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年少時的命運多舛,到中年時躊躇滿志,再到老年的梯度修行。或許只有超越常人的磨難才鑄就了稻盛和夫對「心」學的研究。
那麼這個「心」到底是什麼?稻盛和夫說:「心」即「理」,一切始於心,而終於心。
第一顆「心」:利他之心
京瓷創辦之後,曾出現過一次危機,稻盛和夫就是靠「利他」的理念渡過難關的。
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永不停歇地朝著更好的方向進化和發展,就好比被汙染的水源,一段時間後,就會自我淨化變得清澈一樣。
當一個人擁有「利他之心」時,就和宇宙產生了同頻,就擁有了改變現實的力量,自然能喚來好運,把事情引向成功。
稻盛和夫認為「利他之心」和創造萬物的「宇宙之心」完全是同一個東西,就是希望一切朝著美好發展。所以,他說自己一切的成功都源於利他之心。
第二顆「心」:謙虛之心
稻盛和夫常說:「唯有謙卑的領導者才能創造出一個合作的團隊,並引導其走向和諧、長遠的成功。」
當人事業順利的時候,就會受到周圍人的追捧,以至於內心驕傲自滿,麻痺大意,這是人的本性。讓人誤入歧途的,並不一定是失敗和挫折,往往是成功和讚美。
第三顆「心」:感恩之心
別人傷害你,要感謝你,讓我變得更強大;遇到挫折,要感謝挫折,讓我變得更堅強;遇到困難,要感謝困難,讓我學會了困境之下解脫自己。
遇到好事,更要感恩。因為感恩可以讓我們避免沉浸於順境中驕傲自滿,懂得知足,且行且珍惜。
感恩惜福,是做人的根本。缺少感恩心的人和不知感恩的人的精神是沒有辦法得到成長的。
稻盛和夫說:「人類生存於森羅萬象的大千世界當中,只有當我們對所有事物都懷有感恩之心時,我們才能夠得到救贖。」
感恩之心看似微不足道,其實卻擁有著強大的能量。常懷感恩之心的人,不僅會對周圍釋放善意,自身也會形成強大的能量磁場,吸引更多的人與資源來幫助自己。
稻盛和夫樂於分享,退休後閉關寫書,以求把自己一輩子的「心」得和經驗分享給更多的人,讓更多的走出痛苦,走向幸福,成就人生。
其中,《稻盛和夫的成功哲學》這本書以他自身經歷結合多年經營的哲學,總結而來,裡面包括生活意義,成功思維,應對苦難的心態和方法,內心成長以及處世智慧。是職場人的必讀的一本經典之作。