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峰:醫院「微信掛號」不僅僅實現了「網際網路+」

2021-01-20 人民網

原標題:白峰:醫院「微信掛號」不僅僅實現了「網際網路+」

  文|白峰

  為解決排長隊繳費問題,近日,用微信支付掛號費、藥費的方式在北京世紀壇醫院試點運行。消息一出,有網友熱烈歡迎,也有網友表示不習慣。業內專家在接受中新網健康頻道的採訪時表示,通過微信預約掛號可創造良好的就診秩序,但移動醫療想要顛覆傳統看病模式還是「任重而道遠」。(中國新聞網 4月29日)

  微信是生活中的一種交流工具,而且是一種新興媒體,通過微信平臺,既讓人人都是自媒體,也讓大家都能隨時隨地分享新聞資訊,進行交流,享受現代生活。微信的出現也可以說改變了大家的生活,更提升了大家的生活質量,是繼QQ等交流工具之後的又一次網絡創造,讓網絡加微信生活更美好。

  對此,也是有人歡喜有人愁,歡喜的是那些年輕人,讓自己足不出戶就能掛號,看病更便捷了。憂愁的卻是那些老年人,上網都不方便,還別說用微信掛號了。因此,有人覺得,不值得的推廣,更沒有推廣的價值。

  其實,任何新事物的出現,讓公眾完全接受有一個過程,而且也是循序漸進,更是革命和改革的過程。無論是電的發明,還是電話的出現,或者說是手機的普及,即便是電腦推廣,或者說是網絡應用等,都讓一部分人覺得把自己放在了世界外,就說電腦上網,剛開始,或許都是些年輕人的事,可現在你看,那些大爺大媽們,比年輕人瀟灑,他們可以在電腦上讓生活更精彩,還可以通過電腦做公益之事,有位老大爺通過電腦利用網絡工具做公益,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電腦並沒有把他們放在新生活的外面,而是讓他們真正走進了新生活,享受了更多的幸福。

  當然,微信技術應用於醫院門診掛號,是科學技術的發展帶來生活的便利,生活的幸福,民生的福祉,同樣微信掛號繳費的推出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困擾了公民多年的「掛號難」的問題,有些專家門診要排隊或者要通過黃牛黨才能掛號,有了微信質量,患者再也不用通宵達旦的熬夜排隊,節省了掛號時間,提高了就診效率。

  可以說這是「網絡+」的普及和推廣,而且是是網絡與微信掛號結合的試點,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更精彩,更美麗。不僅僅是方便了患者,更是方便了醫院,節約的是醫院和患者共同的成本和時間,實現的是雙贏。或許剛開始那些大爺大媽不會用微信,可是通過子女,或者醫院的專門指導服務平臺和機構,實現老人的掛號與年輕人的掛號同步進行,並不影響老年人的掛號,因此說,技術的進步,微信的出現,是實現健康生活美好生活的開始,更是讓人人出彩,實現自身價值,享受改革帶來的實惠的過程。

  那麼說,微信掛號絕非僅僅是「網絡+」的實踐,而且是改革紅利的分享,是通過網絡技術的提升和改革,及其醫院現代化改革,讓人人都享有精彩生活,分享改革的紅利,更是網絡美好生活的普及和推廣使用,是讓網絡改變生活,實現中國夢的過程。

(來源:齊魯網)

相關焦點

  • 遼寧醫大一院等10家三甲醫院實現微信預約掛號
    近日記者從省衛計委官方網站獲悉,包括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解放軍第202醫院、遼寧省腫瘤醫院、中國醫科大學口腔醫院、遼寧省人民醫院、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等全省10家三甲級醫院,實現了微信預約掛號。
  • 重慶興起「未來醫院」「智慧醫院」 可用支付寶微信掛號繳費查報告
    2月2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衛計委了解到,重慶所有三級醫院目前都可以通過微信、手機APP等形式預約掛號、繳費、查報告等。重慶20家醫院 加入「未來醫院」「我前幾天就通過支付寶預約了兒保科的號,很方便。」除預約掛號外,重慶三峽中心醫院、大坪醫院、重醫附屬兒童醫院還可通過支付寶繳費、查詢報告。二級以上醫療機構 預約診療服務全覆蓋除了「未來醫院」,我市多家醫院還藉助「網際網路+」,為患者提供多種便民服務,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 東莞市寮步醫院微信公眾號可以當天掛號啦,排隊更輕鬆!
    據「東莞市寮步醫院」3月5日發布: 相信很多人有過同樣的經歷:身體突然不舒服想去看病,可是微信掛號又不能掛當天的,只能去醫院直接掛號碰運氣,即便幸運的掛上了號,一般也需等待很長時間;如果上午去掛到下午的號,那就只能幹等大半天了。
  • 155家醫院今起可用微信掛號 含公立社會醫療機構
    今起,上海地區用戶只要升級手機微信至最新版,即可實現通過微信享受到掛號預約、院外候診、專家諮詢等服務了。目前,上海已經有155家知名醫院被納入微信預約掛號系統。掛號網相關負責人昨日透露,掛號網旗下的移動醫療服務平臺——「微醫」將與微信全面對接,提供「醫院掛號」服務。通過「微信-城市服務」入口,「微醫」有望成為每個市民身邊的「移動家庭醫生」。含公立、社會醫療機構「微醫」是掛號網的移動網際網路醫療入口,也是微信「城市服務」中智慧醫療的第一入口。
  • 昆明建醫院統一掛號平臺 打開微信30秒即可完成
    目前,已有26家公立醫院加入「滇醫通」平臺,實現在線預約掛號。  市屬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年內打包上線  「醫院之間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療數據建設,可實現互聯互通,實時、動態交換醫院數據信息,共享患者電子病歷,為遠程醫療、分級診療、雙向轉診、檢驗檢查結果互認、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及『網際網路+健康醫療』的應用和發展奠定基礎。」市衛計委副主任馬紅軍在會上表示。
  • 神木縣醫院開通微信、自助機等預約掛號功能
    為全面貫徹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於印發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的通知》(國衛醫發〔2015〕2號)精神,優化就診流程,不斷改善人民群眾的看病就醫感受,3月15日,神木縣醫院同步啟用微信、支付寶、自助機預約掛號診療服務功能。
  • 同濟網際網路醫院正式揭牌,網上掛號開處方藥品寄到患者家
    長江網訊(記者張劍 通訊員李韻熙)10月24日,在第二屆中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大會上,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網際網路醫院正式揭牌,它標誌著同濟醫院全面邁入信息化醫療。同濟醫院藥學部主任方建國介紹,以往開這些特色製劑的流程是:患者需要到醫院辦理就診卡並充值,然後選擇臨床科室掛號,接著排隊就診,開具處方,藥房窗口繳費取藥。
  • 市兒童醫院新院推出微信掛號
    昨天,上海市兒童醫院推出官方微信號(shchildren1)。通過這一平臺,可在微信上使用網上掛號,並能實時了解當前排隊候診隊列人數,以便靈活安排去醫院就診的時間。目前,這一系統只限掛當天普通號,且僅在市兒童醫院普陀新院嘗試運行,未來有望連通新老兩院。
  • 6家醫院推出微信掛號預約 微信掛號叫好還需叫座
    微信掛號3分鐘搞定 今年7月,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開通微信掛號服務,成為本市三甲醫院中第一個試水微信掛號的醫院。隨後,中日友好醫院也開通微信掛號。北京中醫醫院、同仁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朝陽醫院也分別在微信平臺上推出微信預約服務。
  • 南昌醫院微信預約掛號在南昌遇冷 很多中老年人不會使用微信
    除了窗口、電話、官網、自助機、手機APP等預約掛號方式之外,隨著微信的普及,今年以來,我省部分醫院先後研發開通手機微信公眾號,可謂目前有技術支持的預約方式幾乎都派上了用場。據了解,醫院開通微信公眾服務平臺後,患者可以打開手機微信,關注醫院的微信公眾號,就可實現預約掛號、查詢候診情況等。
  • 北京23家三甲醫院可微信掛號繳費
    昨天(4月27日),市醫管局啟動社保卡和京醫通卡「雙卡綁定」試點,世紀壇醫院成為首家試點醫院。「雙卡綁定」意味著社保卡患者辦理京醫通卡與社保卡關聯後,即可實時交費,不用再到窗口排隊交費。而由北京市衛生計生委、北京市醫院管理局聯合北京銀行共同發起的「京醫通」推出微信服務號,在同仁醫院、首都兒研所、望京醫院等23家三甲醫院可以採用微信掛號及繳納各種費用。據悉,首批可以採用微信掛號及繳納各種費用的北京地區醫院包括:北京世紀壇醫院、同仁醫院、首兒所、西苑醫院、望京醫院等在內的23家三甲醫院近30個院部。
  • 預約掛號升級到微信 傳統看病模式會被顛覆嗎?
    預約掛號從網頁版、手機端升級到微信,日前,騰訊、掛號網牽手合作的「微醫集團」登陸上海,開啟微信掛號時代。蔣迪雯攝  網際網路巨頭BAT正顛覆傳統生活模式。日前,繼騰訊與掛號網牽手合作的「微醫集團」正式登陸上海,開啟微信掛號時代;阿里雲又宣布與西安國際醫學、東華軟體聯合打造我國首家實體智慧「雲上醫院」。  掛不到號、就診排隊過長,這些市民就醫的「老大難」問題會否因網際網路企業的介入得到緩解?
  • 再不用排隊掛號 兒童醫院微信就醫服務平臺2.0版上線
    就診前,她會在上海市兒童醫院的微信號上掛號,依據預約時間出門,到醫院後完成手機籤到,就可以直接到候診區等候。這便是上海市兒童醫院改善就醫流程、提高服務質量的創新舉措。  8月27日,醫院宣布微信就醫服務平臺2.0版正式上線。2.0版通過打造電子就診卡、分時預約、籤到候診、診前化驗、報告查詢、線上支付、院內導航等新版升級服務,讓患兒及家長在還未踏入醫院大門之前,就遇見美好的就醫體驗。
  • 附屬醫院門診掛號不用再排長隊了
    12月1日,承德醫學院附屬醫院掛號大廳長長的隊伍已經消失,那麼取消窗口掛號後,患者到醫院如何掛號呢?對此,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 「同志,請幫我掛一個中醫科的專家號……」12月3日上午9時左右,一位70歲左右的老年人在門診大廳一樓3號掛號窗口排隊十多分鐘後向工作人員出示了自己的就診卡。
  • 公立醫院裡,那些被網絡掛號難倒的老年人
    不管是網際網路醫療還是公立醫院,都應該把老年人不會網絡預約掛號的問題重視起來。老年人到醫院掛號 白跑一趟?醫院掛號遇到新難題—老年人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進行網絡預約掛號,跑到醫院窗口掛號,卻被告知號沒了,只能白跑一趟?
  • 微信+網站 綿陽市中心醫院預約掛號方式達到8種
    四川在線消息(馬驊希 四川日報記者 祖明遠)近日,記者從綿陽市中心醫院獲悉,該醫院微信服務號已實現功能升級,可以進行掛號、叫號進度查詢等服務,至此,患者來該院就診,可通過8種方式預約掛號。 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記者嘗試使用微信進行預約。
  • 翼健康攜手114掛號,實現網上預約掛號
    中國電信在網際網路醫療領域深耕已久縱觀三大電信運營商,中國電信在醫療行業最為活躍,早在2008年就推出114預約掛號、健康顧問、健康管家,並且建立專門醫療基地用以支持醫療行業。而廣東電信作為電信內部創新改革的先行者,2011年就已推出翼健康APP,運營全省的網際網路掛號業務。
  • 北京市屬三級醫院試水微信平臺預約掛號(圖)
    同仁醫院微信平臺京華時報訊(記者李秋萌)隨著微信的普及,今後在北京市屬各大醫院的微信官方帳號中,預約掛號將成為現實。不過,目前這兩家醫院都屬於內部調試狀態,除北京中醫醫院皮膚科外,其他科室都不能通過微信預約。記者從多家醫院獲悉,隨著微信在公眾間的普及和流行,在微信官方帳號中增加預約功能並無太大技術難度,微信預約的便捷性或將引導公眾形成預約就診的好習慣,改變目前扎堆大醫院排隊掛號的局面。
  • 醫院號販子轉場網際網路成「電商」 掛號加價數百元
    醫院號販子轉場網際網路成「電商」 掛號加價數百元 原標題:   對於倒賣醫院專家號的號販子,醫院在不斷治理,公安機關也一直在強力打擊。從一些醫院掛號大廳的情況來看,號販子的身影的確少多了。
  • 東莞橋頭醫院預約掛號及分診系統正式上線運行
    記者從東莞市橋頭鎮獲悉,近日,橋頭醫院智慧醫療服務微信公眾號預約掛號及分診系統正式上線運行。市民可通過微信公眾號提前預約掛號,不僅減少了患者排隊等候的時間,還能避免人員聚集扎堆,降低疫情傳播風險。據悉,經過半年多的開發建設及試點科室運行,橋頭醫院智慧醫療服務微信公眾號預約掛號及分診系統於5月正式投入使用。市民只需關注「東莞市橋頭醫院」微信公眾號,並填寫相關信息,即可實現預約掛號、處方繳費、報告查詢等服務。而且接下來,醫院還將陸續上線體檢報告查詢和住院服務等功能,務求讓患者享受到「網際網路+醫療」的方便與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