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cmb-china
作者:kakapo
新型冠狀病毒所導致的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大家都紛紛響應國家號召,戴上了口罩。這也導致全國範圍內口罩資源緊缺,口罩需求量高的醫院等地也迫於無奈,向社會公開請求口罩支援。
目前,隨著口罩生產的恢復,口罩資源缺乏的情況有了好轉,但需求仍然十分巨大。
可是,翻翻各大交易網站,卻看到許多日本代購和口罩代理商紛紛月銷幾萬甚至幾十萬,還全都是「日本進口」口罩。這不禁讓人覺得奇怪,他們的貨都是從哪兒來的呢?
其實,隨著新型肺炎的疫情,口罩已經被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了。
有些黑心商人製作假的熱門品牌產品,這些人警方已經在嚴格排查。而有一些人則悄悄製作了許多國產口罩,給他們穿上日文的「外衣」,裝成了日本進口口罩的樣子。
那麼這些所謂「日本進口」的口罩有哪些呢?接下來,大家就來一起看看吧~
Yaso
看起來是個走簡約路線的日本品牌口罩,但其實,是由中國廠家製造出來的產品。
Doctor Mask
看起來是日本包裝,聽起來名字也很「高級」,像醫用口罩一樣,但其實,這也是中國的商家製造出的產品。
SARAYA
大家要注意這個產品的包裝,與我們平時常見的Saraya的口罩不同。
這個產品雖是日語包裝,但其實是中國工廠製造出的產品。
↓正版Saraya的口罩長這個樣子,大家一定要注意區分哦~↓
「救救」Mask
這個品牌的口罩流傳度比較廣,商家宣傳稱是來自日本的進口口罩,但其實是中國的黑心工廠利用回收物料製成的無防塵作用的冒牌貨。
"救救"口罩在市面上有多款包裝,成本都是幾塊錢一盒。
並且,此款口罩不只在國內有人販售,在日本亞馬遜和樂天也可以見到,令人欣慰的是,這款口罩被曝光後現在已被全部下架。
不織布
標註著「不織布」的口罩有許許多多包裝,甚至有些連商標都沒有。
這些各種各樣的「不織布」口罩也都被打上了「日本進口口罩」的標籤,在各個店鋪裡售賣。
但他們其實都是中國生產的低成本產品,生產成本也就是幾塊錢。
至於作用那就更沒法提了,甚至連1688上的批發商都完全沒寫明這種口罩有防病菌的作用。
Mitsu
這個牌子的口罩產地不明,據稱,包裝上的日文裡還有錯別字。在網上也查不到相關的公司資料。
這種口罩用起來,恐怕大家也都不放心吧。
Orange Care
這個品牌的發行商是日本的,產品由中國製造,但產品並沒有認證資料,也不知是否符合生產標準,希望大家謹慎購買。
快適
這個品牌的口罩上沒有標註生產地,也不符合生產標準,沒有認證資料,所以它的實用性也不能得到保證,希望大家謹慎購買。
方盾
這個品牌的口罩雖然是日文包裝,但其實是中國湖北製造的。它的盒子上只標註了BFE過濾率,其它什麼都沒有,因此效果並不能得到保證。
Suriko
這個口罩雖然包裝簡潔大方,很有設計感,但其實名不副實,盒上面寫著獨立包裝,但裡面卻並不是獨立包裝的。這樣的口罩怎麼能讓人信任呢?
山本
這個品牌的口罩雖然是日語包裝,但並沒有標註產地,也沒有產品認證,不知是否符合生產標準。
高田醫藥
這個牌子據說是香港的分銷商生產的,但分銷商的資料不明,產地也不明,所以希望大家謹慎購買。
愛得利
這個口罩的包裝看起來怪怪的,包裝盒上的「乎合日本國家標準」也不知道是哪個地區的說法。
並且產地不明,沒有認證資料,不知是否符合生產標準。
小編也查到了愛得利公司,這是中國一家生產嬰幼兒用品的品牌。但是,在該公司生產的產品中並沒有看到口罩,所以這個口罩可能是借著愛得利公司的名字生產的。
Hitohakawa
這個口罩的產地是中國,也經過了中國的QC,據說能防0.3微米以上的微粒。
但該產品的信息,在網上並不能搜到,而且存在日文和簡轉繁的錯誤,所以希望大家謹慎購買。
SURE
這個產品號稱是防花粉用的,但包裝的盒子上有洞,也不知是設計需要還是設計疏忽所致,網上也搜不到相關產品的信息,所以不能保證口罩的密封和防菌效果,希望大家謹慎購買。
永寶
這個產品同樣也沒有標註產地,沒有得到認證,質量也是堪憂,不能保證防塵和防菌效果。
Kaicare
這個產品同樣是中國製造的,也沒有認證資料。這種樣式的包裝盒設計跟很多日本的口罩相似,所以希望大家能夠仔細辨別。
Fujinap
這個品牌有正品,卻被仿造了一款很像的。據稱仿造的這款口罩在1688上有批發銷售,價格是10塊一盒,因此,質量也有些使人存疑。
這些產品的包裝雖然是日文包裝,上面也寫滿了日文,但是產地卻並不是日本,規格也並沒有達到防護肺炎的標準。小編在這裡列了出來,希望大家自行判斷。
買口罩是為了防病毒,可你有沒有想過,辛苦搶來的口罩,有些壓根就不能防病毒呢?
那麼,面對琳琅滿目的口罩類型,又該如何正確的選取符合規範的口罩呢?
1月30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疾病預防控制局印發了《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南》,推薦普通公眾在一般公共場所佩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即可。
大家可以通過查看產品外包裝上標註的執行標準來判斷產品屬於哪類口罩,較為正規的醫用外科口罩外包裝上一般都會標註產品註冊號。
編號規則通常為:X械注準(X是各個省份的簡稱,如鄂、浙、粵之類的)+註冊年份+264(表示屬於二類醫療器械64分類)+編號。
也可通過登錄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網站(http://www.nmpa.gov.cn)來辨別。
同時,指南還建議兒童選用符合國家標準GB2626-2006 KN95,並標註兒童或青少年顆粒物防護口罩的產品。
當然,制假售假也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
在嚴重疫情傳播期間,明知道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口罩容易導致他人感染甚至死亡等嚴重後果的,罪名還可以考慮故意傷害(致死)罪。
1月26日,浙江省義烏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查獲了一批仿冒的頂級品牌美國「3M」防護口罩。
1月30日下午,義烏市檢察院檢察官對犯罪嫌疑人宣布逮捕決定。
1月26日,上海警察在五角場萬達廣場附近抓捕了一家高價販賣假冒偽劣口罩的黑心商販。
經查,該當事人系江蘇來滬無業人員,長期依靠佔道設攤經營謀生。在疫情爆發後,其迅速通過小商品批發市場進貨了一批口罩,計劃在五角場環島附近高價販賣賺取利潤。
執法人員檢查清點了暫扣的口罩,總計3781隻,都是肉眼可辨的假冒偽劣產品。
該當事人企圖利用疫情,非法設攤經營賺取黑心利潤,中隊將會對其違法行為從嚴從重處理。
1月28日,南京江寧公安分局食藥環偵大隊、東善橋派出所民警巡查發現,江寧區東善橋集鎮某五金店門口,一依維柯汽車上銷售的「3M」及其他品牌口罩有異常,遂開展調查。
經查,近日犯罪嫌疑人徐某(男,32歲,江寧區人)為牟利,購買了2323隻「3M」品牌及其他品牌口罩在東善橋地區銷售,經鑑定「3M」品牌口罩系假冒產品。
圖片出處:平安南京
目前,犯罪嫌疑人徐某已被警方刑事拘留,案件在市局食藥環偵支隊的指導下,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1月30日凌晨,廣東佛山的警方查獲了一個正在生產假冒名牌口罩的地下工廠,現場抓獲6名犯罪嫌疑人,查扣生產設備3臺,N95等型號口罩(成品/半成品)共17.5萬餘只及生產材料80餘箱。
圖片出自:佛山市公安局
作坊工人歐某等6人涉嫌生產、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罪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作坊老闆等其餘涉案人員正在追查中。
因此,警方也提醒大家,在疫情防控期間,廣大消費者在購買口罩等防護用品務必通過正規交易平臺,在未經核實的情況下,切勿直接向私人微信、支付寶、銀行帳戶轉帳,以免上當受騙。
同時,在購買口罩時,一定要做到「三要」和「五不要」:
「三要」
一、要購買有包裝、且包裝上有醫療器械註冊信息的口罩;
二、要注意查看產品的標識,查看產品名稱、生產日期、廠名、廠址、保質期、產品使用說明書等信息是否清晰標註;
三、要先行試戴選擇適合自己的款式和型號。初次使用某型號的口罩前,需參照說明書先行試戴。
「五不要」
一、不要購買經營者提供不出進貨憑證的口罩;
二、不要購買無廠名、廠址及衛生許可證編號(醫療器械無註冊信息)或無包裝的口罩;
三、不要購買包裝上是全外文,無中文標識的口罩;
四、不要購買不符合衛生包裝,包裝袋未密封的口罩;
五、不要購買短缺層數,實際產品層數少於包裝上標明的層數口罩。
昧著良心騙取大家的錢財,不僅被世人唾棄,也終將受到《刑法》制裁,付出自己應付的代價。
截止到2月1日14點,中國新型肺炎確診人數已達11844例,日本確診人數也達到了15例。
大家帶著希望購買口罩,卻不慎買到假冒偽劣的商品,或許因此,更多無辜的人民群眾傳染上了肺炎。
更不用說那些此刻身處一線,努力與疾病抗爭的高危易感群體們,如果這些假冒偽劣口罩不慎到了他們手上,後果更是不能想像!
這些,都與那些制假售假的黑心商人們脫不了干係!
他們斂取的「不義之財」,每一分上都浸滿了血液!
這樣的行為,等同於殺人!
此刻,有千千萬萬的戰士們在一線為我們遮風擋雨。而這群「人」,居然躲在光照不到的角落裡做出這種事情!他們,不配被稱之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