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理尋找詩和遠方

2020-11-04 中國經濟網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西部開發新脈動

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情。近年來,大理不斷提升綠水青山「顏值」,做大金山銀山「價值」;特色小鎮建設風生水起,持續擦亮大理旅遊名片;補齊短板弱項,增進民生福祉。它越來越成為人們嚮往的「詩和遠方」。

近日,「西部開發新脈動」網絡主題活動組織記者來到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進行調研採訪。

內容摘要:

湖進人退 守護綠水青山

近年來,為還「母親湖」一份健康,大理壯士斷腕,全面打響環湖截汙、生態搬遷等攻堅戰。

2017年4月,洱海核心區所有餐飲、客棧一律暫停營業,配合整改。

2018年,環洱海流域湖濱緩衝帶生態修復與溼地建設工程(洱海生態廊道)正式啟動。距離湖泊15米範圍內的1806戶各族群眾,全部生態搬遷。

大理市大理鎮龍龕村委會龍下登自然村村民理事會理事長張建春:拆遷以前,我們的心情是非常沉重的。但是現在拆遷完了以後,我們村民的生活品質、旅遊的遊客數量,還有我們村莊的環境質量都有了大的提升,我們覺得這也是非常值得的。

留得住人 看得到鄉愁

近年來,大理的特色小鎮次第花開,城市與鄉村、古老與現代、東方與西方在這片土地上對話和碰撞,不斷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大理市喜洲

喜洲,即「歡喜之洲」,被認為是白族文化的搖籃,有一百多座受保護的建築。

畢業於史丹福大學的美國人布萊恩?林登,曾在北京大學留學。2004年,他攜妻帶子來到中國定居。他將民國年間的老宅楊林苑精心修繕,變為「喜林苑」客棧。

布萊恩·林登:其實最吸引我們的是喜洲原有的文化。喜洲的原住民還在,而且他們對自己的文化都感覺很驕傲。這些老房子,他們生活的行業,他們的文化傳統,都太吸引我。因為我覺得,這些傳統跟中國五千年積累的智慧還是有關係。

山海相戀 醫療扶貧結碩果

這幾年,在大理劍川縣,藉助上海浦東新區的人才和資源,醫療扶貧結出累累碩果,上演了一場特別的「山海之戀」。

截至目前,浦東新區先後安排資金1.15億元,實施滬滇協作項目41個。上海瑞金醫院、上海第七人民醫院等共派出69位專家到劍川縣開展醫療幫扶。

上海瑞金醫院第九批幫扶醫療隊領隊王寶鋒:我們來了以後,有一個重點就是重症醫學科的建設,包括(對這裡)腦外科的扶持。來之前,實際上他們是很多病人不敢收,包括危重症病人他們也不敢治療。我們來了以後,他們可以很放心地在我們的指導下大膽去完成這些工作。我們醫院還跟劍川縣人民醫院建立了遠程會診系統,可以讓病人在當地得到上海專家的全程診療。

劍川縣人民醫院院長趙士雄:(上海幫扶醫療隊)通過帶教、授課、培訓等方式,讓醫院在醫院文化、醫院管理、技術水平等方面得到了大幅提升,有效助推當地脫貧攻堅、健康扶貧工作。

相關焦點

  • 一個人來大理,邂逅爛漫、尋找詩和遠方
    醉人的蒼山與洱海,仿佛時間都停滯了,才明白詩和田野的遠方可以如此簡單獲得。來大理的人都有一份嚮往自由、浪漫的情結,一份詩與遠方的情懷一個人的大理,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田野的遠方苟且是暫時的生活狀態,詩和遠方才是人生的追求和信仰
  • 美麗的大理,美麗的洱海,詩和遠方的代言詞
    美麗的大理,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文明城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所有的桂冠,集於一身。以往,由於信息的不發達,人們只知道大理只有大理古城,大理三塔。對大理的認識也只來自於老先生們的武俠小說中的描述,知之甚少。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人們對大理也有了跨越式的熟知和認識。
  • 大理,最理想的詩和遠方
    大理始終有一種態度。儘管人來人往,一種脫離束縛的漫不經心始終根存骨子裡的。大理的人們,那山、那海、那城,都透露著悠閒。這種悠閒是低欲望的純粹,是一座城醉心於自然的純粹。這樣的大理,是寧靜的,讓人舒適的,最理想的詩和遠方。
  • 一個人走世界,邂逅大理的詩和遠方
    大理,一個寫滿「詩和遠方」的地方。蒼山和洱海相守千年訴說著情深意長,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相映成趣,四景造就大理著名的「風花雪月」。一個人的大理,或許少了紛繁熱鬧,但卻多了一份靜謐和舒心,大理特有的慢節奏生活或許能讓你遇見不一樣的「詩和遠方」。
  • 雲南大理「風花雪月」之旅:蒼山洱海、白牆青瓦、詩和遠方
    「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第一次看到這句話時,我每天都忙得焦頭爛額,為了生計早出晚歸每日奔波。我很清楚,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早就想出去走走,可每次都會找各種藉口安心地給自己推脫。每天都在為生活苟且,可我的詩和遠方在哪裡?
  • 一個人的大理,圓一場詩與遠方的夢
    來到大理,湛藍的天空、變幻的雲朵、明亮的陽光、醉人的蒼山與洱海,仿佛時間都停滯了,才明白詩和田野的遠方可以如此簡單獲得。 來大理的人都有一份嚮往自由、浪漫的情結,一份詩與遠方的情懷,與熙熙攘攘的人們擦肩而過,那一撇微笑或不經意相遇的眼神,也許就是邂逅美好的心動。
  • 大理民宿老闆自白:逃離北上廣,不代表就有詩與遠方!
    當然了,民宿還最好開在大理這些風景優美的地方,蒼山之下、洱海之畔,好一場關於風花雪月的美妙盛景,這樣就能一鍵開啟詩與遠方的終極人生目標。創業要是容易的話,那這世上就不會有打工了,在沒搞懂什麼是詩與遠方的時候就走向遠方,結局註定都不太好。首先,修一家民宿不難,難的是宣傳和流量,這年頭,你沒點兒名氣,誰來住你的民宿呀,而且你還得有廣闊的人脈資源。
  • 老外到大理洱海尋找「詩和遠方」,可這裡的客棧怎麼關了大半?
    雲南大理的「蒼山雪,洱海月」是許多文藝青年嚮往的詩和遠方。
  • 美女為啥喜歡詩和遠方?
    發現沒有,美女一般都喜歡詩和遠方,都比較喜歡旅遊,那麼為什麼呢?  其實美女喜歡旅遊,有的是羨慕別人旅遊。  因為她們有很多好友,然後她們很多好友就喜歡在朋友圈發些旅遊的東西,比如照片或者美食,或者視頻。  詩和遠方,是大家都羨慕的,我也喜歡去看詩和遠方,我覺得詩和遠方能陶冶人的情操,也讓人舒服快樂。
  • 三塔印象|大理不止有詩和遠方,也不止有蒼山洱海!
    大理,一個讓人充滿無限遐想的地方!有人說:大理,一生中一定要去一次的地方,因為在大理時間是靜止的,大理就像一個沙漏,過濾了繁雜留下了平靜和安寧。也有人說:大理已經被去過的人賦予了太多的情懷和意義,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詩和遠方,沒來過的人對它滿懷憧憬,來過的人對它魂牽夢縈。
  • 詩和遠方|偶爾苟且,平常讀詩,時常遠方 敢問路在何方
    不同的人,會譜寫不同的詩,會渴望不同的遠方。1.現狀如果能喝茶養花談詩書,誰會願意上班帶娃洗衣服?如果不是被生活摁在地上無情的摩擦,誰不想花時間去思考詩和遠方的田野?一句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說出來輕鬆,做出來需要多大的勇氣。誰的生活不是經常苟且呢?
  • 尋找茶的詩和遠方
    詩和遠方是真的有,尤其是茶區裡,簡直到處都是。交通的便利遠方不在遙不可及,然而詩的意境還是不好體驗。朋友們就把詩帶回來,大家一起體會。詩的作者好像不一樣,風格迥異。茶友們處的久的基本就是一甩手,李老師給我看看茶;剛認識的茶友會拘束一些掏出幾個包裝好些的樣品,很客氣的說李老師麻煩您給我看看。
  • 大理雙廊:不僅有「詩和遠方」 特色產業助力脫貧增收
    杜瀟瀟 攝中新網大理9月17日電 (杜瀟瀟)提起大理雙廊,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詩和遠方」,似乎這個旅遊業興旺的小漁村和貧困掛不上鉤。殊不知,雙廊鎮的石塊村、五星村、夥山村是雲南省大理市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近日,記者探訪大理雙廊不為人知的一面。
  • 冬日重慶,到這些清幽的登山步道,去尋找詩和遠方
    山水之城·美麗之地 【冬日重慶,到這些清幽的登山步道,去尋找詩和遠方】 冬日重慶,有很多山城步道,沒有喧囂嘈雜的人群 可以盡情放空自己的心靈 冬日裡,讓我們一起去尋找詩和遠方 (來源:重慶周末去哪)
  • 通訊:在草原「書敖包」裡尋找詩和遠方
    馬知遠 攝中新網鄂爾多斯7月31日電 題:在草原「書敖包」裡尋找詩和遠方中新網記者 李愛平「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在內蒙古自治區烏審旗烏蘭陶勒蓋鎮巴音希利嘎查茫茫的草原上,這10個由鐵框焊接的大字分外惹眼。由此繼續驅車前行約50米,然後拾級而上,即可在這片草原一處制高點上看到頗為壯觀的「書敖包」。
  • 尋找詩和遠方不如遊覽故鄉 | 綏化就在這裡等著你
    蘭西十八灣 佚名|攝影每個人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詩和遠方她可以是海浪沙灘也可以是森林草原可我覺得真正具有「詩和遠方」文藝氣質的地方也許就在你的眼前呼蘭河畔一片田園風光的綏化早已把詩情畫意寫進了生機盎然的黑土地
  • 詩和遠方皆當下,與其短暫逃離,不如腳踏實地過好眼前
    眼前的壓力、任務、一成不變的生活,令人忍不住想要逃離,詩和遠方遙遙在望。那一年元旦前兩天,我定下了去昆明的機票,一個人收拾行裝,上網查找資料,做攻略等等,獨自踏上遠方。那時候我在想,雲南到底有多好,能夠成為那麼多人心中的淨土?換一種環境,是否能夠排遣一下心中堆積的壓抑,重新找到未來長遠的方向。
  • 風花雪月在大理,讓我們背起行囊,朝著詩和遠方,一起浪跡天涯
    ,但由於直飛大理的機票比去到昆明的要貴一倍,且直飛到昆明的航班一般比去到大理的多,所以大多數人還是選擇飛到昆明後,再轉成高鐵到大理。在海舌公園和廊橋附近,還有很多新建的拍照基地,裡面有薰衣草,花海、巴士等等拍照的元素,在洱海隨手一拍,都是大片。
  • 【遊資陽】我想和你,在資陽尋找詩和遠方
    如果你哪也沒去,那不如和資妹兒一起尋找你想要的詩和遠方!當詩歌和資陽碰撞,會擦出怎樣的火花?一起來尋找吧!
  • 實體店正在倒下,旅遊收入銳減七成:大理只有遠方沒有詩
    徐女士的民族服飾店鋪在洋人街,與許多外鄉人不同,她是本地人,原先住在附近的村莊裡,靠著在古城做生意賺錢,在這裡買了住房和店鋪。近幾年,生意一年不如一年。春節前,她已想好要將店面租出去,並掛出招租廣告。疫情來了,古城的店鋪全部關門,招租也沒了下文。與她有同樣境遇的,還有在大理定居了三十多年的溫州人黃先生。他名下的店面在復興路中段,位置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