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覺隴尋桂之桂花糖藕

2021-02-16 小清姐的廚房


「滿隴儘是桂花雨,一路芬芳入杭城。」桂花弄香了這個城市,即便在室內也會若有若無地聞到,丹桂飄香是秋天的味道,也是一年中杭城最美的季節。清人張雲敖《品桂》所云:「西湖八月足清遊,何處香通鼻觀幽,滿覺隴旁金粟遍,天風吹墮萬山秋。」滿覺隴自明代開始就是杭州桂花最盛的地方,如今這一帶的路旁坡地崖前澗邊,共種植桂花7000多株,大都樹齡長達百年,成為杭州賞桂花最著名的景點。

歇息在老桂樹下,沏壺茶,陣陣秋風襲來,不禁意間,杯子裡就會落了些桂花,再喝上一口便是滿齒存香。作家琦君說起滿覺隴的桂花,想到的是故鄉幼時與母親的搖花之樂和那軟糯的桂花蓮子羹。而徐志摩滿覺尋桂則是愁腸滿腹,一場大雨後感慨:「果然這桂子林也不能給我點子歡喜,枝上只見蕉萎的細蕊,看著悽悽」。"桂花年年望相似",只惜不同心境罷了。

今天小清姐就用採摘的滿覺隴桂花,製作桂花糖藕,算是應時應景,也不枉小清姐的杭城尋桂之行。


醃製的桂花

選用圓顆的糯米浸泡3小時,這樣煮出來的米粒會更松糯,瀝水稍作風乾備用。


糯米

選用蓮藕眼乾淨的藕,將其外皮刨乾淨。


蓮藕

切去藕的一頭,,依次塞進泡好的糯米,用筷子壓實填滿,再蓋上之前削開的蓮藕頭,用牙籤固定。放進湯鍋裡,加水,沒過藕即可。等水開後,加適量的蜂蜜和冰糖,再放入兩大勺糖桂花(將滿覺隴的桂花挑揀乾淨,自然晾乾,用白糖和蜂蜜醃製而成),小火慢煮5—6小時,關火再燜半小時,取出糖藕,收汁直至湯汁濃稠即好。切片裝盤,淋上蜜汁,桂花糖藕就做好了。


桂花糖藕

當然你也可以在煮製糖藕時放些紅棗蓮子,除了桂花的香甜,糯米的粘糯,還增添了紅棗蓮子的味道,別有風味。

相關焦點

  • 滿覺隴第二撥桂花開打了 這場「桂花雨」,真是西湖一絕
    浙江在線09月26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楊曉政)每到9月下旬,杭州滿覺隴的第二撥桂花就要開打了。這撥桂花,香味最濃,品質最好。  也就在這個時節,滿覺隴桂農家家戶戶會在清晨打桂花。西湖秋景,此為一絕。  今年打桂花從9月25日開始,至9月27日結束。
  • 西湖群山——滿覺隴
    滿覺隴旁金粟遍,天風吹墮萬山秋。」滿覺隴因 桂花而聞名,每年秋天,桂花盛開,香滿空山, 落英如雨,故有「 滿隴桂雨」之美譽。1985年,「滿隴桂雨」被評為 新西湖十景之一。桂花桂花是杭州的市花,滿覺隴自明代起就是杭州桂花最盛的地方。
  • 隱匿在杭州的城中村滿覺隴,全中國最擅長做桂花蜜的村莊
    每年至桂花花期,滿覺隴便成了桂花香籠罩之下的帶著香味標籤的村莊,步入其中,自覺已被桂花香氣重擊。西湖之西南,南高峰與白鶴峰夾峙之間,滿覺隴也為滿家弄,吳越時期這裡有很多寺廟,其中一座寺廟名為「圓興院」,後改「滿覺院」,滿覺意為「圓滿的覺悟」,滿覺隴的地名地因寺而得名,春天的西湖龍井, 秋天的桂花皆是滿覺隴手中的王炸。
  • 慢生俱樂部:蛋黃酥、桂花、滿覺隴,還有可愛的你!
    撰稿:小柒排版:慢小雎|山間的滿覺隴村2018年10月3日,寒露,早晚開始稍稍有些涼意。趁著滿隴桂花盛開的深秋時節,和一群有趣、有愛、有品的慢友相遇在慢生活,在滿覺隴,一起共享秋日午後烘焙時光。相信來過的慢友已經感受到了滿覺隴的魅力,這條連接了西湖、龍井與九溪的山間小徑,遠遠避開了西湖的嘈雜喧鬧,無車馬喧在耳,唯有三三兩兩的山鳥鳴叫和空氣中飄來的淡淡桂花香,真是喜清淨之人的心頭好。
  • 杭州人最幸福的賞桂季馬上到,滿覺隴饞人的桂花茶、桂花酒...
    再過段時間,只要走進滿覺隴村,每一條大路小巷都是甜甜的迷人桂花香。和往年一樣,再過10天,也就是9月15日,今年滿覺隴村民間賞桂活動又要開場了。這個活動在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舉辦,是個「80後」,今年已經33歲啦,當時,五老峰隧道、九曜山隧道還沒有呢。
  • 杭州桂花開,滿覺隴路飄香十裡,你隔著屏幕都能聞到花香
    路,桂花香撲鼻而來,從下滿覺隴村到上滿覺隴村,整個山谷的空氣中瀰漫著甜甜的蜜糖味。明代以後,杭州滿覺隴桂花漸成規模氣候,每年秋天,桂花盛開,香滿空山,落英如雨,「滿隴桂雨」被選為了杭州第四大美景石屋洞的桂花廳,是古人賞花吟詩場所,四周百年以上的桂花樹環繞,杭州人愛把滿覺隴叫作桂花廳,入內小憩可品嘗桂花茶、桂花糖、桂花藕粉等杭州名點,倍添賞桂佳趣。
  • 藏於杭州西湖滿覺隴的靜謐山中的這座森系日式的民宿丨一色山墅
    新西湖十景之一,它的秋景 名聲遠揚滿覺隴沿途山道邊植有七千多株桂花自明代起就是杭州桂花盛放的地方,每當這個季節珠英瓊樹,百花爭豔,香飄數裡,沁人肺腑對於>桂花的認識,起初就是小時候愛吃的桂花糖藕上那星星點點的存在,讓本就香甜的糖藕更加香味撲鼻後來,它便成為了秋天去杭城的理由本期推薦
  • 徒步西湖滿覺隴山谷,滿隴桂雨、以桂入詩
    桂花留晚色,簾影淡秋光。靡靡風還落,菲菲夜未央。萬縷桂香、香滿空山、嫋嫋雲嵐、沐雨披香……以桂入詩,桂是秋的魂,唐朝大詩人王維稱桂樹為「桂魄」。歷代文人熱愛植桂,吟桂更是蔚然成風,桂是清秋裡一首芬芳馥鬱的詩。
  • 徒步西湖滿覺隴山谷,滿隴桂雨、以桂入詩
    桂花留晚色,簾影淡秋光。靡靡風還落,菲菲夜未央。萬縷桂香、香滿空山、嫋嫋雲嵐、沐雨披香……以桂入詩,桂是秋的魂,唐朝大詩人王維稱桂樹為「桂魄」。歷代文人熱愛植桂,吟桂更是蔚然成風,桂是清秋裡一首芬芳馥鬱的詩。
  • 藏於杭州西湖滿覺隴的靜謐山中的這座森系日式的民宿丨一色山墅
    之一,它的秋景 名聲遠揚滿覺隴沿途山道邊植有七千多株的認識,起初就是小時候愛吃的桂花糖藕上秋天去杭城的理由本期推薦藏於滿覺隴的靜謐山中地址:杭州西湖區滿覺隴路下滿覺隴212號杭州一色山墅坐落於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的滿覺隴路,滿覺隴上至龍井、下接西湖,毗鄰虎跑夢泉,每至秋日桂花盛開,這裡便成為人們賞秋勝地。
  • 營養素 | 桂花糖藕
    將泡好的糯米填入藕洞中,用筷子或竹籤將米填入藕洞內至滿;煮好的蓮藕撈出切片,撒上些許幹桂花後即可;切片裝盤享用美味桂花糖藕~~ 小  貼  士1,藕選比較粗壯較直挺的會比較好填塞糯米,我用的7孔藕,相對於9孔藕會更好,而且口感也比較好(7孔藕比較適合燒湯和做糖藕,9孔藕比較脆甜,
  • 西湖滿覺隴品桂
    灰喜鵲飛了過來,在枝丫間跳來跳去,喳喳喳地啼叫著,似在品味著桂花的香味,又似在和我這個遠方的來客搭話,報告著滿覺隴桂花香季節的到來。勤勞的蜜蜂飛了過來,挑剔地在桂花上飛來飛去,待選定了一簇後,就大快朵頤地吃得肚圓腹滿,大腿上沾滿了黃澄澄的花粉,才戀戀不捨地離去。
  • 杭州的秋天,是從滿覺隴開始的
    如果你我杭州的秋天是什麼時候開始的,是從每年初秋走過 滿隴桂雨時開始的滿隴桂雨賞桂花,早就成了很多杭城人秋天的心頭好。初秋,沿著 下滿覺隴一路往上走,小小的道路兩旁沁人心脾的桂花香,柿子樹,沿途的老爺爺老奶奶也會賣一些應季的桂花酒桂花糕,都是專屬於這個季節的香甜的浪漫。
  • 杭州,是桂花味兒的.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滿覺隴,又稱滿隴,滿覺隴的地名源於這裡的一間寺廟——滿覺院,滿覺意為「圓滿的覺悟」。「滿覺隴旁金粟遍,天風吹墮萬山秋」,滿覺隴是杭州最傳統也是最著名的賞桂勝地想要山中尋桂,滿隴桂雨公園走一走。
  • 杭州滿覺隴上千株桂花開放 比常年要早20天左右
    杭州城裡還不太聞得到桂花香,但是位於杭州虎跑路附近的滿覺隴卻已暗香浮動,「桂花的開花率已經達到30%左右。早桂基本都開放了。」昨天早上,滿覺隴村的唐村長向錢報記者報喜。今年桂花的花期比往年提早了20天左右。上了年紀的村民說,大約有60年未見花期這般早過。
  • 杭州滿隴桂雨公園裡的桂花寶寶開啦 國慶期間盛放
    不過,滿隴桂雨的桂花很是知時節曉事理,據說,在舉國歡慶的好時節,它們將相約好了一起盛放。9月28日一早,市園文局杭州少兒公園(滿隴桂雨公園)工作人員發現,公園裡十幾株杭州本地金桂品種——「杭州黃」,花芽已經頂破膜殼了,這幾天就會零星開放,其他數百株桂樹花芽已經膨大。預計國慶初期,第二波桂花就會集中開放。
  • 糯米糖藕——秋天的另一種味道
    清晨下樓時突然聞見的桂花香,猛的撞進鼻腔,倒和秋天撞了個滿懷。關於秋天,我寫過桂花和糖炒慄子,一直覺得這兩樣東西的香味就能抵上大半個秋天的美妙。近來,又無端的想起糯米糖藕,有些食物一旦想起來,它的味道就會如同決堤的江水,滔滔不絕的在腦海中一遍又一遍迴蕩。當荷花落盡,荷葉零落,新藕成熟的季節,就是糯米糖藕驚豔登場的時候。
  • 杭州滿隴桂雨,桂花飄香最美之處
    滿覺隴,又稱滿隴,位於杭州西湖以南,南高峰與白鶴峰夾峙下的自然村落中,是一條山谷。五代後晉天福四年(公元939年) 建有圓興院,北宋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改為滿覺院,滿覺意為&34;,地因寺而得名。
  • 踏青杭州,徒步滿覺隴
    一半山水一半城,杭州有西湖,也有連綿的山脈,可以不出杭州城,就體驗在山中徒步的樂趣,百度一搜可以查詢到許多徒步線路,有的比較平緩,有的比較難走,綜合了季節以及個人喜好,我選擇從滿覺隴—龍井—九溪—楊梅嶺—滿覺隴徒步路線,前文實用篇中有手繪的徒步路線圖
  • 杭州滿覺隴:十月桂花香是徒步的最美時候
    杭州徒步之旅是很多徒步人的最愛,尤其是十月桂花香的時候更是絕佳,徒步路線:六和塔~頭龍山~大華山~馬兒山崗~貴人閣~滿覺隴~南高峰,全程約三個半小時。貴人閣眺望滿覺隴,從貴人閣下來,前往滿覺隴,路邊都是桂花樹,循香可識滿覺隴,一路桂花香撲鼻而來,讓人心曠神怡。滿覺隴自明代開始就是杭州桂花最盛的地方,今天這一帶的路旁坡地崖前澗邊, 共種植桂花7000多株,樹齡長的達200多年,成為杭州賞桂花最著名的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