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鳥凍僵 竟然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2020-12-07 金興耀星星

近日,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民眾路遇一隻凍僵了的棕色小鳥,將其救助後及時送到當地森林公安處。

經有多年救助經驗的森林公安民警辨認,這隻被救助的小鳥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縱紋腹小鴞,別名小貓頭鷹、小鴞、東方小鴞、辭怪,主要以農林害蟲、小田鼠等為食。

縱紋腹小鴞身體無明顯傷痕,考慮可能是天寒地凍,覓食困難,饑寒引起體力不支而致墜地凍僵。

目前,小萌鳥縱紋腹小鴞恢復得很好,考慮到仍需觀察,遂將它送到了野生動物救助站,待其野外生存條件成熟後放歸大自然。

森林公安工作人員表示,如有民眾發現受傷的野生動物,還是應及時向森林公安報警,由專業的人員來進行救治。

縱紋腹小鴞身體胖乎乎的,一對大眼睛,眼亮黃,瞳仁烏黑,一臉萌相。從頭到尾體長21至23釐米,體重105至260克,只有巴掌大了,是世界上最小的貓頭鷹。

縱紋腹小鴞無耳羽簇,頭頂較為平整,眼亮黃而長凝不動。淺色平眉及白色寬髭紋使其形猙獰。 無耳羽簇。上體呈褐色,點綴著白色縱紋及點斑。下體呈白色,披著褐色雜斑及縱紋。肩上有四道白色或皮黃色橫斑。虹膜亮黃色,嘴角質黃色,腳白色、被羽,爪黑褐色,留鳥。我國所有的貓頭鷹都是國家Ⅱ級重點保護動物,CITES附錄Ⅱ級。

留言、轉發,分享看官有感而發的觀點。

文中部分文圖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網將及時更刪,致謝。

相關焦點

  • 萌鳥「碰瓷」 建三江農商銀行救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蒼鷺
    萌鳥「碰瓷」 建三江農商銀行救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蒼鷺 2020-08-20 16: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麥地裡撿到兩隻鳥 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民警帶走兩隻小貓頭鷹 通訊員 陳華雲 攝本報訊(記者 王延娟 通訊員 陳華雲)5月22日早上7時左右,臥龍區七裡園鄉趙莊村村民在麥地裡收麥時發現兩隻長相酷似貓頭鷹的鳥,立即報了警。市公安局蒲山派出所七裡園大隊民警趕到現場後發現,兩隻鳥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貓頭鷹,只有一兩個月大小,全身毛呈灰褐色,中間夾雜著白色的絨毛,黃色的大眼炯炯有神,不斷打量著周圍,顯得十分警覺,神態呆萌可愛。村民們對這兩隻鳥甚是喜愛,問民警是否能夠飼養。
  • 宣威市民撿到一隻受傷的鳥,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雀鷹
    近日,曲靖宣威市民朱先生在回家的路上撿到了一隻受傷的鳥。經宣威市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民警初步判斷,該鳥為雀鷹,屬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現已移交宣威市動物救治中心進行治療。雀鷹(12月6日攝)12月6日晚上9點多,宣威市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民警接到市民報警,稱其在回市區的路上撿到了一隻受傷的鳥,疑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民警救助「大眼怪鳥」 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猴面鷹
    2020年12月30日 21:07 來源:廣西新聞網 作者:張振國 杜京桐 黃幼婷 楊淦 編輯:潘曉明 廣西新聞網防城港12月30日訊(通訊員 張振國 杜京桐 黃幼婷 實習生 楊淦)近日,防城港邊境管理支隊馬路邊境派出所根據群眾報警,及時救助了兩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猴面鷹
  • 灰山港群眾救助的這隻鳥,居然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用鳥籠裝好,在家看養,後經朋友在網上查詢,發現與國家二級保護鳥類褐翅鴉鵑極其相似,馬上與灰山港環保協會劉一波副會長聯繫,隨後協會護鳥隊志願者蘇鋼軍、歐陽鋒與灰山港林業站站長易國軍聯繫,核實該鳥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褐翅鴉鵑。
  • 西雙版納放生71隻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鸚鵡鳥
    查獲的灰頭鸚鵡(央廣網發 常宗波 攝)央廣網西雙版納7月4日消息(記者李騰飛 通訊員常宗波 刀婭芳)7月2日,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將近日查獲的71隻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鸚鵡鳥帶到自然保護區放生。自今年4月份以來,西雙版納州森林公安局在全州範圍內開展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的專項行動。該局納板河森林派出所經過前期安排深入開展尋線、摸排,於2019年6月28日採取行動對保護區周邊的相關村寨進行專項打擊,先後在勐海縣勐宋鄉糯有村等4個村寨的16戶村民家中查獲、收繳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灰頭鸚鵡69隻、緋胸鸚鵡2隻。
  • 湖裡遊著一隻什麼鳥?原來它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鳳頭鸊鷉
    「見到水面上有隻大鳥,拿出手機隨手一拍,這是什麼鳥?好像並不常見。」24日中午,賈汪區章先生將上午在潘安湖神農碼頭附近隨手拍到的一隻鳥發到朋友圈,有朋友告訴他,這不是一隻普通的水鳥,這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鳳頭鸊鷉。
  • 梅州出現「省鳥」白鷳蹤跡,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掌上梅州訊記者從梅州市梅西水庫管理局(區)獲悉,11日下午,梅西水庫管理區洞天湖公園出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廣東省省鳥白鷳的蹤跡。經專業人士識別,這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嫻,也是廣東省省鳥,別名銀雞。記者從市林業局自然保護和國有林場管理科了解到,白鷳是雞形目雉科鷳屬的鳥類,又名銀雞、銀雉、越鳥、越禽、白雉。白鷳體態嫻雅,外觀美麗,上體和兩翅白色,密布黑紋,羽冠和下體都是灰藍色,尾長,中央尾羽近穿白色,外側尾羽具黑色波紋,在林中疾走時,從遠處望去,很像披著白色長「鬥篷」。
  • 冷水灘一市民撿到一隻大鳥,竟然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到達現場後,經冷水灘區林業局野保站工作人員辨認,該鳥為紅腹錦雞,屬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據了解,2月27日18時左右,市民向先生在自家窗戶發現一隻被卡住的五彩斑斕、羽毛華麗的大鳥,經網上查詢該鳥可能為國家保護動物,便主動與政府部門聯繫。經檢查後,這隻紅腹錦雞並無大礙,在感謝了愛心人士的善意之舉後,工作人員將紅腹錦雞帶回林業局。
  • 沙湖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白琵鷺
    原標題:沙湖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琵鷺   觀測人員拍攝到的白琵鷺(圖片由沙湖景區提供)   近日,沙湖溼地鳥類觀測人員意外拍攝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琵鷺,在此前沙湖溼地鳥類科考資料中雖然有記載白琵鷺,但鮮有人能實地拍攝到白琵鷺,更重要的是,目前全球白琵鷺僅存約3萬隻。   據沙湖景區工作人員介紹,他們最近整理所拍鳥類照片時,發現了一種奇怪的鳥類。這種鳥身體呈白色,外形像白鷺,嘴巴很長呈扁平狀,形似琵琶。
  • 奉賢田間撿到「長耳」怪鳥 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長耳鴞
    東方網12月24日消息:前天,有市民在奉賢區柘林鎮附近的農田裡撿到一隻長著長長「耳朵」的怪鳥,經林業專家鑑定,這隻怪鳥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長耳鴞。  照看這隻「不速之客」的奉賢南橋派出所民警小莊告訴記者,前天下午他接到報警,一名男子稱他的家人在柘林鎮的農田裡撿到一隻不會飛的怪鳥。
  • 西雙版納警民聯手救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短耳鴞
    央廣網西雙版納1月11日消息(記者李騰飛 通訊員常宗波)近日,雲南省西雙版納州森林警察將一隻救助的超萌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短耳鴞放歸大自然。民警對該鳥進行識別辨認和仔細檢查,通過檢查比對和電話諮詢專家,確定這隻鳥名叫短耳鴞(xiāo),是貓頭鷹的一種,屬於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這隻短耳鴞雙翅有輕微的傷口,應該是受傷導致不能飛行,於是請來獸醫給其進行了消毒、上藥、包紮,防止傷口感染惡化。隨後民警將其安頓在籠子裡,併購買了新鮮的肉剁成肉泥,戴好防護手套將肉泥餵到嘴裡。
  • 超萌紅白鼯鼠誤闖小鎮冷庫 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原標題: 圖文:超萌紅白鼯鼠闖進小鎮冷庫 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眾人悉心照料放回山林白色棕色相間的皮毛,長鬍鬚大眼睛,一隻可愛萌物6月29日晚闖進宜昌長陽火燒坪鎮上的一間冷庫裡。群眾發現後報警,大家悉心將受到驚嚇的小動物帶出,一查原來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白鼯鼠。工作人員確認後,在合適地帶將其放歸山中。
  • 村民撿到受傷大鳥,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接警後,安仁派出所值班民警邵建榮、張帥迅速出警,據村民講,這隻鳥很有可能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灰鷺。民警仔細查看發現,這隻受傷的鳥兒背部呈灰褐色,胸部灰白色,嘴巴黑色,體型稍小,腳比白鷺短,肩有成叢的長蓑羽,一直向後伸展,從頭部到尾部約6釐米長。這隻鳥背部、翅膀、腿部均不同程度受了傷,精神狀態不佳,急需救治。民警邵建榮、張帥積極聯繫多個部門協調救助,因天色已晚未果。
  • 農家院裡墜落「高顏值」錦雞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西安村村委會供圖 華龍網發  華龍網4月11日14時30分訊(首席記者 徐焱 記者 馮司宇) 「這鳥好漂亮的,看上去就感覺不普通。」8日下午,重慶巫溪縣蘭英鄉西安村的孔祥平家,迎來了一位「貴客」——一隻比錦雞體型略大的胖鳥。胖鳥顏色豔麗,孔祥平意識到「來客」身份似乎不一般,於是趕忙上報村裡,村裡又聯繫了相關部門,經林業部門初步判斷,這位「貴客」竟是國家二級保護鳥類紅腹角雉。
  • 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同框覓食
    3月15日,在福建省明溪縣君子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紫雲均峰山,觀測人員記錄到4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和1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鷳亞成鳥一同覓食的場景。明溪縣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專家告訴記者,兩種不同的珍惜鳥類在一起覓食的場景十分罕見。
  • 家裡闖進個「小呆萌」,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據唐某介紹,上午他外出回家時,發現一隻動物想闖進他家,但由於鐵大門間隙過窄,這隻動物被卡住,進退兩難,見此情景,唐某哭笑不得,只好將它從門縫拽出,放到自家閒置的籠子裡歇息。經考察,林業部門工作人員確認這是一隻狗獾子,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此時,狗獾子蜷縮成一團,安靜地呆在籠子的角落,偶爾露出頭看看外面,顯得很「呆萌」。工作人員推測,狗獾子因為天氣冷,食物短缺,不得不下山覓食,卻誤入農戶家來「做客」,幸好遇到了熱心的村民。民警對唐某及時報告,保護野生動物的善舉給予表揚。
  • 草鴞市場被售賣 市民100元買下 得知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後放飛
    封面新聞記者 昔興琪4月14日,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草鴞(俗稱:猴面鷹)在隆昌市愛鳥養鳥協會的幫助下被成功救助。「我這兒有隻鳥,長得很奇怪,看起像猴子的臉,你們過來看一下嘛。」隨後,隆昌市森林公安局趕到協會,經其確認,該鳥確實是草鴞,也就是人們俗稱的猴面鷹,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據了解,市民陳先生12日在漁箭鎮趕集時看到有人正在販賣一隻不知名的「怪鳥」,「我活了45年都沒有看到過這種鳥」出於好奇,他花了100元將其購買了回去。
  • 怪鳥闖入30層居民家陽臺,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松雀鷹
    楚天都市報6月13日訊(記者滿達)位於30層頂樓的陽臺,闖入一隻有點像老鷹的怪鳥,怎麼也飛不起來,家住湖北大學琴園小區的陶先生急壞了。12日傍晚,武昌園林部門工作人員上門,發現這是一隻松雀鷹,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隨即將其帶走進行妥善安置,陶先生也鬆了一口氣。
  • 青海格爾木成功救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雀鷹
    中新網西寧2月22日電 (孫睿 李莎莎)記者22日從青海省格爾木官方獲悉,格爾木市森林公安局成功救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雀鷹。據介紹,格爾木市森林公安局日前接當地民眾報警稱,在該市郭勒木德鎮富源村地區發現了一隻受傷的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