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最愛「獅子林」

2022-01-26 圓明園遺址公園

乾隆皇帝藏品眾多,書畫更是數不勝數。唯獨倪瓚的《獅子林圖》,乾隆對它情有獨鍾。

(元)倪瓚(款) 獅子林圖(畫心部分)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為了探尋獅子林園的下落,乾隆帝於乾隆二十二年(1757)正月十一日自京師出發的第二次南巡之行中,特地到江南進行尋訪。乾隆帝本以為獅子林園或已不存於世,沒想到黃興祖所買下的「涉園」即為獅子林園,且就在蘇州府城中。於是,乾隆帝於二月十八日駕至蘇州府,且待至二月二十三日。期間,乾隆帝按照倪瓚(款)《獅子林圖》尋訪到當時已然殘破的獅子林園。

當面對這座今非昔比的獅子林園時,乾隆帝心頭湧上複雜情緒,化為詩文題寫於倪瓚(款)《獅子林圖》畫心處。這則長跋體現出乾隆帝的兩種情緒:一是尋找到蘇州獅子林園的興奮,一是對園林屢易其主早已不復之前繁榮景象的感慨。乾隆帝喟嘆:「故址雖存,已屢易為黃氏涉園。今尚能指為獅子林者,獨賴有斯圖耳。」賜匾「鏡智圓照」,又題五言詩《遊獅子林》,詩中聲稱「早知獅子林」,在這兒見到了「松掛千年藤,池貯五湖水」與「假山似真山」,覺得獅子林不像在鬧市,而「疑其藏幽谷」,似是人間仙境,且在裝修方面與「亭臺乃一新」的寒山別業相比,是「未飾乃本然」,此詩現刻在獅子林御詩碑上。

倪瓚(款) 《獅子林圖》 乾隆帝御筆「雲林清閟」迎首

面對失而復得的獅子林園,乾隆帝當即授意重修。這次的修繕參照倪瓚畫作進行,為期數年,直至乾隆二十七年(1762)基本修竣,形成「有峰、有池、有竹、有松,僧僚賓館無不具備」之樣貌。詞臣畫家錢維城根據重修後的獅子林園,繪成一幅《獅子林全景圖》,「以存廬山真面目」。

蘇州獅子林園景

自蘇州獅子林園被重新發現之後,攜帶倪瓚(款)《獅子林圖》到蘇州觀賞獅子林園成為乾隆帝南巡的樂趣之一。

時隔五年即乾隆二十七年(1762),乾隆帝三巡江南。至蘇州時,又來到獅子林園遊玩觀賞。觀賞園林景色之餘,乾隆帝想起藏在內府的倪瓚(款)《獅子林圖》,深感有景無圖殊為遺憾,於是特地命人將倪瓚(款)《獅子林圖》由京師寄至吳中。展圖觀園,乾隆帝興之所至,詠詩二首,題於畫上。

乾隆三十年(1765)四次南巡,為獅子林題「真趣」匾,命賞給園主黃氏兄弟每人一匹緞子,寫下《遊獅子林即景雜詠》七絕三首與七律一首,其中絕句之一是「城中佳處是獅林,細雨輕風此首尋。豈不居然鬧市裡,致生邈爾濮濠心。」律詩中聲稱「每閱倪圖輒悅目,重來圖裡更怡心」,自認為摹圖不如倪瓚的《獅子林圖》「笑似雷門布鼓音」,去浙江後回京,途中小住蘇州,又去獅子林,留七律《再遊獅子林》,「卻愛獅林城市間」。

在經過南巡三訪蘇州獅子林園之後,乾隆帝早已不滿足於只在南下之時觀賞園林,萌生了於京師仿建的念頭,選址在圓明園長春園東北部仿照蘇州獅子林園興建獅子林園。

這座由「吳工肖堆塑,燕工營位置」的獅子林園於乾隆三十七年(1772)暮春仿建竣工,且耗資不菲。

長春園獅子林園雖是仿照蘇州獅子林園而建,但因環境本身的差異及乾隆帝新加入的自身理解,所呈現出來的園林景色與蘇州獅子林園相比差異甚大。園林西部以建築為主體,東部以疊石為主體。在蘇州獅子林園十二景的基礎上,乾隆帝為長春園獅子林園總結出十六處景觀,位於園東部。乾隆三十七年十月,乾隆帝親自題寫匾額,掛於十六景處。

圓明園長春園獅子林園遺蹟

在長春園獅子林園落成之時即乾隆三十七年(1772)暮春,乾隆帝親臨觀園。為了紀念園林建成,乾隆帝不僅取出內府珍藏的倪瓚(款)《獅子林圖》展卷欣賞,還親筆仿畫一幅。

仿畫與倪瓚(款)《獅子林圖》在構圖、內容及畫風上十分近似,可見是乾隆帝有意照臨。畫卷引首處有乾隆帝自書「藝循清」四字。卷後題跋明確提及臨仿的緣由—「茲御園規構獅子林落成,復仿倪迂意成卷,並題一律,藏之清閣,展圖靜對獅林景象,宛然如覿。而吳民親愛之忱,尤恍遇心目間。餘之繾情,固在彼而不在此。」

乾隆帝在仿畫過後又不斷作詩數首,並書寫於畫卷之後。這些詩作或表達出,將千裡外的園林連同五百年前的畫作共同收歸京師的志得意滿,或稱讚倪瓚開創《獅子林圖》的意義,或澄清觀園賞畫的目的並不是為自己逸樂,而是「卻予繾念在民艱」。

值得一提的是,仿畫卷後題跋處鈐有多枚乾隆帝印璽。除「乾隆宸翰」「得象外意」等常見印璽外,另有三枚印章特別引人注目——「師子林」「雲林清」「師子林寶」。「師子林」璽是在長春園獅子林園建成後鐫刻並在圓明園獅子林園中陳設。這幾枚印璽對獅子林園和倪瓚畫作的指向性正配合了畫作內容。可以說,乾隆帝在仿畫中苦心營造出詩、書、畫、印四美兼備的意境。

(清)弘曆 仿倪瓚獅子林圖 紙本水墨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然而,已得長春園獅子林的乾隆並不滿足,他認為獅子林園的精神應以內府《石渠寶笈》所載倪瓚(款)《獅子林圖》為源頭。黃氏涉園雖是獅子林園舊址,但因年久荒廢與原貌差之甚遠,更何況長春園所仿建的獅子林園。長春園獅子林園中的疊石假山是特地延請蘇州工匠所作,但乾隆帝仍然感覺不滿意,認為比不上倪瓚畫作——「然其亭臺峰沼但能同吳中之獅子林,而不能盡同迂翁之《獅子林圖》」。於是,萌生了再次仿建獅子林園的想法。

(清)弘曆 《仿倪瓚獅子林圖》迎首題字

乾隆三十九年(1774),於避暑山莊清舒山館之前再次仿建一處文園獅子林園。與長春園獅子林園一樣,文園獅子林園同樣設置獅子林、虹橋、假山等十六處景觀。雖然景致相同,但更多以倪瓚(款)《獅子林圖》為仿建藍本。

山莊文園獅子林園景照

文章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僅供參考、交流之目的。


[編輯]

吳    桐

如果你覺得文章還不錯,就請點擊右上角選擇發送給朋友或者轉發到朋友圈。您的支持和鼓勵是我們最大的動力。喜歡就請關注我們吧~

相關焦點

  • 乾隆下江南遊玩為什麼每一次都選擇蘇州獅子林?原因在這裡
    餃子姐今天帶你們走進蘇州最低調奢華的園林——獅子林!與你們一起暢遊蘇州!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園林素有「園林之城」的美譽哦!獅子林建於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是蘇州四大園林之一!清朝乾隆皇帝對獅子林情有獨鍾,稱之為乾隆的「後花園」一點都不為過。每次下江南的乾隆時候都會來這裡度假,因為這裡的園林格局分布巧妙無比,園內假山洞壑盤旋,玲瓏俊秀。進去後沒有導遊圖感覺就像走迷宮一樣。連乾隆也曾經在園中迷路呢。
  • 蘇州「最好玩」的園林,藏了個5D立體迷宮,乾隆最愛!不是拙政園
    蘇州從古至今,都是中國人最愛的旅遊勝地之一。到了蘇州旅遊,園林是不得不逛的地方。今天小漁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座園林,面積很迷你,是乾隆皇帝的最愛。裡面還藏了個「5D立體迷宮」,被遊客稱為:最好玩的園林!它便是——獅子林。「獅子林」的名字聽起來很有意思,它其實原本是為一位高僧所修的寺廟,叫「獅子林寺」,後來時光流轉,才漸漸成為了一座園林。
  • 蘇州旅遊之——蘇州獅子林,乾隆皇帝也說真有趣的地方
    獅子林是蘇州四大名園之一,以眾多的太湖石假山聞名於世,要想知道獅子林究竟是什麼樣子的?請隨我的腳步來看一看吧。獅子林的最後一任主人是民國時期舊上海顏料巨商貝仁元,也是已故「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貝聿銘老先生的叔祖父。
  • 乾隆曾六次來到蘇州獅子林,它的魅力在哪裡?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和杭州的美是江浙一帶最有代表性的地方。特別是蘇州的園林風格,更是中國園林建築的代表,值得我們前往欣賞。每次走在蘇州園林中,都希望能夠有這樣的庭院,那是該有多好多幸福。這裡石峰林立,多狀似獅子,故名「獅子林」。而且,就是這樣一個地方,多次獲得乾隆皇帝的青睞,曾六次來到獅子裡遊玩。可見,獅子林是有多麼的吸引人,竟然皇帝都知道它的名氣,一定不簡單。
  • 走了蘇州5個園林後,發現最特色的當屬獅子林,難怪乾隆都逛了6次
    在眾多的園林中,獅子林給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畢竟這是一個讓乾隆皇帝都流連忘返的園林,那麼就是這麼一個不大的獅子林景區內到底藏著神廟景致。獅子林和拙政園,滄浪亭以及留園同為蘇州四大名園,獅子林是元代的一個園林,也就是到如今已經經歷了600多年的歲月。
  • 獅子林(上)——「真有趣」的獅子林
    獅子林也是乾隆皇帝喜愛之地乾隆皇帝遊覽獅子林時,這裡曾是臨時用膳之處。中國傳統男尊女卑的緣故,南面的男廳,雕梁畫棟,窗外景色怡人,屏門刻有獅子林最後一任主人貝潤生所書《重修獅子林記》。北面的女廳,圓梁無雕花,懸掛「綠玉青瑤之館」牌匾,牌匾下刻著獅子林全景圖。
  • 乾隆皇帝最愛的蘇州園林,不是名氣最大的拙政園而是這一座
    蘇州的古蹟中,最有名的就是園林。在蘇州市區存在著不少的園林,但並非每一座都是世界文化遺產,與最有名的拙政園相鄰,這座園林面積不大卻獲得了許多遊客的青睞,成了最擁擠的蘇州園林之一。獅子林始建於元末至正二年(1342年),也叫作師子林,因為這座園林最開始是一座寺廟,是高僧天如禪師的弟子們為其師傅建造的禪林,初名「獅子林寺」,後來寺廟變成民宅變成園林,名字也多次更改,最後還是定名為獅子林。獅子林於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是最為精美的蘇州園林之一。
  • 獅子林一日遊
    從初建到現在的678年,她先後扮演過諸多角色:僧眾參禪悟道的叢林(其中道衍和尚,幫助朱棣奪了侄子的皇位,可以翻開《明朝那些事》,看看我們這個從獅子林走出來的蘇州和尚有多厲害)、文人賦詩作畫的名勝(大名鼎鼎的倪雲林畫了《獅子林圖》)、帝王流連忘返的園林(乾隆遊了六次)、世家生活起居的舊院(貝聿銘叔公的私家園林
  • 獅子林,真趣亭
    步入獅子林最著名的還是亭上那寫著「真趣」二字的匾額,這是乾隆皇帝的御筆,蒼勁有力,神韻十足。談到「真趣」二字,這裡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清乾隆年間,乾隆皇帝南巡來到了獅子林。園主珍惜乾隆皇帝的御筆,便做了匾,「真趣」就成了那座亭的名字。
  • 中國古典私家園林建築的代表,也是乾隆六下江南最愛去的地方!
    蘇州有四大園林——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和留園,它們分別代表著宋、元、明、清四個朝代的藝術風格,被稱為蘇州「四大名園」。那麼今日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獅子林。獅子林始建於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了。它是漢族古典私家園林建築的代表之一,也是乾隆六下江南最愛去的地方之一,園內至今仍存乾隆所賜「真趣「等匾額,他甚至還在圓明園、承德避暑山莊都仿建了獅子林。
  • 獅子林中真趣亭背後的故事
    獅子林除了疊砌假山比較花力氣外,在園景布置上也頗內用心。在園子北面,園主人就安排了花籃廳等處觀景點,其中有座真趣亭,就是一處主要觀景點。    乾隆六下江南,六次來到獅子林遊覽,可見他對這座園林的喜歡。由於十分喜歡這裡的景色,後來在修建避暑山莊時,乾隆皇帝還下旨仿照獅子林建了一處景點,叫文園獅子林。
  • 獅子林,居士高蹤何處尋
    近處,推窗可見三五株古梅,疏影橫斜;遠處,山下有荷池,假山上元代古柏數株,姿態蒼勁,皆成畫意;冬日梅花暗香浮動;夏日,荷花香清益遠,兩種清香飄逸,好似仙人居住之所……人道我居城市裡,我疑身在萬山中;居士高蹤何處尋,居然城市有山林——這就是獅子林的真實寫照。
  • 蘇州獅子林攬勝(下)
    蘇州園林名甲天下,其中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分別代表著宋、元、明、清四個朝代的藝術風格,被稱為「蘇州四大名園」。獅子林是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清代文人朱炳靖遊獅子林
  • 蘇州「真趣」獅子林
    第二年,弟子們買地置屋為天如禪師建造禪林,初名「獅子林寺」,後名「獅子林」。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為什麼叫獅子林呢?據說乾隆皇帝當年在其中轉了兩個時辰也沒能轉出去。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荷塘邊建有真趣廳,「真趣」二字由乾隆皇帝親筆御題。
  • 山莊湖面上的巨大盆景-文園獅子林
    承德避暑山莊文園獅子林建於乾隆三十一年(1767),為仿蘇州獅子林而建,園內假山崎嶇,建築精巧玲瓏,具有元代大畫家倪雲林筆下的獅子林圖及江南私家園林小中見大的意蘊。承德避暑山莊的獅子林從開始就本著園中之園的宗旨,布局自然,峰迴路轉,園內以假山疊石為主體,是外形仿蘇州獅子林最明顯之處。
  • 獅子林是蘇州著名園林,離拙政園很近,是典型的蘇州園林風格
    獅子林是蘇州著名園林,離拙政園很近,規模沒有拙政園大,但是依然是典型的蘇州園林風格,工整中不失靈動,雅致不失意趣,而且這裡是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先生的祖居,來蘇州,欣賞的就是江南的婉轉和馳名中外的蘇州園林,獅子林不可錯過。
  • 蘇州獅子林·遊記
    師傅得停車於老遠的大停車場,足足走了一刻鐘才抵達獅子林。所幸沿途有些景致,特別是這小橋流水,就當作是獎勵吧!獅子林是蘇州四大名園之一,至今已有650多年的歷史。元代年間,名僧天如禪師的弟子買地結屋以居師,因園內林有竹萬固,竹下多怪石,狀如狻猊(獅子)者,又因天如禪師得法於浙江天目山獅子巖普應國師中峰,為了紀念佛徒衣缽,師承關係,並取佛經中獅子座之意,故名師子林、獅子林。
  • 遊在蘇州:獅子林(下篇 作者:高志明)
    乾隆皇帝當年下江南來到蘇州,聽說獅子林很有名,就想去遊玩看看。來到了獅子林,見園中假山重重疊疊,峰迴路轉,十分奇妙,加上隨從生動的解說,越聽越高興,連連點頭,興致勃勃地鑽進了假山洞,越看越覺得有趣。在山洞裡拐彎抹角轉悠了好長時間才出來。來到一個亭子稍作休息,大為興奮感慨道:「真有趣」。又環視一下亭子問:這個亭子叫啥名?
  • 遊覽蘇州獅子林第一篇
    蘇州獅子林蘇州獅子林位於蘇州城內東北部婁門內園林路,始建於元代,為元代園林的代表。園內假山遍布,長廊環繞,樓臺隱現,曲徑通幽,有迷陣一般的感覺。獅子林平面呈長方形,面積約10000平方米,是蘇州古典園林的代表之一,擁有國內尚存最大的古代假山群,有假山王國之美譽。長廊的牆壁中嵌有宋代四大名家蘇軾、米芾、黃庭堅、蔡襄的書法碑及南宋文天祥《梅花詩》的碑刻作品。獅子林原為菩提正宗寺的後花園,公元1341年,高僧天如禪師來到蘇州講經,受到弟子們擁戴。翌年,弟子們買地置屋為天如禪師建禪林。
  • 蘇州最具特色的園林!有著六百年歷史,乾隆皇帝都為之流連忘返!
    說起蘇州,大家想到的肯定是什麼江南風情呀、小橋流水呀什麼的,其實蘇州最出彩的地方就是蘇州的園林了,不過想必很多朋友都去過哪些出名的園林了,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一個雖然有些冷門但是非常有特色的園林,就連乾隆皇帝都來了六次呢!接下來就跟小編一起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