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灣大道(中澳友誼段)全長約1公裡。
2014年9月,廣州灣大道北段(中澳友誼段)正式動工,市民翹首期盼的觀海大道「呼之欲出」。昨天,記者從市城市綜合管理局獲悉,廣州灣大道北段(中澳友誼段)已完工,記者迫不及待前往體驗,感受這段美妙而浪漫的「觀海旅程」……
【感受】
入目皆是美景
上午10點半,記者從中澳友誼花園北側停車場出入口(即規劃中的市政道路龍汐路)沿著海灣漫步而行,曾經不平整的幽幽小徑「變成」一條黝黑平坦的瀝青路,寬敞的車道與整潔的環境映入眼帘,兩旁綻放的鮮花讓人眼前一亮。筆直矗立的路燈採用了中國傳統建築的鬥拱造型,一高一低,錯落有致,簡約大方;路邊與觀景平臺上設置的景觀燈宛如蓮花綻放,花瓣層疊,每個燈柱上還雕刻著名言警句,提升了道路的文化內涵。除了路燈別具特色,擺放在道路兩旁的仿木質花箱大氣得讓人驚豔,蒲葵、紅黃花朵朵相交,市民紛紛駐足拍照。
劉伯是河北人,來湛江一年多,就居住在中澳友誼花園附近。劉伯說自己見證了廣州灣大道(中澳友誼段)從最初的打樁到全面完工,「這裡特別漂亮,散步方便,景色宜人,也是帶小孩親海玩水的好去處!」劉伯邊拍照邊豎起大拇指說。
晚上7點,夜色降臨,沒有正式向市民開放的廣州灣大道(中澳友誼段)上,已有許多市民迫不及待提前來體驗,白浪拍岸,椰影搖曳,陣陣海風,好不愜意。走到種滿本土植物的觀景平臺上,層層階梯,人與海的距離瞬間被拉近,橫臥兩岸的海灣大橋仿佛近在咫尺,對岸的奧體中心霓虹閃爍,海東新區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燈火通明,不遠處的軍港在夜色中隱約可見。
觀景平臺上可近距離看海灣大橋。
【亮點】
人性化細節多
廣州灣大道始於金沙灣軍民大道,貫穿東西北的景觀路及主幹道,終於霞山區海濱公園,全長10.67公裡,分期分段實施建設。其中赤坎金沙灣段與霞山觀海長廊段已建成通車;中澳友誼花園至海洋路段,規劃線路全長約4.6公裡,分近期和遠期兩段實施建設。目前,北段(中澳友誼段)約1公裡已完工。
市城市綜合管理局市政科小黃告訴記者,短短一公裡長的道路其實蘊藏了不少「新亮點」:其一,下沉U槽與人行橋的完美結合,營造出橋上走人,橋下行車的人車分流,通過人行橋連接公園與海岸,市民無需橫穿道路,可以直接從公園走向海邊,實現了「還海於民、無縫觀海」的美好願望。同時,為避免形成路堤阻擋觀海視線,破壞景觀,全線道路豎向設計標高嚴格按照規劃高程控制,與沿線公園地坪、附近碼頭海岸線相接,保證市民觀海視線的開闊。其二,新理念「海綿城市」得到踐行,所有綠化帶被設計成了「凹」型結構,低於路面,便於蓄水;在人行橋旁邊有一間被綠色植物完全覆蓋的泵站,遠遠看去就像一面綠牆,既美觀又能收集水。其三,人性化細節多,如休息座椅設置在樹下並與樹木「平行」,達到更好遮蔭效果;設置在觀景平臺上的風雨走廊可供市民避雨防曬等。
遠眺廣州灣大道。
【設計】
彰顯濱海特色
廣州灣大道北段(中澳友誼段)的建設工程包括道路、U槽、橋梁、排水、路燈、綠化、交通設施和觀景平臺等多項內容,由於施工工藝複雜,精度要求高,施工難度大,涉及專業多,大大增加了項目質量控制風險,為建設施工增添了困難。
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粵西分院副總工、高級工程師梁工把一幅幅廣州灣大道的設計展板豎立起來,從最初到調整後的設計,從整體到局部,「普通的工程項目展板不超過10幅,而廣州灣大道展板多達70多幅,觀景平臺的設計也是不斷調整優化,從最開始的『三角形狀』到現在的『如意狀』,都是一邊施工一邊優化,反覆論證,最後選定的方案必須凸顯人性化、本土化,能夠充分彰顯湛江濱海城市與南國熱帶的特色。如今,若站在高處或者從海灣大橋往下看,能夠清晰看到觀景平臺呈如意輪廓,十分漂亮。」梁工在展板上比劃道,在設計與建設中,始終堅持不佔用海岸線資源與不佔用海域的原則,從道路設計到橋梁設計,特別是下沉U槽設計施工,既確保海灣大橋結構安全,又要保證U槽結構安全。此外,因為在海邊,設計充分考慮抗風能力與海水漲潮等自然天氣的影響。廣州灣大道北段(中澳友誼段)的完工為市民提供了親海觀海的好地方,也為觀海大道的最後貫通打下了重要基礎。
【呼籲】
愛護環境設施
沿海漫步,處處是景色,人行道與騎行綠道平坦舒適,連行人過馬路的斑馬線都別具一格。白綠相間的斑馬線中穿插著兩顆紅紅的愛心,裡面印著「I LOVE YOU」的字樣,海濱城市獨特的浪漫就在這裡「上演」。
住在附近的龍阿姨1981年來到湛江,站在雷州青石鋪就的人行道上,龍阿姨一個勁說好:「以前這裡是一片荒山野嶺,這兩年的變化確實是太大了,馬路越來越寬敞,環境越來越好,日子也越過越幸福。如果能把沙灘清理整理好,綠化儘量挑選遮蔭植物,那這裡就會成為市民日常休閒納涼的好去處。」帶著孩子來玩耍的張先生長期在外地經商,他期盼能在短期內把霞山赤坎貫通,能有一條充分展示湛江魅力的沿海觀光走廊。
市城市綜合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呼籲,廣州灣大道北段(中澳友誼段)觀景平臺正式開放後,廣大市民來觀海親水、休閒散步時能夠愛護公共設施,包括休息座椅、花箱、垃圾桶等,不要亂扔垃圾,特別是不要向海裡扔垃圾,大家共同愛護我們美麗的家。
道路兩旁有花壇。
小朋友在玩輪滑。
來源:湛江晚報 作者文/謝婷婷 圖/歐陽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