多人都會感覺奇怪,我們最引以驕傲的碧水藍天,為什麼沒有出現在「判詞」當中呢?其實,碧水藍天之於銀川,不是一個突出的風景,卻是暗出的背景。沒有碧水藍天,大漠長河就顯示不出它的意義了。   最讓銀川人驕傲的,不僅有賀蘭山和黃河,更有塞上江南的美譽。我們本地人的概念,通常是這樣的,「你看,我們雖然地處西北,同樣有湖泊溼地、城市水道。」然而,這並非外地人眼中的銀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