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今年8月,我們專門寫過日本的秋天玩法(具體點擊:十一去日本玩什麼,日本人的這「三個秋」給了芝麻開門的答案),這不,馬上十月份就到了,該出發的也已經出發了。
對於十月,毫無疑問,日本最好的賞秋地,還輪不到日本中部的絕大多數地區,而是北海道限定專屬,但這個限定也是有講究的。因為剛剛給我們的付費客戶,做過一整套有關秋天的行程,所以,順便就拎出來一部分,從更具體的攻略方面,做一個應景分享。
更確切地說,今天的內容,它的核心,是位於北海道的中心地帶,比東京都面積還大,也是日本最大的自然公園——大雪山國立公園。
這條路線,至少目前,我們沒遇到過太多外國遊客,不僅因為這個地方實在是大,也是因為有些道路,也只有自駕的日本人才會更熟悉,但這條基本算是日本人私藏的賞秋路線,還是蠻值得分享,至少我們還會再去。
如果你接下來這幾天,就在這一帶活動,那看了我們這篇,至少我們覺得,你的運氣真不錯,因為讀完,大概率上你應該會對附近地區了如指掌,這套方案,並不是隨便就能找到的。
鎖定目標:大雪山國立公園
我們在前文說,日本人有「三個秋」——運動之秋、食慾之秋和藝術之秋,到本文,我們將目光主要聚焦到運動之秋。
說到運動之秋,除了這個時候,日本各地的馬拉松陸續開跑,另一個重頭戲就是秋遊,露營等戶外活動。而這些戶外活動,說到底,還是到大自然裡去欣賞秋天的景色。
那你又如何來理解秋天的景色呢?
小編我最喜歡的,是偉人年輕時,站在長沙橘子洲頭寫的那首詞——「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浸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大概,秋天最美的霎那,莫過於這句「萬山紅遍,層林浸染」了吧。
每年,當來自太平洋的颱風,一路北上到尾聲時,秋天也就到了。那些落葉喬木已繁盛至極的夏季葉子,先是泛黃,隨著氣溫的下降,再變得五彩斑斕,再至深秋,大部分的葉子變成了紅褐色,秋色的頂峰時段也就來臨了。
那9月底,10月初,遠遠不是深秋季節,在日本哪個地方可以看到這樣的景象呢?
我們先從科學的角度分析下——只有氣溫降低到15攝氏度左右,才可能會有紅葉景觀。這時候,哪怕日本北邊的北海道,只要是海拔較低的平地,氣溫還多維持在20攝氏度以上。
那北海道是不是就賞不到紅葉了?當然不是。
在北海道最北邊的網走,知床、稚內,其實不需要等到10月初,9月中下旬就已經被染紅了,也沒有其他原因,就是因為溫度低到符合變成紅葉的標準。
但這幾個地方,比較遺憾的是,等到了10月初,其實最好的秋色已經過去了。
但是,影響溫度的因素,還有海拔——地表每升高1000米,氣溫就會下降6攝氏度。
差不多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地帶,當周邊平地溫度還在20攝氏度以上時,它的溫度就已經到了15攝氏度以下,這也意味著,在這樣的高山地帶,已經可以欣賞到「萬山紅遍」。
事實也的確如此。
以此為標,9月底,10月初,日本紅葉的頂峰,出現在有著旭嶽、層雲峽、十勝嶽等,由海拔2000米以上山峰組成的大雪山國立公園。
相比更晚時分,在京都那種上網就能隨處可見,更為小資和精緻的紅葉,因為是綿延起伏、草蛇灰線的大山,大雪山國立公園的紅葉,更有著粗曠之美,更關鍵的是,它地域廣大,能一睹它盛景的國內遊客,其實並不多。
我又是怎麼發現這個地方的?因為我是看日本人的遊記發現的,竟然這個時段,還有這麼一個地方,以及那些常人難覓的去處。既然發現了,當然要寫出來才痛快。
地理上的一個初步認識
說到這,有人會問,不就是一個國立公園嗎,直接查下地址,到時候過去不就行了,去公園看紅葉有什麼好寫的?
那就先從一個地理概念上,就大雪山國立公園做一個解釋,而接下來要寫的行程,也和其中提到的地點有著很大的關係。
大雪山國立公園面積有多大?
2267.64平方千米。
這樣的面積是一個什麼概念?
包括香港島、九龍、新界以及周圍200多個島嶼的中國香港,面積為1106.34平方公裡。等於說,大雪山國立公園的面積,相當於兩個中國香港的面積,這麼大的區域,不是你想一下子逛完就能逛完的。
我們再來看一下地圖:
在北海道版圖正中間那一大片綠,全部都是大雪山國立公園的區域,它並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片」的概念。
在這樣一個區域裡,你可以將它看成是以旭嶽為主峰,20多座山峰的總稱,也可以將它看成是一個由大雪山火山群、十勝火山群和石狩嶽火山群組成的火山群公園。
既然有火山群,有原生林,以及超過2000米的海拔和山嶽起伏,在這個區域裡,也就少不了溫泉、飛瀑和溼地,以及湖泊。
僅以我們去過,大雪山國立公園南邊的然別湖為例,它僅是其中很小的一個部分,而且尚未進山,但湖光山色已足以吸引我們去了兩次。
我們再將它的地圖放大,請注意我們用三角形標註的地點,基於這些地點,就能勾勒出一套在大雪山國立公園賞秋的路線圖,接下來的內容,也多請參照這張地圖。
大雪山紅葉路線放送
1,不推薦徒步登頂的旭嶽
我們就從大雪山國立公園的最高峰,也是北海道最高峰,海拔2290米的旭嶽開始說起。
從地圖上看,它位於公園的北邊,西邊便是北海道的大城市旭川。
事實上,從旭川到旭嶽也最方便,因為有直達巴士,大概也就一個半小時就能到,旭嶽的附近,旅遊設施也不錯,可以泡溫泉,也可以住。
旭嶽這個地方的個性,就在於,它確實是可以稱得上是大雪山——每年6月,當日本其他地方進入梅雨天時,它卻剛走到春天,那時候,才是它春暖花開、萬物生長的季節。
接著,過了七月和八月的夏天,旭嶽馬上就進入9月的秋天了。它的秋天也特別短,就這一個月,畢竟,海拔放在那兒。等9月底,紅葉到了極盛之後,冬天就不遠了。
這樣算下來,一年12個月,旭嶽有8個月都是冬天,這就是所謂的大雪山。另一方面說,9月的旭嶽秋天,的確珍貴。
到旭嶽登山,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它有纜車。坐巴士到旭嶽溫泉站,就可以繼續轉乘纜車,直接抵達旭嶽的山麓中腰。如果你有徒步經驗,下了纜車還可以繼續向高處進發。
從纜車終點到旭嶽頂峰的火山口,徒步的話,也就往返七八個小時。
但是,對於普通的遊客,至少我不建議你再繼續登頂。
一是旭嶽最好的秋色,就是在山麓中腰,因為有植被,所以才有秋色,到了山頂,因為海拔高,植被反而沒有了,你說登頂為了賞秋,就沒了意義。可能登頂最大的意義,還是在於一種登上北海道最高峰的成就感。
二是我們在北海道的一位朋友赫舍裡,曾經登頂過旭嶽,根據他現場發來的圖看,雖然登頂有三條路,但條條道路都不好走,並且還有熊出沒。如下圖:
在旭嶽山麓中腰,不僅有茂盛的植被,被秋風染了顏色可看,同時,還有因地質活動而形成的溼地湖泊可欣賞。坐纜車這條線路,適合各種有體力、沒體力的遊客,因為都可以最大限度的欣賞到秋天。
2,十勝嶽,秋祭與溫泉
接著說十勝嶽。
地圖上看,它距離美瑛町較近,中間還有個更著名的景點,美瑛青池。那就放在一起說。
十勝嶽這個地方,雖說沒有旭嶽高,但海拔也超過2000米了,而且是大雪山國立公園南部,十勝連峰的最高峰了,並且,它是活火山,十勝嶽溫泉日本有名,此外,它還有每年例行的秋祭活動。
今年十勝嶽的秋祭,就在9月29日到9月30日,當然這時候,也是它秋色最濃的時段。秋祭的主會場,則在十勝嶽的一個叫做湯元凌雲閣的半山溫泉地方。既然是秋祭,吃吃喝喝,再泡泡溫泉還是不錯的。
但交通方面,它就沒有去旭嶽那麼方便了。因為到達那兒,是從富良野發車的,平時一天也就4個班次,中間間隔的時間挺長的;秋祭的兩天,則會再增開4個班次,但坐這個車,你是到不了青池的。
如果你想途中再去看下青池,再到十勝嶽泡溫泉、賞秋色,公交之外,其實是有一條山路可走的,並且會經過十勝嶽展望臺,但這條路沒有公交車可走,一般遊客想體驗,就得包車或者自己租車。此外,這條路冬天因為大雪,會封掉,能走也就夏秋時節。
你到了十勝嶽的凌雲閣,除了溫泉,那裡也有好幾條繼續登山路線,但這個路線,仍不推薦沒有徒步經驗的人去冒險,因為山路比旭嶽還要野。
如果你體力不錯,凌雲閣那有個入山口,順著入山口進去,稍微走走,量力而行,其實看到的風景已經很不錯了;或者花兩三個小時,往稍矮一點的火山口衝衝看,道路坡度不算很陡峭,這應該是個折衷的建議了。
3,美瑛和青池有點繞
美瑛青池的秋色,雖說沒大山裡那麼豪邁,但也算別致,但得提醒一下,別看地圖上,十勝嶽距離美瑛不遠,但如果你沒車或沒包車,從凌霄閣是沒公交車去美瑛的。
你只能先從凌雲閣坐公交,下山回到富良野,再從富良野坐車到美瑛,再從美瑛到青池,這樣的路線還是挺繞的,而且,就算是從美瑛到青池,巴士同樣也只有4個班次,等待時間很長。
如果你實在想再去美瑛青池看看,碰到這種情況,也可以在美瑛站附近,晃晃周圍的田園風景,殺一殺中間的等車時間。
單就田園風景,因為北海道已經秋收了,在美瑛附近的牧場,你可以看到大卷,筒狀的草垛。
看美瑛地區田園風光,最合適的方式就是騎自行車,這倒不是因為騎車本來就受歡迎,而是因為周邊就沒公交車可坐,除了騎自行車,你也沒更經濟的辦法去領略田園風光。
不信你打車試試,從美瑛站到任何一個適合眺望的地方,至少5公裡,按照22元人民幣/公裡計價算,來回就是兩百多元人民幣。
4,層雲峽只是起點
這是一條跨度蠻大,可謂南北穿越大雪山國立公園的線路。
看地圖,層雲峽在公園的北邊,往南,我們標註了一個叫做三國峠的地方,再往南,就是糠平湖和然別湖了,到瞭然別湖,距離它更近的地方,就變成了新得町。
先說層雲峽,它是一條綿延20公裡的峽谷,兩邊的峭壁則有150多米高,而順著這個峽谷往上溯源,就是大雪山國立公園的另一座高峰,黑嶽主峰。
有深深的峽谷,有高高的山峰,有湍急的河流,還有茂盛的植被,風景自然不消說。到層雲峽這個地方,同樣是從旭川出發,可坐巴士到達。這個巴士,和去旭嶽可不是同一條路,而是直接到層雲峽。
到了層雲峽,同樣也有溫泉可泡,也有纜車可坐——黑嶽纜車,去更高處看黑嶽的秋色。
但因為海拔高,位置更偏北的緣故,黑嶽的秋色,9月底這時候已經結束了,不過,海拔更低的深谷層雲峽,最濃重的秋色還沒開始,它適合不去搶十一假期,而是等到10月10日前後,再去看秋色的遊客,因為那時候才是層雲峽的秋色頂峰。
再從層雲峽出發,由北往南走,有一趟上午10點半發車,中午12點左右到層雲峽的高速巴士,可以一直坐到北海道南部城市帶廣,一天也只有一班。
說這條巴士線路,是因為它沿日本273號國道,基本相當於穿過大雪山國立公園,再一路到帶廣。
這條線路上,除了大雪山國立公園漫長的山路,有秋色可賞,更主要的是有兩個地方值得一提,一個是三國峠,另一個則是糠平湖。
5,從三國峠到糠平湖
三國峠是個非常好的道路景觀,那邊有個專門的眺望臺,作為一個附近山區的制高點,它是一個非常好的秋色觀賞臺,並且,那個位置還有咖啡館,我看日本人的遊記裡寫道,在天氣好的時候,坐在咖啡館裡邊喝咖啡邊看外面的雲海和秋色,是一個美妙的享受。
但這個地方,你坐那輛去帶廣的高速大巴,人家是不停的,所以,坐大巴你也只能在車上看看。
但這輛大巴,繼續往南走,在下午1點5分左右,會到一個「ぬかびら源泉郷」的地方。到了這個地方,就到了糠平湖。
它是一個車站,但考慮到一天一趟巴士,如果到了這裡下車,你唯一的選擇,就是往南走幾步路,到溫泉小鎮上泡個溫泉,再過個夜。
請注意,這條巴士線路,過了糠平湖,可不會向西南繼續晃蕩到然別湖,而是往東南出大雪山國立公園,然後到上士幌町,經音更到帶廣市。
換句話說,如果你想從層雲峽一路經過三國峠、糠平湖,再到然別湖,做公交巴士是不可能到達的,一天之內也不可能看完這三個地方。
這條線路,對於遊客來說,最合適的辦法就是自駕或者包車,但不得不說,從糠平湖往西南,去然別湖的那條公路,風景固然是很美,但彎路挺多的,好多發卡彎,開車必須得小心。
其實這條線路,更適合留一周時間,慢慢的體驗,對於遊客,我覺得最好的攻略,就是在糠平湖住個幾天,然後到帶廣市,再從帶廣到然別湖,無非就是時間長了,但體驗度卻上去了。
6,我們去了兩次的然別湖
到瞭然別湖,那兒只有一個住宿的旅館,即「風水」,旅館旁邊就是山和湖,透過窗戶就能看到湖景和秋色,體驗都是可以的。因為我們冬天住過一次,還在湖上泡了溫泉,秋天也去過一次,還被蜜蜂蟄了一口。
旅館對面遊客服務中心二樓,有吃飯的地方,我們此前說過的,一連吃了四張的義大利薄皮披薩,就在哪兒點的(具體點擊:在日本吃了一兩百萬元後,我決定寫個遊客版日本飲食指南),不妨試試。
然別湖附近,還有一個秘境東雲湖,是一個小湖,你如果想去,可以到遊客中心,戶外中心可以開車帶你去。至於你想看到然別湖全景,那就從旅館旁邊的入山口進去,有一條路可以到附近一座不算高的野山,登到山頂便是。
而包括上面的糠平湖在內,除了登山,凡是又有大水面的地方,觀賞秋色的另一個不錯的視角,那就是泛舟湖上,順便再釣個魚,想想都覺得很美。
這是大雪山國立公園的部分,就介紹到此了。
最後,你不是北海道逛完,最後還是要回札幌的嘛,札幌附近也有個小的溫泉鄉,定山溪。這個地方海拔較低,真正的秋色開啟於10月中下旬,所以,如果10月上旬你趕不上大雪山的秋色,中下旬到定山溪也是不錯的。
至於你還想到北海道大學,去看看它那裡著名的銀杏大道,那最好還得等到11月末,因為那時候才是季節。
本篇差不多就是這麼些了。
想想看,為什麼日本適合登山享受自然樂趣,除了他們是山民和漁民組成的國家,城市化完成得早,山裡沒太多人外,不得不說,他們深山旅遊設施完善,也是其中一項重要的原因,這點上,我們國內還有很多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