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來臨國內旅遊稍稍有了些起色,但大家依舊不敢大幅度動彈,想要出去玩的,也只在國內溜達溜達。身邊不少小夥伴說:本來打算今年出國玩一大圈,這下全沒戲了,一切都為了安全!但是最近看到一份報告,信息來自媒體華輿,問題是疫情過後中國遊客最想去哪個國家旅遊?選擇日本的佔18%,泰國和歐洲加起來才14%。
之前在旅行平臺工作,自由行訂單泰國總是穩穩第一,只有櫻花季和楓葉季的時候,日本才佔個優勢。這幾年,日本的勢頭卻越發猛了起來,去日本旅行的遊客到底有多少呢?日本媒體President數據稱,2019年全年訪日外國遊客約為3188萬人,959萬來自中國大陸,中國遊客佔了日本外國遊客訪問數接近三分之一,難怪日本人稱中國是大客戶。那麼,到底日本為何這麼受中國遊客歡迎呢?
問起身邊對日本的印象,大家評價不一。有說勿忘歷史的,有說喜歡動漫二次元的,但大家都有一個相對統一的印象:日本環境很乾淨。第一次帶老爸去日本旅行,他盯著東京街頭的街面感嘆:一點灰也沒有!旅館餐館便利店,最重要的是衛生間馬桶,乾淨整潔給人增加了不少安全感。
之前學日語的時候,日本老師還感嘆日本人容易生病,他給出的理由竟是日本太乾淨,所以日本人免疫力差,一點小病毒就扛不住了。當時我們只是當笑話聽,還覺得日本人到了春天就戴口罩,為了防花粉病也太拼了。時間久了再想起日本老師的吐槽,卻覺得似乎有那麼點邏輯的道理。
去了日本旅行地不少次,有喜歡打卡動漫地的,有喜歡日料的,還有喜歡泡溫泉的,每個人去的目的都不一樣,但呼聲最高的卻是買買買。姑娘們去日本掃藥妝,中老年人去日本掃保健品和日用品,日本人甚至發明了一個詞「爆買」,指的就是中國遊客搶購的現象。雖然日本的商場裡,有不少中國製造的產品,就像是保溫杯,反而刻著日本製造的卻是稀奇貨,依舊有中國遊客樂此不疲地背回來。理由是日本買了,能便宜不少稅錢,反正用著都是一樣用。
這幾年去日本,會發現導購店都配上了中文服務員,連大喇叭的宣傳都是漢語,走在街道卻讓人分分鐘穿越到國內。抬頭再看看支付寶的藍旗子,難怪有網友說:去日本旅行,就像去了江浙滬。
遊客喜歡去日本旅行的理由千千萬萬,最重要的還是日本籤證的放寬。四五年前去日本,北京地區需要年收10萬,後來就變成了重點大學畢業三年內可去,申請多年籤證也逐步放寬了起來。日本一瞬間從一個高冷入境難的地方,變得說走就能走。曾經的領導還辦了個五年籤,她平時對日本並沒有表現特殊的喜歡,問起辦理籤證理由,她說:壓力大了,就打個飛的去過周末,去日本方便呀!
日本的城市各有特色,北海道是溫泉百貨,東京大阪買買買,京都租個和服體驗把日式風情,不少姑娘還喜歡去日本逗鹿。日本的街頭,出現越來越多的中國面孔;日本的商家,面對中國的遊客越發熱情殷勤;不少日本的酒店民宿,出現了中國投資人的身影……這種奇妙的滲透,在之前無人能夠想像,像是魔幻又不真實的幻想世界。去日本旅行的人越多,中國人對它的印象反而複雜起來,標籤也豐富了許多,每個人眼中,都有一個不同的日本。
你對日本的看法是怎樣的呢?去日本旅行,你會最先從哪個城市開始?市面上關於日本旅行的書籍很多,《日本,隱逸的日常》是近幾年中信出版社出版的一本,30多個作者從神怪文學、美食、鐵道情節,深入淺出講述了自己眼中的日本,也許不夠完整卻豐富多面,如果你是日本小眾文化的愛好者,不妨買一本,也許你能在這裡看到不一樣的日本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