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考慮到4月7日是高速免費的最後一天,一定超堵車,在濟南停留一天,好好瀏覽下濟南城。濟南素以泉水眾多風景秀麗而聞名天下,據統計有四大泉域,十大泉群,733個天然泉,因「家家泉水,戶戶垂柳」,一派江南風光而得名「泉城」。
濟南的早餐是非常豐盛的,在眾多美食中,風味小吃最能代表一個城市飲食風俗。白白嫩嫩的豆腐腦淋上濃濃的麻汁,再淋上一點辣椒油,不說味道,顏值已經很高了。油旋是濟南的特色美食,一碗豆腐腦配一份油旋,美好的一天就開始了。
遊濟南——大明湖
大明湖公園位於濟南市區的偏北方向,景色優美秀麗,湖上鳶飛魚躍,畫舫穿行,岸邊楊柳蔭濃,繁花似錦,遊人如織,其間又點綴著各色亭、臺、樓、閣,遠山近水與晴空融為一色,猶如一幅巨大的彩色畫卷,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大明湖風景的最好寫照。
大明湖水色澄碧,堤柳夾岸,沿湖的亭臺樓閣點綴其間,水榭長廊參差有致。 北極閣坐落在大明湖北岸,是一座道教廟宇。北極閣臺階兩道垂階石坡,已成為濟南知名滑梯聖地,小朋友樂此不疲的跑上滑下,歡聲笑語。北極閣向東行,有樓一座,名曰匯波。古濟南八景之一「匯波晚照」即是此處。登樓觀景,憑欄遠眺,大明湖湖景盡收眼底,美不勝收。
走累了,就在雨荷大碗茶休息, 會說話的「夏雨荷」在旁邊作陪。品一杯香茗,看春風拂岸,一湖,波光粼粼延向遠方,美景如畫,心嚮往之。
湖面蕩漾著碧綠的湖水,微風吹來,湖面泛起魚鱗似的波紋,小船隨波蕩漾。歷下亭位於明湖水面諸島中最大的湖心小島上,因處歷山之下而得名。它四面臨水,綠柳環繞,它挺拔端莊,古樸典雅,紅柱青瓦,八角重簷,朱梁畫棟,是一座軒昂古雅的木結構建築。現在的歷下亭雖幾經整修,但基本上保持了清代原貌。亭中匾額「歷下亭」三字,為清乾隆皇帝手書。
大明湖一年四季美景紛呈,尤以天高氣爽的秋天最為宜人。春日,湖上暖風吹拂,柳絲輕搖,微波蕩漾;夏日,湖中荷浪迷人,蔥綠片片,嫣紅點點;秋日,湖中蘆花飛舞,水鳥翱翔;冬日,湖面雖暫失碧波,但銀裝素裹,分外妖嬈。重點不免門票,來濟南的朋友,不要錯過。
遊濟南——趵突泉
走出大明湖公園南門,過馬路就是百花洲,水面不大,幾隻天鵝在戲水。繼續前行就是曲水亭街,一邊是青磚紅瓦的老屋,一邊是從容流過的清泉,使老街古舊中透出活力,沉靜中顯出生氣。「家家泉水,戶戶垂楊」,非常有詩情畫意,拐過一個彎就到了芙蓉街。
芙蓉街位於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是一條南北走向的步行街,因街上有名泉—芙蓉泉而得名,是泉城濟南特色的老街以及小吃街。在濟南的老街中,芙蓉街可能是最熱鬧的,每天人流不斷。無數的小商小販,在路兩邊各據一攤或一店,各色小吃琳琅滿目。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來芙蓉街是衝著它的小吃來的。許多逛街購物的人餓了累了都會來這裡吃飯,十幾元錢就可以混個飽肚。
穿過芙蓉街,順著泉城路前行,不遠處就是趵突泉景區。趵突泉是地理上典型的自流井,又名檻泉,舊稱濼,為濼水的源頭。三股泉水成一線緊密排列,齊聲迸發,聲勢浩大,因此被乾隆皇帝稱為"第一泉",是泉城濟南七十二名泉之首,同時也是濟南的三大名勝之一。
古色的趵突泉公園的大門,雍容華貴,大門上的橫匾「趵突泉」三個金字,是清代乾隆皇帝的御筆。步入公園,甬路兩邊到處都是婆娑的垂柳和茂密的竹林。天高雲淡,風清氣爽,綠色的垂柳依依,柔和而多情。她們隨風輕盈地起舞,婀娜多姿!垂柳下的各色小花更是嫵媚動人。溪水中紅色的金魚,黑色的鯉魚、,還有身上長著斑斕色彩的的花魚……,它們在水中自由自在地遊著,好像在與每一位遊客打招呼。
穿過步青橋,我們來到了趵突泉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觀瀾亭,金黃的琉璃瓦、淡綠的垂柳與碧綠的泉水相互映襯著,顯得分外幽靜、典雅。周圍的橋上和亭臺走廊內人流如織,觀泉的熱情高漲。觀瀾亭左邊的泉水中立著一塊石碑,上面刻著明代書法家胡纘宗撰寫的「趵突泉」三個大字,清朝歷城人王鍾霖所題的「第一泉」石碑矗一立在觀瀾亭的右側。樸素的石碑、古樸的亭臺和波光粼粼的趵突泉構成了一幅賞心悅目的風景畫。
深深庭院,吟吟風竹,淙淙泉水,沉浸在這種略帶神秘的意境中,感受著泉水傳來的絲絲涼意,看水波輕輕蕩漾,似乎在演奏著一曲優美的音樂。匆匆的在趵突泉公園內遊走一番,很多的景點一帶而過,很多的歷史還有待探尋,趵突泉期待下次再相見。
遊濟南——千佛山
告別趵突泉,驅車前往千佛山景區。千佛山位於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是濟南三大名勝之一,隋開皇年間,因佛教盛行,隨山勢雕刻了數千佛像,故稱千佛山。千佛山上能看到濟南市全景, 有濟南第一山之說。這次來千佛山,沒想到趕上三月三廟會,運氣不錯。千佛上門票價格不貴,但裡面有好幾個小景區還要買門票,讓人感覺很不爽。尤其是廟宇收門票,我感覺就是對信仰的褻瀆。廟會是順著臺階的主路邊一路排開,各種各樣的產品,琳良滿目,以吃的為主。人真是多,超級熱鬧。
從南門一路筆直上山,路兩旁儀仗隊似的石雕就是「千佛」了,除此以外就是幾處小廟,無非是納香火錢的所在。來到臥佛處,便是轉折點,向東便是萬佛洞,繼續向南便一路上山前往興國禪寺了。山路漸窄,僅能容納兩人通過。蜿蜒的石階沒於青翠濃密的山林之中。密林層層,枝葉葳蕤,林梢不時傳出陣陣鳥鳴。一路拾階而上,約盞茶時間,終於到了千佛山的正主——興國禪寺。興國禪寺,位於千佛山陰山半腰,南依峭壁,北臨泉城,是千佛山的主體建築。
順路而下,就到萬佛洞,興建於1992年。濟南萬佛洞集敦煌、龍門、麥積山、雲岡全國四大石窟的精華於一身。經過藝術家精選、濃縮、重構,用仿造的手法,塑造佛祖、菩薩、弟子、天王近3萬尊,最大臥佛長28米,洞前矗立的大佛高15米,洞內壁畫萬餘平方米,各以精美瑰麗、渾樸雄壯、含蓄秀麗、宏偉粗獷等不同風採交相輝映,再現了中國石窟雕像的藝術魅力。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常笑笑世間可笑之人"這幅對聯,可謂婦孺皆知,膾炙人口。彌勒勝苑的大肚彌勒佛,佛像通體高20米,採用3mm銅板焊接而成,花崗石質的蓮花寶座高約9米,直徑30米,號稱"江北第一大佛"。園內的東西兩側屬於對稱的仿清式建築,高低錯落,虛實結合,和諧統一,為彌勒勝苑增添了悠悠古韻。仰望大佛,除了一份虔誠的祈禱,更能尋求到一種快樂,一種灑脫,一種釋然。
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多長的旅途總有走完的一天,多長的歲月亦有過完的一天,更何況人之一世幾載春秋,更是白駒過隙。回首再望一望那俊秀山巒,青翠依舊,花瀰漫,雲聚散。
住宿餐飲
住——昨天定的房子,除了地理位置好,設備陳舊,要啥沒啥,跟一天近500元房價完全無法匹配,今天果斷換賓館。新賓館坐落在濟南市中心,東鄰風景秀麗的千佛山,設備齊全,服務周到。內園林獨具特色,四季青翠、氣候怡人,美不勝收。
食——魯菜講究原料質地優良,以鹽提鮮,以湯壯鮮,調味講求鹹鮮純正,突出本味。就近找了家魯菜館吃晚飯,味道不錯,價格實在,關鍵喝到趵突泉啤酒,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