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736路等多條公交線路開始空載試跑,2天後正式恢復運營,這是武漢第一批恢復運營的公交線路。此時,疫情尚未平息。
4月8日,封城76天後,離漢通道開啟,大武漢浴火重生!久違的地鐵開起來了,悅耳的公交報站聲響起來了,滿城閃爍的的士跑起來了,令人期待的國際航班飛起來了……重啟大武漢!重振大武漢!江湖澎湃,三鎮更加流光溢彩。
這一切,離不開萬千交通人的堅守。
摸到方向盤才踏實,他勇敢地站上第一班崗
時間回溯到3月下旬,隨著疫情防控形勢逐步好轉,新增確診、新增疑似等病例數逐漸歸零,一些行業有序開始復工復產,人們對公共出行的需求與日俱增。
經過周密籌劃,3月23日,首批准備運營的公交線路開始空載試跑,為25日的恢復運營做準備。
39歲的樂文兵是736路駕駛員,在很多人還在擔心疫情時,他已經回到崗位。是什麼力量給了他勇氣?樂文兵回答:「我就是開公交的,只有摸上方向盤,接上每一位乘客,心裡才踏實,也才有了自己的價值。」
樂文兵,曾被評為「三零司機」,行車13年零事故零違章零投訴,多次獲得集團、公司先進個人稱號。剛剛恢復運營時,樂文兵不僅擔任司機,還需要擔任隨車的安全員。但那時候路上乘客並不多,甚至偶爾還要跑「空趟子」。春寒料峭,坐在開著窗戶空蕩蕩的車廂裡,樂文兵經常凍得手腳冰涼。
但一遇到有乘客上車,他總是先觀察對方是否需要幫助,隨後上前問詢,在乘客諮詢轉乘線路時更是熱情幫助,解答他們的疑惑。736路多個站點對接地鐵,樂文兵對換乘線路早已爛熟於心,是乘客心中的「百事通」。
「從2016年開始的日行一善活動,給我們每位駕駛員的影響和觸動很大。」樂文兵說,幾年堅持下來,向上向善已經內化於心,而愛崗敬業是日行一善的最基本要求。因此,在接到復工通知時,自己和很多駕駛員都第一時間準備起來,勇敢地站上第一班崗位。
恢復運營初期,公交、地鐵等公共運輸工具堅持每趟一消毒,每位乘客也配合做好掃碼、測溫乘車,確保安全。全市交通運輸行業沒有出現一起在交通工具上感染的病例。
他們為武漢拼過命,我哪能在乎幾天的得失
9月19日,武漢市出租汽車協會發出國慶、中秋雙節期間為援鄂醫療隊員提供免費交通服務倡議。全市50多家計程車公司積極響應,4家網約車企業踴躍參與。
「武漢最危險的時候,他們幫我們渡過難關。這一次,請把最遠最難的任務,交給我們!」45歲的武漢市聯海實業有限公司計程車司機喻厚洪,第一時間報名加入志願服務。他表示:「不僅要保障援鄂醫療隊員的安全出行,還要向他們推介武漢,讓他們感受武漢人的熱情。」
喻厚洪是武漢市聯海實業有限公司「工人先鋒號班組」組長,疫情期間,他帶領班組司機們奔波在武漢三鎮轉運病人。
「我就不是奔著錢來的!援鄂醫療隊捨生忘死守護我們,他們回到武漢,我自己掏腰包都心甘情願。」這是43歲的計程車司機呂賢志在公司報名時表的態。
呂賢志是武漢國興實業有限公司計程車司機,開了18年計程車。疫情期間,運送透析病人、排隊買藥、運送生活物資,各種志願服務都參加過。這次,又第一時間報名。
武漢盛源計程車公司司機朱白裡也報了名。他說:「沒有援鄂醫療隊為我們保駕護航,哪有武漢現在的重振。他們為武漢奉獻太多,我們做點事是應該的。」
朱白裡是一名有著20年黨齡的老黨員。疫情期間,他參加志願服務行動,為四川援鄂醫療隊提供接送服務,「他們為武漢拼過命,我哪能在乎幾天的得失。」樸素的話語代表了無數武漢的哥的姐的心聲。
那麼多人奮不顧身 還不是希望武漢早點好起來
離漢通道關閉後,不少當時在漢出差、求醫、甚至遊玩的人,一度無法返回家鄉;返漢探親的外地務工者,也沒能第一時間回到工作崗位。無數人在武漢度過了人生中最難忘的一個春節。
隨著武漢市內的交通陸續恢復,他們盼望著解封那一天早些到來,早些回到自己最熟悉的親人、朋友身邊。
4月8日6時36分,G431次列車緩緩駛入武漢站。7時整,高鐵司機李飛駕駛該次列車載著300餘名旅客出發。
李飛說,得知城市解封,他第一時間報名復工,並主動申請擔當首發高鐵司機,「就是感到有一種力量推著我。」李飛表示,雖然高鐵駕駛員並不直接面對旅客,但日行一善依然在心裡埋下了種子,在旅客需要的時候,自己和所有高鐵司機,都會第一時間站出來、頂上去。
獲得「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榮譽稱號的吳士泉,是中國遠洋海運武漢中遠海運貨櫃運輸有限公司總經理。2月28日10時,滿載著50個20英尺貨櫃食用油及防疫物資的中遠海運漢蓉班列,從武漢陽邏鐵水聯運基地開出,駛往1300多公裡外的成都。
這趟班列是武漢封城後,中遠海運集運武漢公司聯合中遠海運集運泛亞公司,從江城開出的首趟鐵水聯運班列。
採訪中,他告訴記者,武漢交通運輸行業多年來持續開展日行一善活動,他和同事們一直受此薰陶,「立足崗位、真抓實幹,這是善行文化的一種體現吧!那麼多崗位上的武漢人,都奮不顧身,還不是希望這座城市早一點好起來。每個人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這就夠了。」
(楚天都市報記者 潘錫珩 通訊員 呂作武 李立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李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