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人會覺得蝙蝠可愛,怪異的長相和行為,加上可能攜帶的大量細菌和病毒,使得大多數人都會對它們望而生畏,別說是親眼看了,有時候看蝙蝠的照片都會覺得渾身難受。
雖然不招人待見,蝙蝠作為一種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8800萬年的動物,還是有它獨特的作用。但是對於生活在非洲島國模里西斯的人們來說,管它有什麼用,消滅掉就完事兒了,從2015年至今,經過3輪有計劃地捕殺,已經有50000多隻蝙蝠被消滅,究竟是什麼「仇怨」,要讓模里西斯人將蝙蝠趕盡殺絕呢?
模里西斯是位於非洲大陸東邊的島國,標準的人少環境好,生活著不少珍稀動物,如今已經滅絕的渡渡鳥,就曾只在此島上生息繁衍。
島上鬱鬱蔥蔥的森林中,有一種大型的食果蝙蝠,這種果蝠在傳粉授粉、散播樹木種子、捕食害蟲上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同時,由於當地果林總是不明原因的遭到破壞,每年的損失達到了500萬美元,果農們推測最有可能的破壞者,就是常常出沒在果園附近的蝙蝠。在相關的意願調查中,大眾對滅絕果蝠表示支持,因此才有了「果蝠滅絕計劃」。
根據統計,從2015年開始,模里西斯已經消滅了當地果蝠總數量的約1/3,2015年到2016年,大約有3萬隻果蝠死亡,2018年近1萬隻果蝠喪命,2019年又有1.3隻果蝠遭到捕殺。由於這種果蝠的繁殖率很低,雌性每年只能生產一隻後代,因此捕殺對於種群的影響很大,不僅是可見的數量減少,種群繁衍也遭受重大打擊。隨著原始森林遭到破壞,果蝠的活動範圍也因此而縮小,這繼續加劇了果蝠種群所面臨的生存困境,它們也因此被列入了瀕危物種名錄。
然而,隨著一些深入的調查和研究,有科學家提出果蝠可能被誤會了,真正破壞果林的另有其「鳥」,果蝠為那些鳥背了黑鍋。調查顯示,大約只有1/4的果林受損是果蝠造成的,而且破壞範圍只限於6米以下的枝幹部分。
雖然果蝠到底該不該被消滅還存在爭論,也沒有證據表明果蝠就是果林損壞的罪魁禍首,但是模里西斯新一輪的捕殺計劃已經開始,這一次當地計劃消除現存果蝠數量的10%,目的是為了保護芒果、荔枝等水果產業的發展。有點諷刺的是,隨著果蝠「被滅絕」,模里西斯果林的產量不升反降,這也許就能一定程度上說明果蝠被冤枉了。
事實上,模里西斯此前已經有兩種果蝠因為棲息地喪失和捕獵而滅絕了。我不是模里西斯的果農,反對消滅果蝠難免會有些「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意思,但是無論如何,讓一種動物「被滅絕」未免有些極端,或許就像研究者所說的那樣,可以用一些緩和的辦法,比如用網布保護果林、改變樹與樹之間的排布、對樹木6米以上的部分予以更多保護等等,希望下次提到這種生活在模里西斯島上的果蝠時,不是因為它們已經「被滅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