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區角的劃分和創設對於幼兒班級來說十分重要,幼兒教師要上心

2020-12-12 晨曦的莉曦

活動區角是幼兒班中極具特色的一個部分,所以每個班級都會創設不同的區角。除集體活動外,大多數的時間裡孩子們都樂意在自己選擇的活動區域裡學習、遊戲。這就意味著活動區角的劃分和創設對於一個班級來說十分重要,需要幼兒教師十分上心的去做。

幼兒園班級的活動區域具有開放、寬鬆、自主等特徵,更多地體現了幼兒個體的遊戲願望和自主行為。教師在做活動區域的設計時,要從幼兒班級活動室及生活環境出發,用櫃、架等進行分隔,儘量根據需要來變化,各個區域最好可拆、可連,從而使區域活動和集體活動、自由遊戲等形成溝通與對話。室內外區角的分布、動靜區角的間隔不能有問題。否則,由於活動區域設計的隨意性或教師對活動區域的管理不善,不僅可能給教師帶來麻煩,而且可能會給孩子帶來傷害。

某中班的一位老師組織小朋友們進行區角活動。按常規,每5~6個小朋友自由結伴組成一組,在教室內、外分區活動,但室內、室外分區活動時,教師不能同時兼顧所有的孩子。

這天,正當老師在室內照看小朋友們活動時,室外某組的一個小朋友因相互追逐,不小心摔倒在防滑鋼板上,大哭起來。老師聞聲趕來,並馬上報告園長,在保健醫生的協同下,將孩子送到醫院檢查。經醫生診斷,該幼兒的右手尺骨、橈骨雙骨折。

事後,家長要求幼兒園承擔全部賠償責任,理由是一雖然孩子摔倒屬於意外,但畢竟事情發生在幼兒園內,幼兒園理應承擔醫藥費、營養費及家長誤工費的賠償。但幼兒園認為,是孩子自己摔倒的,幼兒園沒有責任,因此不同意家長的賠償要求。於是,家長將此事反映到了當地報社。後來,在有關部門的協調下,家長和園方才就此事進行協商並達成了協議:幼兒園同意支付給該幼兒醫藥費、營養費及家長誤工費等共計人民幣一萬多元。

案例中,教師在組織區角活動時,把小組分離得太遠,造成了部分孩子的活動不在教師的視線範圍內,結果出現了因「自由」過大而引發的事故。活動時,由於教師未能及時制止孩子奔跑、追逐,造成了孩子摔傷。由於區角設置的面廣,室內外活動又同時展開,這導致教師照顧不過來。因此,組織活動時,若由兩位老師同時照看,或請保育員協助照看,事故也許就不會發生了。此外,幼兒活動場地的安全問題非常重要,地面不能過滑或過硬。

在班級的管理中,教師的責任心尤為重要,教師對幼兒活動場地的安全隱患等要有警覺性,不能遠離孩子。其次,在活動區域的管理中,應讓幼兒建立和遵守區角活動中基本和必要的活動秩序,應建立規則提示、幫助他們學習約束和調整自己的行為,這樣做既可以促進幼兒社會性行為的發展,又可以使區角活動更有理、有節、有序、有意義。

對區角創設的提示與建議如下:

一、 區角劃分有三個原則:半開放原則、定與不定原則、漸進性原則。區角的劃分應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如,小班半開放的區角有抑制孩子四處跑動的功能,能讓幼兒在一個角待久一些,以幫助他們專心做完一項「工作」。區角的劃分還要考慮室內外的面積與布局,根據相關情況設「固定」和「機動」兩種區角。區角的設置和展開需要逐步進行,以便讓孩子有個逐漸熟悉的過程。

二、 區角材料投放的三個原則:對應原則、層次性原則、安全性原則。區角材料的投放既要根據本班級幼兒的特點來安排,又要把握材料在投放時間上的層次性,以滿足不同個性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區角材料的安全性很重要,老師在投放時要進行檢查,務必清除材料中存在或潛在的危害。

三、區角環境布置的三個原則:溫馨原則、暗示原則、秩序原則。班級區角環境布置要溫馨,以營造一種家的氛圍,讓幼兒在幼兒園裡有家的感覺。好的區角環境布置可以對幼兒起到暗示作用。如,區角提示牌可以提示幼兒該做什麼以及怎麼做。區角環境布置還能培養幼兒的秩序感,如果把區角材料有序地擺放,「怎麼拿、如何收」等都讓孩子幫著一起做,幼兒就會有種秩序感,教師的工作也會事半功倍。

活動區角是孩子們平時活動的重要區域,因為我們一定要科學合理的劃分,保障孩子的各項技能都能夠得到充分的鍛鍊和發展。

註:配圖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班級特色區角讓幼兒認識社會
    班級特色區角讓幼兒認識社會 育英學園區域活動創設引
  • 小區域裡的大世界,幼兒園區角活動的創設與組織指導
    導語:《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幼兒不僅僅是在環境中成長,也是在環境裡探索和學習,因此也可「將環境視為幼兒的老師」,互動式的教育環境可讓幼兒體會到自己是環境的主人,有利於萌發幼兒在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因此,在幼兒園裡,教師要為孩子創設「有準備的環境」,促進孩子的發展。
  • 幼兒園區角活動管理和指導的步驟,幼師必備
    區角活動是幼兒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區角活動是由多個區角組成的豐富多彩的活動,指導孩子怎樣進入區域活動的前提是懂得進區的步驟。它是孩子課程活動的一種延伸,在活動區中孩子可以利用多種材料,通過動手操作,使他們獲得課程以外的知識與經驗,此外,在幼兒動手操作的過程中,他們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就會產生一種愉快的情感體驗,進而可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提高幼兒活動的興趣。區角材料對於孩子的意義來說不僅僅是玩,對孩子還具有發展的意義。
  • 幼兒園區角活動的實施
    一、認真觀察幼兒的活動區角活動實施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善於觀察。因為觀察是教師了解幼兒興趣需要和發展水平的手段,是教師提供和調整區角活動內容和活動材料的基礎,同時,也是教師對區角活動進行指導的必要條件。教師要以自然觀察為主,即觀察必須以不幹擾幼兒的活動為前提,儘量保持幼兒活動的自主性。從觀察的方法而言,具體觀察時,教師可採用整體觀察的方法,對所有的活動區進行全面觀察,以總體把握幼兒的活動情況。同時,教師也要輔以重點觀察和追蹤觀察的方法,即重點觀察某一個新開設的或有異常或有偶發情況的區角,跟蹤了解個別有困難的或不積極參與活動的幼兒,為實施個別指導作基礎。
  • 幼兒園區角環境布置設計,這些坑你踩了幾個?
    幼兒一天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區域活動中度過,可想而知,區域活動對孩子的形象有多大,在現實操作中,很多幼兒教師會為了節省時間節省開支而對區域環境的創設不上心,那關於區域活動有哪幾個雷區不能踩,你知道嗎?通過牆面上針對性極強的信息,告訴幼兒進區後怎樣活動。區角作為幼兒園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系統性。但在部分幼兒園中,教師為了突出主題活動的重要性,向家長宣傳幼兒在幼兒園的表現,僅僅把區角的牆飾作為主題活動的宣傳板使用,不利於區角活動的正常進行。大部分幼兒園區角的價格材料是現成的。桌子、櫥櫃、玩具架的作用基本是擺放玩具間隔區間,沒有進行深層次的挖掘。
  • 新都區新繁幼兒園柏水分園開展班級環境創設評比活動
    四川新聞網成都10月15日訊  為了讓環境與幼兒對話、與教育對話,發揮環境的作用,讓幼兒在與環境的互動中成長,同時為教師提供學習交流的機會和平臺,提升教師對環境創設理念的認識,更深入地了解到環境創設對幼兒教育的重要性,新都區新繁幼兒園柏水分園於2020年10月13日開展了班級環境創設評比活動。
  • 幼兒園觀察記錄:如何讓幼兒在區角活動中真正動起來
    對於區角活動的高效開展,我覺得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與主題結合———目標清晰、內容合理  在開展區角活動的實踐中,許多教師對其重要性的認識還是非常深刻的,但在實踐中卻常常還停留在敷衍應付的層面———區角布置得很豐富、很漂亮,但很多時候只是一種擺設,區角活動的開展仍存在許多的問題。如區角活動內容的選擇上有明顯的孤立性,區角活動材料的投放缺乏目的性等。
  • 中牟縣牟風安惠園幼兒園:開展「走進區角 釋放天性」區角觀摩活動
    區角遊戲是孩子們特別喜歡的一種遊戲,是孩子們主動、自願、自主的遊戲。為深入開展幼兒園區角活動,2020年12月11日,中牟縣牟風安惠園幼兒園開展了「走進區角 釋放天性」區角觀摩研討活動。
  • 羅江區區二幼:優化班級環境 助力幼兒成長
    11月20日,區第二幼兒園開展「優化班級環境 助力幼兒成長」班級環境評比活動。本次活動邀請廣漢五幼及片區教研共同體教師參加,我區5位鄉鎮園園長作評委。評委們在各班老師的帶領下,聽取了各班老師對班級環境創意、區域環境材料投放、區域遊戲玩法、主題網絡等方面的詳細介紹,並對各班班級環境進行了打分,評選出一、二、三等獎若干。
  • 幼兒園科學區角活動環境創設策略
    幼兒園教學活動的開展很大部分依賴於區域活動。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是以數理化為基本教育內容而設計組織的教育活動。這類活動從某個具體的實驗入手,幫助幼兒理解常見的科學邏輯概念和內容所展示的豐富而有趣的生活,以特有的魅力和意境,對於科學教育活動的環境創設需要注意以下兩點。
  • 幼兒園區角設計的幾個原則
    摘要:區角活動也是一種學習方式,同時也是教師組織教育的活動方式。基於此,凱司幼兒園設計就教師如何對區域活動有效指導來進行闡述。關鍵詞:幼兒園;區角;材料一.區角板塊設計要符合幼兒年齡的特點小班的幼兒感知事物的經驗少,動手能力較弱,多數幼兒不能單獨活動。
  • 幼兒園區角活動如何規劃?設計原則有哪些?
    當然幼兒園區角設計應該以打造幼兒園生活環境為基礎,而輔助幼兒園教育是其發展的方向,當然幼兒園區角活動設計規劃也是有原則的,其中很多地方都是需要我們注意,首先一點就是要適應於幼兒園的孩子們,要符合孩子們的年齡特點,這樣才能達到後期的教育作用。幼兒園區角活動設計規劃,是體現教育目標,發展孩子們思維理念,給孩子們自主選擇學習,自主活動的空間。
  • 合理的幼兒園區角設計,孩子快樂成長的樂園
    摘要:區角是什?指的是合理利用和設計幼兒同活動室或者公共環境中的若干空間,並提供各種各樣的材料,使每個空間角落都成為幼兒活動和遊戲的場地。區角集幼兒遊戲、探索、操作、合作為一體,極大地豐富了幼兒個性化發展的內涵,為幼兒的個性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載體。
  • 玩轉區角 體驗快樂——雨城三幼人民路園區開展區角遊戲觀摩研討活動
    幼兒可以在「玩中學」、「學中做」。使得幼兒能自然、自由、快樂、健康的成長。《綱要》指出「幼兒園教育以遊戲為基本活動」。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區角遊戲具有重要作用。為深入挖掘區角遊戲活動的內容,全面促進該園區角遊戲常態化的有效開展。雨城三幼人民路園區12月1日至12月4日開展了區角遊戲觀摩與研討活動。
  • 溧陽實驗幼兒園陽光園區開展「班級環境創設」系列教研活動
    環境作為「無聲的老師」,是幼兒園一種隱性課程,應具有教育、記錄的功能,並能不斷激發幼兒的內在學習動機。近日,溧陽市實驗幼兒園陽光園區以教研組為單位,採取「互學互研」、「聚焦問題」、「現場診斷」等形式展開了系列觀摩、研討活動。
  • 以為幼兒園老師不重要?她們無時無刻在為孩子的發展布置區角環境
    有的區角應偏向於比較安靜的顏色,如:生活模擬區的顏色,安靜的顏色能使幼兒精神安靜情緒穩定,有利於幼兒就餐和消化食物。二、要考慮材料的安全性和趣味性的搭配區角設計創設的材料首先要安全,不要過于堅硬或者鋒利,不能有刺激氣味,以保證幼兒使用時的安全。同時區角需要用豐富有趣的材料進行裝飾,使幼兒在操作和使用時感到開心和有趣。
  • 區域活動對幼兒自主性發展的實踐研究
    對於此中現象,我們教師採取了相應的措施:活動前,提出一定的鼓勵性的要求,如比比誰的本領強,能在一個活動區裡完成任務;活動中,教師轉變角色,以一個同伴、參與者、傾聽者、引導者的身份鼓勵幼兒完成活動;活動後,教師同樣以傾聽者、參與者的角色,讓幼兒充分體驗成功的快樂同時,提出下一次活動的要求。久而久之,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高漲,並很快的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區,專注於每一次的活動。
  • 幼兒園班級自然角是什麼樣的地方
    DISCOVER NATURE幼兒的自然體驗和探索建立在一定的自然環境及資源的基礎之上,圍繞著真實的、身邊的、日常的自然事物展開。除卻幼兒園戶外的自然空間及自然事物,室內的班級自然角也是幼兒探索體驗自然的重要場所。自然角,幾乎可以算得上是幼兒園班級的標配。但現實中,無論是自然角的創設還是自然角中相應活動的開展,老師們必須要做,但卻不太容易做好。
  • 幼兒園探究性學習活動環境的創設與利用
    在環境創設中,教師充分尊重幼兒的意見,讓幼兒有更多的選擇權和表現機會。為了更好地調動幼兒參與環境創設的熱情,教師廣泛徵求和認真聽取幼兒關於環境創設的意見和想法,與他們共同研究和制訂環境創設計劃。在制定環境創設計劃時,幼兒難免會有許多不同的想法,教師既要尊重每個幼兒的意見,又要幫助全體幼兒統一意見、達成共識。此外,要給幼兒自主選擇和使用材料的權利。
  • 生活自理:幼兒最該學會的勞動王雪莉
    結果顯示:帶班教師雖然年齡跨度較大,但是對於「幼兒生活自理勞動」的理解有著一定的共識,在一日生活中也進行著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生活自理勞動教育;家長對幼兒參與家庭勞動抱有鼓勵與支持的態度,但是,家長所反饋的幼兒生活自理能力情況,與班級教師的預估存有差距,家長希望就如何提高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有效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