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千仞受邀參加華山論劍,他如果去了,外號應該叫什麼?

2020-12-14 三人隨筆

在金庸的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裡,有一個武林盛事,那就是華山論劍。華山論劍是當世頂尖高手才有資格參加的盛會,不能自己報名,採用的邀請制。第一次參加華山論劍者,共有五人,即「東邪」黃藥師、「西毒」歐陽鋒、「南帝」段智興、「北丐」洪七公和「中神通」王重陽

這五人也被人們稱為「射鵰五絕」,是當世頂尖高手的象徵。東、西、南、北、中,五人的外號佔了五個方位,這是根據他們長期居住的位置,還有他們的性格或者職位來確定的外號。黃藥師的「邪」和歐陽鋒的「毒」是性格,而段智興的「帝」和洪七公的「丐」,則是他們的職位

射鵰五絕

其實,第一次華山論劍受邀者並不僅僅是這五人,還有一人也受到了邀請,那就是「鐵掌水上漂」裘千仞。裘千仞的鐵掌和輕功,那也是武林一絕。但是裘千仞自認與其他五人相比,在武功上還有些差距,所以沒有參加。

那如果裘千仞真的參加了華山論劍,「射鵰五絕」就變成「射鵰六絕」了。如果是這樣,金庸先生會給裘千仞一個什麼樣的外號呢?東西南北中已經佔完了,裘千仞的鐵掌幫在湖南,居住的位置與「南帝」段智興相差不大。所以,「南」他是不能用了

裘千仞

裘千仞是鐵掌幫的幫主,和洪七公有些類似。但是這個鐵掌幫既不屬於道,也不輸於僧,當然更不是乞丐,不好用一個字加以概括。鐵掌幫的前任幫主上官劍南,倒是個了不起的人物,是韓世忠部下的將領,《武穆遺書》的知情者。這是一位壯志未酬的大英雄,大豪傑

但裘千仞和上官劍南並不一樣,他的武功要高於上官劍南,算得上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但是,他將上官劍南的大義丟了,後來甚至成了大金的幫兇,違背了上官劍南的初衷。裘千仞的鐵掌幫一舉將衡山派打得一蹶不振,下手也夠狠。

裘千仞

裘千仞的狠勁,不僅僅表現在對待衡山派上,也表現在對待孩子身上。裘千仞一掌將周伯通和瑛姑的孩子打得半死不活,然後哈哈大笑揚長而去。能夠對孩子下得了手,裘千仞不是一般的狠。這也使得瑛姑對段智興懷恨不已,迫使段智興出家為僧,法名一燈。

裘千仞的狠勁還表現在與周伯通的追趕上。一開始是周伯通追著裘千仞跑,從江南一直追到漠北。然後,裘千仞發現周伯通怕蛇,他便反過來又追著周伯通跑,從漠北又追回了江南。周伯通畢竟是頑皮,覺得好玩,裘千仞純粹是報復

裘千仞

裘千仞跟著一燈大師出家十多年了,還是沒能看破紅塵。一燈大師讓其法名為「慈恩」,就是希望他有仁慈恩惠之心,以消減他的狠勁。裘千仞雖然戴著手銬腳鏈,但控制不住時,出手就要人命。他的這種狠勁,是根深蒂固的,一燈大師很難助其化解

所以,在裘千仞身上,處處透著一股「狠」勁。他為了揚鐵掌幫之名,而滅了衡山派,他為了算計段智興,而對孩子下手,他為了報復周伯通,可以直追千裡。他的這種「狠」,還表現在將上官劍南的願望忘得一乾二淨,完全沒有考慮到前任的意願。

裘千仞

王重陽是「義」的代表,黃藥師是「邪」的標誌,歐陽鋒的「毒」無人能及,段智興的「仁」一般人做不到,洪七公的「正」使其一生問心無愧,裘千仞就是個「狠」字。所以,這六大高手,一「正」一「邪」、一「狠」一「毒」、一「仁」一「義」,是正邪、狠毒、仁義的象徵。

有了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那麼裘千仞應該叫什麼「狠」呢?東西南北中都是方位,裘千仞外號前面也應該有一個表示方位的字。裘千仞的鐵掌幫位於湖南湘西,屬於南方。在古代,人們稱南方少數民族為「蠻」。因此,裘千仞的外號可以叫「蠻狠」。而且,裘千仞「相貌兇惡,眼發異光」,這不就是「蠻」麼?

裘千仞

「東邪」黃藥師、「西毒」歐陽鋒、「南帝」段智興、「北丐」洪七公、「蠻狠」裘千仞、「中神通」王重陽,這就是新的「射鵰六絕」。「蠻狠」裘千仞,確實夠狠,不知大家還有沒有更合適的外號?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裘千仞受邀參加華山論劍,他如果去了,外號應該叫什麼?
    在金庸的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裡,有一個武林盛事,那就是華山論劍。華山論劍是當世頂尖高手才有資格參加的盛會,不能自己報名,採用的邀請制。第一次參加華山論劍者,共有五人,即「東邪」黃藥師、「西毒」歐陽鋒、「南帝」段智興、「北丐」洪七公和「中神通」王重陽。這五人也被人們稱為「射鵰五絕」,是當世頂尖高手的象徵。東、西、南、北、中,五人的外號佔了五個方位,這是根據他們長期居住的位置,還有他們的性格或者職位來確定的外號。
  • 《射鵰英雄傳》中,裘千仞為何沒參加第一次華山論劍?原因很現實
    在金庸《射鵰英雄傳》中,第一次華山論劍,裘千仞是在受邀行列之內的。也就是說,他是拿了華山論劍的邀請券,卻唯一沒有到場的一位。裘千仞為何沒有去參加第一次華山論劍,是喜歡金庸武俠的朋友們一直在討論的話題。很多人單純地認為,裘千仞之所以不去參加一論,有可能是因為他自知武功不及其他五人,所以最終決定放棄了參賽資格。
  • 他為什麼敢去第二的第一次華山論劍裘千仞
    第一次華山論劍,裘千仞是王的邀請候選人。然而裘千仞認為他的鐵掌還沒有完成,與其他五個相比沒有獲勝的機會,所以他請求不要參加。其實,裘千仞是自我意識,但他也是一個很有進取心的人,僅僅為了名利,他背叛了道德。
  • 第一次華山論劍裘千仞不敢去,為何第二次他就敢前往?
    實際上,假如當年裘千仞接受王重陽的邀請,赴華山之會,雖然那次華山論劍的勝負結果不會改變,還是王重陽技高一籌,力壓其他幾人獲得天下第一,但是天下「五絕」的稱號就定然會不存在,而是變成「六絕」,裘千仞亦能佔其一絕之席。
  • 從第一次華山論劍到第二次華山論劍,裘千仞的武功有進步嗎?
    鐵掌水上漂裘千仞是《射鵰英雄傳》中武功僅在歐陽鋒之下的反派BOSS,他的武功之高直追五絕,讓主角郭靖和黃蓉吃了不少虧。從第一次華山論劍前後,裘千仞就已經有極厲害的武功,到他最後隨一燈大師歸隱時,他的武功又有了長足的進步。
  • 從第一次華山論劍,到第二次華山論劍,裘千仞的武功有沒有進步?
    有朋友問,《射鵰英雄傳》中,從第一次華山論劍到皈依佛門,拜入一燈大師門下,裘千仞的武功有沒有進步?裘千仞皈依佛門是在第二次華山論劍時,而第一次華山論劍是發生在二十五年前,從第一次華山論劍到第二次華山論劍,中間相隔了二十五年。
  • 無緣華山論劍,被周伯通追著打,裘千仞武功真的弱嗎?
    裘千仞的江湖名號叫做鐵掌水上漂,很是拉風。然而,他沒有參加第一次華山論劍,實力一直得不到證明,甚至飽受質疑,因此他一直致力於角逐天下第一,準備在第二次華山論劍大展神威,一舉奪魁,揚眉吐氣!雖然裘千仞的武功被人質疑,但是真正實力還是很強勁。他的武功有多強呢?
  • 第一次華山論劍後,裘千仞為何要打傷瑛姑的孩子?答案耐人尋味
    在《射鵰英雄傳》中,裘千仞曾獨身闖入大理,並用鐵砂掌將瑛姑的孩子給打成了重傷。裘千仞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因為,當時第一次華山論劍已經過去了。而距離第二次華山論劍還有20多年的時間。所以說,他這麼做的動機有點讓人摸不到頭腦。
  • 華山論劍前,裘千仞為何只挑南帝下手?原因有三個,其實不複雜
    華山論劍是金庸先生在射鵰中新引進的一個詞,並且也通過華山論劍決出華山五絕,因為在天龍八部的時候高手太多了,幾乎每個門派都有強者,那就難以排名。而到了射鵰英雄傳中,強者很明顯被縮減了,所以在當中就出了一個官方的實力排行榜,射鵰中的江湖自然是華山五絕居首。
  • 第一次華山論劍為了什麼?本來是六人,為何只有五人參加華山論劍
    其實最讓大家印象深刻的應該是,眾人最期待的華山論劍。像什麼不知名的無名小卒,肯定是沒有資格參加華山論劍的。但是仔細看《射鵰》裡,金庸關於描述華山論劍的部分,只說了第二次的華山論劍,那麼第一次華山論劍到底是在什麼時候呢?
  • 《射鵰英雄傳》中裘千仞為什麼有信心參加第二次華山論劍?
    我認為裘千仞之所以有信心參加第二次華山論劍,可能是由於這三個原因:第一,裘千仞拿著兩條毒蛇追周伯通追到了華山之巔,剛好順便參加第二次華山論劍;第二,裘千仞知道自己不可能奪得天下第一,但只要能打入前五,就足以傲視天下群雄;第三,裘千仞一直在為金國六王爺完顏洪烈效勞,剛好可以藉此機會見機行事。
  • 為什麼洪七公對歐陽鋒很重視,對裘千仞卻極為不屑?
    裘千仞的怯懦讓五絕瞧不起裘千仞實際上也是武林高手,他作為鐵掌幫的幫主,憑藉著一對鐵砂掌橫行江湖,可以說是聲名顯赫。他曾把衡山派打的一蹶不振,而且此人野心極大,第一次華山論劍時王重陽曾邀請過他,能被「中神通」親自邀請可以看出裘千仞的武功之精湛。
  • 華山論劍時,周伯通跟裘千仞誰更強?為何後來周伯通厲害那麼多?
    鐵掌幫本是江湖名門正派,自從裘千仞接手後由正入邪成為完顏洪烈的座上客。第一次華山論劍時,王重陽邀請裘千仞參加。當時裘千仞鐵掌神功未練成,所以婉言謝絕。周伯通的武功達不到華山論劍的水平。王重陽並沒有讓周伯通參加,只是讓他觀摩學習。
  • 夜探大理皇宮,裘千仞套路一燈大師,臨走大笑沒憋住?
    這一切的罪魁禍首自然是裘千仞。裘千仞如此套路,可謂天衣無縫。但是,有一個問題,他以一個絕頂高手的身份去打傷一個兩三歲的小孩,只會令江湖人所不齒,那麼當時得手後他為何大笑幾聲留下作案把柄呢?是太得意沒有憋住,還是故意留下線索示威?當年第一次華山論劍,裘千仞也在王重陽邀請之列,這足見其在江湖上的地位。雖然裘千仞並未如約赴會,但是他一直也被認為是與華山五絕一個水準的江湖前輩。
  • 裘千仞重傷黃蓉,黃藥師為何沒找他報仇?你看看裘千仞師傅是誰
    至於黃蓉,對於黃藥師來說,她是他這輩子最大的依靠,自從愛妻馮蘅離世後,黃藥師便打算為妻殉葬,他之所以沒有這麼做,原因就在於捨不得黃蓉!所以黃藥師很愛黃蓉,很關心黃蓉,容不得黃蓉受一點委屈,然而奇怪的是,這樣一個「護女狂魔」,當女兒被裘千仞重傷後,他居然沒有找裘千仞算帳,這一點極其不合理,為何會如此呢?這一切恐怕與裘千仞的師傅有關。
  • 裘千仞的武功是否被弱化,他的武功不遜於周伯通
    鐵掌水上漂裘千仞的武功並不弱,至少最初應該和五絕一個檔次的(第一次華山論劍)。而後他的武功在不斷地提升中,五絕的武功也在不斷地提升,但始終差一個檔次,在第二次華山論劍以後,裘千仞由於被一燈大師「降服」出家,裘千仞的武功就已經固化,沒有再次突破和提高的可能性,所以才會在《神鵰俠侶》中,他的武功才會大幅度退化。這也就造成了他被楊過擊敗,即便如此,裘千仞還是和金輪大戰三天三夜才輸了一招。
  • 第一次華山論劍時期,武功次於五絕的周伯通與裘千仞,孰強孰弱?
    當年華山論劍時,王重陽等人,也曾邀請了裘千仞,但裘千仞覺得自己鐵掌功尚未大成,不是王重陽的對手,所以便沒有去參加華山論劍。當年華山論劍,王重陽等曾邀他參與。裘千仞以鐵掌神功尚未大成,自知非王重陽敵手,謝絕赴會,十餘年來隱居在鐵掌峰下閉門苦練,有心要在二次論劍時奪取「武功天下第一」的榮號。
  • 十尺為丈七尺為仞,裘千仞和五大高手齊名,裘千丈為何武功三流?
    裘千仞苦著臉道:「姑娘既說是,就算是吧。我們倆是雙生兄弟,我是哥哥。本來武功是我強,後來我兄弟的武功也就跟著了不得起來啦。」郭靖道:「那麼到底誰是裘千仞?」裘千仞道:「名字不同,又有什麼關係?是我叫千仞還是他叫千仞,不都一樣?咱倆兄弟要好,從小就合用一個名兒。」
  • 金庸寫的三次華山論劍,有哪些人參加,結果怎麼樣?
    其實,第一次華山論劍時,江湖上還有一名高手,武功僅次於五絕。他就是鐵掌幫的幫主裘千仞。五絕曾經邀請裘千仞參加第一次華山論劍:「裘哥,同去,同去。」但是,裘千仞認為自己的鐵掌功尚未練成,肯定不是五絕的對手,便知趣地謝絕了邀請,埋頭修煉鐵掌功,準備在第二次華山論劍時與五絕一決雌雄。
  • 第二次華山論劍如果評五絕,各自都該是什麼稱號?
    神鵰俠侶結尾,江湖上的一流高手再次聚集華山,而此時眾人大都年歲已高,且已有故人過世,所以這次論劍並未比武,只是根據每人的綜合情況評選出新的五絕,即東邪,西狂,南僧,北俠,中頑童。不過這次華山論劍,其實是第三次。而在射鵰英雄傳結尾的第二次華山論劍,才是金庸重點和正面描寫的比武盛宴,而偏偏是這第二次,眾人匆匆打完了事,卻也沒再評出什麼五絕之類的名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