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卡達變成孤島 沙特等不及了?

2021-01-13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英國《衛報》9月1日報導,沙烏地阿拉伯王儲薩勒曼的一名資深顧問似乎證實,沙特正考慮在卡達邊界開挖一條運河,讓僅跟沙特相連的卡達半島變成一座孤島。

沙特顧問卡塔尼8月31日在推特表示:「執行薩爾瓦運河(Salwa Canal)計劃的細節讓我等得不耐煩,這一項歷史性的偉大計劃將改變本區地理面貌。」

報導截圖

該運河計劃由沙特媒體「Sabq」最先於4月報導,該媒體與沙特王室交情匪淺。不過卡塔尼的言論是目前最清楚透露沙特王室認真看待此計劃的信號。

先前報導指出,沙特將延著卡達邊界開鑿長約60公裡、寬約200米、深20米的運河。該計劃估計耗資10億美元,部分河段還預計興建核廢料場和軍事基地。

沙特媒體「麥加報」指出,有五家未公開名字的建設公司受邀競標運河計劃,預計9月公布得標廠商。

谷歌地圖

沙特的運河計劃意味著兩大石油國的最新衝突。沙特與其他中東夥伴,包括阿聯、巴林和埃及在2017年6月與卡達斷交,他們指控卡達私下與伊朗交好,支持恐怖組織。

卡達否認這些指控,並稱他國聯合抵制是為了侵犯其主權。隨後卡達和阿曼、伊朗、土耳其等國建立了新的商業關係。卡達在規避貿易限制方面的成果,也引發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關注。IMF在3月表示:「卡達斷交風波對其經濟和金融方面造成的影響正逐漸褪去。」

自從去年的爭議之後,卡達對外唯一的陸路邊界已被關閉,卡達國民也被抵制的國家驅逐,相關國家還禁止卡達國營的卡達航空飛經領空。雖然美國和科威特從中調停,但至今仍無法解決這起外交爭議。

相關焦點

  • 沙特為何要挖運河,讓卡達變成島國?
    首先,沙特面積225萬平方公裡,人口3255萬,又是世界上石油資源最多的國家。有人說:別看卡達(投資巴黎聖日耳曼)、阿聯(投資曼城)到處炫富,如果沙特要炫富,卡達和阿聯都要靠邊站。另外,伊斯蘭教的聖地麥加就在沙特境內。從哪個角度看,沙特都是阿拉伯世界當仁不讓的老大。雖然沙特軍的作戰能力夠嗆,在葉門被裝備落後的胡塞武裝打得滿地找牙。
  • 沙特等國與卡達「和好」
    原標題:沙特等國與卡達「和好」   新華社利雅得1月6日電第41屆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海合會)首腦會議5日在沙烏地阿拉伯西部城市歐拉舉行,與會領導人在峰會上簽署
  • 卡達重啟通往沙特的陸路口岸
    原標題:卡達重啟通往沙特的陸路口岸   卡達政府9日宣布,即日起重新啟用通往沙烏地阿拉伯的陸路口岸阿布薩姆拉,以方便人員進出卡達。
  • 卡達和沙特民航航班復飛
    當地時間2021年1月11日,卡達與沙特斷交三年半以來  沙烏地阿拉伯國家航空公司發布的公告顯示,沙特與卡達之間未來每周將運營7班航班,其中4班航班往返於沙特首都利雅得與卡達首都多哈之間,另外3班航班則往返於沙特西部城市吉達與多哈之間。  2017年6月,沙特、阿聯、巴林和埃及以卡達「支持恐怖主義」和「破壞地區安全」為由,宣布與卡達斷交,並對其實施包括關閉領空在內的制裁和封鎖。
  • 卡達重新啟用通往沙特的陸路口岸
    原標題:卡達重新啟用通往沙特的陸路口岸   卡達政府9日宣布,即日起重新啟用通往沙烏地阿拉伯的陸路口岸阿布薩姆拉,以方便人員進出卡達。
  • 沙特與卡達握手言和 伊朗脖子上的繩套又被美國收緊一些
    而近幾年裡水火不容的沙特和卡達也傳來了好消息,卡達外交部長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赫曼·薩尼發表聲明稱與沙特為決海灣危機邁出了必不可少的一步,沙特外交大臣則表示雙方對達成協議保持樂觀態度。從地圖上看卡達只是一個在阿拉伯半島上不起眼的半島國家,自視為阿拉伯國家領袖的沙特一直將卡達看作是自己的附庸,但卡達人並不甘心於做沙特的附庸國,他們也想走獨立自主的道路,於是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卡達憑藉著自己豐富的油氣資源開始擴大自身的影響力。
  • 沙特等國與卡達恢復全面外交關係
    2021-01-06 14:23:32 | 來源:中國新聞網    綜合消息:據多家媒體5日報導,沙烏地阿拉伯等國已與卡達恢復全面外交關係
  • 卡達禁止進口沙特、阿聯等四國產品
    卡達禁止進口沙特等四國產品  新華社多哈5月27日電(記者楊元勇)據當地媒體報導,卡達經濟和貿易部日前下令,禁止進口和銷售來自沙特、阿聯、巴林和埃及的產品。  卡達《祖國報》網站報導,卡達經濟和貿易部26日深夜發表聲明,要求從聲明發布之時起,卡達境內所有商場、店鋪等必須將來自這四個國家的產品下架,同時禁止從這四個國家進口產品。  聲明說,卡達實施這項措施旨在保護消費者權益、打擊非法貿易活動。
  • 沙特要把卡達半島變島國,卡達說,三個原因我不怕
    上一期我們說沙特要挖一條運河,跟卡達徹底斷絕關係,把卡達半島變海島。沙特面積225萬平方公裡,人口超過3000萬;卡達面積1.15萬平方公裡,人口276萬,可以說兩國國力懸殊很大。但是面對沙特和周邊國家的封鎖,卡達絲毫不懼,這是為何?
  • 沙特解除地區封鎖,卡達航空恢復飛越沙特領空
    沙烏地阿拉伯將解除對其地區鄰國卡達長達三年半的陸地、空中和海上封鎖,這是一項重大外交突破。談判已經進行了幾個月,12月初首次出現了突破的跡象,當時一名沙特高級官員樂觀地表示,與卡達的爭端可能很快得到解決。
  • 科威特外交大臣:沙特與卡達恢復開放邊境
    當地時間4日晚,科威特外交大臣薩巴赫在結束對卡達的訪問後宣布,沙特與卡達已同意重新開啟陸海空邊境。 科威特外交大臣 艾哈邁德·納賽爾·穆罕默德·薩巴赫: 基於科威特埃米爾納瓦夫的建議,沙特和卡達已達成一致,同意從4日晚開始相互恢復開放陸海空邊境。
  • 沙特外交大臣暗示解除卡達封鎖
    法爾漢表示,「我們願意繼續與我們的兄弟國卡達接觸,並希望卡達也對這種接觸保持有同樣承諾。」 沙特外交大臣表示,「但我們確實需要解決四方合法安全問題,我認為,在不久的將來,就可以尋找到解決方案。」
  • 卡達與沙特將籤「和解協議」?當事國家媒體諱莫如深
    【環球時報駐埃及特派記者 黃培昭】據卡達半島電視臺3日報導,在美國總統高級顧問、川普女婿庫什納的撮合下,卡達和沙特將達成一項「初步協議」,以結束兩個海灣鄰國之間3年多的爭端。半島電視臺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庫什納3日在卡達首都多哈與卡達埃米爾(國家元首)塔米姆·本·哈馬德·阿勒薩尼會面,此前一天,他還在沙特首都利雅得會晤了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據《華爾街日報》3日報導,庫什納與卡沙兩國領導人的會談內容集中在如何解決卡達飛機被禁止飛越沙特和阿聯領空的爭議問題,而將要達成的初步協議並不涉及巴林、阿聯和埃及。
  • 卡達與沙特將達成結束斷交協議
    沙特據阿拉伯人新聞12月1日報導,沙烏地阿拉伯人力資源和社會發展部於12月1日起進入工資保護計劃的最後階段。根據Argaam的數據,工資保護計劃於2013年8月首次推出,監管私營部門中所有員工的工資支付過程,該計劃在實施過程中建立了一個資料庫,這一資料庫中包含員工工資支付的最新信息,確保員工得到公司承諾的薪資。
  • 美國同卡達籤反恐備忘錄 沙特等四國不買帳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嚴翔】7月11日,美國和卡達在多哈籤署打擊資助恐怖主義諒解備忘錄,雙方表示,將共同承擔反恐責任和義務。俄新社7月11日援引《今日埃及》網站的報導稱,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巴林和埃及四國當天發布聯合聲明稱,美卡諒解備忘錄距離四國的要求還不夠,四國將對卡達是否履行該備忘錄規定的義務進行監督,同時繼續對卡達實施制裁。
  • 將鄰國挖成島國加強封鎖沒啥用,沙特無奈換上笑臉卡達依然不理
    也許大家已不再怎麼關注於沙特與卡達之間的爭端,實則自從2017年起,雙方發生了非常大的爭端,一直處於劍拔弩張的狀態,沒有緩解的樣子。在危機發生之後,土耳其向卡達派出了部隊,實則卡達在危機當中四處結交大國,從而獲得了不小的國際援助,讓沙特不敢動手,只能夠通過加強封鎖的方式來壓迫卡達屈服,後來沙特一氣之下,將鄰國挖成島國,在沙特境內修了一條人工運河,讓卡達在地理上從一個半島變成島了,可惜一再試圖加強封鎖沒啥用。
  • 沙特航空將從11日起恢復飛往卡達的民航航班
    沙烏地阿拉伯國家航空公司——沙特航空公司當地時間9日向外界宣布,將從11日起開始恢復往返於沙特與卡達之間的民航航班。該公司發布的公告顯示,沙特與卡達之間未來每周將運營7班航班,其中4班航班往返於沙特首都利雅得與卡達首都多哈之間,另外3班航班則往返於沙特西部城市吉達與多哈之間,而恢復後的第一班航班將於1月11日16時40分從利雅得飛往多哈。當地時間早些時候,沙特與卡達陸上邊境的薩勒瓦口岸正式恢復開放。
  • 沙特與卡達陸上邊境口岸9日正式恢復開放
    沙烏地阿拉伯與卡達陸上邊境的薩勒瓦口岸9日正式恢復開放。沙特國家通訊社的報導顯示,當地時間9日下午,來自卡達境內的第一輛汽車進入沙特境內,車上人員在經過邊境時除出示護照外,還按照疫情防控規定被測量了體溫,並承諾在三日內接受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 沙特等國與卡達 恢復全面外交關係
    沙烏地阿拉伯外交大臣費薩爾5日說,沙特、巴林、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埃及已與卡達恢復全面外交關係,此舉翻開了促進地區安全與穩定的「新篇章」。當天,第41屆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海合會)首腦會議在沙特西部城市歐拉舉行,卡達埃米爾(國家元首)塔米姆參會。這是卡達埃米爾3年多來首次訪問沙特。
  • 沙特等四國與卡達恢復外交關係 化解斷交危機
    原標題:沙特等四國與卡達恢復外交關係,化解持續三年半的斷交危機 海合會峰會釋放團結信號  1月5日,第四十一屆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海合會)首腦會議在沙特西部城市歐拉閉幕。會議籤署了《歐拉宣言》,強調海灣各國應團結一致,共同應對外部挑戰。有分析認為,峰會最大成果是沙特等4國與卡達恢復外交關係,持續三年半的海灣斷交危機得以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