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九洲遠景信息服務有限公司 李雅婧
前言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物質上的滿足已經不足以填補大家的內心,隨之而來的是追求精神層面的需求。於是,在商業浪潮裡掀起了一個文旅商業的巨浪。
在臺灣,便存在多個精品文旅商業項目,吸引了眾多的消費者,甚至連國際客也跨海來訪。本文將通過分析臺中南投縣「妖怪村」,探討一個主題型的文旅商業街區的開發與運營。
妖怪村是位於臺灣中部南投縣的溪頭森林遊樂區,有樹齡2800年的紅檜「神木」、著名的大學池、翠綠蒼勁的竹林等生態景觀。但由於自然景觀的弱更替性和景區的單一驅動,使遊客的重遊率和到訪率較低。
而座落在溪頭景區側門口的商業街,既不是進入景區的必經之路,也因只是簡單銷售當地水果和缺乏特色的紀念品,使得此商店街逐漸沒落,不受遊客青睞。
隨著商業街的主題性(妖怪主題)導入,不但吸引了許多青年遊客,還讓店家的生意從門可羅雀搖身一變成為門庭若市;並帶動了整個景區的客流提升,形成了商業驅動。
九洲遠景認為,一個典型的文化商業驅動型產品——「妖怪村」,它通過「特色主題、故事演繹、產品聚落」三種方式來打造自身的核心文化和差異化賣點。
特色主題,創造差異化
不正常的吸睛主題「妖怪村」,使老溪頭變成年輕人朝聖地
在改造為「妖怪村」之前,景區做過多個主題嘗試,例如「童話森林」(把白雪公主、七矮人、灰姑娘等卡通人偶放在杉木林裡)、「精靈部落」(以歐洲城堡、山中精靈來製造話題),但都以失敗告終。所以尋找一個獨特的吸睛主題將是整個文化商業街區的改造成功與否的突破口。
妖怪村在建築形式上,它模仿日本鳥取縣妖怪村,將整條沒落的老街重新改裝為日式茅頂木屋建築風格,高掛日式燈籠,同時把每家商店都包裝成具有「妖怪色彩」的特色商店。
在景觀小品上,通過紅燈籠、紅梁柱將街區打造成為以紅色為主色的日本「鳥居」模樣(鳥居為日本神社入口,為人類通往神界的門),並通過妖怪形象的郵箱、店鋪招牌、妖怪雕塑等方式,營造整體的詭異氛圍。
尋找故事,形象化演繹
將家族歷史與妖怪文化融合,使街區滲透「百年妖氣」
「妖怪村」將明山飯店的創始人松林勝一(日本時代買下的林地的名字)和當時店裡養的一隻小黑熊、小雲豹都演變成為商業街名和卡通形象。
而在餐廳、菜名上也是別有心思,例如有叫「妖怪有樂盯」的餐廳,有貼著「肛門人——總桶府出資、馬英八監製」等KUSO文字海報的柱子,還有寫著「妖獸七辣麻辣豆腐」、「狗始糖(花生糖)」、「地獄拉麵」、「菊花辣」、「脫肛辣」的菜單。這些小細節,不但能給遊人帶來逗趣的體驗,還能形成商鋪自身的品牌特色。
但一個有生命力的文旅街區光靠妖怪造型與KUSO文字,看多次也會膩。所以創意表演、活動便成為了維繫人潮的法寶。因此,妖怪村依次推出了「白木清酒祭」、「伐木啤酒節」、「妖怪嘉年華」、「試膽大會」等主題活動,成功地吸引了眾多遊客。
聚落效應,商品系列化
推出「妖怪」系列核心旅遊產品,成為文旅商業項目邏輯的根本出發點
「聚落效應」是指,同樣的產業或商業活動(或有著上下遊關聯)聚在同一地域形成了聚落,彼此之間的關係,既是競爭又是合作。當聚落形成之後,為產業利益、商業活動、消費人潮等帶來正面影響,而聚落經營帶來的商業效益比單獨一家經營要高。
以「妖怪村」的例子看,如果只有1-2家販賣妖怪商品的店家,恐怕難以吸引眾多遊客到訪,更無法吸引相關的媒體報導。正因為妖怪村的商店街販賣各種琳琅滿目的「妖怪玩具」、「妖怪食物」、「妖怪用品」,使得妖怪文化有了物質的承載,並讓遊客的體驗更完整、更真實,仿佛置身於森林深處的「妖怪村」中。
因此,產品的獨特性和聚集度是一個主題商業的核心因素,它將透過「聚落效應」所創造出來的消費體驗與情境,讓同行之間的競爭轉變成為了獨特賣點,吸引更多的人潮,創造更大的商機。
九洲遠景原創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如有垂詢,請聯絡:400-820-5731==
不動產及泛零售服務領域中
提供最佳平臺及全面解決方案的領導者
九洲遠景商業管理機構致力於成為不動產及泛零售服務領域中全面解決方案的領導者和令人尊重的品牌。
秉承「全球視野·本地實踐」的服務宗旨,九洲遠景商業管理機構經過三個階段的發展,已成為擁有九洲信息、尙正設計、九州盛合、星城資管 四家公司的平臺型綜合管理集團,為客戶提供包括大數據服務、項目諮詢、管理諮詢、全渠道解決方案、創新孵化與投資、資產管理、文化創意服務等全面的解決方案,同時具備廣泛的資源整合能力,與行業領先的戰略合作夥伴跨界合作,為客戶創造最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