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寧波晚報」(ID:nbwanbao)。
女兒一早要出嫁,千挑萬選的日子,誰知碰到颱風搗蛋,家門口水深五六十釐米……
10月2日,颱風「米娜」雖然遠去,但寧波有些地方的積水依然沒有退去。雲龍鎮冠英村碾子弄至廟橋頭一帶路面更是積水嚴重,深度達五六十釐米。
就在當天,冠英村一對新人要舉辦婚禮,新郎直接坐著龍舟接新娘,這段視頻在朋友圈炸開了鍋。這種特別的迎親方式,這對新人恐怕要記一輩子。
鄰居:別急,我馬上聯繫龍舟隊
颱風過後,河水直接漫上了村道。雲龍鎮冠英村碾子弄至廟橋頭一帶路面積水嚴重,深度達五六十釐米。
新娘的母親張亞珠看著外面汪洋一片,眉頭深鎖。「這麼深的積水,人進不來,又出不去,這可咋辦?」
鄰居顧靜靜說,凌晨1點左右,張亞珠還一個人坐在門口發呆。「良辰吉日早就挑選好了,誰能想到有颱風來搗亂。積水退不去,這麼多親朋好友怎麼出去?」
正在一家人愁眉苦臉的時候,鄰居沈萬紅來了。「你們別急,我馬上聯繫龍舟隊,讓新郎坐著龍舟來接新娘。」
沈萬紅今年49歲,是雲龍鎮級龍舟隊舵手。一個電話,他叫來村民裡的幾名隊友,劃來一條龍舟。
「一場颱風,龍舟裡全是水,前前後後做準備工作就花了三四個小時。9:50分左右,新郎來接人了,剛好趕上,沒耽誤。」
新郎:感覺這牛皮能吹一輩子
把新郎和伴郎團接到新娘家裡,再從新娘家裡把親朋好友接出來。一艘龍舟,前後有4名隊員負責「保駕護航」。龍舟來來回回接了四五趟。
「龍舟是往後仰的,第一次坐的人可能不習慣。好幾個伴娘特別緊張,有小姑娘還特意問我,師傅,這龍舟安全不安全,要不要備個救生圈?」一句話把沈萬紅逗樂了。
新娘忻張波今年29歲,在冠英村住了20多年,這是頭一次坐龍舟。「第一次坐龍舟,大家都慌兮兮的。特別是剛上龍舟的時候,晃得厲害。每次晃一下,大家就尖叫一下,特別是伴娘,一個個花容失色。」事後回想,這畫面也蠻有趣的。
新郎王浩是姜山定橋村人,用這種特別的方式迎親,他覺得特別酷。「坐龍舟接新娘,感覺這牛皮可以吹一輩子。」
「早上接到電話,說家門口的積水很深,根本出不來,我們都急死了。沒想到,村裡還有龍舟隊,直接就過來幫忙了。」
大約半小時左右,親朋好友都到了河對岸,順利坐上了車。大家盛情邀請龍舟隊去吃一頓,但他們擺擺手拒絕了。
幾百村民圍觀,驚豔朋友圈
划龍舟迎親,場面很燃,岸邊足足有幾百名村民來圍觀,這樣的場景,大家都是頭一回見。村民把視頻發上抖音,引來很多點讚,更是驚豔了朋友圈。
「以後,我們雲龍的姑娘都可以用龍舟把自己風風光光嫁出去。」今年69歲的老張說,雖然雲龍的龍舟習俗已經綿延了2000多年,但以前女子不能上龍舟,更沒有用龍舟接新娘的事。現在沒有這種不成文的規定了,村裡都有女子龍舟隊,龍舟已經成為一項全民運動。
說起雲龍的龍舟,大家不會陌生。雲龍是著名的中國龍舟文化之鄉,1976年在甲村石禿頭出土的羽人競渡紋銅鉞,證實雲龍當地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龍舟競渡活動。現在,鎮裡的龍舟村從最初的兩個發展到現在的12個,再加上漁業隊和鎮級龍舟隊,能參加龍舟競賽的隊伍多達20餘支。村裡很多村民都會划龍舟,這幾乎已經成了雲龍人的基本技能。
這幾年,雲龍的龍舟隊「不務正業」,幹過很多事。
上次「利奇馬」颱風期間,全鎮12支龍舟隊100多名隊員參與搶險救災,他們推著皮划艇蹚水運輸貨物,有些積水深的路段,直接用龍舟運送村民進出。
利奇馬颱風期間,龍舟隊參與搶險救災 資料圖
(寧波晚報記者:薛曹盛 通訊員:鮑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