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1月底已有4332萬美元臺灣農產品零關稅進口

2020-12-15 中國政府網

    記者從海關總署獲悉,2010年1-11月大陸受惠進口臺灣地區農產品零關稅優惠措施項下貨物1.2萬噸,貨值1641.6萬美元,關稅優惠1887.2萬元人民幣,同比分別增長了33.9%、70.7%和79.5%。前11個月受惠進口的番荔枝、凍鯖魚、柚和菠蘿,數量均超千噸。2005年大陸對原產於臺灣地區的部分進口鮮水果實施零關稅以來, 截至今年11月底,已有4332萬美元臺灣農產品零關稅進口,稅款優惠5347萬元。

    12月20日,16.75噸臺灣葡萄柚搭乘兩岸直航船舶,經廈門海關快速驗放,從廈門東渡口岸通關進口。今年前11個月經廈門海關進口臺灣零關稅水果4018噸,同比增長36%,佔大陸同期進口總量的46.1%。

    「海關為臺灣水果進口開闢了專用通道,降低了水果的損耗率,水果能儘快新鮮上市,所以賣得也很好。」臺灣農業整合行銷發展協會秘書長、廈門雅山貿易有限公司執行長溫仁得告訴記者。

    「我們公司到臺灣下了1000多萬美元的水果超級大訂單,有番荔枝、檳榔、楊桃等臺灣特色水果,價格實惠,市民可以大飽口福了。」深圳市永隆達進出口有限公司的李經理樂呵呵地向記者介紹,之所以敢下這麼大一筆訂單,還得益於深圳海關積極政策指導和良好通關環境。公司進口的臺灣水果除了在廣東本地市場銷售外,還有很大一部分銷往北京、上海、浙江、南京等全國大中城市,目前銷售狀況非常好。據深圳海關統計,今年1-11月深圳口岸進口臺灣零關稅水果3517噸,貨值924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77%和82%。

    為縮短臺灣農產品通關時間,海關開闢專門窗口,提供優先接單、專人核單、專人計稅、專人放行服務,在7天工作制的基礎上,實行「24小時預約通關」,確保「時時可通」。海關創新查驗手段,採取非侵入式查驗。海關工作人員對需冷藏或有特殊運輸要求的貨物,根據進口商的申請,提供「上門查驗」服務。此外,廈門海關還指定了臺灣農產品進口聯絡員,當企業通關遇到問題時,聯絡員將統一受理、協調、跟蹤、督辦,儘快予以解決;對政策法規有疑問時,則可通過該關開通的臺灣水果「諮詢熱線」,獲得解答。

    自2005年8月1日起,大陸對原產於臺灣地區的15種進口鮮水果實施零關稅。自2007年3月20日起,又增加了對原產於臺灣地區的19種進口農產品實施零關稅。《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實施後,上述惠臺政策仍然有效,繼續執行。

相關焦點

  • 泉州從臺灣進口農產品 檳榔等多種產品實行零關稅
    記者從泉州海關獲悉,目前,我市從臺灣進口的主要產品,包括秋刀魚、檳榔、中華鱉卵、午仔魚等均已實行零關稅。  根據海關總署公告,自2007年3月起對原產於臺灣地區的11種蔬菜(甘藍、花椰菜、絲瓜、青江菜、小白菜、苦瓜、洋蔥、胡蘿蔔、萵苣、芋頭、山葵)和8種水產品(鯧魚、鯖魚、帶魚、比目魚、鯡魚、鱸魚、蝦和貽貝)等19種進口農產品實施進口零關稅措施。
  • 大陸將對19種臺灣產農產品實施進口零關稅措施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王新培3月16日宣布,為擴大臺灣產農產品在大陸的銷售,大陸將於2007年3月20日起,正式對原產臺灣地區的11種蔬菜(甘藍、花椰菜、絲瓜、青江菜、小白菜、苦瓜、洋蔥、胡蘿蔔、萵苣、芋頭、山葵)和8種水產品(鯧魚、鯖魚、帶魚、比目魚、鯡魚、鱸魚、蝦和貽貝)實施進口零關稅措施。
  • 商務部:對19種臺灣產農產品實施零關稅(清單)
    為加快臺灣產農產品在大陸的銷售,今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王新培宣布,從2007年3月20日起,大陸正式對原產臺灣地區的11種蔬菜和8種水產品實施進口零關稅措施。  據了解,對19種臺灣產農產品正式實施進口零關稅措施,是大陸有關部門繼續貫徹胡錦濤總書記關於「臺灣農產品在大陸銷售的問題,事關廣大臺灣農民的切身利益,要切實解決」指示精神的重要舉措,是2005年對15種臺灣水果實施零關稅措施的延續和擴大,是深化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滿足臺灣農民同胞切身利益的又一項實際行動。
  • 商務部:大陸將對19種臺灣農產品實施零關稅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王新培3月16日宣布,為擴大臺灣產農產品在大陸的銷售,大陸將於2007年3月20日起,正式對原產臺灣地區的11種蔬菜(甘藍、花椰菜、絲瓜、青江菜、小白菜、苦瓜、洋蔥、胡蘿蔔、萵苣、芋頭、山葵)和8種水產品(鯧魚、鯖魚、帶魚、比目魚、鯡魚、鱸魚、蝦和貽貝)實施進口零關稅措施。    據了解,海關總署將公告上述臺灣產農產品的清單
  • 臺灣19種農產品進大陸「零關稅」
    晚報訊據解放日報報導商務部新聞發言人王新培16日宣布,為擴大臺灣產農產品在大陸的銷售,大陸將於本月20日起,正式對原產臺灣地區的11種蔬菜(甘藍、花椰菜、絲瓜、青江菜、小白菜、苦瓜、洋蔥、胡蘿蔔、萵苣、芋頭、山葵)和8種水產品(鯧魚、鯖魚、帶魚、比目魚、鯡魚、鱸魚、蝦和貽貝)實施進口零關稅措施(涉及2007版《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
  • 大陸將對19種臺灣產品20日起實施進口零關稅
    記者從商務部獲悉,從本月20日起,我國大陸將對產於臺灣的11種蔬菜和8種水產品實施進口零關稅措施。2005年大陸曾對15種臺灣水果實施零關稅措施。  「祖國大陸將繼續推動臺灣產農產品、食品在大陸的銷售,切實解決困擾臺灣農民同胞的農產品豐產滯銷問題。」商務部新聞發言人王新培說。
  • 截至今年7月底臺商在大陸投資累計近1100億美元
    新華社廈門9月8日電(記者許雪毅)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蔣耀平8日在廈門表示,截至今年7月底,大陸累計批准臺資項目8.9萬項,金額584.66億美元。如加上經第三地轉投資,臺商在大陸投資將近1100億美元。    由商務部和國臺辦聯合主辦的第八屆兩岸經貿合作與發展論壇8日下午在廈門舉行。
  • 臺灣16種農產品今年起零關稅登陸
    臺灣16種農產品今年起零關稅登陸 2012-03-09 11:25     來源:中國臺灣網     編輯:王思羽  在回答臺灣工商時報記者關於如何協助臺灣農產品在大陸銷售的問題時,陳萌山表示,今年大陸將繼續執行ECFA協議,從今年1月1日起,臺灣產的鮮蘭花、香蕉、柳橙等16項農產品的登陸關稅降為零,火龍果、生鮮烏魚蛋兩項農產品的關稅由10%降到5%,這為臺灣農產品銷往大陸提供了一個非常廣闊的空間,提供了條件。
  • 11種「零關稅」臺灣蔬菜首次集體亮相「海交會」
    新華網福州5月19日電(記者胡蘇)青翠碧綠的小白菜、比胳膊還粗的苦瓜、長的像海參的山葵……11種新開放的「零關稅」臺灣蔬菜,首次集體亮相正在福州舉行的第九屆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  在本屆「海交會」上,專門設有「臺灣農產品展區」,參展品種包括甘藍、花椰菜、絲瓜、青江菜、小白菜、苦瓜、洋蔥、胡蘿蔔、萵苣、芋頭、山葵共11種臺灣蔬菜和木瓜、菠蘿等8種臺灣水果。  本次展出的協辦方、臺灣唐領集團總裁何希炯親自擔任起講解員。他拿起一個樣子跟海參差不多的東西告訴參觀者:「這個是臺灣最好的調味品原料——山葵,用它研磨成泥,佐味海鮮、生魚片,味道最棒!」
  • 4000m2臺灣農產品交易區現身中埔
    夏商集團表示已做好各項準備工作,「臺灣農產品中轉集散分撥中心」正在籌備中  未來,新鮮的臺灣蔬菜在中埔市場就能買到。  本報訊(記者洪鈞)記者昨日從夏商農產品集團獲悉,中埔蔬菜農副產品物流中心已經騰出4000平方米的經營場所,專供臺灣農產品交易使用。
  • 閩臺農產品貿易:三大難題影響臺灣農產品登陸
    (記者胡善安)民建福建省委農業委員會主任陳彤等專家近期通過深入閩臺兩地調研發現,臺灣農產品要大舉登陸,存在體制、產業型態和通路瓶頸。  閩臺農產品貿易現狀  2011年起,兩岸ECFA項下18個稅項的臺灣農漁產品以零關稅登陸,兩岸農產品貿易進入新的發展期。
  • 海關總署就15種臺灣水果實施零關稅答記者問
    記者:享受零關稅的臺灣地區水果進口時都需要什麼樣的手續?  負責人:除了正常貿易所需要提供的通關單證和通關手續外,由於這次零關稅措施是大陸單方面宣布實施的,因此,為了確保享受零關稅的水果確實來自臺灣,海關總署認可了臺灣地區11家目前已在籤發水果產地證明文件的有關機構,進口商需在進口申報時向海關提交這11家機構中任一機構籤發的產地證明文件。
  • 這8000多種產品零關稅! 包括進口化妝品、冰島三文魚等
    ­  在1月11日商務部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截至目前,我國已經生效實施的自貿協定有15個,涉及23個國家和地區,涵蓋了8000餘種零關稅的進口產品。­  同時,進口化妝品、冰島三文魚、智利紅酒、東協的熱帶水果......你要的這些產品不用再花大價錢代購了。
  • 進出口企業又有好消息 「臺灣貨」實施零關稅
    中新浙江網3月28日電 海關總署2007年第6號公告,從3月20日開始,我國對從臺灣進口的部分農產品、水產品實施零關稅政策。這是自2005年我國對從臺灣進口的水果施行零關稅政策以來,我國對從臺灣進口的部分農產品、水產品的又一優惠關稅政策。
  • 大陸將擴大臺灣島內農產品登陸關稅降稅範圍
    商務部14日在此間發布消息稱,《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籤署以來,大陸方對臺實施零關稅的臺灣農產品已超過50種,今年將研究進一步放開臺灣農產品進入大陸市場的品種和數量的可能性,擴大島內農產品登陸關稅降稅範圍。
  • 【專題研究】臺灣地區農產品市場概況(一):供需結構要點與貿易規模
    區域概況(1)地理和人口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臺北,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海域,東臨太平洋,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群島相對。臺灣由中國第一大島臺灣島和周圍屬島以及澎湖列島等島嶼組成,總面積約3.6萬平方公裡。
  • 國民黨前「立委」:RCEP讓臺灣農產品外銷大陸岌岌可危
    針對RCEP對臺灣農業的衝擊,全臺農會理事長、中國國民黨前「立委」蕭景田向中評社表示,出口的農產品原本利潤就不高,將來面對RCEP各會員國間零關稅,臺灣農產品更沒有競爭力,甚至會被拒於門外。更糟糕的是,中國大陸也不一定要跟臺灣買農產品,大可以從越南、泰國或其他東南亞國家進口成本更低、品質也不錯的農產品,這對臺灣農漁畜牧業帶來的衝擊太大了。蕭景田認為,目前的兩岸關係要馬上處理,但蔡當局好像自我麻醉、視而不見,在意識形態作祟下,受影響最大的就是農漁民。
  • 為臺灣農產品快速通關,大陸多個口岸構建「綠色通道」
    2005-05-13 00:00:00   原創 為解決臺灣農產品特別是水果在大陸的銷售問題,祖國大陸日前決定擴大臺灣農產品進口,把檢驗檢疫準入的臺灣水果由12種擴大到18種,對10餘種臺灣水果實行零關稅措施
  • 受ECFA臺灣進口零關稅衝擊 大陸青斑價格一路下跌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自去年元旦正式實施以來,作為該協議早期收穫清單農產品之一的臺灣原產石斑魚,從今年1月1日開始進入內地課稅已從2011年的5%降為零。此協議,令在國內石斑魚品種中有最大養殖面積的青斑首當其衝受到影響。
  • 臺灣茶葉出口大陸零關稅 茶企拓內地市場熱情高
    據臺灣媒體報導,實施兩年半的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減稅效益使得臺灣向大陸的茶葉出口量持續高速增長。大陸已成為臺灣茶出口的第一大市場,很受臺茶企重視。筆者獲悉,將於明年4月舉辦的北京茶博會已經有20家臺灣茶葉和茶具企業報名,以臺灣展區的形式集中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