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還未正式結束時,網上就流傳出一張最坑的國慶景點排行榜,其中鼓浪嶼高居榜首。其所在的城市廈門,也被列為最坑旅遊目的地。這張排行名單,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缺乏公正和準確的數據支撐。那麼該如何準確地看待鼓浪嶼?
鼓浪嶼一直是一座飽經爭議的5A景點。遊客太多,商業化過重,景點枯燥無聊,一直比較有爭議性。用一句比較流行的形容,是不去遺憾,去了也後悔。
那麼事實的鼓浪嶼,真的有網傳這麼坑,有這麼讓人失望?我們客觀來說,鼓浪嶼是有存在一些負面問題,但問題也許也出現在遊客身上。
提到鼓浪嶼,大家會想到什麼?
很遺憾!絕大多數遊客,會冒出「網紅拍照地」、「文藝島」、「奶茶」、「晴天牆」、「最美轉角」等等。但仔細觀察發現,遊客眼中的鼓浪嶼與真實的鼓浪嶼往往是南轅北轍,甚至有些膚淺。
鼓浪嶼是什麼?它從來就不是一座網紅島,也不應該被當成是網紅景點。近代歷史上,它被迫成為公共租界,各國領事館、從事華工販賣的洋行紛紛出現。這座島明明是中國的領土,我等卻要低洋人一等,各項權益都是洋人優先。
今天,這些遺留在島上的使館、洋行、銀行舊址,其建築文化是其次,需要你記得其背後的歷史和教訓才是最為重要的目的,並不是當成背景牆來拍照。
抗爭期間,大量華人來到鼓浪嶼置業。他們帶著積攢下來的財富,在島上購置房產,同時四處奔走,為抗戰不惜餘力。諸如黃家花園主人黃奕住,菽莊花園主人林爾嘉,榮谷主人林清泉等人,都是著名的愛國華僑商人。
這些豪門家族,其實大部分是窮苦出身,年紀輕輕就漂洋過海,靠自己努力攢下一筆家業。到第二代,第三代才積累下可觀的財富。這創業難,守業更難,要想把家族事業一代又一代就需要靠教育。
當時的華僑,是接受西方文化最前沿的一群人。在鼓浪嶼安家後,他們也把西方的教育帶到這座島上。在這種學風濃鬱的文化薰陶下,誕生出中國現代領域的各個領先人物,這些人才為後來的中國教育、醫療、物理、化學、文學、體育、音樂都起到了重要的帶頭作用。當時的鼓浪嶼,教育學風可以說是中國最先進,最活躍的地方。
而這些獨領風騷的人物,孩童成長時期的軼事,青年的戀情,以及意氣風發的風姿,都為這座島留下了太多有趣美好的故事。如果說鼓浪嶼是一座浪漫的海島,那麼其浪漫元素皆來自這些才華滿腹的青年才俊身上。
但今天,我們談到鼓浪嶼時,又有多少遊客知道:舒婷書裡寫的鼓浪嶼童年時光;林語堂與陳家小姐的遺憾;廖醫生與陳錦彩在漳州路64號的小日子;音樂天才許斐平幼年與父母親在筆山路19號邊唱邊彈琴......遺憾的是,這些名人故居皆成遊客的拍照背景,有些因為不夠網紅,連路過的遊客都沒有。
這種無法成為遊客眼中的網紅鼓浪嶼,想像與實際的落差,往往會導致鼓浪嶼口碑被下滑。這自然有遊客提前作業沒做好,盲目跟風社交中所描述的文藝浪漫的關係,但也與鼓浪嶼這些年呈現在大眾眼前的形象有關,似乎也為了迎合遊客的喜愛,淡化其文化歷史意義,努力成為遊客希望看到的網紅景點。
被遊客「人設」誤讀,是鼓浪嶼的不幸。所以關於鼓浪嶼的口碑,其實是很兩極分化的,有一定深度和興趣的遊客,一定會覺得非常值,來一次都不夠。但若是只奔著商業街小吃,奶茶,以及打卡網紅點拍照,你看到的鼓浪嶼也只是為你準備的鼓浪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