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繆是個無憂無慮的小天使,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微信名叫「醬醬愛次糖」的她,朋友圈裡寫下的個人籤名是:永遠當一個小朋友,世界第一可愛。
她喜歡畫畫,喜歡把作文本設計成心形,會畫「我和作業」手拉手的小插圖,英語練習簿上還有鏤空的小人臉……
6月4日,因為作文不夠「正能量」,她從學校四樓一躍而下,生命停在了10歲,成了永遠的小朋友。
幾天之後,官方回應稱:未發現涉事老師有體罰打罵行為;繆繆作文存在抄襲,修改符號也是她自己畫的。
剛好,我連標點符號都不信。
昨天下午,繆繆媽媽通過微博發聲,質疑官方的上述回應,提出令人心碎的呼籲:「請不要再給孩子潑髒水了」……
之前不久,另一位年僅13歲的小男孩鍾美美,僅僅是如實再現了他在校園裡看到的情景,就被要求「多拍一些正能量作品」。
說這話的人,可還記得「正能量」這個詞從哪裡來的嗎?昔日「山木培訓」創始人宋山木被控強姦學員時,媒體曝光過一個細節:這位道貌岸然的教育家,每欲性侵女學員時,總是說對方身體裡充滿了負能量,要為她「注入」一些正能量。
這個略懂中文語法的人都能聽出其反諷意味的詞彙,曾幾何時就冠冕堂皇地成為「偉光正」的代名詞?
按照原計劃,跳票多年的日本動漫作品《EVA(新世紀福音戰士)》系列新劇場版最終章,本該在這個月全球公映,為整個系列「第三次」迎來結局。當然,現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只能期望只是延期,而不是一怒之下「老子不幹了」。
25年前,這部表意晦澀、糅雜多種神學與心理學隱喻、「陰鬱、黑暗且糾結」的動漫神作在東京電視臺首播,「全員皆有病」的殘酷天使們自此出發,以自身爆棚的負能量,影響和鼓勵了日本乃至世界幾代人。
傳遞負能量,支撐著EVA之父庵野秀明大半生的事業,也是他能為這個世界做的最好的事情。
被泡沫經濟壓垮,生無可戀的一代
庵野秀明這個名字通常與兩個截然相反的稱謂連在一起,一個是「庵神」,一個是「痞子」。
作為創造出EVA、引領日本第三次動畫革命的男人,封神不足為奇;而「痞子」則源於庵野秀明極為外露的怪異、暴躁個性,對EVA粉絲「愛看就看,不看就滾」的虐心發言,幾乎沒有第二個人敢這麼幹。
作品給了庵野秀明豪橫的底氣。日本動畫愛好者之間有個說法,一部TV動畫,如果碟片銷量超過15000套,就可以算作季度熱門霸權番。銷量超過40000套,就可以稱作是一種社會現象。而EVA的碟片總銷量超20萬套,高居日本TV動畫史上第一,至今無法被撼動。
EVA已經成為一種深入到普羅大眾身邊的文化,「人類補完計劃」、「三無少女」、「暴走」……太多梗與臺詞如今已是無需解釋的日常。連日本風俗店都會用EVA風格的海報來招攬顧客——簡單的「美女襲來」幾個字,就能讓路人陷入悠長的幻想。
2000年前後,國內曾兩度以《2000天鷹戰士》和《新世紀天鷹戰士》的名目引進EVA。儘管經過了大量刪改,但「明知引進的話要大改,依然要在大改後引進,而不是一禁了之」待遇的日本動畫,也只有這一部——幸好當時沒有人用「負能量」的理由,把這部作品一棒子打死,否則國內兒童的EVA啟蒙至少要再晚上一代人。
庵野秀明是一個狂徒,在「高達」文化已經全然盛行的日本,他沒有安於打造類似流水線製作的機甲鬥怪獸的「爽番」,而是在原本積極、向上、熱血的機甲二次元中加以反叛的調色,跳脫出「人人都想開機甲」的流俗,使受眾認識到主角毋需一定充滿中二式的堅強與自信——懦弱糾結的「反英雄」、凡人也可以拯救這個殘缺的世界,這份共情與預視的超前性在未來幾十年中被不斷地得到驗證。
EVA首播是在1995年10月。半年前,奧姆真理教製造了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12人罹難及至少5510人受傷。日本社會的「乾淨」無暴力,由此不復存在。
隨著上世紀9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的破滅,原本物質、精神兩條腿走路的和諧社會在失去物質之後,連最後的精神堡壘都徹底坍塌,近一步加重了日本國民,特別是年輕一代的焦慮與對未來的彷徨。
表面看來,EVA是一個關於幾個穿著性感服裝的青少年駕駛員操控巨型機甲,抵禦「使徒」帶來的末日襲擊的故事。但隨著故事逐漸推進,主角們被迫使著去直面自己的內心,那種無法擺脫的不安感、錯位感,始終揮之不去。
和常見的動畫主角不同,主角碇真嗣雖然是個少年,卻老氣橫秋;更要命的是,他的懦弱深入骨髓,一切社交互動都充滿了尷尬和歉意。這樣一個人物,無法能讓人產生敬仰和欽佩,卻能讓人感同身受。整部作品陰暗、壓抑、悲壯,結局離奇又震撼,不但反映了當時日本的社會氛圍,也反映了在高速運轉的現代都市裡,個體的渺小、彷徨與無助。
EVA於每一個看過它並喜愛它的人來說,就像一個避難所。每個人都能在碇真嗣身上看到內心的自己,也能對比出身邊的明日香、綾波麗。那些臺詞裡的情緒、心境、體驗、口吻,幾乎都是一代日本人的歸納與延展,人人都可以對號入座。
某種意義上說,庵野秀明創造了EVA,而時代將EVA選作寵兒。正是EVA扭轉了社會對動漫「低幼」、「庸俗」、「黃暴」的看法;首創「製作委員會制度」改變業內製播形態;啟發「賣手辦」的周邊衍生品販售模式取得前所未見的商業成功,才讓日本的動漫產業從宮崎勤事件的打擊中恢復,成為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樣子。
「勇敢的少年啊!快去創造奇蹟」
可在庵野秀明眼中,啟動這項目只是為了讓世人認清他是「一個四年內無所事事支離破碎的人,一個逃避了四年但仍苟活下來的人」。
庵野秀明從來不是一個上進生,高中復讀,畢業後也無心工作,在「浪人」狀態下掙扎過的一年後,才憑藉參考宮崎駿的分鏡技術考上了無需文化試成績的大阪藝術大學。
在動畫製作上,庵野秀明是有極強天分的。入學一年,他就受邀參與經典動畫片《超時空要塞》的繪製,並在著名機甲作畫監督板野一郎的指導下,持續鍛鍊機甲繪畫水平。在此期間,他獨樹一幟的充滿個人化風格的爆炸特效場景製作能力也開始凸顯。
然而,因忙於動畫製作且未及時繳納學費,庵野秀明遭到了退學處分。他轉身就帶著一個背包和滿腔希望,前往東京,走上了為《風之谷》製作動畫的道路——那時還未成立吉卜力的宮崎駿正要將自己的這部漫畫作品改編為電影。
庵野秀明幸運地得到了這份工作,並很快因為喜歡在工作室睡覺而聞名。他和宮崎駿之間慢慢發展成了一種親近持久的師生情誼。
時間來到1984年,得到充分鍛鍊的庵野秀明同大學好友創立起屬於自己的「GAINAX」公司,並快速地在一年後推出了第一部動畫作品《王立宇宙軍》。這部由庵野秀明獨立擔當特效作畫的試驗性作品,因其超前的製作精度而廣受好評。
僅僅三年,庵野秀明因其卓越的對節奏和分鏡的把控能力取代好友山賀成功執導《飛躍巔峰》。這部充滿了機甲、少女和怪物的動畫作品又一次將「庵野之風」展露得淋漓盡致。
但這兩部作品,充滿了驕人的理想化氣息,卻忽視了對項目流程與預算成熟的控制,屢屢將公司的財務狀態壓縮到崩潰邊緣。
接著,庵野監督以《海底兩萬裡》為藍本製作的《藍寶石之謎》叫好不叫座,大虧特虧——宮崎駿之前同樣參考《海底兩萬裡》創作出的《天空之城》,不只叫好,也為吉卜力工作室帶來大筆收益。
庵野秀明對自己的作品充滿必勝的信心,卻屢遭動漫市場打擊。兜兜轉轉,沉寂四年,他在自傳中寫到了這段時期自己周邊的環境有多麼殘酷,而他的創作生涯又是多麼無成。最終,低谷中的他,終於決心以「不再逃避(not running away)」的心態,一心撲在這個主題上,拿出《EVA》的初劇本,再搏一次。
1986年,同樣也是沉寂四年無戲可拍的香港撲街導演,找來一個剛被公司炒魷魚的過氣演員、一個「票房毒藥」、一個沒能證明自己的影壇新人,同樣抱著「再搏一次」的想法,組了一個局,拍了一部電影,《英雄本色》。
和吳宇森相類,《EVA》中傾瀉了庵野秀明太多類似的自我經歷,比如男女主角微妙的愛戀情節,其中隱含著庵野秀明對聲優日高法子的求不得。
在EVA爆紅後,庵野秀明「封神」,但又馬不停蹄地展露「痞性」。他先是近乎喪心病狂地開始推出海量周邊產品,聯動書籍、咖啡杯、手辦,剃鬚刀、內褲、球鞋等等,無所不及,雖賺得盆滿缽滿,但也被人攻訐為「新世紀圈錢戰士」,過度消耗與透支IP生態。
在1997年出版的《庵野秀明 新世紀福音戰士》中,記述了一段他與記者大泉的對話。庵野秀明說道:「任何人在看《EVA》的時候,它將成為觀眾的一面鏡子,我們就是把它製作成這樣的……做成這樣之後,我一開始覺得要是不斷有人能陷入圈套就好了,然而有些人陷得太深使我心生厭惡。」
於是因不滿御宅族喜歡將夢想和希望寄托在自己塑造的角色中而陷落太深的行徑,他不僅在TV版中寫死很多次女主之一綾波麗,還在舊劇場版《真心為你》中暴虐與折磨備受觀眾喜歡的另一位女主明日香,一副「要打倒惡魔,就必先成為惡魔」的做派。
這種鹹甜複合的偏執、冗雜感受似乎也交織著庵野秀明的真實自我:一個擰巴的人,一個似乎像麻繩一樣的人,把對於這個世界的失望和希望緊緊擰束在一起的人。
「很多《EVA》的粉絲想讓我們出一個『EVA 全解析』手冊,從來就沒有這樣的東西。別認為他人能給予你答案。也不要期待自己的念想一直都能被滿足。我們都必須親力親為地找到自己的答案。《EVA》就是我的生活,我將我這一生所知都投入其中。這就是我的整個生命。我生命的本質。」
喪與愛
庵野秀明身上充滿了矛盾和對立,他所創作的角色身圍周邊也明顯地帶有一圈黑暗,那裡面沉澱著憂鬱、猶豫與不決。失落、緊繃與糾纏,這些「負能量」情緒在EVA的各色人物中盤旋,滿滿緩緩升騰,繪出的是庵野秀明自憐自戀的倒影,儘管他從不承認。
這樣創作出的人物、情節常常顯得扭曲、厚重,但也收效頗豐。動漫迷發現需要衝上前線、拯救世界的角色也可以懦弱、愛哭與怕死,但在困難迎襲時又能變得勇敢、光明與正義;傲嬌的女生總是說著否定的語言,可總能在大是大非面前展露堅定;惡者隱藏著的撕裂心池,常常卻還容納一片最為單純的淨海。
或也因此,才使得《EVA》前後的人設與情節變得撕扯、斷裂,充滿痛苦、黑暗與極端,觀眾卻又總能在某段畫面捕捉到隱藏著的善良與閃光。
在後EVA時代,「神格」與「痞氣」似乎都在庵野秀明身上被緩慢地丟失。與其說是略帶落寞,不如說他開始享受世俗生活而變得愈發柔軟。
2002年,庵野秀明與漫畫家安野夢洋子結婚,宮崎駿老爺子還擔任了證婚人。除了1998年的戀愛番《他和她的故事》,庵野秀明也放棄了再執導新的動畫長片,而是轉入真人電影。相繼拍出《愛與時尚》、《式日》與《甜心戰士》。變得溫吞如水的他,一晃就是十年。
到了2006年,庵野才正式離開積重難返的GAINAX,並拿走了《EVA》的全部版權,成立新公司Khara準備啟動新一輪的「福音戰士新劇場版」計劃。截止目前,已相繼於2007年、2009年、2012年推出《序》、《破》與《Q》——對應著傳統日本藝術形式中的三段式起承轉合的「序、破、急」。
但《EVA新劇場版:Q》正式上映之後,庵野秀明很快在大眾視野中消失。雖然媒體和觀眾們都十分好奇他的去向,但庵野秀明始終未有回覆。
直到2015年4月1日,庵野秀明才在官網上表示:《EVA新劇場版》的製作為他帶來了極大的壓力,以至於陷入了抑鬱症。幸運的是,有宮崎峻先生、妻子和友人們的幫助,他從深淵中逐漸走出。
在安野夢洋子描繪二人婚後生活的漫畫作品《監督不行屆》的後記中,庵野秀明飽含愛意的對妻子說:「謝謝你從過去到現在一直陪伴著你那愚笨而又幼稚的死宅丈夫。這之後,我可能還會因為工作忙碌而三個月不回家、會挑食、會任性。在我的有生之年裡,還要麻煩你多多照顧了。」
在庵野秀明患上抑鬱症之後,宮崎駿給予了他多方面的支持。他不僅常常勸慰和鼓勵庵野秀明,還特地讓庵野為2013年自己的又一部「引退之作」《起風了》的男主角堀越二郎配音——儘管在動畫上映後,許多觀眾認為「痞子」的配音水平不高,甚至有「棒讀」之感。
或許這是一種映射。「一部封神」,仿佛是創作者永恆的詛咒,而庵野秀明這個名號,也與EVA捆綁太深。庵野秀明嘗試在各個領域發力,打破這種捆綁也是現實。
2016年受東寶映畫之邀,庵野秀明執導出品電影《新·哥斯拉》。完全捨棄了平民視角和災難片常見的「人間有大愛」的核心價值,窺析出日本社會及全人類對於怪獸襲來背後深刻的政治、人性等狀態,活脫脫一場展現出專屬於日本政治語境下的「怪獸襲來」,成為近幾年日本票房最成功的真人電影之一。
電影《新·哥斯拉》
可人們等待的,仍然是庵野秀明的EVA。哪個少年不曾嚮往成為頂天立地的英雄,哪個少女不曾幻想活在玫瑰色的夢幻國度。但當他們不得不面對現實生活的殘酷和虛偽時,至少還有庵野秀明告訴他們:放棄那些不切實際的幻想,喪並煎熬著,也能改變這個世界。
如同等待純白色背景上出現那個大大的「THE END(結局)」,這碗毒雞湯,是庵野秀明送給世界的禮物。
撰稿 Sasha
編輯 鮮 於
校對 許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