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戶座流星雨是世界七大流星雨之一,是發生在10月至11月初的流星雨,高峰期出現在10月21至22日,每小時約可以觀測到60顆來自獵戶座靠近雙子座邊緣輻射點的流星。它是由著名的哈雷彗星造成的,哈雷彗星每76年就會回到太陽系的核心區,散布在彗星軌道上的碎片,形成了著名的獵戶座流星雨。
中文名 獵戶座流星雨
母體 哈雷彗星
稱號 世界七大流星雨之一
時間 10月15日到10月30日
名稱由來
哈雷彗星
哈雷彗星是由冰、塵埃物質組成的,其核的直徑略大於10千米,重10萬億噸。它76年繞太陽一周,每次接近太陽前後都要損失20億噸的物質,其中冰升華成水汽,塵埃顆粒飛散到四面八方。這無數的顆粒仍沿著哈雷彗星的軌道飛速前進。哈雷彗星的軌道非常扁長,遠日點超出海王星軌道,近日點卻在金星軌道內。地球一年中會兩次穿過哈雷彗星的軌道,其中的一次是在10月,大約從16~27日。這期間會有很多塵埃顆粒進入地球大氣層。白天飛進來的看不見,夜裡它們雖然是平行地闖進來,但根據透視原理(平行線在遠方是匯聚在一點的),這些流星看上去好像從天空中同一點向四面八方散射的,這一點就叫「輻射點」。每年10月,流星雨的輻射點位置正好在獵戶座內,故命名為獵戶座流星雨。
基本分類
獵戶座
獵戶座星雲
獵戶座流星雨有兩種,輻射點在參宿四附近的流星雨一般在11月20日左右出現;輻射點在ν附近的流星雨則發生於10月15日到10月30日,極大日在10月21日。通常所說的獵戶座流星雨是後者,它是由哈雷彗星造成的,哈雷彗星每76年就會回到太陽系的核心區,散布在彗星軌道上的碎片,形成了著名的獵戶座流星雨。
主要特徵
獵戶座流星雨的特徵非常明顯,流星速度快,亮流星多,而且呈白色,峰值流量持續時間長。這些特點都令其更適合公眾觀測。
流量
獵戶座流星雨的流量比較穩定,每小時天頂流星數最大值通常在25顆左右,而2011年前後更是一度超越了50顆。
速度
獵戶座流星雨的活躍期幾乎貫穿整個10月及11月上旬。獵戶座流星雨的流星體速度可達66千米/秒,屬於快速流星。極大時,每小時通常會有25顆左右的流星划過東方夜空,亮流星居多,而且呈白色。
觀測時間
獵戶座流星
哈雷彗星的公轉方向和地球的公轉方向相反,所以看到的流星下半夜往往要比上半夜多。另外哈雷彗星軌道上的塵埃分布不是均勻的,所以不同年份流星的多少不一樣。一般情況下,獵戶座流星雨最好在10月16~27日連續觀測,其中21日、22日的下半夜最多,每小時可見光跡35條左右,為極盛期。
觀賞記錄
2019年在CP398
在去看同期因為沒有太多的經驗和環境所以對流星覺得是痴心妄想,但經過一年時間在CP398發現這裡的流星簡就是猖狂,天 氣好的晚上經常抬頭間就能看到。下次大家可以試試天氣好的時候到CP398把燈關了,坐在躺椅固定看天空一個方向半個小時內一定能看到流星
拍星空時經常無意間拍到流星
CP398的常規銀河(天氣佳是肉眼可見)
用SLT127天文鏡觀測到的土星(大家有看到土星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