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澳門5月3日電 集中西方不同建築特色於一體的澳門漁人碼頭是亞洲同類主題公園的首創,也是3日在澳門進行的北京
奧運火炬傳遞的起點和終點。
漁人碼頭位於澳門外港新填海區海岸,佔地面積超過11.15萬平方米,分為唐城、東西匯聚和勵駿碼頭3個主題區域。
表現中國古老文化的唐城,區內以金黃色為主體的中國傳統建築古色古香;東西匯聚區域顧名思義是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現代文化交匯的地方。區內有火山、非洲土著式堡壘和希臘式廣場3個主題;勵駿碼頭則以海岸設計為主題,區內有很多不同國家、不同年代和不同形式的建築物。
2003年開放以來,漁人碼頭已成為澳門居民和遊客娛樂、購物的好選擇。
3日,北京奧運火炬傳遞澳門站活動將以漁人碼頭的勵駿廣場作為起點,終點則設在漁人碼頭的羅馬表演場。
澳門金蓮花廣場:昔日見證回歸 今朝喜迎聖火新華社澳門5月3日電 為慶祝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祖國,中央人民政府贈送澳門特區一尊名為《盛世蓮花》的雕塑。雕塑放置的廣場被命名為金蓮花廣場。這個昔日見證了澳門回歸祖國的特殊地點,3日將成為人們歡迎北京奧運聖火的場所。
大型雕塑《盛世蓮花》重6.5噸,高6米,主體部分由花莖、花瓣和花心組成,花體部分最大直徑3.6米,青銅鑄造,表面貼金裝飾。形似蓮葉的基座部分則由3層紅色花崗巖相疊組成,寓意澳門、氹仔和路環三島。
蓮花是澳門特別行政區區花,蓮花盛開,象徵澳門永遠繁榮昌盛。如今,位於澳門新口岸高美士街、畢士達大馬路及友誼大馬路之間的金蓮花廣場,不但是海內外遊客必到的景點,而且是每年國慶、澳門回歸紀念日澳門特區政府舉行升國旗、區旗儀式的地點。平時每天的升旗時間是早上8時整。
有關方面預計,3日將有眾多澳門市民在這裡迎候奧運聖火的到來。
北京奧運火炬傳遞將途經澳門的象徵大三巴牌坊新華社澳門5月3日電 澳門大三巴牌坊是澳門的地標性建築,也是澳門的象徵。3日,澳門市民和遊客可以在這裡歡迎奧運聖火的到來。
大三巴牌坊即聖保羅教堂的遺蹟,位於澳門大巴街附近的小山丘上。聖保羅教堂建成於1637年,整座教堂體現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建築風格與東方建築特色的結合,是當時東方最大的天主教堂。
1835年1月26日黃昏,聖保羅教堂被一場大火燒毀,僅殘存了現在的前壁部分。因為它的形狀與中國傳統牌坊相似,所以取名為「大三巴牌坊」。1990年至1995年,澳門對大三巴牌坊進行了維修,並建成了一個天主教藝術博物館。
2005年7月15日,在南非德班市舉行的第29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包括大三巴牌坊在內的澳門歷史城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澳門議事廳前地迎聖火新華社澳門5月3日電 3日下午,北京奧運聖火將來到澳門最繁華熱鬧的地方——議事廳前地,諸多澳門民眾也將在這裡送上他們對奧運聖火的祝福。
澳門特區最繁華的大街——新馬路旁的議事廳前地,在澳門當地俗稱「噴水池」。「前地」是葡萄牙語中廣場的意思。以「噴水池」為中心的議事廳前地以產自葡萄牙的石質地磚組成各種動物標誌的圖案,被錯落有致的葡萄牙風格建築圍繞,黑黃色調分明,具有葡萄牙傳統特色。
議事廳前地是澳門的步行街區,也是遊客聚集的熱鬧地方。
跨海橋前迎聖火新華社澳門5月3日電 跨海大橋是新澳門的象徵,也是澳門快速發展的見證。3日,澳門民眾將在他們引以為豪的西灣大橋前迎接北京奧運聖火的到來。
於2004年12月19日落成的西灣大橋,是連接澳門半島與氹仔島之間的第三座跨海大橋。西灣大橋北起澳門半島融和門,南至氹仔碼頭,採用「豎琴斜拉式」,總長2200米,分上下兩層。上層為雙向6車道,下層箱式結構,雙向4車道行車,可以在8級颱風時保證正常交通,從而建構起半島與離島之間的全天候交通網絡。
媽閣廟前見證聖火新華社澳門5月3日電 3日下午,北京奧運會聖火將途經澳門的媽閣廟。屆時,來自奧林匹亞的聖火將與媽閣廟的香火相遇,澳門將以最具代表性本土文化迎接奧運聖火的方式,展示其中西文化薈萃的特性。
已有逾500年歷史的媽閣廟,是澳門三大古剎(媽閣廟、觀音堂、蓮峰廟)中歷史最悠久的。
媽閣廟原稱媽祖閣,俗稱天后廟。整座廟宇包括石殿、大殿、弘仁殿和觀音閣4座主要建築。1874年、1875年,媽閣廟先後兩次遭受火災,由居民集資,於1875年開始重修,至1877年落成,形成今天的樣子。
每年春節和農曆3月23日娘媽誕,媽閣廟香火至為鼎盛。除夕午夜開始,不少善男信女都會前來拜神祈福。
2005年7月15日,在南非德班市舉行的第29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包括媽閣廟前地在內的澳門歷史城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責任編輯:和訊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