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物種是一種極為嚴重的生態問題, 因為原生存地的物種侵入到另一個生態環境中,往往會因為沒有天敵的存在,導致數目大量的增長,嚴重影響到當地生物多樣性的平衡,從而造成和經濟的損失或者當地物種的覆滅。所以,各個國家都會嚴禁進口外來物種,在海關設下重重障礙。但終究百密終有一疏,依舊會有些物種入侵進來,就比如中國這個物種。
這個物種就是小龍蝦,小龍蝦的分布範圍極廣。雖然明面上有分布在中國,但其實還是一個入侵物種,在20世紀30年代,日本人將這物種帶入到了中國境內,徹底的讓小龍蝦在中國落地生根,而說起來,日本也是被美國引進的,所以充分展現了這個物種強大的適應能力,因為食性廣泛和繁殖快的特點,很快就會繁衍一堆,破壞當地的食物鏈。這個情況在中國的2000年初,得到了催發,大量的小龍蝦佔據了池塘河流。不過最終還是敵不過中國吃貨的力量,被送上了餐桌,成為了中國有名的經濟作物。每年都要消耗90多億噸小龍蝦, 不過小龍蝦在中國混的這麼慘,在德國卻混得風生水起。
德國這幾年也成為了小龍蝦的棲息地,到底還是因為國外的引進,才會造成現在的局面。每年的四月,是德國小龍蝦繁殖活動的季節,因為當地小龍蝦沒有天敵的原因,很快就泛濫成災。所以這幾年德國人十分苦惱,因為江河睡眠上滿是暗紅色的小龍蝦,既不美觀也迫害了當地農民的種植環境,所以他們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改善龍蝦泛濫的局面,雖然動用了不少「武器」,但依舊沒有什麼成效。
或許有人會疑惑,為什麼德國人不吃小龍蝦呢?其實也不是不吃,而是小龍蝦泛濫的速度很快,德國人也沒有準備什麼菜單來料理這些小龍蝦,龍蝦意面和龍蝦色拉大概是當地能拿出來的兩道菜單,味道不佳處理又慢,德國人也就不喜歡吃了,不過這個局面一直到了今年才有了改善,這兩年有很多德國人專門到中國來學習龍蝦的料理辦法,豐富了德國人的菜單,而德國人不僅僅從這裡學習到了料理方法, 還帶回了很多「十三香」等知名的中國調料品。城國業十分有效,因為大量小龍蝦被用於食品料理,小龍蝦的數目急劇減少,雖然仍舊很多,但總算將局面控制了下來。
所以很多德國人都十分讚揚中國的料理結束,簡直讓他們打開了新天地。不過要我說也不用那麼麻煩,包機票包食宿,引入一些中國遊客,或許局面就完全不同了。不知道你覺得這個方法好不好呢?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