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五四運動的劃時代意義
100年前,在民族危機不斷加深、中國社會不斷沉淪的重大歷史關頭,偉大的五四運動爆發了。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體學習並發表重要講話,對新時代加強五四運動和五四精神研究指明了前進方向、提出了重要要求。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高度評價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並深刻指出,五四運動是一場「偉大愛國革命運動」、「偉大社會革命運動」、「偉大思想啟蒙運動和新文化運動」。我們要充分認識到,五四運動對近代以來中華民族追求民族獨立和發展進步的歷史進程具有極為深遠的影響,是一場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事件。
五四運動的劃時代意義在於它開啟了中華民族命運的重大轉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大歷史觀,把五四運動放到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國人民近代以來170多年鬥爭史、中國共產黨90多年奮鬥史中來認識和把握。以五四運動為時間坐標,向前追溯100年,向後延續100年,我們就知道,五四運動正處於中華民族從沉淪向復興的「V型反轉」的關鍵點。1819年的中國,仍然維持著封建統治下最後的虛假繁榮,實際上卻早已被世界遠遠拋在身後。當西方世界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推動下快速崛起時,我們被鴉片戰爭打開了國門;當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下實現綜合國力再一次飛躍時,我們頭頂著八國聯軍侵佔首都的民族恥辱進入20世紀。五四運動前的100年,是中國不斷滑向深淵的100年,從洋務運動、太平天國到戊戌變法,無數仁人志士的奮力抗爭均以失敗告終,即使是推翻了兩千年封建專政的辛亥革命,也只是打倒了清政府,卻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悲慘命運。五四運動猶如劃破黑暗長空的閃電,為在迷茫絕望中痛苦彷徨的中華民族帶來了光明與希望。此後的100年間,救國救民、民族復興的偉大徵程儘管仍有曲折、苦難甚至反覆,但從根本上說,走的是一條光明之路:經過30年的奮鬥,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在世界上站立起來;又經過70年的努力,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巨大歷史成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前景已經清晰展現在我們面前。
五四運動的劃時代意義在於它促進了全民族的覺醒。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五四運動以全民族的力量高舉起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以全民族的行動激發了追求真理、追求進步的偉大覺醒,以全民族的搏擊培育了永久奮鬥的偉大傳統,深刻揭示了五四運動之所以偉大,原因在於它是全民族的運動。在「家天下」、「老大帝國」的封建傳統觀念影響下,即使面對近代以來愈演愈烈的民族危機,國人的國家意識、民族意識仍然淡漠,絕大多數人對國家興亡漠不關心。五四運動以疾風暴雨般的強勁姿態,最廣泛地動員和啟迪了全國人民的愛國情感和民族意識,從青年學生、知識分子到工人階級、工商業者,從北京、上海到武漢、長沙等100餘個大中城市,其參與人數之多、波及地區之廣、輿論聲勢之大,遠遠超過近代任何一次革命運動。正如毛澤東在《湘江評論》中寫道:「我們知道了!我們醒覺了!天下者我們的天下,社會者我們的社會。我們不說誰說,我們不幹誰幹。」五四運動改變了以往只有覺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覺悟的人民群眾的鬥爭狀況,它喚起了中國各階層人民徹底的覺醒,激發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從此,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為實現社會發展、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而頑強奮鬥的歷史洪流勢不可擋。
五四運動的劃時代意義在於它扭轉了中國社會前進的方向。辛亥革命之後,腐朽落後的封建統治已經逐漸被人民和時代所摒棄,到五四運動前,新文化運動集中進行了以「民主與科學」為代表的思想啟蒙。當時的「新」,主要指以「法蘭西文明」為代表的資產階級新文化,試圖通過引進西方的技術、思想和制度來推動社會進步。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鼓舞、巴黎和會外交失敗的教訓,形成了強烈對比,給中國知識分子上了嚴峻的一課。五四運動後,他們開始探求改造社會、改造中國新的出路,尋找「新世紀的曙光」。當時情況是,「帝國主義壓迫的切骨的痛苦,觸醒了空泛的民主主義的噩夢」,「所以學生運動倏然一變而傾向於社會主義」。 經過五四運動的洗禮,在對各種社會主義思潮認真比較鑑別後,越來越多的中國先進分子集合在馬克思主義的旗幟下,並且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做了思想上、幹部上的準備。1921年,中國共產黨宣告正式成立,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開始轉向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國歷史掀開了嶄新的一頁。
「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候都更接近實現民族復興的夢想,但走得再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我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就是要重溫百年前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要準確把握五四運動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以史為鑑、以史為師,更加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振奮的精神、昂揚的鬥志,在五四火炬的照耀下,凝聚起全民族的磅礴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
龔青軒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