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市統計局公布,2018年社會保險工作中適用的上年度城鎮經濟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簡稱「職工平均工資」)為73272元/年(6106元/月),我市2018年社保繳費基數上下限也隨之調整,隨用人單位參加職工五險的:月繳費基數上限為18318元,下限為3664元;以個人身份參加職工養老保險的:月繳費基數上限為6106元,下限為3664元。多項社保待遇也和職工平均工資一起漲了,享受有關待遇的參保人都將受益,究竟哪些待遇漲了呢?重慶市人力社保局對此進行了解讀。
養老保險:退休基本養老待遇
2018年度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的退休人員,在計發基本養老金時,將用新公布的2017年度我市職工平均工資作為計算參數之一。
基本養老金受個人繳費年限長短、歷年繳費基數高低、個人帳戶累積額等因素影響,在其它因素不變的情況下,退休時上年度的「職工平均工資」越高,計算出的養老待遇越高。
對於2018年度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已領取養老金的,社保部門將使用新公布的職工平均工資重新核定基本養老金,應補發金額將發放到個人養老金帳戶中,無需再到社保局辦理有關手續。
醫療保險:醫保個人帳戶劃入基數
此處的個人指指隨單位參保的在職職工。
隨單位參保的在職職工醫保個人帳戶劃入基數與申報的繳費基數相適應,基數上限上調為18318元,基數下限上調為3664元。
舉個例子:張姐,46歲,隨單位參加職工醫保,去年和今年她都按照基數下限參保,她的醫保個人帳戶統籌劃入金額將增加約10.9元/月;若都按基數上限參保,將增加約54.4元/月。
隨單位參保的在職職工,個人帳戶劃入金額根據本人的繳費工資、年齡等按照不同比例劃入。繳費基數上下限的上調並不意味著每一個參保的在職職工都將提高個人帳戶統籌劃入金額。
失業保險:領取失業金期間的醫保費
領取失業保險金的人員,在2018年度領取失業保險待遇期間,由失業保險基金代繳的基本醫保費,調增約33.8元/月(按企業繳費)。
代繳的醫保費,由失業保險經辦機構以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基數繳納,包括單位和個人應繳部分,個人不繳費。
領取失業金的參保人,領取失業金期間,每個月醫保劃入其個人帳戶的金額也將隨職工平均工資提高而增加。
生育&工傷保險:多項相關待遇
職工生育津貼、工傷職工解除勞動關係一次性補償、工亡喪葬補助金等多項待遇,與職工平均工資或繳費基數息息相關。
享受職工生育保險、工傷保險相關待遇的參保人,隨職工平均工資或本人繳費基數的提高,相關待遇也將隨之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新的職工平均工資公布後,各參保單位在7月辦理當月社保費用繳納時將按照新核定的金額繳納,還應補收1-6月的社保繳費差額。
對個人身份參保人,也將按新核定的金額扣繳,在約定的代扣代繳銀行帳戶中,另需留足1-6月的養老保險費差額資金。
上遊新聞記者 黎靜 羅薛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